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羽狀斑駁病毒
甘薯羽狀斑駁病毒
學名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異名 甘薯褐裂病毒(sweet potato russet crack virus);甘薯環斑病毒(sweet potato ringspot virus);甘薯葉斑病毒(sweet potato leaf spot virus);甘薯內木栓病毒(sweet potato internal cork virus);甘薯病毒A(sweet potato virus A) (Hollings et al., 1976; Sheffield, 1957).
英文名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可能分佈於全世界,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也有發現,但沒有發現傳播的證據。
診斷寄主:
敏感寄主和癥狀:如Ipomoea incarnata和日本牽牛(Ipomoea nil ),系統性明脈、條帶脈、環斑。巴西牽牛(I. setosa):明脈之後康復。
保存和繁殖寄主:
甘薯(Ipomoea batatas)、I. incarnata、日本牽牛(I. nil)、普通牽牛(I. purpurea)、巴西牽牛(I. setosa)、煙草 Nicotiana benthamiana(部分株系)。
分析寄主:(局部壞死和全株壞死):巴西牽牛(I. setosa)(W)、日本牽牛(I. nil)(W),以及某些環境中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的分離物。
敏感寄主:
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甘薯(Ipomoea batatas)、Ipomoea incarnata、日本牽牛(I. nil)、普通牽牛(I. purpurea)、巴西牽牛(I. setosa)或煙草(Nicotiana benthamiana)。
不敏感寄主:
甜菜(Beta vulgaris) 、Brassica campestris、芸苔(Brassica juncea)、Chenopodium capitatum、茴藜(Chenopodium quinoa)、黃瓜(Cucumis sativus)、瓠果(Cucurbita pepo)、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心葉煙(Nicotiana glutinosa)、煙草(Nicotiana tabacum)、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蘿蔔(Raphanus sativus)、豇豆(Vigna unguiculata)。
SPFMV侵染甘薯產生的癥狀可因寄主、環境條件以及株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造成褪綠斑或具紫邊的不明顯或明顯的褪綠斑(紫環斑),也可沿葉脈形成紫色羽狀斑紋。癥狀主要在老葉上可觀察到,有時也有隱症侵染現象。此病毒部分株系可在某些甘薯品種表面或內部形成褐色龜裂或木栓化。在指示植物上觀察到的主要癥狀是明脈、沿脈變色、褪綠斑以及中脈扭曲等癥狀。但癥狀可以很輕微,而且最早萌發的葉片可能無癥狀,不同葉位表現的癥狀也不相同。
粒子形狀絲狀,無包被,通常呈波浪狀,長度830-850 nm,軸嚮導管模糊,基本的螺旋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