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豇豆的結果 展開

豇豆

薔薇目豆科植物

豇豆(學名: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有時頂端呈纏繞狀。莖近無毛。羽狀複葉;托葉披針形,有線紋;小葉卵狀菱形,先端急尖,無毛。總狀花序腋生,具長梗;花聚生於花序的頂端,花梗間常有肉質密腺;花萼淺綠色,鍾狀,旗瓣扁圓形,翼瓣略呈三角形,龍骨瓣稍彎;子房線形,被毛。莢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線形,稍肉質而膨脹或堅實,有種子多顆;種子長橢圓形或圓柱形或稍腎形,黃白色、暗紅色或其他顏色。5-8月開花結果。

豇豆起源於熱帶非洲,中國廣泛栽培。豇豆是旱地作植物,生長在土層深厚、疏鬆、保肥保水性強的肥沃土壤。

豇豆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之一,不但能調顏養身,還具有健胃補腎的作用。

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近草植。頂端呈纏繞狀。莖近毛。羽狀複葉具葉;托葉披針形,約厘米,延短距,線紋;葉卵狀菱形,-厘米,寬-厘米,端急尖,緣近緣,淡紫,毛。
狀序腋,具梗;-朵聚序頂端,梗肉質密腺;萼淺綠,鍾狀,-毫米,裂齒披針形;冠黃略青紫,約厘米,各瓣均具瓣柄,旗瓣扁圓形,寬約厘米,頂端微凹,基稍耳,翼瓣略呈角形,龍骨瓣稍彎;房線形,毛。莢垂,斜展,線形,.-()厘米,寬-毫米,稍肉質膨脹堅,顆;橢圓形圓柱形稍腎形,-毫米,黃、暗紅顏。-。

植物學特性


豇豆根系達,株根深土壤厘米,側根較,根群布~厘米耕層,較強吸收肥,較耐旱、耐瘦,深根。

豇豆的莖為草質莖,又稱為蔓,表皮光滑,一般為綠色,橫斷面呈圓形,有些品種在莖節的附近有紫紅色的花斑紋,莖節上能長出葉和花序,並能抽生出側枝(側蔓),在水肥條件優越時,幾乎每個莖節都能萌發側枝。

豇豆[薔薇目豆科植物]
豇豆[薔薇目豆科植物]
豇豆的子葉發達,通常不進行光合作用,只是貯藏養分。豇豆 為子葉出土作物。其第一對真葉為對生的單葉。子葉為肥厚的貯藏營養物質的器官。當種子萌芽時,靠胚根的推力將子葉頂出土面。在幼苗自養階段,子葉起著供給養分的重要作用,養分耗盡之後便千枯脫落。對葉在子葉張開后即出現,也稱對生葉或異形葉,在幼苗進人異養階段的初期,對葉進行光合作用所製造的養分對保證幼苗健壯生長極為重要。
第三片以後的葉為三出複葉,三出複葉在對生葉后出現,互生,小葉呈盾形、菱卵形或長圓形,葉肉較厚,葉面光滑,深綠色,基部有小托葉。葉柄長15~20厘米,綠色近節部分常帶紫紅色。在水肥適宜,光照充足的條件下,葉片平展,大而厚,色澤深。

豇豆[薔薇目豆科植物]
豇豆[薔薇目豆科植物]
豇豆的花為蝶形花,總狀花序。花冠多為紫紅至紫藍或 淺黃至乳白色,雌雄同花,雌蕊先熟,為自花授粉作物。每朵花由花藥(雄蕊)、柱頭(雌蕊)、花瓣(旗瓣、翼瓣、龍骨瓣)、花萼、花柄組成。花序柄長10~45厘米,上生4~10朵花,近似成對著生。豇豆的花多從夜間開始開放,日出前後盛開,10時以後閉合。授粉、受精后子房伸長3~5厘米時花冠敗落。以主蔓結果為主的品種,第- ~花序的著生節位,早熟品種在3~5節,晚熟品種多在7~9節;以側蔓結果為主的品種,分枝性較強,側蔓第一節位即可抽生花序。各花序頂端的第一對花先開放坐莢,經5~6天第二對花相繼開放。每花序通常只能結1對果莢,若水、肥充足,管理精細,條件適宜,可陸續坐果2~3對,甚至4對。

莢果

莢果的形狀、顏色、長短、粗細因品種而異。一般呈深綠、紫紅、白色或間有花斑彩紋等多種色澤。長莢種果長30~100 厘米,短種莢只有10~30厘米。莢果多呈粗線形,表皮光滑,有種子著生處稍鼓起,莢果先端稍尖。莢果對生,也有單莢的,也有發育不協調而形成1個大莢和1個小莢的。

種子

種子長腎形或弓月形,表面光滑發亮或皺皮,種皮紫紅色、紅褐色、黑色、白色、紅白或黑白相間等。種皮色澤深淺與花色有密切關係。凡花為紫藍色的品種,種皮顏色較深;白花品種,種皮亦多為淺色。豇豆種子比菜豆種子小,千粒重150克左右。在一般貯藏條件下,豇豆種子可保存3~5年。但豇豆的種子易受豆象為害。豆象能在種子內將子葉蛀食成空道,也損害幼胚,使種子的發芽率降低。因此,在保存豇豆種子時必須注意防治豆象,進行熏蒸等處理。

主要品種


作為農作物栽培的豇豆屬,按莢果長短、質地和食用部分的不同可分為三個栽培種,即普通豇豆(簡稱豇豆)、飯豇豆長豇豆

普通豇豆

普通豇豆是我國分佈最廣、變異最多的一類,約佔資源的80%。植株多為蔓性型。莢長8~22厘米,嫩莢時直立上舉,種子多為腎形,全國各地均有分佈,普通豇豆也有部分作為菜用栽培。

飯豇豆

飯豇豆植株較矮小。莢長在18厘米以下,向上直立生長。種子小,橢圓形或圓柱形,百粒重一般在10克以下。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的雲南、廣西等地,佔總數的5%以下。飯豇豆屬硬莢種,食用子粒,作糧用栽培。

長豇豆

豇豆[薔薇目豆科植物]
豇豆[薔薇目豆科植物]
長豇豆多為蔓生,植株纏繞。莢長20~100厘米,肉質,下垂,成熟時莢殼皺縮。種子長腎形。長豇豆在我國分佈很廣泛,數量僅次於普通豇豆,長豇豆為軟莢種,莢長肉厚,作蔬菜栽培的主要是這一種類。長豇豆按豆莢的長短分為長豇豆和短豇豆兩類,長豇豆豆莢長30~100厘米,嫩莢肉質肥厚,脆嫩,味道鮮美,作為蔬菜栽培。短豇豆豆莢長30厘米以下,莢皮薄、纖維多而硬,不能食用,以種子供食,作為糧食栽培。栽培面積最大的長豇豆是長豇豆。長豇豆可以根據果莢的顏色不同分為綠皮豇豆、青皮豇豆、白皮豇豆和紫(紅)、皮豇豆等多種類型;依其莖的生長習性可分蔓性、半蔓性和矮性三種類型,但以蔓性種為最多。

產地生境


豇豆起源於熱帶非洲,中國廣泛栽培。豇豆是旱地作植物,生長在土層深厚、疏鬆、保肥保水性強的肥沃土壤。

地理分佈


國內主要分佈在西北和東北地區,在長江流域主要集中在浙江麗水、武漢新洲和江西豐城,其他地區也有零星分佈。

對環境要求


溫度

豇豆是耐熱蔬菜,能耐高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時在25~35℃較快,溫度降低發芽緩慢,發芽率降低,最低溫度為10~12℃。播種后的出土成苗則以30~35℃為快。抽蔓后在20~25℃生長良好,35℃左右仍能生長。開花結莢期適宜溫度25~28℃,在35℃以上仍能結莢,溫度在15℃左右生長緩慢,10°℃以下時間較長則生長受到抑制,接近0℃時植株凍死。但溫度高於35℃以上或低於15℃,不僅植株早衰,大量落花落莢,且使豆莢變短或畸形,品質變差。

光照

豇豆對日照長短的反應可分為兩類:類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在長日照和短日照季節都能正常生長發育,即在春、夏、秋季節都能正常生長結莢,如紅嘴燕、之豇28等長豇豆中的早、中熟品種;另一類對日照長短要求比較嚴格,適宜在短日照季節栽培,如在長日照季節栽培則莖蔓徒長,開花結莢遲,適宜在秋季栽培,如合肥十月寒等長豇豆晚熟品種。

水分

豇豆根系發達,耐旱,但要求有適量的水分,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不宜有過多的水分,以免降低發芽率和使幼苗徒長,或招致漚根死苗。開花結莢期要求有適當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雨多、濕度大,或遇乾燥的空氣,容易落花、落莢。土壤水分過多,不利於根系的根瘤菌活動,甚至爛根發病,引起落花、落莢。

士壤養分

適宜豇豆生長的土壤範圍較廣,只要不是過於粘重和低洼潮濕的地塊,都可以種植。但以肥沃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好。豇豆適於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6.2~7.0為宜。豇豆對肥料的要求,以磷肥為最多,鉀肥次之,氮肥最少。在生長前期(開花結莢前),因為根瘤尚未充分發育,固氮能力弱,必須供給一定的氮肥,但數量不宜過多,更不可偏施氮肥,以在基肥中摻施複合肥為佳。進入開花結莢期之後,應多施磷、鉀肥,並以磷肥為主,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開花多,結莢充實。

繁殖方法


土地選擇:豇豆的生長特性決定了其自身對土壤條件和地塊環境具有較高的要求,豇豆的根系偏短。所以,要求種植區域的土壤疏鬆度適中,且為了豇豆根系的正常生長,需要盡量避免重茬播種。
整地施肥:在種植豇豆之前,需要進行相應的整地操作,對前期作物的殘茬進行有效清理。同時清除地表的雜草和雜物,為了保證豇豆種植不受到病蟲害影響,需要將清除之後的雜草和前茬作物全部集中燒毀,降低豇豆種植過程中的染病概率。待地塊表層的雜物全部清除乾淨之後,需要做好相應的深耕工作,將深度控制在30厘米為宜,深耕操作完成的3-4天之後進行起壟作業,保證壟間距在70厘米。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依據豇豆生長的養分需求施加足量的基肥,以氮磷鉀肥為主,進而保證豇豆的正常生長。
播種繁殖:當氣溫穩定在10℃即可播種,壟上單行人工刨垵,垵距30-32厘米,每垵播種三四粒種子,覆土3厘米。

栽培技術


間苗

豇豆播種之後,需要對其生長狀況進行實時觀測,在發現初生葉時,便需要採取間苗作業。一般而言,在每個穴內保留兩三株健康秧苗即可。

補苗

對於其間發育不好存在缺苗的地方,可以對其進行補種或者移苗。補栽的秧苗應先在大棚內培育2-3天,再進行具體的移栽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有秧苗的同期生長,為後續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搭架

在豇豆生長到一定階段時,需要搭建人字架,並且在各個人字架之間拉設橫線,依據豇豆的生長特性設立搭加的高度。通常而言,架高設置2米。搭架完成之後,依據豇豆的生長特點進行引蔓上架操作,這是以往在進行豇豆種植中較為常用的搭架方式。而經過不斷的發展,種植人員對豇豆的搭架方式進行了改良,將人字架轉變成X型架,將交叉的高度設置在偏上的位置,一般在1.2米左右。為了保證X型架的穩定,需要在每個X型架上設置橫桿固定。 

引蔓

這種插架引蔓、整枝打杈:植株吐藤時,就要插架。用人字形架或X字形架。架高2-2.5米,距植株基部10-15厘米,每穴插一根,深15-20厘米,每兩架相交,從中上部4/5的交叉處放上橫先竿並紮緊。豇豆引蔓上架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進行,不要在露水未乾或雨進行,避免蔓葉折斷。引蔓要按反時針方向進行。有效促進了豇豆的健康生長,使其抗病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肥水

豇豆的各個生長階段對水量與養分的需求量具有不同的要求,為了保證豇豆的總產量和質量,需要依據豇豆的生長特性及對養分和水分的需求制定有效的肥水管理方案,進而保證豇豆生產的效率和品質。例如,在齊苗期間,需要進行首次灌水操作,保證苗系的正常生長。同時,進行鬆土作業為根系的延伸生長提供便利。
在種植的初期,還需灌注一定量的水分進行蹲苗促苗,水分的有效控制對於豇豆的長勢具有積極作用。在蹲苗作業的同時,展開中耕作業,確保水分大量進入根系,為根系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供應。豇豆在開花作莢階段,對水量的需求較大,需要一次給足水分。但此次灌水操作無需同期進行耕翻作業,此時的根系已經發育良好。待主蔓花絮長至2/3時,進行第2次灌水作業,觀察土壤表層的含水量,使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土壤濕潤。在花期施加一定的速效氮肥,保證花絮的有效生長,一旦水分不足就會導致豇豆的葉片大量脫落。為此,需要進行有效的肥水管理作業,保證豇豆作物的健康生長。 

整枝

第1花序以上各節位,多數既有花芽,又有葉芽,初花初果期應及時摘除幼小葉芽,促進花芽生長。主蔓滿架前中上部長出的側枝應及早摘心;若植株長勢旺盛,葉片厚綠、莖蔓粗壯,可適當選留側蔓結莢。

採收

在對以往的豇豆種植經驗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豇豆從開花到生理成熟的階段需要經歷15~23d,而豇豆的成品一般在開花以後9~11d便可收取。要想保證豇豆種植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對市場需求情況進行全面分析,進而控制豇豆種植的時間,使其經濟價值得到有效體現。豇豆採收的時間最好是確定在早上或者晚上,同時在採摘的過程中應避免對其他花芽造成損害。

病蟲防治


鏽病

1、病害特點
當豇豆生長到中後期時,易導致鏽病的發生。葉柄、莖蔓以及葉片等部位,是該病症的主要發病部位。在患病初始階段,會有黃色的斑點出現在葉背面,隨著病症的加重,則會變成褐色病斑,而且還會引起葉片出現早落現象。
2、防治技術
在病症初期階段,農戶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萎銹靈乳油1500倍液或者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對田地進行均勻噴灑,連續噴灑2至3次,每次噴灑需要間隔10~15天。

霉病

1、病害特點
當豇豆長出真葉時,易導致霉病的出現。葉片是此病症的主要發病部位,嚴重時還會造成葉片掉落。若遇見大雨、潮濕高溫天氣時,還會導致病症加重。
2、防治技術
農戶需要對田間管理實施強化,並保持田間的透光性與通風性,做到種植合理化,不要大批量種植與密集種植,這樣能有效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此外,對於患病的落葉需要及時清除,這樣能降低病害的傳播。在病症初期階段,農戶也可選用藥劑方式,如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通過均勻噴灑,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紅蜘蛛

1、蟲害特點
主要以吸食葉背汁液為主。在初期階段,會有灰白色的小點出現在葉片上,隨著危害加重,會在葉片上呈現出斑狀花紋,嚴重時也會導致葉片掉落。
2、防治技術
農戶可選用 3000倍液阿維菌素、3000倍液阿維乳油或者20%丁氟蟎酯懸浮劑1500倍液等藥劑,按照均勻噴灑的方式對田地實施防治。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每100克鮮食含熱量28千卡、蛋白質2.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8克、膳食纖維1.8克、維生素A20微克、胡蘿蔔素120微克、維生素B0.07毫克、維生素B0.07、煙酸0.8毫克、維生素B0.06毫克、葉酸 75.4微克、維生素C 18毫克、維生素E0.65毫克、鈣42毫克、磷50毫克、鉀145毫克、鈉4.6毫克、鎂43毫克、鐵1毫克、鋅0.94毫克、硒1.4微克、銅0.11毫克、錳0.39毫克。

食用價值

豇豆的嫩豆莢和豆粒味道鮮美,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炒、煮、燉、拌、做餡等。嫩豆莢可炒食,也可涼拌,另外還可用於加工腌泡、速凍、干制、保鮮菜,加工成罐頭等,是加工出口創匯的優良原料。蔬菜食用的豇豆品種很多,根據莢的皮色不同分成白皮豇、青皮豇、花皮豇、紅皮豇等。干種子還可以煮粥、煮飯、制醬、制粉。

食補功效

1、豇豆性平、味甘咸,歸脾、胃經;具有理中益氣、健胃補腎、和五臟、調顏養身、生精髓、止消渴的功效;主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症。
2、豇豆提供了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招牌營養素。
3、豇豆所含B族維生素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鹼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
4、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5、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豇豆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336 千卡
蛋白質19.3 g
脂肪1.2 g
飽和脂肪酸0.3 g
多不飽和脂肪酸0.5 g
單不飽和脂肪酸0.2 g
碳水化合物65.6 g
不溶性膳食纖維7.1 g
7 mg
36 mg
344 mg
737 mg
40 mg
1.07 mg
7.1 mg
2.1 mg
3.04 mg
5.7 μg
維生素A10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0.16 mg
維生素B2(核黃素)0.08 mg
煙酸(煙醯胺)1.9 mg
維生素E8.61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