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本德爾
馬克·本德爾
馬克·本德爾(Mark Bender)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副教授,文學博士,他的教學與研究方向是中國文學、民俗學、表演研究,兼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他也是一位非常熱愛中國民族文化的學者,尤其對中國民族文化在國外的傳播,貢獻良多。
馬克·本德爾求學期間,為了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立的能力。通過提供勞動為他人服務,懂得錢是從那裡來的。於是他就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期從事各種勞動。他為居民訂報送報,在小賣部賣鞋子,在大學食堂搬運食物拖地板,為別人在花園裡種花種草,當油漆工,打漁賣魚,打獵賣獸皮,打鐵買鐵器用具,給日本餐館當廚工。
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讀完大學,於1979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畢業。1980年夏天,應華中工學院的聘約來華任教。1981年,受廣西大學之聘,前往西大任教,主講美國文學。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兼及研究壯泰文化。他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了七年,其中在廣西大學呆了六年。
1987年回國,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讀研究生和博士生,專攻中國文學和民間文學專業。畢業以後留校教東亞文化課。1995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教學與研究方向是中國文學、民俗學、表演研究,兼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是知名的蘇州彈詞研究專家,關注中國彝族的文學傳統,同時關注地方的和少數民族的口頭或與口頭相關的文學與表演。
馬克·本德爾
口述史料
馬克·本德爾博士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最早到中國工作並從事學術考察的美國青年學者之一,早在1981年於廣西大學執教時,首先開始關注廣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多次採訪壯學宗師黃現璠,獲得許多寶貴的口述史料。
撰文《中國雲南楚雄之行》
他曾說:“......和黃老幾小時的談話,解決了過去沒有解決的許多問題,勝過他幾年的研究。到馬克1987年回國時他還念念黃老不已。”還曾分別赴武鳴、河池兩縣作過實地調查,又到過貴州、雲南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作學術考察。在廣西大學的6年期間(1981-1987),利用業餘時間4次拜訪彝族地區,大多是在楚雄地區。偶然的機會馬克·本德爾觀看了馬游梅葛演唱,曾兩次親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馬游村考察採風。第一次是在1985年7月到馬游,在參觀了直苴鄉賽裝節之後,撰文《中國雲南楚雄之行》於1987年3月在美國《探險》雜誌第65期上發表,引來了日本、香港、台灣及一批批國內外學者、記者,紛紛向外界報道了梅葛文化這一曠世奇珍,讓馬游彝族梅葛之花,在世界文學的“百花園”里爭芳鬥豔。第二次是在1986年2月,馬克·本德爾又到馬游村考察。
1987年,他千里迢迢趕赴雲南直苴參加賽裝節,回國后熱情洋溢地寫下了《獵射——帶銅炮槍的虎人》,在海外介紹直苴賽裝節的盛況,引來了海外無數遊客。同年春天,又在彝村蟠貓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總之,在中國的7年時間裡,他對中國的少數民族及其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了解少數民族風格及其文學,體驗生活,他的足跡遍及邊疆地區的山山水水。展現在他眼前的是另一個多彩奇異的世界。他曾多次在中秋之夜到過柳州魚峰山,聽過歌對唱到深夜;壯族的三月三歌節更是不放過,那熱烈而又神情的場面使他為之陶醉;他曾翻越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唐古拉山進入拉薩,目睹藏族人民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布達拉宮的壯麗景色;他曾到過西雙版納,欣賞那別緻傣式主樓風光,嘗到了民族風味的飯菜;在雲南,他看到了彝族火把節的盛況,使他大開眼界。
詢問了民風民俗
馬克·本德爾
8月3日,馬克在即將告別峨邊時感嘆,“峨邊這個地方較完整地保存著彝族文化特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有很好的研究價值。”從這一天起,馬克一行沿著傳說中甘嫫阿妞被搶路線,經越西,到甘洛,進西昌,進行他們更深入的考察行程。後來,他們將《甘嫫阿妞》敘事長詩譯成了英文,進一步把小涼山彝族文化逐步推向全世界。2007年4月6日,一年一度、為期三天的九龍廟會在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九龍池風景區拉開帷幕。在傳統祭龍儀式上,人們又見到一個黃頭髮高鼻樑的外國人拿起DV機仔細地攝像,一個畫面都不錯過。
儀式結束后又用流利的普通話和彝族畢摩說著什麼,並認真地把了解到的東西記在筆記本上。這個特殊的客人就是馬克·本德爾。他這次來到玉溪是專門對彝族文化進行調查研究的,聽說廟會有祭龍活動,他很感興趣,就來湊湊熱鬧。馬克·本德爾說,他到過中國的很多地方,但參加廟會還是第一次,這次祭龍儀式讓他了解了很多彝族的風俗習慣,特別是看到有些彝族和漢族文化的結合,他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研究價值。從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間,無法統計馬克·本德爾博士在中國做過多少次的考察採風。雖然他是為了自己的研究和教學,但是客觀上他的活動、著述和教學對推廣和宣傳中國的民族文化所起的長遠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貢獻也是巨大的。
馬克教授的中國心
凡是和馬克有過較多接觸的人,都會說馬克對中國是懷有深深感情的。馬克曾說過:“今天我回美國去,是為了攻讀學位,但也是為了明天再來中國更好地工作。我走千里萬里,將來還要回到中國的懷抱里。當然,在美國也可以找到工作,但我的事業除了教英語外,還要把中國的民間文學和比較文學的研究成果對外介紹出去。只有中國才是我真正的‘用武’之地。我的根在美國,但我的心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若干年後再來中國時,我也許在南寧工作,也許到別的地方工作,反正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另外,有人和他打趣說:“你熱愛中國,是不是因為你在這裡找到了稱心如意的知音?”他靦腆地笑了,忙說:“這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在結婚前就有了這種感情。”於是提問者窮追不捨:“那一定是因為你讚美氣勢雄偉的萬里長城,水秀洞奇的桂林,舉世無雙的西安兵馬俑……”他搖搖頭說:“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許多外國人談起中國,大都說他們愛偉大的萬里長城,故宮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美麗的西湖。的確,這些反映了中國人民勤勞和智慧及其悠久的文化和歷史。但我熱愛中國主要是由於他的人民。這樣說也許太籠統了。我是說,中國人很友好,對人以誠相待,重感情。此外,這幾年我目睹中國在發展,在前進。他的改革和開放政策吸引了全世界多少關注和仰慕的目光!”
迷人的馬克
馬克過去在廣西算得上個小有名氣的新聞人物。廣西日報和廣西電視台對他曾作過報導。馬克酷愛中國的民間文學,因此他對壯族三月三歌節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在南寧民族廣場和武鳴靈水之濱等地參加歌節活動。他學吹蘆笙,嗚呀嗚呀左搖右擺跳起踩堂舞。廣西電視台拍過電視片《馬克逛歌節》,後來中央電視台也播放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外國人大都西裝革履衣冠楚楚。出乎意料,馬克的衣著異常樸素隨便。他上身穿一件半舊的襯衣,下穿一條灰色棉布長褲,有一些明顯的皺紋。他這一身打扮倒使人感到容易接近。初次見面,他言語不多。給人的印象是樸實、厚道。如果天氣轉涼變冷,他大都穿一套藍色中山裝,腳踏一雙圓口黑布鞋。看到他的背影,要不是他那一頭淺褐色的頭髮,很難認出他是個外國人。他很少穿西裝。甚至結婚時,他也不穿西裝,穿的是中國的長袍,頭戴黑色禮帽,完全是中國舊時結婚的傳統打扮。
他的愛人曾說:“馬克衣著一向隨便,在南寧呆了六年之久,他只穿過兩次西裝;一次是參加盛大的新年舞會;另一次是拍結婚照的時候。”馬克對生活要求不高。初來校時,有一段時間食堂專門為他做飯菜,後來他和大家一起排隊買飯,往後他自己提個籃子到市場上賣菜自炊。他喜歡學燒中國菜,在款待友人時往往露一手。有時室外在搞清潔衛生,他也主動前來參加鋤草,還幫助圖書室搬過書籍,滿頭大汗,比誰都積極。這個“勞動觀點”相當強的美國青年,對大家來說還是個迷。馬克·本德爾博士不僅僅是廣西的名人,他到過的許多地方都會留下許多迷人的故事。
馬克教授著譯頗豐,他於1980年將彝族敘事長詩《賽玻嫫》譯成英文,是他第一次把彝族文化介紹到了西方。1985年他即開始了《苗族史詩》英文版翻譯工作。英文版《苗族史詩》以苗族古歌傳統對答式結構,採用長短句形式翻譯,每組史詩前有題解為讀者提供導讀,書前有馬克.本德爾所寫的長達2萬多字的苗族及苗族古歌的介紹。他還把好幾部少數民族文學作品譯成英語出版:如《達斡爾族民間故事選》,《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婚俗志》、《梅葛》等。此外,他還參加廣西出版的對外英語學術刊物《文貝》的編輯工作,介紹中國比較文學的研究成果。2004年7月,黃現璠著的《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出版,書中他寫有一篇真情並茂介紹壯族的長序。
其它代表作有:
*《梅竹:中國蘇州彈詞傳統》
*《彝族當代詩歌中的大自然》
*《怎樣看〈梅葛〉:“以傳統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學文本》(載《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等。
*《彝族當代詩歌中的大自然》,第四屆國際彝族研討會提交論文。
*《阿庫烏霧的諾蘇詩歌:發展中的民族詩學》(譯者: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