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

高速鐵路線路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是中國江蘇省境內一條正在建設的鐵路線路。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連接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區域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骨幹線路、滬寧通道的第二條城際鐵路、滬寧通道的輔助客運通道。

截至2020年10月,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起於南京南站,止於太倉站后利用滬蘇通鐵路徠進入上海樞紐。正線全長278.53千米。共設9座車站。最高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

歷史沿革


2017年6月,《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鑒修文件》編製完成;6月8日,《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6月13日,《2017年江蘇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要點》印發,提出“力爭開工建設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 。
2018年3月27日,《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4月,《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項目初步設計文件》編製完成;4月19日,《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全本公示;5月30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原江蘇省環境保護廳批複;7月12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8月,《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初步設計方案》獲原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複;10月8日,加快推進江蘇高鐵建設暨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開工動員會舉行,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開工建設;11月26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施工圖設計階段工作推進會舉行。
2019年2月20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段建設正式啟動;3月8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江陰段率先完成測量控制點交接工作;3月21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江陰段率先完成征拆交樁放線工作;5月9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太倉段打下全線第一樁;6月12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全線首家拌和站通過驗收;6月25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沿線第一家企業開始拆遷;9月15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全線首榀40米預製箱梁完成澆築;11月14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太倉段架設全線第一孔箱梁。
2020年3月23日,金壇制梁場首榀預製箱梁澆築完成;4月2日,常熟東制梁場首榀箱梁完成架設;4月13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段連續梁開始澆築,這是全線架梁通道上首架段唯一的一座連續梁;5月1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跨304縣道連續梁兩側B節段完成混凝土施工,這是全線首座實現合龍的連續梁;5月12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開始架設千噸箱梁;5月13日,句容制梁場首榀箱梁提架;7月1日,江陰制梁場箱梁架設啟動;7月16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全線首次採用千噸級穿隧式分體架橋機架設40米高鐵箱梁;8月,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跨滬寧城際鐵路特大橋轉體連續梁19號墩上轉盤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全線唯一一處轉體橋轉動系統施工完成。
2021年1月15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全線唯一隧道陽山隧道貫通。3月7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段跨洪武路連續梁和跨104國道連續梁同步合龍。3月19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南京段首個特大橋箱梁架設完成;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常州段架梁跨越京滬高速鐵路。3月,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江陰段上跨東橫河連續梁合龍,標誌著項目打通了向張家港方向的架梁通道。4月4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跨京杭大運河連續梁合龍,這是全線唯一一處跨越運河的連續梁施工。4月19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跨京滬高速公路特大橋首榀鋼蓋梁吊裝完成。4月23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控制性工程——跨南京秦淮河特大橋70號水中主墩完成封底混凝土澆築。

建設規劃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新建正線長度278.53公里,全線共設南京南站、句容站、金壇站武進站江陰站張家港站常熟站太倉站等8個車站,建設工期為4年。近期規劃開行客車100對/日,遠期規劃開行客車130對/日。

建設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速度目標值:350km/h;
正線數目:雙線;
正線線間距:5.0m;
最小平面曲線半徑:一般7000m、困難5500m;
最大坡度:20‰;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最小行車間隔:3min

工程進展


2011年3月30日,江蘇省鐵路辦公室與常州發改委共同組織召開了“沿江城際鐵路建設方案徵求意見會”,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介紹了沿江城際鐵路的基本情況,就沿江鐵路線路的走向、站位設置與常州市的規劃、國土、建設、交通、水利、環保等部門進行商討。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開工建設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開工建設
據了解,沿江城際鐵路線路預計全長300餘公里,設計時速約為350公里。從江蘇起,起點站為南京,途經鎮江(句容市)、常州(金壇區武進區、經開區)、無錫(惠山區、江陰市)、蘇州(張家港、常熟、太倉市)等地至上海。這條鐵路的前身是規劃中的鎮南鐵路,起自鎮江,經常州、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市至上海嘉定南翔。隨著長三角鐵路網的發展,鐵路部門與江蘇省修改了鎮南鐵路的規劃,將其從鎮江向西延伸至南京,並確定為客貨兩用。
滬寧間已確定有滬寧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鐵,3條鐵路通道,為什麼還要建設第4條快速鐵路線?據分析,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市沿江大部分地區僅僅依靠高速公路,無法納入長三角“1-2小時交通圈”,為了避免在長三角加速一體化的經濟圈中被邊緣化,有建設沿江城際鐵路的需求。
沿江城際鐵路常州至張家港段線路,長約80公里,總投資約120億元,初步設計速度每小時350公里,建設周期2014年—2017年。
2011年3月30日,江蘇省鐵路辦與常州發改委共同組織召開了“沿江城際鐵路建設方案徵求意見會”。
2013年 6月 21日江蘇省沿江城際鐵路建設籌備小組委託江蘇省設備成套有限公司代理招標《沿江城際鐵路常州至張家港段預可行性研究》,招標編號0660-13500687,招標研究周期:在收到中標通知書後45天內完成並提交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送審稿,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行業審查后15天內提交預可行性研究報批稿,並協助招標人完成項目立項申報。報名開始時間 2013-6-24 報名截止時間 2013-6-28,計劃開工時間2013-8-1,計劃竣工時間2013-8-30,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標。
2015年2月12日,省政府在南京組織召開沿江城際鐵路前期工作推進彙報會。省相關部門和單位、沿線相關市(縣)政府和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上海鐵路局應邀出席會議。會議由陸永泉副秘書長主持,史和平副省長出席會議並講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省鐵路辦主任劉廣忠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
2015年3月21日,從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站獲悉,與現有滬寧城際高鐵呈X型走向的沿江城際鐵路已爭取到鐵路總公司參股,納入國家鐵路網。
2015年3月30日,江蘇省鐵路辦在南京組織召開了沿江城際鐵路線型方案討論會。
2015年6月26日,江蘇省沿江城際鐵路建設籌備小組委託江蘇省國際招標公司代理招標《沿江城際鐵路南京至常州段預可行性研究(YJ-YK-2標段)》,招標編號JSJT20150603300,報名開始時間: 2015-06-26,報名截止時間: 2015-07-03,研究周期要求,合同協議書籤訂之日起40天內完成並提交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送審稿,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行業審查后15天內提交預可行性研究報批稿,並協助招標人完成項目立項申報。計劃開工時間: 2015-07-25 計劃竣工時間: 2015-09-25。鐵三院和蘇交科作為項目聯合體中標。
2014年7月,中設設計集團成功中標沿江城際鐵路南京至常州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主要包括:開展沿江城際鐵路南京至常州段預可行性研究,並整合沿江城際鐵路常州至張家港、南京至常州段預可行性研究,編製沿江城際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5年8月10日,信息來源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省政府2015年十大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半年進展情況的報告》,沿江城際鐵路力爭完成立項批複。完成情況:沿江城際鐵路常州至張家港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製完成,省鐵路辦正在牽頭開展南京至常州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工作。沿江城際鐵路已列入《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簡化鐵路建設項目審批程序的通知》要求,該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製完成並由中國鐵路總公司行業審查后,將直接編製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5年8月26日,《戮力同心,攻堅克難,全面完成年度鐵路建設目標任務》劉廣忠在2015年鐵路建設推進座談會的講話,沿江城際力爭年內完成可研上報。
2015年9月10日,本月10日在金壇召開的全省相關鐵路前期工作會議上獲悉,按省政府要求,沿江城際鐵路2016年底前將全線同步開工。
2015年9月24日,沿江城際鐵路預可行性研究方案座談會在中設設計集團成功召開。江蘇省鐵路辦公室副主任俞強,上海鐵路局副局長周紅雲出席會議並致辭。滬寧城際和寧杭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沿江城際鐵路建設籌備小組、鐵三院、中設設計集團、鐵四院以及蘇交科的相關領導與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鐵三院和蘇交科作為項目聯合體彙報了預可研究方案。上海鐵路局、滬寧城際和寧杭城際鐵路公司的代表對沿江城際鐵路的預可方案提出了意見與建議。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項目建設非常有必要,且項目建設的外部條件已經成熟,建議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力爭2016年底開工建設。
上海鐵路局副局長周紅雲提出,要緊緊圍繞沿江城際鐵路的功能定位,深化沿江城際鐵路的建設方案及主要技術標準。省鐵路辦副主任俞強要求結合與會專家與領導的意見對預可研究進一步深化和銜接,爭取10月前形成向省政府彙報的成果。
2015年10月12日,記者從常州市交通部門獲悉,備受關注的沿江城際鐵路建設已經進入倒計時——該鐵路預可行性研究送審稿已於上月底完成,預計2016年可正式開工建設。屆時,沿江城際鐵路將成為常州境內第6條鐵路資源,金壇將告別“地無寸鐵”的歷史,金壇等常州南部地區市民往來於滬寧之間將更為便捷。
2016年1月20日江蘇省鐵路建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統籌謀划、合力攻堅,奮力推進江蘇鐵路建設再上新台階》的報告第二部分,2016年江蘇鐵路建設重點目標任務。具體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第二點,二是確保重大項目如期開工。協調加快徐連客專、沿海鐵路鹽城至南通段、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各項前期審批工作。加快推進項目可研、初步設計審批,確保徐連客專三季度實現開工目標、沿海鐵路鹽城至南通段年底前開工建設,力爭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年內開工。
2016年1月24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2016年主要工作。
(二)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認真抓好200個省級重大項目,加大產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推動鐵路、公路、民航、地鐵、港口、航道、物流、水利、能源、信息等項目建設。其中鐵路(7項),29、寧啟鐵路二期工程,30、鄭徐連客運專線,31、滬通鐵路,32、連淮揚鎮鐵路,33、徐宿淮鹽鐵路,34、連鹽通鐵路,35、南沿江城際鐵路。
(五)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著力抓好長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沿江城際鐵路、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長江下游江海聯運港區和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建設,積極構建長江大通關體制,促進與中上游地區的互動發展。
2016年2月14日,中設設計集團與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功中標南沿江城際鐵路南京至常州段可行性研究和勘察設計項目。該項目按客運專線標準設計,線路西起南京南站,東至滬通鐵路的張家港站,全長約214公里(其中南京至常州段約130公里),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共設9個車站,總投資約358億元,工期4年。
2016年3月25日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成功中標沿江城際鐵路精測網項目(YJ-JCW-1標段)。
2016年11月初,江蘇省沿江城際鐵路建設籌備小組發布該項目工程地質勘察監理二次公告。公告顯示,該項目計劃開工時間為2016年底,工期約4年。
5月9日-1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常州組織召開蘇南沿江鐵路可行性研究審查會。
2017年6月8日,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2018年3月27日,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2018年4月19日,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全本公示。
2018年6月1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與省政府聯合批複了蘇南沿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8年10月8日,婁勤儉宣布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建設開工。
2018年12月3日,張家港市鐵路建設服務中心協調蘇南沿江鐵路沿線區鎮完成梁場及棄土場協議簽訂。
2018年12月7日,江陰市鐵路事業發展中心協調完成了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江陰段棄土場框架協議的簽訂。2018年2 月2 日,新建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站前工程施工總價承包招標資格預審公告(代招標公告)發布,計劃2019年4月全線開工,2023年3月建成。
2019年5月9日,隨著循環鑽機在中鐵上海工程局太倉特大橋工地開鑽,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建設進入正式施工階段。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南沿江城際鐵路南京段首榀箱梁架設成功,這標誌著南京段全線箱梁的架設施工全面啟動。
2021年1月15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全線唯一一座隧道——陽山隧道順利貫通,為2022年南沿江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預計5月底,二次襯砌施工完成,7月隧道全部施工完成。

線路站點


設計參數

項目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高速鐵路
正線數目雙線
設計速度
正線:350千米/小時
江寧聯絡線:120千米/小時
太倉聯絡線:160千米/小時
正線線間距5米
最小曲線半徑
350千米/小時路段:一般7000米、困難3500米
160千米/小時路段:一般1600米、困難1400米
120千米/小時路段:一般1000米、困難800米
最大坡度20‰,困難地段30‰
牽引種類電力
動車組類型CRH動車組
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
行車控制方式綜合調度集中
最小行車間隔3分鐘

沿線站點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全線設置9個車站,依次為南京南站、江寧站、句容站、金壇站、武進站、江陰站、張家港站、常熟站、太倉站,其中,南京南站為本線接軌站,站台、站房維持現狀,僅改建咽喉區;與既有寧杭高速鐵路並站改建江寧站;新建句容站、金壇站、武進站、與新長鐵路並站新建江陰站,與滬蘇通鐵路並站新建張家港站、常熟站、太倉站。
序號車站名稱中心樁號車站位置隸屬單位
1南京南站DK0+000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玉蘭路98號(北)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2江寧站DK11+207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新園上坊鎮
3句容站DK38+695江蘇省句容市
4金壇站DK84+076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小橋村
5武進站DK122+670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6江陰站DK164+010江蘇省江陰市澄江街道站西路
7張家港站DK208+991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鎮
8常熟站DK228+732江蘇省常熟市新世紀大道北延1.8千米處
9太倉站DK276+714江蘇省太倉市蘇州東路

線路走向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起自南京樞紐南京南站,並寧仙聯絡線南側向東延伸,跨越秦淮河、寧杭高速鐵路后折向南。先後跨越運糧河、東麒路,自寧杭高速鐵路與常合高速公路之間通過後跨越東山樞紐引入寧杭高速鐵路江寧站,並場設站。出江寧站后并行寧杭高速鐵路向南繞避江寧服務區,途徑在建聯東U谷后跨越長春—深圳高速公路、福英路、規劃淳化互通折向東,途經蘇庄水庫南側、規劃青龍山人居森林北側,於西沖村南側折向東北跨越337省道后並104國道向東進入句容市。先後跨越句容河、在建西部幹線、104國道,穿過福龍鋼材市場於句容市長途客運站南側設句容站,規劃揚馬城際鐵路與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站合站分場設置。出句容站后跨越243省道、茅山大道、304縣道、212縣道,以隧道形式通過茅山,出隧道後進入常州市金壇區,先後跨越在建265省道、303縣道、340省道、揚州—溧陽高速公路,并行常合高速公路向東跨越丹金溧漕河、241省道後於金壇區南部、常合高速公路北側設金壇站,鎮宣鐵路與本線“十”字交叉設金壇站。出金壇站后并行常合高速公路向東跨越241省道、規劃常溧高速公路北延線進入武進區,并行常合高速公路北側在滆湖內走行7千米,通過滆湖后跨越江宜高速公路於鳳棲路西側設武進站。出武進站後進入常州市經濟開發區,先後跨越312國道、戚墅堰收費站、中吳大道、京杭大運河、滬寧鐵路和滬寧城際鐵路,后避開機廠河水利樞紐和劍湖實驗小學后跨越223省道,沿著東北向分別跨越三山港、滬蓉高速和青龍濱河后,沿常合高速公路北側繼續前行,先後跨越廟光河、京滬高速鐵路和海港大道,穿越月城鎮西側,跨越錫澄運河、江陰大道和錫城大道,接著沿既有新長鐵路西北側并行,於新長鐵路江陰站同側設客專場。出江陰站后跨越京滬高速公路、芙蓉大道和新長鐵路,而後沿芙蓉大道北側前行,跨過芙蓉大道與340省道匝道后折向東南,避開河山湖,穿越稷山,跨過張家港,繞避新勝工業南區后折向東北,跨越東橫河進入張家港市境內;跨越338省道和張家港疏港高速公路后折向東邊,跨越七圩港沿晨豐公路南側并行,跨越北十一圩港和 S19 通錫高速公路后採用線路別引入滬蘇通鐵路張家港站。出張家港站后跨越滬蘇通鐵路,然後沿滬蘇通鐵路北側并行,在滬蘇通鐵路常熟站北側并行設客專場。出常熟站後繼續沿北側經滬蘇通鐵路預留的常熟東站太倉港站,最終採用線路別引入滬蘇通鐵路太倉站,並連上滬蘇通鐵路,至本線終點。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是繼鄭濟高速鐵路、福廈鐵路試驗使用40米簡支箱梁后,中國第一條正式大規模採用此新型梁建設的高速鐵路。
此前,中國時速350千米/小時的高鐵建設大多採用無砟32米簡支箱梁,梁體重量達900噸。相比之下,40米箱梁梁體長度增加了8米,橋墩之間的跨度增加7.8米,梁高增加20厘米,截面尺寸較32米箱梁更薄,梁體重量躍升到1000噸級。由於設計的改進,40米箱梁平均每延米重量降低了6%,且跨度增加使梁體和橋墩數量減少20%,有效節省了工程佔地。同時,這種超大箱梁進一步提高了跨河跨路等複雜地段橋樑布置方案的靈活性和建設工效,大幅度降低高鐵修建的成本。不僅如此,40米箱梁較32米箱梁,可以減少更多的橋墩連接共振點,讓高鐵列車達到更高的運行速度。
為了將重達千噸的龐然大物順利架設到橋墩上,技術小組進行科技攻關。經過比選,訂購了專用的千噸級提梁設備,同900噸箱梁同類設備相比,兩者跨度相同,但前者載荷能力比後者增加了100多噸,2020年5月初完成組裝后,技術人員反覆試驗,獲取了包括起重重量、機器姿態、落梁速度、周圍風速等提梁參數。同時,項目部引進全新的千噸箱梁架橋機,比900噸箱梁架橋機“長”長了17米,起重重量足足增加100多噸,不僅如此,這種新型架橋機還進行了諸多升級,實現了信息化控制:架橋機主支腿設置有水平力感測器及自動插銷系統,支腿摺疊更快捷,確保架橋機過孔及喂梁過程更加安全可靠,安裝了全工況的安全監控系統,所有運行數據和故障信息均可在人機界面顯示,設備狀態一目了然,運行過程數據採樣記錄,全過程可追溯。項目部還引進了新型運梁車,長度增加了10米、寬度增加了2米,輪胎直徑同比有所減少,可數量足足增加了152個,這種車輛自重同比更是增加了181噸。提梁、運梁設備也安裝實時監控顯示系統,連同前面的架橋機等均設有遠程監控介面,可與國鐵集團監控平台對接,實現設備遠程監控。

重點工程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正線新建特大、大中橋共42座,總長度264110米。其中,特大橋32座,總長度261309米;大橋8座,總長度 2481米;中橋4座,總長度320米;框架中小橋10座,涵洞50座。正線橋樑總長度264.147千米,約佔正線線路總長的95% 。其中,華妙河左線特大橋全長1024米,共設計有11孔現澆簡支梁、2聯6×32米渡線連續梁、1聯連續剛構、1聯3×32米道岔連續梁。該工程具有施工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節點工期緊等特點。是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上跨張家港河連續梁坐落在蘇州張家港市境內,張家港河為III級通航航道,設計採用70米+125米+70米連續梁組合形式跨越,懸灌法施工,梁體主跨長度為125米,通航高度11.65米,是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在張家港市境內最大跨度的連續梁,也是整條鐵路的控制性節點工程。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該處連續梁施工採用懸灌法施工(掛籃),從連續梁主墩開始,採用懸臂掛籃系統提供工作平台的施工工藝,分15節澆築,梁體設計混凝土總方量5821立方米。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段連續梁是整條鐵路架梁通道上首架段唯一的一座連續梁,也是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2標架梁通道的一個關鍵節點。受疫情影響,施工時間緊,架梁工期縮短,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連續梁澆築的施工工藝在重新報備後進行了調整,原定施工採用的是懸澆法施工,已經改成了滿堂支架現澆法。原來的懸澆法總工期時間接近半年,採用現澆法施工,整個工期大概在3個月左右。

價值意義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的完善延伸,它與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等共同構成長三角地區向西輻射的大能力客運通道。這個項目的實施,對於完善長三角地區城際鐵路網布局、縮小江蘇沿江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促進南沿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對於進一步縮短蘇南經濟發達縣市與上海、南京的時空距離,密切經貿聯繫和人員往來,完善區域快速鐵路網,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建成后,將主要承擔沿線通道內和沿線與滬寧主軸城市間的城際客流,以及浦東地區與南京、鎮江間的城際客流。長三角1小時城市圈範圍將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