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場自然村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柏家坪鎮轄村
老屋場自然村位於寧遠縣柏家坪鎮(舂陵)東南部,原來屬於李仕灣鄉管轄,在花(橋)---太(平)公路),永(州)--連(州)(S216)公路和二--廣高速公路(G55:二廣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的第6縱,北起內蒙古的二連浩特,終點至廣東省廣州市,全長2685公里。)的旁邊。2018年,通了通訊網路光纖和自來水;2019年1月29日,跨越村前河流,連接花太公路的的進村水泥硬底化公路通道貫通。
風光秀麗,風土人情淳樸,自然資源豐富。本村資源富集,物產豐饒。以石灰岩、大理石,煤炭為主的礦產資源豐富,地下礦泉水儲量大,商機無限;以糧食、蔬菜、烤煙、竹木、水果,生豬、雞、鴨、鵝等禽畜等為主的農林產品種養加工資源豐富,生產、銷售、加工潛力巨大。
天然糧田
寧,素“溫室”稱。積廣,土類型,土質,垂差異顯著,適宜、植諧,潛。村畝林,河耕
采石、石灰石,煤炭(70年代曾開採過),桶裝礦泉水。
名稱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車牌代碼 | 電話區號 | 郵政區碼 |
柏家坪鎮 | 431126109 | 湘M | 0746 | 425000 |
慶祝通車場面
現存湘粵古道上的古涼亭
本村可以開發生態種植旅遊,河上划船垂釣,自然風光迤儷,景點有:鯉魚奔波,猛虎跳間,老人牽獅等。
古亭
風土人情
菜肴
菜肴與寧遠各地一樣,有四大特點。一是辣椒。城鄉家家都制有剁辣椒,餐餐桌上有辣椒。俗說:“進了寧遠界,沒有辣椒不成菜”。二是油炸品。有油炸豆腐片、排散、油炸魚等。三是酸鹹菜。習慣把季節蔬菜酸製成乾濕咸酸菜。四是腊味。進入冬季,家家都要涼閔吹或熏制臘肉。除豬肉外,還有雞、鴨、魚、狗肉等。炒血鴨、燜狗肉、餡豆腐,為本村大傳統名菜;色、香、味俱佳,為喜慶節日筵席必備佳肴。
飲酒
寧遠人喜飲家釀酒,以紅薯酒為普遍,有“寧遠紅薯酒,農民家家有”,本村喜用糯米釀酒,再摻燒酒浸泡,謂之“拖缸酒”,香甜可口。寒冬時期喜喝熱酒,愛勸酒猜拳。喜歡喝喝紅茶和高山茶,來了客人,亦多以茶水接待。
天然泳場
本村有尹氏(來源:永州巋山)和何氏(來源:中和西山)居民,已定居建村數百年。
永州尹氏支派為鼎福公支派
本村尹氏系鼎福公:鼎福公:景賢公長子,思貞公22世孫,崇珂公後裔,鼎福公隨父為官世守永州(零陵),為千戶指揮,其它三子外遷。始祖思貞公,唐十三州刺史,封天水公,卒謚簡,為尹氏各派所共祖。長子愔集賢院學士,為北派祖,次子憶江南安撫使,為南派祖。北派衍至宋末鼎初公,由江西泰和縣灌塘以指揮官鎮永、寶,隸籍邵西隆回大官田,傳南沾、南全、南青三房。後裔藩衍武岡、新寧、城步、新化、寧鄉、湘鄉、益陽、安化、芷江諸邑。全裔才慶、才亮、才高,青裔才伯、才祿、才旺於明初由大官田遷居武岡,才慶裔居沙田,才亮裔居隘田,才高裔居洪田,才伯、才祿、才旺裔居醪田。清乾隆60年(1795)纂有支譜,道光27年(1847)二修,光緒27年(1901)三修,1925年四修。1947年與漵浦才盛公裔五修,1992年六修。總祠一在隆回大戶坪,一在武岡縣城內。
鼎初公派下班行:鼎南才應仕,志思福文元,守利天道順,崇善祚昌全,大顯華邦彥,宏開振恢先,端厚培吉慶,兆隆世德延
在該村保存有1942年編修的《永州尹氏通譜》,而在寧遠縣清水橋鎮羅壩村也保存有該宗譜。.
同治8年(1869)南北二宗九修通譜班行:
明志漢天,單尚先尹,一士惟之,祖宗功德,源本垂久,萬代千葉,位祿名壽,詩書厚澤,忠孝傳家,文章華國,仁義恭和,貽謀燕翼。
尹氏宗堂
永州何氏流派:
1、寧遠保和鄉何氏先世原籍江西泰和鵝頸塘。元末避兵亂遷寧遠保和鄉四都老屋裡。子孫散居天堂鄉之下河洞、寡婆橋、大陽洞鄉之龍鬚等村。
2、來源江永何氏原籍山東青州府,始祖漢末公璞任營陽郡刺史,卒於官,葬城西。其次子守蹈分居永明白象,三子守思分居永明枇杷。歷經千百年繁衍,佔全縣總人口的17.4%,成為縣內第一大姓。支派分流,遍及縣內各鎮鄉場及湖南道縣、寧遠和廣西富川、恭城等地。
3、來源道縣何氏道縣東門村何氏始遷祖念三公,由山東青州卜居舂陵城東,世稱東門何氏。
道縣花台屋何氏譜稱守禮公梁簡文帝大寶2年(551)授永州太守,因出巡舂陵而家名田(今屬道縣)。又歷十八世至嗣全公,字邵先,感石崩不詳,於宋淳化4年(993)遷居石橋花台屋。清康熙10年(1671)、嘉慶8年(1803)、道光2年(1822)、光緒11年(1885)、1926年纂有族譜。至1948年,全族人口6萬餘人,分佈於橋頭、魯班屋、司屋山等處。乳名輩數:仕廷紹林忠,成立尚德同,進修名大顯,裕發運常隆,志壯源流遠,才高定普通,聚積生理厚,信見瑞徵從。字型大小輩數:伯學濟振世,家國正天倫,邦昌宣造化,鳴鳳盛朝珍,美景圖興旺,象功願喜申,書聲開吉利,順治共宜春。
道縣扶塘下何氏始遷祖都天公,山東青州人,元時因貿遷道縣,始居上關村。生三子:元、登、進。元順帝時因上關距城近,又遷於州南白石岩,元公居扶塘下,登公居江華雷家峒,進公仍居白石岩。1931年纂有族譜。族人分佈城東門、水南、郎龍、仙子腳區橋頭。
4、來源新田何氏
新田下漕洞何氏
新田莊下窩何氏
始遷祖仕英公,清初由零陵縣經商來新田,卜居博大鄉庄下窩村。至1948年,已傳24代,全族人口共3000餘人。
新田竹山園何氏
始遷祖琪珍公,清初自本縣木山塘上下坪遷居樟樹下。至1949年,已傳8代,人口共10人。
新田中和鎮何氏
始遷祖貴榮公,清中葉遷此。至1948年,已傳3代,全族人口共15人。
本村原來設有“老屋場小學”,90年代初期撤併於“鄭故園完小”,文革前,大專學歷以上文化程度者寥寥數人,改革開放后,考上大學人數比例逐年增加,並有留學海外的學子,重視教育和送子上學的現象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