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樂培訓

器樂培訓

器樂培訓是培養人們以樂器為物質基礎,藉助樂器的性能特徵,結合演奏技巧的應用,所表現一定情緒與意境的音樂作品。

分類


器樂培訓主要分為五大類: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民族樂器

吹奏樂器培訓

中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制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梆笛)、口笛等。

彈撥樂器培訓

中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轉調箏)、古琴揚琴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扎木聶等。

打擊樂器培訓

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1、響銅,如:大鑼小鑼雲鑼、大、小鈸碰鈴等;2、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

拉弦樂器培訓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

民族樂器培訓

而在民族音樂的形成和發展中,器樂常常與歌、舞相結合為一體。如《周禮·春官》記載中說的“大司樂……而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組成唐大麴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散序”,是純器樂演奏,而第二部分“中序”和第三部分“破”(或“舞遍”)中,器樂與歌和舞相結合。又如:周代琴歌(自彈自唱)、間歌(奏與唱相間);秦漢時的鼓吹(以打與吹為主,還常加入歌唱)、相和歌(絲竹與歌唱相和),以及宋代的秧歌說唱;明代的戲曲藝術中,器樂除有一些單獨演奏的段落外,它主要是和歌、舞相結合。在民族音樂的傳承中,不斷湧現一些將聲樂曲和舞曲加以器樂化加工而發展成獨立的器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