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墓
省重點文物保護
荀子墓又稱“蘭陵古墓”、“荀卿墓”,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東南1.5公里處,是古代聖人荀卿的墓地。
荀子曾兩度出任楚國蘭陵(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令。后辭官蟄居於蘭陵著書立說,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墓東西長10米,南北寬8米,東西兩端高7米,中間高3米,上面遍布刺槐,墓前有石碑兩塊: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立,碑額篆書為“補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不清;另一塊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山東巡撫周馥立的,上刻“楚蘭陵令荀卿之墓”。
1977年12月23日荀子墓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荀子墓,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東南1.5公里處,黃土堆積的墳丘。
荀子圖片
荀子幼年時就成為“秀才”,成年之後遊學於齊,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齊襄王時“最為老師”。後來因受齊人之讒而適楚,楚考烈王8年(公元前255年)被當時封於淮北的春申君聘為蘭陵令,后遭讒言被辭,回到趙國,被奉為上卿。真相大白后,春申君思賢心切,固請荀子返楚,復任蘭陵令。約前238年,春申君為門客李園所殺。荀子辭官,蟄居蘭陵著書講學,終老其身,去世后葬於蘭陵。
荀子究竟死於何年?現已不可考。楚考烈王25年(前238年)春申君死後,荀子家在蘭陵,這一點司馬遷《史記·孟荀列傳》中有明確記載,故荀子卒年在前238年以後。《蒼山縣誌》考為荀況約公元前230年病逝,葬於蘭陵,而當代著名思想史家侯外廬則認為“直到秦朝統一,他還在世”。
荀子墓
荀子墓又稱“蘭陵古墓”,在蘭陵縣蘭陵鎮東南1.5公里處。荀子葬於蘭陵,為歷代史學家所公認。1916年修《臨沂縣誌》載:《地形志》蘭陵有荀卿冢。故城東南二里,環墓皆祭田,近為人侵蝕殆盡。1935年修臨沂縣誌,增加了古冢的照片。
荀子墓圖片
荀子長期在蘭陵從政,著述講學,相傳在今蘭陵縣境內文峰山杏壇、鄫城裡、蘭陵學子汪等地設學堂。荀子在蘭陵收徒授業,傳《五經》之義,授“帝王之術”,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把《詩》傳給弟子毛亨和浮丘伯;把《易》傳給楚人繆和(蘭陵籍人)和陸賈;把《春秋》、《左傳》傳給弟子張蒼。荀子培養了韓非、李斯、浮丘伯等許多弟子,也為蘭陵本土培養了不少人才,西漢時蘭陵儒學勃興,多善為學,均得益於荀子學風。
《核舟記》的作者,明朝詩人李曄專程來蘭陵拜謁荀子墓,見荀子墓孤寂荒涼,感慨萬千,曾賦詩一首:
古冢蕭蕭鞠狐兔,
路人指點荀卿墓。
當時文采凌星虹,
此日荒涼卧煙霧。
卧煙霧,秋黃昏。
蒼蒼荊棘如雲屯。
野花發盡無人到,
惟有蛛絲羅墓門。
清道光21年(1841年),清政府曾補建荀子墓碑一座。清光緒30年,山東巡撫周馥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碑。
1977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單位,蒼山縣革委會另立保護標誌碑一座。
2010年8月7日,參加儒學全球論壇——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在臨沂市參觀。副市長王曉嫚、市政協副主席包祖善等陪同。專家學者們首先來到蒼山縣,到卞莊鎮代村、蘭陵鎮荀子墓和蘭陵集團參觀考察。在代村,他們來到農業科技示範園,了解農業發展情況。在蘭陵鎮荀子墓前,專家們拜謁了這位偉大儒家先哲人物;蘭陵集團產品展廳內,他們品嘗了久負盛名的蘭陵美酒。下午,專家學者參觀了書聖碑塔、臨沂經濟開發區、臨沂市城市規劃展、濱河景區、王羲之故居、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等。經過一天的參觀考察,他們對臨沂市近年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讚歎。同時,他們認為臨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孕育了無數名人英傑,王羲之、諸葛亮、顏真卿、劉洪,包括荀子在內的一大批歷史名人都出生或在此生活過,使書法文化、智學文化、兵文化、孝文化等在這裡融會貫通,形成了臨沂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臨沂城市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以河為軸、兩岸開發的規劃理念,打造了一個景色宜人、環境優越的濱水生態城市。他們認為,臨沂天時、地利、人和兼具,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相信臨沂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