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王家院村的結果 展開
王家院村
天津靜海區良王莊鄉下轄村
村名來歷
無名古國槐樹
古槐影壁牆(百福百壽牆)
解放前,王家院村只有方圓200米×200米大小,所有住戶位於目前村西部緊鄰運河地勢較高的區域,村民叫該地“台階”,主要是因為此地地勢高,基本與運河的東河堤平齊,高出其他周圍低於大約有2-3米。現在想起可能當時600年前,先民們落戶此地,充分考慮了如果運河河水漫堤后對村莊的危害。解放后,隨著人口的增長,王家院村開始在“台階”下面建房,先後幾次拓展屋舍建築區域。
為防止大雨對村莊的危害,村民在“台階”周圍人工開挖了4個水坑,用於暫時收集、儲存、排放雨水,水坑全部與周圍的河道相連。老人講,水坑的土大概先民都用於了墊“台階”或蓋房了。
這是王家院村的老地標,也是幾十年前村委會的駐地之處,每到村有活動,比如放電影,都在此。隨著村莊的擴大及村委會的搬遷,“大門口”目前已經被現在的村東的商業中心取代。
位於村東京滬鐵路上的25孔橋也是王家院村的一個地標性建築名片,分上下行2座,分別為解放前、解放后建設,一座為鋼橋,一座為鋼筋水泥土橋。該橋是王家院村的驕傲,因為解放戰爭在此進行過戰爭,1963年,海河洪水在此分洪,在此駐守的官兵也曾和村結下過魚水之情,讓人深深難忘。
記憶中王家院村原有兩口吃水井,分別位於原“台階”的東部和南部,兩口水井為人工取水,村裡常常叫做“倒鏈井”,隨著村莊的拓展及村中機器水泵井的投入使用,兩口井目前已經被填埋。
京杭大運河
王家院村現仍保存著幾十年來由村委員會組織成立的聲樂隊(村裡常稱“老人會”),成員主要為村裡村民組成,他們在農閑時經常在一起排練,多年來已經傳了多代。老人會每到重大節日(如春節、正月十五)都要出演,在縣城組織的正月十五遊行演出中曾多次受邀參加。
近幾年,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村委會整治地處村中間地帶的原窪坑,修建了村幼兒園,安裝了部分娛樂健身設施,建成了村文化廣場。每天休閑時,大家都來到這裡隨著愉快的音樂跳起舞來,使整個廣場都充滿了喜悅和歡笑。
演出照
2012年,王家院村為改善村民出行環境,出資將村內主要街道進行了修整、拆除了違章建築及堆放物,將原用磚鋪街道進行了水泥道路硬化,村民出門及到田間勞作道路實現了無泥化。
為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在主要街道進行了下水管道鋪設,村民生活廢水不再手擔肩扛,形成了與城鎮居民一樣的排水條件,村民自己家建設、改造成的衛生間,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及方便性。
根據京津冀環境治理安排,目前王家院村正在安裝天然氣管道,估計明年,村民就會用上清潔的天然氣進行做飯、洗澡、取暖,徹底改變目前燒煤帶來的環境污染。
王家院村種植作物常年以小麥、高粱、玉米、小米、豆類為主,近30年開始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現已經成為天津市有名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大村,曾蔬菜出口香港等地。依靠30多年前大運河的水資源,王家院村在村北靠運河一帶曾大量種植過水稻。近幾年村兩委班子按照市場發展需求帶領群眾調整種植結構,將原有耕地統一規劃,重新布局,確定以發展大棚蔬菜為主業的戰略部署。通過艱苦努力,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1000畝,溫室大棚500畝,種植品種15個,年產蔬菜4000噸,創效益480萬元。
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