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弩

可連續發射弩箭的弓弩

又稱“諸葛弩”,相傳為諸葛亮所制,可連續發射弩箭。但由於連弩用箭沒有箭羽,使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且木製箭桿的製作要求精度高,人工製作難度大,不易大量製造使用。明朝以後,由於火器迅速發展,弩便不再受重視。

基本介紹


介紹

連弩
連弩
連弩又稱“諸葛弩",相傳為諸葛亮所制 "元戎",商周時期,人們在弓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弩,秦以後人們開始製造並廣泛使用齊發弩,它可以一齊發射數支箭(已出土有三支箭槽的弩機).
(1)眾所周知弩是古代士兵作戰時所持的兵器,而連發弩據史書記載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曰: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但因其圖本和實物早以失傳,以至於是否存在過這種兵器都是一個謎。(2)本發明創造性地發展了一弓一箭的結構將“連發”變為世界上唯一的現實。(3)本發明再現了一千七百年前古代兵器形態,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提供了佐證。損益連弩實物已收藏於武侯祠博物館

古語註釋

經譯文、論證、製造、操作實驗所得出科學準確的數據,現對“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這句古語進行註釋(以實際操作為序)。
*連弩:利用機械力量連續射箭的弓。
*一弩十矢:一把連弩,箭匣里裝十支箭。
*損:減少箭匣里的箭支數量。(實驗數據:發射4支箭雞已被射死,不需要再放箭。)
*益:填補箭匣內減少的箭支,(損益連弩:隨意增減改動箭支數量的連發弩)
*俱發:總括的有順序的把箭匣里的十支箭全都發射出去。(實驗數據:6秒射出十支箭)
*謂之元戎:人們稱連弩為主將。
*以鐵為矢: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鏃、木杆、羽毛製成,箭在遠距離飛行時,羽毛起平衡作用。而連弩的箭若採用通常製法,箭身羽毛部位與箭匣壁發生阻礙,使箭支無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發射位置。所以連弩的箭採用非常規製法,“以鐵為矢”是科學合理的。連弩的箭採用鐵制就解決了三大問題:(1)由於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鐵制的箭,箭體輕,沒有太大的殺傷力。鐵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2)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鐵箭就會被吸附在箭槽上,解決了連弩向上仰射時弩身傾角大於90度,箭匣里的矢脫離箭槽倒向反方向,張弓向下俯射時箭支滑落的問題。(3)解決了連續供箭問題,連續供箭,連續發射得以完成。
*矢長八寸:當時孔明對矢的長度為八寸是相當科學準確的。經製造實踐,箭桿超過八寸,箭匣增長,機關互動就不暢通,鐵矢超過八寸重量增加,會影響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於八寸,箭匣縮短,弩的弦臂張開間距小,發射力量就會減弱。所以“矢長八寸”是最佳尺寸。

功能缺點

全鐵的箭加裝羽毛困難,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木製箭桿的製作要求精度高,人工製作難度大,不易大量製造使用。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使諸葛亮及其後人沒能解決“矢”存在的問題,導致連弩的實用性大大降低,加之損益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而被軍事部門冷落,直至消失。人們對它深奧玄妙的組合,神奇的功能、獨特的箭矢記載下了“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功能數據

容箭量10支,矢長八寸(古尺),弩長65厘米,弓臂拉力150斤。
射程:鐵矢50米(連弩射程依據弓臂力量大小不等而改變),普矢(無羽箭《玉海》曰:矢謂之飛槍)120米,單發精確射擊30米全中靶,連發快射6秒鐘射完十箭。

衰退原因

由於弩的發射過程比較費時,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護下編成“上弩”、“進弩”、“發弩”等組,輪番連續發射。在“守隘塞口”中,更能發揮其威力。至南北朝以後騎兵大規模縱橫馳騁之時,由於強弩不便在馬背上使用,遂逐漸衰落。明朝以後,由於火器迅速發展,弩不再受重視。《天工開物》中甚至認為弩是“守營兵器,不利行陣”。

製造者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卧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①河南南陽卧龍崗;①湖北襄陽(現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後為了消除諸葛亮隱居地一事留下的歷史紛爭,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寫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上,何須辨襄陽南陽。”


箭
論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來源,箭則是力量的載體,載體的性能對力量的發揮有相當影響。設計成熟的箭,通常分為箭頭、箭桿和箭羽叄部分,箭 頭是戰鬥部,箭桿是平衡部,箭羽則是調節部。輕而韌的竹、木始終是箭桿的首選材料。而使飛行和下落遵循正確角度,從 而飛得更遠,攻擊更加有效的箭羽,則以鵰翎為上品,雁鵝羽為最差,並在東周 時期就能根據箭桿的浮水狀態,決定其安裝長度了。
商代的銅箭頭已頗陰毒,凸脊、叄角形扁翼,當箭頭刺入身體后,兩翼的倒刺會牢牢鉤住合攏的傷口難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敵人的血液。時至戰國,新興的叄棱翼樣式更使箭即便拔出傷口也更難癒合,並且相應的血槽增至六個。
秦代箭頭則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鉛含量,同時與某些秦劍一樣,飛越時代的表面氧 化鉻技術也使某些箭頭歷久常鋒。但銅材較難得,秦代已經嘗試用鐵製作箭頭鋌部,而隨著西漢鍊鋼業的發達,全鐵制的箭頭也問世了。早期鐵箭頭採用鑄造,顯然是捨不得銅箭頭樣式的慘毒,不過隨即就發覺其鋒利尚不及後者,於是只得改用鍛制。鍛制的缺點是澆鑄而成的複雜造型必須捨棄,改為如鐵劍的四棱劍身那般易於打造,但優點更為顯著,鍛制將使其比前輩堅韌得多。銅箭退出舞台,其開始與結束都在東漢。第一種鍛制鐵箭樹立了宋代以前鐵箭的基本特徵—扁平四棱形,這是利於鍛制的樣式。從魏晉到隋唐,鐵箭的分類很簡單,發展路線也就是使箭頭更硬更長,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鐵甲,撕裂敵人的肌肉和骨骼。
對鐵箭種類的細化又是始於宋代,這真是個頗有意思的時代,軍政軟弱的同時,軍事技術卻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宋代有值得欽佩的耐性對每種武器精雕細琢,而箭的樣式也因之精細化,像鐵脊箭、錐箭等,造型都已脫離扁平四棱形的單調,變得更為專業。南宋拉開了火器時代的帷幕,對金、元的連綿戰爭迅速使火器走向成熟,成為主宰戰場命運的力量。不過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還只適合火力覆 蓋的情況下,箭之序列的壯大會持續到明代,並繼續創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種類和造型。

弓與弩的發展

射是周代時的‘六藝’之一,也是古代最強大的攻擊手段之一。早時的貴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見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東周時期複合技術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儲存的勢能,使人在生理結構容許的拉程內,能將更多力量轉化給弓身,射出更快更遠之箭。
古人超常的膂力令人驚詫,精銳射手竟能拉開70公斤的強弓,估計有效射程應在50-70米之間,最遠射程更是數倍之多。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始於商代的扳指的功 勞。扳指這項不起眼的發明,卻令拉動強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傷手指。扳指對射手的意義如此重大,以至騎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貴族們,竟最終使其異化成為一種首飾。弓是以輕便、快速為特點的,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終佔據著騎兵遠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當火器的發展淘汰了強弩時,弓也仍能揚己所長與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年。
弩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得益於複合弓和銅弩機的發明,否則憑其較短的拉程,是無法與弓的殺傷力較長短的。強弩的特點是又遠又准,有時間從容瞄準,但上弦比較費力耗時。根據這些特點,強弩通常被用於防禦和伏擊,射擊的連續性則依靠幾組射手的輪番。不過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騎兵的車輪討敵戰術。戰國時強弩成了戰車的心腹大患,遠程打擊的強大殺傷力令戰車堅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強並不是當時弩的唯一發展方向,足夠輕巧的弩在簡化射擊步驟以提高射速方面另有優勢,於是出現了帶有箭匣和活動臂的迷你連弩,這可視為諸葛弩的前身。
西漢對強弩的發展影響深遠。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礎上,又添刻度,使弩擁 有了穩定的彈道參照,且隨著銅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對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強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達 370公斤,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有效射程超過 500米,可惜由於實用性不如臂張和踏張,漢代以後就很少使用了。到了叄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對抗魏國的強大騎兵,便製成了俗稱諸葛弩的元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時一種主將戰車,後代指將軍之意。元戎最誘人之處在於機巧而非實用,雖曇花一現,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設計,卻成了被當代人津津樂道的古代傳奇。
剽悍的草原之風,終於為南北朝召喚出巨大的強弩之王—床弩。這種弩戰國亦出現過,當時稱為‘連弩’,應是取多張弩聯合一體之意,可惜後代一度失傳。此時的床弩用多頭牛力絞軸上弦,威力已大大強於戰國人力絞軸的連弩,發射以皮或鐵葉為羽的巨大標槍,主要用於攻守城時撞毀樓台、攻城器、城牆等,其宋代極者的最遠射程超過 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遠的冷兵器。
賦予床弩以機動性的是唐代,用牛牽拉的車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靈活性和生存機會,更錦上添花的將絞繩與車軸鉤連,行進就可上弦,大為提高了效率。車弩裝置 1張拉力 860公斤的巨弩,有 7個發射槽,最遠射程超過 1公里,中間槽所用的箭有 1米多長。
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張弩,採用叄組輪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發明,使宋軍的有效射程可至 370米。床弩則從兩弩至四弩,從小型至巨型,種類繁多,兩床和叄床弓還能在弦上綁一個裝有數十支普通箭的鐵兜子,使床弩擁有了殺傷人馬的功能。許是善於騎射的元朝過於武斷,竟乾淨利落的手起刀落,將弩留在了前朝,於是弩從宋代的極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極衰,隨著火器的繼續發展,也就再沒機會翻身了。
有人懷疑,為什麼元戎弩的威力這麼強?可以穿透複數部隊,甚至對躲在城門後面的部隊也能造成傷害, “元戎弩”的威力,在冷兵器時代對人的殺傷力可以說是所有武器之最 沒有一個重裝騎兵的盔甲可以擋得住一箭... 中國古代重裝騎兵不發達,有很大的原因跟弩的大量使用有關係 當然,培養一個重裝騎兵的花費,也是原因之一。
但也正因為它的威力強大,所以並不是一個士兵就能掌控發動... 基本上,“元戎弩”是從“連弩”改良而來,而“連弩”又是從“弩”改進而成。弩是一種用機械發射的弓,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到了漢代,弩已經可以連續發射 所以稱為“連弩”。諸葛亮把連弩改良,設計了能連續發射十枝箭的兵器,叫做“損益連弩”,又叫“元戎”。損益連弩的箭用鐵製成,發射速度快,威力強大,人們稱之為“摧山弩”,意思是弩強得能把山摧毀。但是“元戎弩”重達200多公斤,別說搬運困難,甚至箭矢要上弓 都是用雙腳把弦蹬開,才能把箭矢安裝上去。基本上多作為守城武器或是埋伏用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搭配“八陣圖”裡面的陣行。
但是“元戎弩”的發射方法跟普通的“齊發連弩”有所不同。 “齊發連弩”是一次發射完畢所有上膛的箭矢后,就必須重新安裝箭矢一次。是“元戎弩”已有現代機關槍的雛形,擁有自動上膛的功能.. 當然至於具體操作如何,已經失傳... 不過西晉鎮南將軍劉弘曾經看過“元戎弩”的威力,並說出一句話... 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可以證明“元戎弩”的發射方法絕對跟劉弘司空見慣早已使用數百年的“齊發連弩”大有不同。否則他不會發出這種讚歎。

出現背景

在三國鼎立的期間里,蜀漢的軍事科技技術反而是三國之冠。正由於蜀漢一直處於劣勢,形勢逼迫蜀漢必須要造出精良、先進的武器以抵禦、戰勝 較強大的敵人。很多種武器跟工具都是基於這些原因而被發明製造出來的 如之前提到諸葛亮發明的“元戎弩”就是一例。還有一種“側竹弓弩”,吳國人很喜歡蜀漢的側竹弓弩,但不會製作,後來當知道 俘獲的蜀漢將領孟干、爨熊、李松三人會製作后,就立即令他們製作。可見,側竹弓弩也是蜀漢有而孫吳、曹魏沒有的先進射擊武器之一。
還有一種是所謂的“神刀”。諸葛亮曾令蒲元造軍刀、斬殺若水芻,號稱“神刀”。據《諸葛亮別傳》載,諸葛亮曾令造軍刀三千口,取成都江水淬火,這棹刀“以竹密納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若落水芻,稱絕當世”。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為了搬運兵糧而設計出來的木牛流馬等等。
至於弩兵的戰術..其實在三國也曾大量被運用過...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撤退時,已預料到司馬懿會派兵追擊.. 故以弩兵設下埋伏,果然張郃中計,死於弩箭齊發... 事實上,為什麼每次諸葛亮每次北伐失敗幾乎都沒成功撤退 其實也是因為由於蜀兵擁有三國裡面最強大的弩兵...正如同,曹魏的精銳之師是騎兵,而孫吳則是水軍..蜀漢是弩兵.. 弩兵的威力,正好是騎兵的剋星,讓後來曹魏要追擊蜀漢的軍隊都必須小心翼翼..
諸葛亮著名的八陣圖,實際上就是步、弩、車、騎四個兵種相結合的混合軍陣。利用戰車結成以若干小方陣為單元的大方陣,步兵弩兵交錯其中,陣前部設鐵蒺藜,拒馬,鹿砦等障礙物,當敵騎兵集團衝鋒時,便利用弩兵依託戰車射殺敵軍;敵軍靠近時則由長槍兵依託戰車抵擋;敵軍沖入陣內,因戰車的阻礙和限制,兵力必然被分割,則乘機依託小方陣,以各種長短兵器夾擊,各個擊破。
而在界橋之戰時,袁紹也曾經以大量弩兵大破公孫瓚名震一時的白馬騎兵. 從此公孫瓚一蹶不振,最後終被袁紹所滅...
甚至,織田信長所發明的鐵炮“三段”,中國古代弩兵戰術早已運用其中。在漢朝就有了將士兵分為‘上弩’‘進弩’‘發弩’等組輪番發射的多列式發射的戰術,能有效的保持火力的持續。這原理跟鐵炮三段是一樣。

信息


古代文物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制勝之道——孫子兵法暨中國古代軍事精品文物展》中,展出了一件湖北荊州市博物館提供的戰國楚墓出土的木製連弩,這應是一件殘件,矢匣和弩臂組合保存完好,通長只有27.8、高17.2、寬5.4厘米,因在地下沉睡了2000餘年,木質被碳化得黑黢黢的,其貌不揚,並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就目前所知,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獨一無二的能一次發射出兩支箭的連發弩實物,是中國古代兵器史和機械思想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發明,是一件堪稱國寶的古代科技文物。
正因為連弩在中國古代兵器史和科技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史料價值,引起許多學者的研究興趣,在弩的形制、用途等方面還存在不同的見解。其中最大的謎團是關於弩弓的問題,由於連弩、弩用19支短箭和兩件磬狀木構件一起放在槨的頭箱的一件竹笥內,而沒有發現弓和弦乃至其腐朽的痕迹。因此有的專家認為,磬狀木構件就是弓,並取名為“短木弓”,按照這種猜想復原的連弩也能實現射擊的基本功能,不過其基本前提是所用弓弦要有足夠的彈性,因為所謂短木弓只有7厘米長,而且是硬木做成的,僅僅起有張弦的作用,箭支射出的所有動力都是由弦的彈性勢能轉化而來的,因此復原實驗時最大射程只能達到25米左右。如果按照這樣的技術路線,它的技術源流來自古老“逐肉”(打鳥)的“彈弓”,因此有人懷疑其是否具有實際作戰功能。

專家論證

在這次展覽中同時展出了連弩的另一種復原件,其中最主要的技術思想是弩必須具備能提供足夠大彈性勢能的弓。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就像在該墓葬中沒有發現弦的遺存一樣,不能因為墓葬中沒有弓的遺存就能完全否定弓的存在。楚地多竹,專家推測連弩可能用竹為弓干,而竹極易腐蝕,比木材的保存條件要苛刻得很多。除了這種推測之外,這種論點似乎能得到更多證據的支持。

文獻學依據

弩在中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古史考》記有“黃帝作弩”的傳說,《吳越春秋》記載了楚琴氏“橫弓著臂,施機設樞”,不僅說弩是南方楚人的發明,而且說明了弩的最大的技術特點是有臂的弓,它是由弓發展而來的。據《考工記》等記載,中國古代做弦的材料多用動物皮筋和絲麻等,彈性並不強,其強大的彈射力主要來源於弓干本身,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用多種材料做成的複合弓干,以增強射出箭支的殺傷力。磬狀木構件不具備弓的基本功能,因而稱其為“短木弓”是不準確的。

考古學依據

在考古發掘的戰國中、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不少至今保存完好的弩,如湖南長沙掃把塘138號墓出土的弩,弩臂為木製,弩機青銅鑄造,弩弓為竹制,因已干縮,復原長度約120~130厘米。此外,漢代畫像石等圖像資料也表明弩均有長弓,因弓干張力十分巨大,除了有用手臂開弓的“擘張弩”之外,還出現了依靠足和腰部力量開弓的“蹶張弩”、“腰引弩”,強弩的射程可達600步之外。戰國早期《墨子》記載的“連弩之車”,有人甚至認為它是用類似絞盤的機構開弓的大型攻守城武器。

技術源流依據

連弩之名雖然見諸於《墨子》等先秦文獻,在江陵戰國楚墓連弩實物出土之前,人們對先秦文獻中連弩的形制只能停留在猜測的層面上。根據《三國志》等史籍的記載,諸葛亮曾“損益連弩”,稱為“元戎弩”,能做到“十矢俱發”,就是說諸葛亮對連弩作了一些技術改進,能連續發射10支箭。諸葛亮的“元戎弩”在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茅元儀武備志》等文獻載有詳細的構造圖,現代學者也成功進行了復原研究。它雖然是一種單矢連弩,但在形制和所謂連發原理方面與戰國連弩十分一致,其實現“連發”(實際上只能減少裝箭支的時間)均是由箭匣裝置依靠短矢的重力而完成的。據諸葛連弩有弩弓,可以推知它的技術“母本”戰國連弩也應該是有弩弓的。至於同時出土的兩件磬狀木構件,專家推測它是通過繩子系在活動木臂的孔中,用於勾弦,其功用類似後世扣弦的“扳指”,只不過連弩不用拇指勾弦,而是用二指以下的三隻手指拉動活動木臂完成上弦動作,成人三指的寬度正好也是7厘米左右。因此,這件復原件可能更接近於歷史的真實。它用竹片做成弓,弦用的是彈性較小的尼龍繩,但有效射程仍可達40米左右,而且箭支的穿透力很強,具有很大的殺傷力。

史書記載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勢篇》
“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速勝是孫子兵法的重要的作戰思想之一,他在這裡用弩來作比喻,說對敵進攻要創造出如張滿弓的待發弩那樣險峻的態勢,所謂“箭在弦上,千鈞一髮”;而指揮出擊要像扣發弩機那樣迅速有效,所謂“一觸即發”。春秋戰國時期弩已是一種先進的遠射武器,但隨著騎兵作戰的日益頻繁,兩軍對陣時,弩每進行一次有效射擊要完成拉弦、上箭、瞄準、射擊等一連串動作,往往3箭之後,敵人騎兵已衝到跟前,不得不開展白刃戰。連弩就是為了提高弩射擊速度的技術發明,其關鍵技術是發明了類似後世機槍子彈夾一樣的矢匣,短箭能自動落入發射箭槽,連發10次之後才需要重新裝箭,這樣就減少了裝箭支的時間。另外,戰國連弩,一次能射出兩支箭,也使創傷敵人的幾率增加了一倍。與戰國連弩同時出土了多件實用兵器,而連弩單獨放在頭箱中,可見墓主人生前對這件武器十分鐘愛,其尺寸較小,可能不是一件作戰武器,大概是墓主人用於防身的。

漢書記載

《漢書》
記載了連弩是對匈奴作戰中的重要兵器,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軍與匈奴作戰,發連弩射單於,單於落馬而逃。三國時期,諸葛連弩也是實戰武器。大概因其結構較為複雜,技術含量較高,在後世戰爭中幾乎淹沒無聞,至明代宋應星認為其已只是一種非軍用武器了。

啟發


1,諸葛亮曾創製了一種連弩,在當時十分先進。這連弩有兩個基本數據,一是能連發十矢,二是矢長只有八寸。
2,陳壽給諸葛連弩定了一個性,即“損益”。後面本文將進一步討論此問題。
3,馬均為著名科學家(曾改進前人所造織綾機、百戲木偶,曾再次發明已失傳的指南車、發明翻水車),當他看見諸葛連弩時,首先是大讚其“巧”,可見它與以前的連弩實有大別,其次是認為還可演進為連發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項,讓他試驗並推廣,結果未引起重視。這就為後人研製諸葛連弩提供了極重要的線索。
4,傅玄(217--278)為魏末晉初的著名思想家,官至荼騎常侍,封子爵。他認為,“馬氏所欲作者,國之精器,軍之要用也。費十尋之木,勞二人之力,不經時而是非定。”從側面可看到對諸葛連弩的高度評價。
5,傅玄還認為:“馬先生雖給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無益於世。用人不當其才,聞賢不試以事,良可恨也。”對朝廷未能批准馬均立項,重新研製諸葛連弩感到非常遺憾,甚至非常氣憤。這或許是諸葛連弩在諸葛亮身後不久就失傳的主要原因。
6,劉弘身為大將軍,對兵器非常熟知。弩機的發射功能由二矢齊發,到三矢齊發,再到十矢齊發,只是量的變化,無質的飛躍。從戰國至晉,二矢或三矢齊發連弩已廣泛使用了幾百年,劉弘應為司空見慣。而劉弘看見諸葛連弩時,卻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稱其為“神弩”。這說明諸葛連弩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