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1914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心》徠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作品,至今仍躋身於日本中學生最喜歡讀的十部作品之列。它是一部利己主義者的懺悔錄,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與道義之心的衝突。

內容簡介


《心》講述的是“先生”結識並愛上了房東家的小姐,同時也贏得了房東太太的好感,但卻因年少時曾受到叔父的欺詐而對他人時存戒心,遲遲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後來,“先生”的好友K住進了房東家裡,也愛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評K“不求上進”,背地裡卻偷偷地向房東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結婚。知道了這一切真相之後的K在絕望中自殺了,同時K的死也留給“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責,婚後的“先生”一直無法忘卻K,他的內心無比的寂寞,終於也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創作背景


長篇小說《心》發表於大正三年(1914年)4月,是日本近代文壇巨匠、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夏目漱石後期代表作之一。他長期受胃潰瘍的折磨,明治43年(1910年)在伊豆半島的修善寺療養期間,病情再度急轉直下,引起胃痙攣,徠大量吐血不止,陷入不省人事的“30分鐘死亡”狀態。經歷了這場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體驗,他一改原先俳諧式、遊戲式的創作風格,從正面探求人生,著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和分析,把筆鋒直接轉向剖析明治時代知識分子中利己主義者可惡、可悲、可嘆的孤獨內心世界。

人物介紹


先生
“先生”帶有利己主義者的形象,也帶有懺悔者的形象。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發展,可以劃為兩個階段:1、利己主義發展的階段,暴露的階段;2、對利己主義產生的惡果進行反省的階段,懺悔的階段。先生上大學時借宿在某人家,房東是一對母女,在長期的生活中,先生和美麗的女兒產生了感情,發展成了愛情。但在對姑娘懷著熱烈的愛情的同時,他又懷疑姑娘的母親,甚至姑娘本人都是狡猾的陰謀家,在引誘自己上鉤。因此,很迷惑,進退兩難,因為他在家產的問題上受過叔叔的騙,此後,他認為別人都是靠不住的,平常是個好人,至少是個普通人,一旦發生什麼事情就會變成壞人,所以不能再上當。此時他讓自己的好朋友K搬來同住,想關懷K,在經濟上援助K,同時又可憑著第三者的介入,使自己從困難的處境中解放出來。然而,K也愛上了房東的女兒,事情變得複雜了。在這種情況下,先生的利己主義暴露出來了:1、起初,對K與姑娘的交往感到嫉妒。2、K主動跟先生談起對姑娘的愛情,並徵求先生的意見,先生“以談戀愛沒有上進心”打擊K的要害,因其受宗教的影響,平素主張“為了道,可以犧牲一切”,包括戀愛。3、先生搶在K的前面去求婚。在先生的利己表現和失去房東女兒的雙重打擊下,尤其是前者,使K選擇了自殺的道路。4、發現K自殺的一瞬間,先生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救K,而是K自殺對自己的影響。
貫穿小說的“我”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我”不僅是先生長期受到心靈折——由利己主義的受害者到利己主義的加害者再到利己主義的受害者的心理演變過程從懺悔走向自絕之路的見證人而且也是日本社會由明治過渡到大正時代的歷史見證人。作者通過塑造“我”這樣一個不諳世事、年輕、單純、正直求知的人物目的不僅在於情節上起穿針引線作用更重要的是讓他從先生那毫不粉飾的心靈獨白中獲取活生生的教訓擯棄舊時代知識分子的自我封閉以新生代知識分子的形象迎接新時代的曙光。“我”是作品中惟一代表著日本的未來和希望的人物。從內容上來看前兩部是小說的引子、故事情節的鋪敘后一部是小說的高潮。作者通過先生的遺書充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個人利己主義是無法克服的社會痼疾鞭撻了利己者害人害己的實質性突出反映了明治時代沒落的封建意識左右著人們的行為以及處於彷徨中的知識分子的“憎人厭世”的悲觀情結。
K
K的出現,將原本的平衡打破了。真宗和尚之次子K被送到醫生家當養子,K在上大學時沒有聽從養父的安排從醫學專業轉至宗教學,從而與養父家也斷了關係。“先生”這樣描述K:“出生於寺院的他經常使用精進一詞。在“我“眼裡,他的所有舉動行為均 以用精進來形容。我在內心常對K懷有敬畏之感。”嘆的信條是“為了道,一切皆可犧牲”,而且K習慣於將精神與 肉體分離,嘴邊常掛著“不求上進的人是傻子”。同時也反映出舊道德對於人心的束縛和與時代的不合。K雖是道德的化身,但不是國家主義的,是個人的,這一點,從他不願服從養父的安排就能看出。但畢竟K還是沒有真正滲透“道路”,這樣陷人矛盾的掙扎里,以血腥的方式祭奠了那個被高度抽象化的“道路”。
K的自殺像恐怖的黑光籠罩在身上,縈繞在先生的心頭,伴其一身,改變了其性格和做派,最終在給我的信中做了深刻的懺悔,認為活下去會更孤獨、更寂寞、更痛苦,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於是毅然自殺了。夏目批判利己主義,又主張以個人為中心,他提倡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別人的個人主義。心理描寫非常成功。

作品鑒賞


主題
小說一開始就把“我”和先生緊緊地拴在一起。“我”之所以在鎌倉接近先生是因為他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總覺得自己好像在哪兒見到過似曾相識。為了進一步結交先生“我”回東京后便常常到先生家拜訪。希冀他會給“我”些許啟示。可先生的言談舉止總是像謎一般讓人捉摸不透。這就是小說的伏線亦是夏目漱石匠心獨運的小說創作手法。整部小說是通過“我”眼中先生的行為素描來設謎、解謎的。
首先先生對“我”的態度為什麼無論是起初應酬的時候還是有了深交以後都沒有多大變化總是給人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十分冷淡的感覺?猜不透他為什麼整日只在家裡思考、學習而不到社會上工作?為什麼獨自去雜司谷墓地掃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和夫人十分恩愛卻為什麼反覆流露出“愛情是罪惡的”?對“我”這樣一個沒有戀愛經驗的人來說怎麼理解其中的含義?當一個個謎面令人費解時作者又讓先生表白:“我連自己本人都不相信也就不能相信別人除了詛咒自己之外別無他法。”“你不要太相信我。太相信了遲早要後悔的。對於欺騙自己的回報便是殘酷的報復。我就是想為了不受將來的屈辱才要拒絕現在的尊敬。我寧願忍受現在的孤寂而不願忍受將來更大的孤苦。”“我們在充滿自由、獨立和自我的現代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必須品味這種孤苦吧。”先生對人對社會的這種感悟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就連夫人也在疑惑:先生為什麼會這樣憎人厭世?當先生得知“我”的父親身患頑疾為什麼忠告“我”:“如果你家有財產我覺得現在就應該解決好趁你父親健在時最好把應得的財產妥善處理好萬一出了什麼事最麻煩的就是財產問題。”“在關鍵的時候誰都會變成壞人尤其是在金錢面前。”這一連串的問題為引向小說的高潮做了重要的鋪墊。
從先生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感悟最深的人生經驗就是:“愛情是罪惡的”“人是不可信的。”雖說自己當時對此還懵然無知但“我”覺得和先生談話“比在學校聽課受益。先生的思想比教授的見解要寶貴。總而言之保持自我不善於言談的先生看上去要比站在講壇上傳授知識的名師了不起”;“在我眼裡先生確實是一位思想家。但是在這位思想家所持的理念中像是隱含著一個強烈的事實。”這事實蘊藏了一個巨大的秘密。先生的倫理、思想和內發性的人生觀使“我”和先生有了一種精神上的親子關係。以至後來先生把遺書寄給“我”。從中“我”既了解了先生的過去又弄清了擺在“我”面前的所有疑團。
然而另一件事卻再一次改變了先生的人生軌跡。那就是同鄉好友K的自殺事件。當K為了心中的道義走上了自己選擇的道路而背叛養父的意願遭到養父斥責、與家父決裂時先生為了使K儘快擺脫困境恢復、調理身心健康而說服夫人硬把他拉進自己的生活圈子。然而當先生髮覺K傾心於小姐並搶先對自己表白內心時先生便立即抓住K的弱點出於強烈的嫉妒心和利己心搶先向夫人表達了自己要娶小姐為妻的意願。K為此而自殺了。K的死使先生猛然醒悟。他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竟和叔父是同一類的人。在愛情方面雖然自己靠欺騙獲勝了但在人格上卻失敗了。一向厭惡別人的先生也終於厭惡自己他害伯走向社會中同人打交道、害怕再次受騙更害怕自己再次傷害別人因此他只好把自己封閉在狹窄的、令人窒息的空間中無所事事。
《心》中的“先生”殉死的明治精神就是民權論與出世論相結合的明治精神。這一點也許從夏目漱石生平的主張)個人主義上得到印證。夏目漱石在他的演講中闡述了他的個人主義觀點:“第一在發展自己個性的同時必須尊重他人的個性;第二權力必然伴隨著義務;第三從社會得到必須要承擔回報社會的責任。”這是他給個人主義提的三個條件。“發展個性使用權力使用財力的前提是必須擁有完善的人格。”“個人的自由建立在個性的發展之上個性的發展關乎幸福。”“尊重他人的同時尊重自己。.這是夏目漱石關於個性與人格的觀點。在談及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時他說道:“各個的自由與國家的安危息息相關國家危險時個人自由受限國家安泰時個人自由膨脹。”“國家雖重要但不能一天到晚掛在嘴上。買豆腐人是為了維持生計買豆腐不是為了國家。”“國家安泰時應當以德義之心高的個人主義為主。”同時他也說道:“沒有黨派之心的個人主義雖然不會造成權力與金錢的濫用但潛藏與內心的寂寞在所難免孤獨如影隨形。”《心》中的知識分子K!“先生”的自殺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不和時宜”的民權論的明治精神的終結。而《心》整篇小說要探究的就是這種“孤獨”的必然性。
夏目漱石在《文藝與道德》的演講中提到所謂“德育”:“全盤接受對於完整模型的標榜以及達到這個模型需要的努力修行和積累功績就是古已有之所謂的德育。匆從這裡不難看出K的原型正是傳統道德倫理約束下的典範出於同情大於友情的成分“先生”把無處容身的K帶到借住的房東太太家想著房東太太與“小姐”的溫暖或許多少讓K有點人情味。這種憐憫中帶著“先生”不自覺的偽善而正是這種偽善使得“先生”沒能對“小姐”和K坦白自己的感情而由於偽善導致的嫉妒將事情進一步惡化。“先生”嫉妒同樣戀上“小姐”的K能坦白自己的感情從而陷人了苦悶與矛盾中。
另一方面戀上“小姐”的K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在向“先生”吐露心跡時被“先生”認為“不求上進的人是傻瓜”。這原本是K的話如今被先生拋給自己K覺得自己離開一貫堅持的“道路”陷人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是“先生”的策略毫無疑問他成功了。K的原則在此時成了束縛自己的枷鎖一邊是堅持的道路一邊是“小姐”而“先生”的話問是將K逼上絕路的要因之一。“我幾次說過他這人雖然剛強倔強但同時又分外誠實耿直所以在這種矛盾受到譴責的情況下性格上他絕不會不以為然。目睹他的反應我終於放下心來。旋即他碎然問:決心?沒等我回答又補充到:決心?決心到不是沒有。語調很像自言自語又近乎夢吃。出於嫉妒與對他人的不信任“先生”將K的決心理解為對“小姐”之愛的決心並覺得K將會將他倔強的性格發揮在對“小姐”的愛慕上。這是這種嫉妒與偽善使得“先生”繞過K直接向夫人(房東太太)挑明想娶“小姐”為妻的願望。
之後便是“先生”良心煎熬的開始。出於偽善“先生”無法向K坦白自己已經告訴房東太太將“小姐”許配給自己。當K從房東太太處得知這一消息時表面的平靜醞釀著死亡的暗涌。沒過幾天K割腕自殺於房中屏風上留下了鮮紅的血跡。“先生”從學校回來看到的是友人用死表明的“決心”與被出賣的“申訴”。“我的眼睛往他房間一掃頓時如玻璃球做的假眼一樣停止了轉動。我木棍一般定在那裡。這一感覺如疾風掠過我之後我又暗叫失策。一道不可逆轉的黑色光柱貫通我的未來一瞬間把我的整個生涯可怖地展現在我眼前。儘管K的遺書只是將死因寫為“懦弱無能前途無望”。可以說K是在自己價值觀的矛盾糾葛!友人的背叛以及失戀中結束了生命。
K死後巨大的良心譴責與進一步的自我厭惡無時無刻不伴隨著“先生”。意識到原來自己與叔父本無二致對他人的不信擴大至自己變得厭世。惟有對“小姐”的愛成為他活下去的理由但是“小姐”恰是連著自己與K的紐帶。不管多麼想對她盡一點心但始終抵不過那巨大的黑影。“先生”從被害者變成加害者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利己的罪惡變得絕望。
夏目漱石個人主義的演講中曾經說道他自己是在自我本位中找到了力量但同時他指出:“作為一個社會人不得不瞪著眼睛四處張望時刻處在不安中有時變得恐懼。”孑然一身的“先生”正是處在這種恐懼之中夏目漱石筆下人際關係中的醒凝與暗影隨著K的死暴露在我們面前。在自我與他我以及社會人際關係中有著不可能解決的陰暗面這種陰暗面如同對愛的渴求那樣自然而強烈有時無法避免。這種陰影後來讓“先生”與妻子的關係建立在幸福的假象上“先生”永遠無法得到一絲安寧。
終於明治天皇去世乃木希典大將(甲午中日戰爭的攻佔旅順的主將,日俄戰爭的主將是當時軍國主義的典型代表)與妻子在天皇大葬時殉死(日本武士有主人死後為表忠誠殉死的傳統雖然被人謳歌但很少有人會去做)。“先生”選擇在這種場合下結束自己的生命。“先生”為自己冠以殉死於明治精神之名也是夏目漱石對明治天皇以及明治精神的緬懷“先生”終於在良心的譴責與厭世的孤獨中死去。
在強烈的外來文化衝擊下的自我定位現代化背後傳統的丟失以及現代化社會不可避免的兩面性隨之而來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個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心》正是暴露在時代的巨變下不可避免的人性的陰暗與孤獨具有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手法
從整部小說創作風格來看首先作者實現了把社會學同心理學結合起來的創作意圖。心理描寫與社會、宗教、倫理和道德等問題的穿插、結合是他文藝思想的明顯特色。
其次小說的意識流程是通過暗示法來支配的:K的死暗示了先生的未來;明治天皇的死暗示著明治社會的結束;乃木大將的死暗示著武士道軍國主義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父親的死暗示一部分國民崇尚天皇把自己與天皇政體一體化的愚忠;先生的死暗示著深受明治精神影響的知識分子的悲哀。此外小說中還大量出現暗示性的描寫。
第三運用現實主義和心理學分析方法嚴厲而忠實地揭示了明治社會現實的矛盾和醜惡深刻地探討了日本近代知識分子的利己主義問題和近代人存在的孤獨的內心世界把知識分子的複雜、謹小慎微、敏感、多疑、猜忌妒嫉、矛盾、隱瞞、欺騙等內心活動真實藝術地再現給讀者為大家了解和研究日本近代知識分子的心理特質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第四整部小說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簡潔自然。伏筆縱橫交錯、懸念迭見既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增加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儘管作者對筆下的人物沒有進行肖像描寫但通過大量的人物心理刻畫將一個個孤獨的靈魂活脫脫地躍然紙上使人感到有血有肉、真實可信。
作者為了使先生的自殺事件讓讀者自然接受便用心周到地在“父親和我”中描寫了父親的病危。父親本身就長期患有慢性腎病時好時壞但總體上還沒有什麼大礙。可是當明治天皇染病的消息傳出以後他卻十分關心天皇的病情“每天盼著報紙來了自己先看”當他得知天皇患的病與自己相似時便被一層暗淡的陰雲籠罩著。當他從報紙上最先得到天皇駕崩的消息時情不自禁地發出“唉呀唉呀”的悲嘆聲說:“唉呀唉呀天子終於駕崩了。我也”雖然父親沒有繼續把話說完但可以看出他十分落魄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即將到來。天皇死後父親的病急劇惡化。當他再次首先從報紙上瀏覽到乃木大將殉死的消息時突然驚叫道:“不好了!不好了!”旋即陷入病危狀態開始說胡話:“我對不起乃木大將。我實在是沒臉見人。不我也馬上隨您而去。”從父親對明治天皇駕崩、乃木大將殉死表現的心情看他是代表了明治時代大部分國民所持有的國家民族主義精神。廣大民眾把自己的安危同象徵國家的天皇一體化了。
被譽為“明治軍神”的乃木大將在遺書中說:自從西南戰爭時期被敵人(指西鄉隆盛)奪走軍旗以來為了這一過失總是一心想著去死而一直活到今天。據史料記載乃木當時就想自殺後來得到明治天皇的恩准只有等天皇死後方可結束生命。西南戰爭始於明治10年其時已過去整整35年之久所以這期間他一直等待著死亡的機會。明治天皇死後他同夫人靜子一同殉死實踐了他忠君愛國的武士道精神。明治天皇的死使先生感慨萬分。他覺得“明治精神始於天皇終於天皇受明治精神影響最深的人們以後活下去也畢竟是不合時宜的。”
這種感覺強烈地衝撞著他的心。他說:“如果自己能殉葬的話就準備為明治精神殉葬。”當獲知乃木大將偕夫人在天皇大葬之夜雙雙自殺后他終於下了自殺的決心。乃木大將的殉死是先生苦苦等待擺脫一切羈絆的契機它直接刺激了先生使他毅然選擇了自殺的道路。如果不發生明治天皇的駕崩、乃木大將的殉死事件也許先生不會下決心自殺的。儘管他一直有結束生命的心結但在此之前始終是為了妻子而苟活著。作者將先生的死置於天皇駕崩、乃木殉葬這一特定歷史背景中表達了對“充滿自由、獨立和自我的現代”社會的嘲諷和批判。

作品影響


作者通過“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遺書”三部分內容的描寫把明治時代知識分子中利己主義者可惡、可悲、可嘆的孤獨內心世界剖析得淋漓盡致,集中體現了夏目漱石對“個人主義”思想的認識,以及“個人主義”和國家主義的關係。雖然小說中人物思想意識所賴以形成的社會語境距今已有百年之遙,然而夏目漱石對於明治末期知識分子內心世界的探討仍然會給人以很多啟迪。
夏目漱石的代表小說《心》自發表以來,一直是日本中學生最喜歡讀文學作品之一,自1914年4月20日發表以來由日本朝日新聞分110次再版,在100年後,同樣選擇4月20日重新開始再版該小說。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1867~19 16)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學巨匠。他原名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取至“漱石枕流”(《晉書》孫楚語)。漱石一生著有兩部文論、大量俳句、幾百首漢詩,若干隨筆和書信,但在文學上的最大貢獻是以他十幾部長篇小說和大批短篇小說豎起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給後來的作家以深刻的啟迪。夏目一生堅持對明治社會的批判態度,以他的具有鮮明個性的、豐富多採的藝術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