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級
生物在食物鏈中所佔的位置
營養級(英語:Trophic level)是指生物在食物鏈之中所佔的位置。在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獲取相同性質食物的植物類群和動物類群可分別稱作一個營養級。在食物網中從生產者植物起到頂部肉食動物止。即在食物鏈上凡屬同一級環節上的所有生物種就是一個營養級。
為了解生態系統的營養動態,對生物作用類型所進行的一種分類,是由R.L.Lindeman (1942)提出的。營養級可分為:
一營養級
作為生產者的綠色植物和所有自養生物都處於食物鏈的起點,共同構成第一營養級。
二營養級
所有以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為食的動物都處於第二營養級,即食草動物營養級。
三營養級
第三營養級包括所有以植食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
依此類推,還會有第四營養級和第五營養級。
舉例說明
例如,一個捕食性食物鏈是青草→野兔→狐狸→野狼,牽涉了四種生物,是為四個營養級(青草是第一營養級,野狼是第四營養級),當中,狐狸吸收了野兔的部分能量,而野免吸收的能量是來自青草透過光合作用製造的。在能量傳遞的過程中,有大部分的能量散失,因此需要很大數量的青草才能供應足夠能量給很少量的野兔,從而再供應給更少量的狐狸及野狼。因此營養級被形容為金字塔形,即金字塔底部為青草,最頂部為野狼。
營養級大約分為1-5,植物(以及其它的初級生產者)大約為1,它們製造自身的食物,除了少數食肉物種,它們不再以其它物種為食。對於其它的物種來說,營養級的指數為1加上所食用的生物的營養級的加權平均值。因此,只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例如奶牛和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的營養級為2,而那些一半吃植物一半吃奶牛(或者植物、素食主義者)的生物的營養級則為2.5。
由於能量通過各營養級流動時會大幅度減少,下一營養級所能接收的能量只有上一營養級同化量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間,所以食物鏈不可能太長,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級也不會太長,一般只有四、五級,很少有超過六級的。
一般來說,營養級的位置越高,歸屬於這個營養級的生物種類、數量和能量就越少,當某個營養級的生物種類、數量和能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不可能再維持另一個營養級的存在了。
從生產者算起,經過相同級數獲得食物的生物稱為同營養級生物,但是在群落或生態系統內其食物鏈的關係是複雜的,除生產者和限定食性的部分食植性動物外,其他生物大多數或多或少地屬於2個以上的營養級,同時它們的營養級也常隨年齡和條件而變化。例如:寬鰭鱲(Zacco platypus)同時以昆蟲和藻類為食;香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隨著其生長,從次級消費者變為初級消費者:在苗種階段為動物食性,隨著個體發育而轉為植物食性兼雜食性。仔魚攝食枝角類和橈足類及其它小型甲殼類,一直持續到溯河洄遊。在游進河川行程中,攝食器官發生演變,攝食逐步改為低等藻類。
2013年一項對全球196個國家中176個國家的人類食物消耗49年的分析這樣表明,人類其實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事實上,我們是位於食物鏈中央某處。頂級捕食者的營養級高達5.5,然而2009年全球平均的人類營養級大約只有2.21,這可以與豬和鳳尾魚的營養級相比擬。
根據研究,人類消耗了25%的凈初級生產量,食物消耗佔據了其中的35%-40%,考慮到農業並非我們消耗全球資源的唯一方式,因此我們沒有位於食物鏈頂端可能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