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酺
翟酺
翟酺,喜好《老子》,尤其長於圖緯、天文、歷算。
在郡做官,召拜為議郎,遷為侍中。當時尚書缺額,詔將大夫六百石以上的試對政事、天文、道術等科目,將等第高的補缺。
拜為尚書。這時安帝剛親臨政事,追感祖母宋貴人,全部封其家人。又大舅耿寶及皇后兄弟閻顯等並用威權,翟酺上疏諫道:“臣聽說微子裝瘋而離開殷商,叔孫通背棄秦朝而歸漢,他們不是自己疏遠君主,時勢不可哩。臣蒙受特殊的恩典,蒙值不諱之政,豈敢同樣受寵,而戴皇天、履後土。想到陛下應天命而登皇位,碰上中興之機,當建太平之功,而沒聽說有致化的門路。大概遠的不易明白,請用近事證明。從前竇氏、鄧氏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皇位,改變社稷。難道不是因為勢尊威廣,以致這種大患么?等到他們失敗,頭腦墮地,想做祭祀的孤豚,豈可得嗎?致貴無漸失必暴,受爵不以正道殃必來得快。今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沒有可以相比的。陛下的確仁恩周洽,以親九族。然而祿去公室,政移私門,覆車之誡重犯,難道不會摧折?而在位的朝臣,沒有人敢正議,唯唯諾諾,互相佐附。臣恐怕威權假給外戚,收回就很難,老虎添翼,一旦起飛,不可制止。所以孔子說:‘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老子說‘: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是最安危之戒,為社稷的長遠之計哩。“儉是德之恭,政存約節。所以文帝想作露台,計值百金,飾帷帳於秔囊。有人譏他為儉。皇上說:‘我是替天下守財,豈得亂用嗎!’至倉谷腐而不可吃,錢串子朽了而不可數。今自初政以來,日子不長,費用賞賜已不可計算。斂天下之財,積無功之家,國庫虧空,民物凋傷,卒有不虞之禍到來,又當重賦百姓,怨叛既生,危亂指日可待哩。“從前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後,畢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個人挾而維之。眼看的是正容,耳聽是是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曠然,言其法度早已定了。今陛下有成王之尊而沒有幾個賢人輔佐,即使想和和平平,享太平之福,可能取得嗎?“自去年以來,災禍連續出現,地坼天崩,高岸變成低谷。如果居上位的能修身恐懼,那麼還可轉禍為福;如果輕慢天戒,那麼害處不淺。願陛下親自慰勞憐恤,研精緻思,勉力尋求忠貞之臣,誅遠佞諂之人,損玉堂之盛,尊重仁義禮智信等天爵,割除情慾之歡,罷宴私之好。帝王圖籍,陳列左右,心想亡國的原因,鑒觀興王得天下的原因,庶幾災害可以停止,豐年可以到來了。”書奏上去,不被皇上省察,而外戚寵臣都害怕、厭惡他。
漢順帝即位,拜為光祿大夫,遷將作大匠。翟酺損省經常用度,每年生息四五千萬。屢因災異,多所匡正。從此權貴一起誣酉甫及尚書令高堂芝等交通屬託,犯了罪,減死歸家。又被奏章說酉甫從前與河南張楷等謀反,被逮捕到廷尉那裡。等到杜真等上書陳明原委,案情才得到明白解釋。死於家中。
翟酺著有《援神》、《鉤命解詁》十二篇。
翟酺為了報舅仇,當充軍日南,逃亡於長安,做了卜相工,後來在涼州牧羊。遇赦而回。
翟酺自己仗恃能高,而忌故太史令孫懿,恐怕他先用,於是去問候孫懿。已經坐下,說話沒有談到正題,只有哭泣不止。孫懿感到奇怪便問他,翟酺說:“圖書有漢賊孫登,將因才智被中官所害,看君的相貌,好像當應之。我受恩接,擔心君之禍哩!”孫懿很害怕,於是稱病不去應試。由是翟酉甫對第一。
翟酺做大匠,上書言道:“孝文皇帝始置一經博士,武帝大合天下之書,而孝宣帝論《六經》於石渠,學者很多,弟子萬數。光武初興,愍其荒廢,起太學博士舍、內外講堂,諸生橫巷,被海內所集。明帝時大學初建成,想毀太學,太尉趙熹認為太學、辟雍(大學)都應保存,所以並傳到今日。而目前秀貴廢,甚至成為園采芻牧之處。應該修理整治,誘進後學。”皇上聽從了。翟酺免職后,便起太學,更開拓房室,學者替翟酺立碑銘於學。
《後漢書》翟酺字子超,廣漢雒人也。四世傳《詩》。酺好《老子》,尤善圖緯、天文、歷算。以報舅仇,當徙日南,亡於長安,為卜相工,后牧羊涼州。遇赦還。仕郡,征拜議郎,遷侍中。
時,尚書有缺,詔將大夫六百石以上試對政事、天文、道術,以高第者補之。酺自恃能高,而忌故太史令孫懿,恐其先用,乃往侯懿。既坐,言無所及,唯涕泣流連。懿怪而問之,酺曰:“圖書有漢賊孫登,將以才智為中官所害。觀君表相,似當應之。酺受恩接,凄愴君之禍耳!”懿憂懼,移病不試。由是酺對第一,拜尚書。
時,安帝始親政事,追感祖母宋貴人,悉封其家。又元舅耿寶及皇后兄弟閻顯等並用威權。D825上疏諫曰:
臣聞微子佯狂而去殷,叔孫通背秦而歸漢,彼非自疏其君,時不可也。臣何殊絕之恩,蒙值不諱之政,豈敢雷同受寵,而以戴天履地。伏惟陛下應天履祚,歷值中興,當建太平之功,而未聞致化之道。蓋遠者難明,請以近事征之。昔竇、鄧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改更社稷。豈不以勢尊威廣,以致斯患乎?及其破壞,頭顙墮地,願為孤豚,豈可得哉!未致貴無漸失必暴,受爵非道殃必疾。今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未有等比。陛下誠仁恩周洽,以親九族。然祿去公室,政移私門,覆車重尋,寧無摧折。而朝臣在位,莫肯正議,翕翕訾訾,更相佐附。臣恐威權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故孔子曰:“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老子稱“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此最安危之極戒,社稷之深計也。
夫儉德之恭,政存約節。故文帝愛百金於露台,飾帷帳於皁囊。或有譏其儉者,上曰:“朕為天下守財耳,豈得妄用之哉!”至倉谷腐而不可食,錢貫朽而不可校。今自初政已來,日月未久,費用賞賜已不可算。斂天下之財,積無功之家,帑藏單盡,民物凋傷,卒有不虞,復當重賦百姓,怨叛既生,危亂可待也。
昔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後,畢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挾而維之。目見正容,耳聞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曠然,言其法度素定也。今陛下有成王之尊而無數子之佐,雖欲崇雍熙,致太平,其可得乎?
自去年已來,災譴頻數,地坼天崩,高岸為谷。修身恐懼,則轉禍為福;輕慢天戒,則其害彌深。願陛下親自勞恤,研精緻思,勉求忠貞之臣,誅遠佞諂之黨,損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慾之歡,罷宴私之好。帝王圖籍,陳列左右,心存亡國所以失之,鑒觀興王所以得之,庶災害可息,豐年可招矣。
書奏不省,而外戚寵臣咸畏惡之。
延光三年,出為酒泉太守。叛羌千餘騎徙敦煌來抄郡界,酺赴擊,斬首九百級,羌眾幾盡,威名大震。遷京兆尹。順帝即位,拜光祿大夫,遷將作大匠。損省經用,歲息四五千萬。屢因災異,多所匡正。由是權貴共誣酺及尚書令高堂芝等交通屬託,坐減死歸家。復被章雲酺前與河南張楷等謀反,逮詣廷尉。及杜真等上書訟之,事得明釋。卒於家。
著《援神》、《鉤命解詁》十二篇。
初,酺之為大匠,上言:“孝文皇帝始置一經博士,武帝大合天下之書,而孝宣論《六經》於石渠,學者滋盛,弟子萬數。光武初興,愍其荒廢,起太學博士舍、內外講堂,諸生橫巷,為海內所集。明帝時辟雍始成,欲毀太學,太尉趙憙以為太學、辟雍皆宜兼存,故並傳至今。而頃者頹廢,至為園采芻牧之處。宜更修繕,誘進後學。”帝從之。酺免后,遂起太學。更開拓房室,學者為酺立碑銘於學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