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雙林寺的結果 展開
- 山西省平遙縣雙林寺
- 北京市門頭溝區雙林寺
- 新加坡寺院
- 蓮山雙林禪寺
- 周弼詩作
雙林寺
山西省平遙縣雙林寺
雙林寺位於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六公里橋頭村,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997年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雙林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創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獻記載失詳,難以確考。寺中現存最古之碑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於武平二年”尚可辨認。“武平二年”(571)乃北齊年號,既是重修,其創建年代必早於此。即使從北齊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歷經一千四百多個春秋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
主要景點:天王殿、釋迦殿、武聖殿、大雄寶殿、千佛殿、菩薩殿、娘娘殿、彩塑、韋馱像等。
雙林寺
約至宋代,中都寺改名雙林寺。
據佛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涅盤之地為古代天竺拘屍那城跋提河旁沙羅雙樹之間,爾時佛在雙樹之下,頭北面西,右脅而卧,圓寂升天,四邊雙樹頓開白花。稱為“雙林入滅”。
宋以後,寺中曾住有尼姑,故有“姑姑之碑”及“貞義祠”等遺跡,蓋與紀念尼姑有關。
雙林寺建築,歷遭一千數百年的風雨兵災之患,廟貌漸即傾圮,雖然歷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損壤,廳廊傾頹”的地步。
平遙古城雙林寺
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
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後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
東部為禪院、經房等(現為小學校所用)明代時於寺廟外圍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圍牆,上置箭垛,外觀頗似一座小城堡。
平遙縣雙林寺
明間置板門,次、稍間置窗。屋頂懸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寶頂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題記,乃明代重修時所置。
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剛,每尊約高三米,一字排開。
這些佛的護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剛兇惡可怖的造型程式,採用了寫實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間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塊的形體,使人感到他們具有人間武士的親近感,同時又具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武氣魄。
天王殿內,天冠彌勒菩薩結跏居中而坐,帝釋、梵天脅侍左右。南牆倒坐四大天王,北牆兩側為八大菩薩。殿中塑像風格都較寫實,人物造型生動。
尤其是四大天王,高達三米之多,分別手持琵琶、寶劍、蛇和傘,各自護衛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圓覺經》中“四輪”之說,為土、金、風、水。
因佛經在中國長期流傳,又附會為“風調雨順”,清代翟灝所著《通俗篇》引王業燕《閣知新錄》說,凡寺門內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雙林寺彩塑
釋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欄額普拍枋出頭,檐下無斗拱。
明間置門,正中匾額書“靈鷲遺風”四字。屋頂懸山式,滿布灰瓦,整個建築風格質樸簡潔。
釋迦殿內,釋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脅侍文殊、普賢,是本殿主要塑像。
殿內四壁運用圓雕、深、淺浮雕手法,採取分層組合、連環壁塑形式,表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盤成佛以及四方傳經普渡眾生的佛傳故事。
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態各異,活動於建築、山石之間,構思構圖絕妙,令人嘆為觀止,頗富有我國民間藝術的傳統特色,釋迦殿影壁牆后塑一座渡海觀音,是雙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
觀音用圓雕手法塑造,單腿盤坐於紅色蓮瓣之上,整個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詳自若,與背景上波濤洶湧的海浪形成強烈對比,具有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觀者無不稱奇。
釋迦殿兩廂各為四間懸山式建築,因在殿內隔牆,又分為羅漢、武聖、閻羅、土地四個小殿。羅漢殿內塑十八羅漢,是難得的藝術珍品,他們略與真人等高,分塑於觀音兩側。
這些羅漢像比例適當,解剖準確,形體厚重,造型優美,一個個神采奕奕,頗具個性,古代藝術大師運用純熟的傳統彩塑技巧,使這些羅漢塑像達到了呼之欲出、若聞其聲的藝術境界,被人們稱之為“神品”。
武聖殿正中關羽坐像為清初所塑,氣勢威然,神態逼真。四壁滿布懸塑,為關羽生前事迹,內容有“桃園結義”、“怒斬華雄”、“斬蔡陽”、“水淹七軍”等,人物高約四十厘米,造型生動,設色艷麗,觀之饒有興味。閻羅殿內地藏王菩薩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閻王和判官,各像皆挺然危坐,肅穆森然。佛經稱地藏王為四大菩薩之一,統領地獄,拯救諸苦。此殿即按佛經中“六道輪迴”、“三世因果”的說法構思並塑造的。土地殿所塑土地像為我國古代神話中管理,山川郊社之神,舊俗祭祀土地可保五穀豐登。土地像被塑成一長者形象,慈祥、忠厚。左右侍從為金童玉女,令人感到親切可愛。
三身佛
大雄寶殿
雙林寺雕塑--韋馱
雙林寺景觀
雙林寺,是座歷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鍾以及古代建築、彩塑和壁畫,都是稀世珍寶。尤其是寺中兩千多尊彩繪泥塑,更令人稱道不已。它們繼承了我國唐代以及宋、遼、金、元彩塑的優良傳統,具有高度寫實的風格,是我國明塑中的佼佼者。這些彩塑形神兼備,藝術價值極高,能夠完好保存至今,實乃藝術史一大幸事。
雙林寺天王像
此外,我們通過對韋馱像的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一種時間的節奏性和動作的連續性。韋馱腿部動作為正面站立,身體重心立於左腿,右腿放鬆微向外伸出,這種姿態是符合為佛站崗護法的特定身份的,但這樣處理,—般極易被塑造得呆若木雞。雙林寺韋馱高明之處,就在於匠師不落俗套,打破了一般程式的限制,使韋馱上身向右扭曲,左臂抬起,似乎發現了搗亂不法的妖魔,正欲振臂大呼而擊之,用上身的動作打破了下肢的靜立呆板,形成了連續性的第二動作。而最為精彩的是韋馱眼神與頭部方向的反向關係。按照人的自然生理動作,頭部向側面扭轉時,眼珠總是轉向同一方向,即頭部向左側扭轉,眼睛必向左側看,頭向右側扭轉,眼珠也必然向右側轉動。這不但在方向上保持一致,而且在時間上也處於同一節奏。而韋馱眼珠位置的處理恰恰又打破了這種常規,其頭部、身軀皆向右扭動,而眼睛卻偏偏望著相反的左方。這樣,在時間上就又增加了一個節奏。如果我們試著模仿一下韋馱像的動作和眼神,就能體會到這確實是神來之筆。我們縱觀韋馱整個身姿,從下肢的稍息站立,到上肢的扭轉和頭部的扭動,再到眼珠的反向轉動,在時間上形成了三個動作節奏,極大地增加了動作的連續性——韋馱塑像的“不動之動”產生了。這一藝術真諦,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早有深切體會:“所謂運動,是從這一個姿態到另一個姿態的轉變,……因為在移動視線的時候,發現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後連續的時間內的姿態,所以我們的眼睛好像看見它的運動”。這是對韋馱塑像動感的絕好說明。
雙林寺
腕脫
碗脫主要由白麵粉製作。它集涼粉與灌腸的優點於一身,既有涼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腸的濃烈香味,精而不膩,滑利爽心。夏可涼拌,冬則熱烹,老少皆宜,四季風行,是人們機喜愛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碗脫的傳統製作工藝代代相傳,並不斷有所改進。以董宣師付第四代傳人董興旺所製為最精。
碗脫的製作方法如下: [原料]麵粉、菜籽油。 [工藝]以1:66之比,將麵粉用溫水調成糊狀,再加入0.6%的鹽水與大料水及每斤麵粉5%的菜籽油,調勻後分盛於五寸小碟內,上籠蒸15分鐘,出籠晾涼。冷食:將碗脫切成條狀放入盤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勻。熱炒:待豬肉八成熟,把條狀碗脫入鍋,加山藥絲,豆芽和其它佐料。
豆腐腦平遙風味小吃,以其經濟實惠、方便適口的特點、曆數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平遙豆腐腦別具特色,以其“打鹵”見長,把好的粉條、黃豆、澱粉及各種調料煮制而成的滷汁。售賣時,將銅鍋架在籠圈套盒裡,下置木炭火盆以保溫。食時,澆上銅鍋里的粉條、黃豆、滷汁,后將一勺腦豆腐盛入碗內,真是鮮嫩可口,香氣四溢,食畢渾身暖烘烘的令人留連忘返。
冠雲風味狗肉選用經嚴格檢疫的新鮮白條狗肉為原料,採用現代科技工藝精製而成,產品色澤紅潤、組織細膩、清香爽口,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又配以多種中藥材。常食可滋補氣血、壯陰補腎、暖胃祛寒,使氣血充沛、百脈沸騰。民間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的俗語。
該產品屬五香型燒烤肉製品。採用經嚴格檢驗的白條雞為原料,配以名貴中藥材經腌制、蒸煮、真空包裝、滅菌等工藝加工精製而成,產品色澤金黃,造型完美,口感鮮嫩,綿香可口,含有大量人體必備氨基酸,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黃酒用糯米釀成,其香味濃郁醇厚,酒性溫和,既是一種婦孺老少皆宜的低度飲料,還是理想的烹飪調料,據分析黃酒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黃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為世界營養酒類中所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經醫學證明,黃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
牛腰腰用精白麵粉精製而成,形狀像牛的腰則,故名牛腰腰,其味美香口,既酥又香甜,是80歲老人也能吃的一種可口的點心,其特點之一是貯藏時間長,放到罐里能保存二個月以上,並保持不變質、不變味。許多中外遊客品嘗了牛腰腰后,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