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菊頭蝠

翼手目菊頭蝠科動物

中華菊頭蝠(學名:Rhinolophus sinicus):是哺乳綱、翼手目菊頭蝠科的一種中型蝙蝠。英文名稱“Chinese Horseshoe Bat(直譯“中華馬蹄蝠”),這是因為該物種有結構比較複雜的馬蹄形鼻葉而得名。體長4.1-5.3厘米,尾長1.8-2.9厘米,前臂長4.5-5.2厘米,體重9-14克。眼小耳大,耳朵無耳屏。馬蹄葉較大,兩側下緣各具一片附小葉,鞍狀葉左右兩側呈平行狀,頂端圓,連接葉闊而圓。從鼻孔而非從嘴中發出聲納,毛色為橙色、銹黃至褐黃色;前足拇指和後足5趾均具爪。停息時以後足倒鉤,呈倒懸姿勢。胸骨發達,龍骨突起。雌體具乳頭1對,胸位。雄性具陰莖骨。

常棲於自然岩洞中,在廢棄的防空洞、坑道、窯洞中亦有發現。常不同種十幾隻或幾十隻集群共居一個山洞,季節性出現同性群。不畏光,不甚畏人。捕食蚊、鱗翅目昆蟲。糞可入葯。溫帶地區種類有冬眠習性。主要分佈於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和越南。

物種簡介


中華菊頭蝠
中華菊頭蝠
中華菊頭蝠(Chinese Rufous Horseshoe Bat),又稱蹄鼻蝠(Rhinolophus sinicus),因有結構比較複雜的馬蹄形鼻葉而得名,從鼻孔而非從嘴中發出聲納,耳朵較大但沒有耳屏。以鱗翅目鞘翅目昆蟲為主要食物。分佈於中國東南、西南、陝西等地,其中分佈在溫帶地區的菊頭蝠在冬季要冬眠。

物種學史


中華菊頭蝠在1997之前曾一直被定為魯氏菊頭蝠的亞種(Rhinolophus rouxii sinicus),中文名稱是“魯氏菊頭蝠中國亞種”。由於在染色體、形態方面的研究,表明其與魯氏菊頭蝠有很大的差異,因而在2012年被提升為獨立物種。

形態特徵


中華菊頭蝠為中型菊頭蝠,中華菊頭蝠體長4.1-5.3厘米,尾長1.8-2.9厘米,前臂長約51mm,體重約15g,顱全長1.9-2.3厘米,耳長1.58-2.1毫米。馬蹄葉較大,兩側下緣各具一片附小葉,鞍狀葉左右兩側呈平行狀,頂端圓,連接葉闊而圓。背毛毛尖栗色,毛基灰白色,腹毛赭褐色。頭骨矢狀嵴明顯,顎橋短。第3、4、5掌骨近等長(3.4-3.8厘米)。齒式為1.1.2.3/2.1.3.3=32。毛色為橙色、銹黃至褐黃色;眼小耳大,耳朵不具耳屏;鼻葉較寬,鼻葉上存在發達的繼發小葉,聯接葉側麵線條圓鈍,呈三角形的頂葉發達,下緣凹陷。空蝶鞍幾乎是平行的,鼻葉上的刺血針比中菊頭蝠的更鈍。
前肢骨骼(包括指骨)延長而支撐著的大片皮膜稱為手膜,向前由遊離的短拇指聯到頸側略呈三角形的皮膜稱為前膜,往後伸展到後肢踵部上下的為斜膜,由後肢伸展到尾部的為肢間膜,又稱尾膜。踵部生有軟骨性的距,起輔助支撐尾膜的作用。前足拇指和後足5趾均具爪。停息時以後足倒鉤,呈倒懸姿勢。胸骨發達,龍骨突起。吻鼻部的皮膚衍生成複雜結構的鼻葉。雌體具乳頭1對,胸位。雄性具陰莖骨。
所有的菊頭蝠屬的鼻子上都有葉子狀的馬蹄形突起,被稱為鼻葉。鼻葉在物種識別中很重要,並且由幾個部分組成。刺血針在蝙蝠的眼睛之間指向上。蝶鞍是鼻中部的扁平狀,脊狀結構,從鼻孔後面升起,垂直於頭部。蝶鞍上的毛髮通常少於刺血針或鼻葉。菊頭蝠通過這些結構發出回聲定位並調用,這可能有助於聚焦聲音。它們的後肢發育不佳,因此不能四肢行走。相反,它們的雙翼很寬,使它們的飛行特別敏捷。
中華菊頭蝠表現出兩種顏色,灰棕色和棕紅色。棕紅色相不是永久的並且會變色,變化隨年齡和性別而變化。雌性擁有位於恥骨區的一對無功能的乳頭。功能對乳頭在腋窩區域。隨著蝙蝠的變老,它們的皮毛呈現出略帶薑黃色,尤其是在臉部周圍和股骨間膜。在首次換羽之前,幼蝙蝠是淺灰色的。

近種區別


中華菊頭蝠最容易與有親緣關係的中菊頭蝠混淆,最明顯的特徵是其直形刺血針和相對較短的三指第二趾骨(小於掌骨長度的66%)。可以通過對mtDNA的控制區域進行測序來明確分離。回聲定位的呼叫頻率與中菊頭蝠發出的頻率重疊。儘管這兩者的前臂長度都在5-5.1厘米之間,但中華菊頭蝠通常也是體型較大的物種。

棲息環境


棲息於500-2769米的海拔高度之間。在南亞,該物種常見於降雨大的山地森林中。它們棲息於洞穴、廢棄的舊隧道、寺廟、房屋、枯井和樹木的空洞中。在尼泊爾,在遠離人類活動的森林中的任何洞穴中都會發現了它們的存在。在越南中部,在海拔650米的一個被退化的森林和農田包圍的洞穴中發現了該物種的樣本。在緬甸北部,該物種是在茂密的熱帶濕潤森林中有記錄,也在一些竹林中生存。

生活習性


中華菊頭蝠可集成上百隻的群體,曾見與皮氏菊頭蝠、西南鼠耳蝠、大蹄蝠、長翼蝠、中華鼠耳蝠等同棲一洞。主要在夜間活動,大多數依靠特有的回聲定位能力判定外界物體及其自身的位置。由口腔或鼻部發出的高頻短波可達30-100千赫,被外界物體反射回來的聲波可由蝙蝠的耳朵接收。飛行速度約為15-50千米/小時。翼膜狹長者的飛行速度高於翼膜寬短者。食昆蟲或植食及吸血。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和越南。
該物種的分佈範圍從南亞北部到東南亞北部,在南亞,分佈於印度的喜馬偕爾邦、梅加拉亞邦、那加蘭邦、錫金、北阿坎恰爾和西孟加拉邦;在尼泊爾,分佈於尼泊爾中部和東部。在東南亞,緬甸北部和越南已有報道。
在中國分佈廣泛,包括中部、東部、南部和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其中雲南、安徽、浙江、江蘇、湖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貴州、西藏(藏南地區)、福建、四川和重慶等省份皆有。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

通常秋季交配,精子在雌體生殖道內越冬,至翌年春末和初夏產仔。每年1胎,每胎常為1仔,雌性在生殖器開口的上方和側面有一對乳腺和兩個“假乳頭”,新生蝙蝠在出生後幾天會附著在其上。幼仔生長到次年秋達性成熟。

亞種分化


中華菊頭蝠(2亞種)
中文名稱學名命名者與年代
1中華菊頭蝠北方亞種Rhinolophus sinicus septentrionalisSanborn,1939
2中華菊頭蝠指名亞種Rhinolophus sinicus sinicusK. Andersen,1905

保護現狀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分類地位


中華菊頭蝠曾一直被定為魯氏菊頭蝠的華東亞種(Rhinolophus rouxii sini-cus)。21世紀初,在染色體、形態方面研究表明,其與魯氏菊頭蝠有很大的差異,因而被提升為一獨立種。

主要危害


潛在危害

蝙蝠是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漢塔病毒等許多動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中華菊頭蝠被東南亞一帶的部分居民作為食物,中醫則拿來作為藥材。研究表明,這種蝙蝠可能有助於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動物,包括人類。
中藥“夜明砂”,即由蝙蝠的糞便製成,有治療眼疾及明目的功效,一般會配合其它中藥給病人服用,也有市民買來煲湯。研究發現,近四成菊頭蝠體內有一種類似SARS的病毒,而2005年發現有動物感染SARS病毒的深圳野生動物市場,距離研究員在香港發現有SARS病毒的菊頭蝠位置只有十七公里。研究指出,這種蝙蝠可能有助於將病毒傳染給其它動物,包括人類。

報導


SARS病毒宿主

中華菊頭蝠
中華菊頭蝠
2013年4月,研究“非典”(SARS)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袁國勇稱,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一種名叫“中華菊頭蝠”的蝙蝠,當初果子狸被冤枉了。果子狸只是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不是天然宿主,它也是被傳染的。
研究人員在2004年夏季至2005年春季,在中華菊頭蝠身上,發現類似導致人類感染SARS的冠狀病毒,並命名為蝙蝠冠狀病毒。蝙蝠冠狀病毒與已知人類SARS病毒的主要差異在於編碼病毒外殼刺突的基因,儘管具有類似的蛋白質結構和遺傳序列,但是這兩種病毒還是具有明顯的區別,它們可能來自於同一個祖先,但並不是由蝙蝠直接傳染給果子狸的。
2005年發現的蝙蝠非典冠狀病毒也表明,這種病毒能寄生在蝙蝠腸道里而不引起任何癥狀。因此,對攜帶病毒的野生蝙蝠要密切關注,警惕它們成為人類的威脅。

新型冠狀病毒宿主

又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台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
據石正麗團隊介紹,該團隊從早期5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體內,獲得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其中這5例基因組基本上一致,並於SARS病毒的序列一致性有79.5%。
更重要的是,石正麗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通過對其保守的7個非結構蛋白進行對比,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另外,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與SARS病毒一樣,均為ACE2。
這不是科學研究第一次將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指向蝙蝠。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軒合作,帶領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其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類SARS冠狀病毒的共同祖先,是和HKU9-1類似的病毒。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都在各類蝙蝠中有發現,研究者推測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當然,郝沛研究團隊認為,如同導致“非典”的SARS冠狀病毒一樣,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1月22日,依託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而建的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鮑一明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透露,科研人員利用這一資源庫,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變異分析,經數據分析,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爆發的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為80%,與2017年2月從國內的蝙蝠中採集到的相關基因組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度為88%。
鮑一明說,科學家發現其與SARS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為80%,可以確認它屬於病毒界的“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相關冠狀病毒”種,因此在分類學上,它和SARS病毒是同一“種”的。相應地,科學家也可就此初步判斷該病毒源頭宿主很可能是蝙蝠。
事實上,2003年,SARS爆發之後,很多急性呼吸綜合征相關的冠狀病毒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被發現。以往研究表明其中一些SARSr-CoV具有感染人的潛力。2017年11月,石正麗團隊在PLos Pathgens雜誌上發表文章,通過對雲南某一山洞中馬蹄蝠連續五年的樣品搜集,他們發現了蝙蝠中的SARS相關病毒是人SARS病毒祖先的更直接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