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浪漫主義音樂徠(Romantical Music)音樂派系之一,亦稱“浪漫樂派”或“浪漫派音樂”。一般指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發始於德奧,后又波及整個歐洲各國的一種音樂新風格。

簡介


浪漫主義綱領

人們習慣於把雨果的《序》稱為浪漫主義的綱領,這是因為雨果這篇討伐偽古典主義的檄文,確曾獲得廣泛的響應,從而得以用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個類似文藝復興的運動,以顯示浪漫主義文學的巨大聲勢。因此文學史上常把雨果發表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隨後因雨果的浪漫主義戲劇《歐那尼》上演成功而達到浪漫主義發展高潮的1830年,作為古典主義同浪漫主義在時間上的分界。

浪漫主義的根源

探究浪漫主義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初。因為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中短篇小說《阿達拉》(1801年)和《勒內》(1805年),已經包含了日後浪漫主義文學將要加以發展和誇張的一切優缺點的萌芽(特別是勒內這個悲觀厭世的“世紀病”的典型人物的出現),所以有些人常把整個十九世紀視作浪漫主義的紀元,有時甚至還把它的結束時間延伸到大約1910年間。

浪漫主義分類

高爾基在他的《俄國文學史》中第一次把浪漫主義劃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種,因此,如今在談論浪漫主義及其作家和作品時,大多根據作者的政治立場、及對待革命的態度,區分為積極的(又稱進步的或資產階級的)浪漫主義和消極的(又稱反動的或貴族的)浪漫主義兩個不同的階級流派。浪漫主義內部的兩種傾向的相互聯繫,本來就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即使是積極的浪漫主義作家多半也還有消極的一面,這是當時西方各國階級力量的對比所決定的。因此,原則上可以區分,但又不能絕對化。舉個例說,在文學領域固然可以舉出這兩種浪漫主義流派各自最早的代表人物——一個是斯達爾夫人(Mme de stael,1766-1817),另一個是夏多布里昂;但是在音樂領域就很難找到這樣絕然的人物一在浪漫樂派作曲家中,瓦格納是夠複雜的了,可又無法把他歸入浪漫主義右翼。這又是一個難題所在。

浪漫主義的思想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浪漫主義者志在無限,一心要除舊布新,他們是向前看的,但是由於他們主要在幻想中探討生活,有時也會走回頭路,例如他們憑依古典主義所忽視的想象的翅膀,飛向大自然和異國,但也飛回遠古以及九霄雲外那虛無縹緲的境界,到那裡去尋覓理想和找求滿足。關於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在古典主義時期原是同作品的主人公交融一體的,但到浪漫主義時期,大自然同人之間也存在著深邃的矛盾,常被用以同主人公極端孤獨的內心世界形成對照。不但如此,浪漫樂派作曲家感傷的心境,往往還給他們所描繪的風景畫頁抹上一層暗淡的色彩。因此,在浪漫樂派的作品中,我們很少能看到光輝奪目的大自然景色,個別田園畫面的描寫雖也美妙,卻是已近黃昏,而更多的則是陰森恐怖的暗夜、孤寂的海島和經常翻騰著驚濤駭浪的海洋。至於異國和遠古,尤其是浪漫主義藝術家便於遁入的虛幻境界:他們追求所謂較少受到資產階級文化侵蝕和影響、即較多保持古風的異國情調——於是法國作曲家喜歡選取西班牙的題材,而德國作曲家則寫義大利;與此同時、他們還倒退到啟蒙主義者極端仇視的那個中世紀中去——於是這個迷信的黑暗世紀所特有的種種怪物全都應運而起。

浪漫樂派概念

浪漫主義音樂,這種新風格同時在其他文藝領域也有所反映,其內容大多表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深刻矛盾。並通過生與死、孤獨與愛情、熱愛大自然等抒情題材,表達出知識分子階層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自由、幸福的嚮往和渴求。浪漫派的音樂家一般偏重於幻想的題材與著重抒發主觀的內心感受,因而抒發古典樂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樂創作得到了新的進展。

與民族樂派

民族樂派(National Music School)亦稱“國民樂派”。是指以民間音樂為素材,結合西歐作曲技法,創作出具有本國家、本民族精神及藝術特色的音樂作品的流派。民族樂派在俄國,以格林卡為先驅,隨後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鮑羅廷等;民族樂派在東歐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十九世紀中葉,民族樂派在北歐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蘭的西貝柳斯;此外,匈牙利的巴托克、羅馬尼亞的喬治·艾涅斯庫等均為著名的民族樂派音樂家。
民族樂派是浪漫樂派的一個重要分支,或者說是浪漫樂派後期的發展;早期的民族樂派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浪漫主義者,他們的作品含有後期浪漫樂派風格和形式的許多特點。興起於19世紀中期的俄羅斯,東歐,北歐各國。

音樂


著重點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浪漫主義音樂的著重點從形式及其正規發展轉到個性化的旋律寫作上來。浪漫樂派作曲家認為精工編織的一長串旋律線條,遠比主題的嚴格發展來得重要,因此,他們的旋律寫作往往不受傳統的公式或小節線的束縛,只要求旋律像自由的呼吸那樣訴述作者心裡的話或表達他們直接從獨特的心境或印象產生的激情。如果必須從一支美妙的旋律和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構這二者之間進行選擇的話,一個浪漫樂派作曲家會毫不遲疑地選擇前者,而對古典樂派高度發展過的那些曲式則自由地加以處理。因此,舉例來說,浪漫樂派的奏鳴曲,就像是由若干個饒有興味但彼此間聯繫比較鬆散的片斷組成的,它不像古典時期的結構那樣小心翼翼地注意保持均衡。然而,對抒情旋律的興趣雖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徵,浪漫樂派作曲家最明顯的建樹,卻在於和聲與音響色彩。

浪漫主義音樂特色

相關書籍
相關書籍
在十九世紀,和聲的技巧變得越來越複雜:變化音和聲、遠關係轉調、複雜化的和弦等,都力圖把大小調體系的調性輪廓弄模糊;和聲逐漸變成一種表現工具,而不僅僅是音樂結構的一個媒介。浪漫樂派作曲家對和聲技巧的發展同對音響色彩的興趣是相輔相成的:這一個時期的樂隊規模無限擴大,一些樂器得到改善,又有一些新的樂器發明出來、各種樂器的新奇組合產生了新穎的色彩效果,又豐富了管弦樂隊的調色板,從而使這種擁有迷人的音色儲備和力度層次的大型管弦樂隊成為一種理想的工具。浪漫樂派作曲家由於不太重視對稱和均衡、有時甚至摒棄諸如快板樂章奏鳴曲形式的結構原則,因此,當他們使用大型管弦樂隊以構築要求首尾一貫的大型作品時,除了使用“主導動機”外,還藉助於其他的附加性手段(例如故事的情節)去加以統一,這就產生了綜合性的藝術——標題交響音樂。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是這方面的一部“處女作”,隨後,李斯特和後來的理查施特勞斯創造的單樂章音詩(或稱交響詩),則是標題音樂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有些浪漫樂派作曲家卻認為小型作品特別可親,更便於發揮他們的抒情才賦,也較容易捕捉那些難於捕捉的瞬間情緒,於是,鋼琴小品和藝術歌曲首次在十九世紀得到推廣,成為最富於特性的體裁之一,其中且有浪漫主義音樂的不少著名范作。

代表人物


韋伯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韋伯(1786一1826)德國作曲家。出生於一個戲劇之家,對德國民間音樂、風俗也有很深的體驗。這對他以後的音樂創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韋伯十歲學鋼琴,以後又學作曲,十二歲開始寫作歌劇音樂。1813年以後,他先後任布拉格劇院和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對這兩個演出團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韋伯的代表作是歌劇《自由射手》即《魔彈射手》。它那濃郁的德國風格和浪漫氣息,被認為是德國第一部漫主義歌劇。此外,他還寫了歌劇《奧伯龍》,以及少序曲、協奏曲,奏鳴曲。其中,鋼琴曲《邀舞》最為膾炙人
主要代表人物是柴科夫斯基,格里格,格林卡,鮑羅丁等。浪漫樂派先河的貝多芬,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徠,民族樂派的肖邦,柴可夫斯基,格里格

布魯克納

布魯克納(1824—1896),奧地利作曲家。音樂作品有交響曲,
1863f小調交響曲
1863-1864d小調交響
1865-1891(中途修改)c小調第一交響
1871-1889(中途修改)c小調第二交響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1873-1889(中途修改)D小調第三交響
1874-1888(中途修改)降E大調第四交響
1875-1878(中途修改)降B大調第五交響
1879-1881A大調第六交響
1881-1883E大調第七交響
1884-1890(中途修改)c小調第八交響
1891-1896d小調第九交響加上早期為有序號的兩部共十一部交響作品。
管弦樂作品有g小調《序曲》1863;《四首管弦樂曲》1862。鍵盤樂有《蘭西埃方陣舞》1850,《斯蒂利亞人》1850,降E大調鋼琴曲1856,鋼琴曲《回憶》1868,鋼琴G大調幻想去,鋼琴二重奏3首1852-1854;管風琴c小調前奏與賦格。管風琴C大調前奏曲。室內樂作品有F大調弦樂五重奏1879,弦樂五重奏間奏曲1879。合唱曲作品有彌撒曲No.1d小調,No.2e小調,No.3f小調;《感恩贊》1811-1844,《F大調彌撒》1844,《d小調安魂曲》1849,《降B大調莊嚴彌撒》1854,《聖母頌》1856,《讚美的語言》1868,《王的旗幟》1892,《夜魔》1878,《公證的花》1879,《日耳曼隊伍》1863,《黑爾格蘭島》1893。
他的音樂創作中,,常收到站在瓦格納對立面的人的批評。其創作的組織精密複雜,光彩奪目的對位與強烈的旋律美及宏偉卻不誇張的配器相結合的交響曲備受讚賞。宗教作品也顯示出其純熟的作曲技巧。

馬勒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馬勒(1860~1911),奧地利音樂家,作品表現人形複雜面北抽絲剝繭地剖析、心靈的空虛與無助交響作品有1884~1888D大調第一交響《巨人》
1888~1894c小調第二交響《復活》
1895~1896d小調第三交響
1899~1900G大調第四交響
1901~1902升c小調第五交響
1903~1905a小調第六交響《悲劇》
1904~1905b小調第七交響《夜小歌》
1906~1907降E大調第八交響《千人交響》
1908《大地之歌》
1909~1910D大調第九交響
1910升F大調第十交響(未完成)
聲樂套曲作品《旅行者之歌》,《亡兒之歌》。
歌曲作品《歌曲三首》1880,《歌曲五首》1880~1883,《青春之歌》1888~1891,《青年的魔角》1888~1899,《我們享受天國的歡樂》1892,《雷維爾格》1899,《鼓手》1901,《莫在歌中看我》1901,《午夜》1901,《大地之歌》。
室內樂作品有《小提琴奏鳴曲》1867,a小調鋼琴五重奏1876,a小調鋼琴四重奏1876。
康塔塔作品有《悲哀的歌》,及其他改編曲等。
馬勒的交響曲屬於浪漫派晚期的典型格式,樂曲長大形式複雜多樣,具標題性質且樂器種類繁多。出眾的配器法從纖細清理到濃重巨大都可處理得絕妙出色,和聲與對位的使用更是標誌著浪漫主義登峰造極的境界。他所使用的不協和和聲,更是為20世紀的復調音樂的鋪路。
他的音樂中既有民謠的音樂元素,又有聖詠般的樂句,使音樂變化豐富多樣。更借著音樂表達出他內心的不安、憂慮、傷感等等灰暗迷茫的情緒。這對後來音樂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音樂家的作品中都呈現出受馬勒影響的痕迹。

理查德 斯特勞斯

理查德·斯特勞斯(1864~1949),德國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最有影響力的德國作曲家之一。作品有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交響曲1883降E大調第一號圓號協奏1888麥克白斯1886D小調鋼琴管弦樂滑稽曲
1903家庭交響1942降E大調第二號圓號協奏曲
1915阿爾卑斯山交響1946D大調雙簧協奏曲
交響詩
1888《唐·璜》歌劇
1889《死亡與升華》1905莎樂美
1895《蒂爾惡作劇》1908厄勒克特拉
1896《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910玫瑰騎士
1897《堂吉珂德》1912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
1898《英雄的生涯》1917沒有影子的女人
組曲1923間奏曲
1882降E大調小夜曲1927埃及的海倫
1884降B大調組曲1932阿拉貝拉
1918平民貴族組曲1934沉默的女人
1945上變形1936和平紀念日
歌曲1937達芙尼
1885八首歌曲1940達尼埃的愛情
18944首歌曲1941隨想曲
1948最後四首其他舞台作品
協奏曲1914約瑟夫傳奇
1882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922起泡的奶油
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
理夏德·斯特勞斯的創作早期風格為典型保留樂古典的特色。之後接觸了李斯特、瓦格納等認得作品,並從中對音樂創作有了新的認知,綜合了浪漫與古典的技巧在不同的音樂體裁領域中不斷摸索新的手法,使其作品充滿了時代感。

沃爾夫

沃爾夫(1860~1903)德國作曲家,作品有
1887 6首女生獨唱曲
1895市長詩歌六首
1897曼努埃爾·貝內加斯詩歌四首
管弦樂三首易普生歌曲
1883交響詩彭特西麗亞賴可尼詩歌三首
1892義大利小夜曲1888 53首莫理可詩歌
室內樂1888迷娘之歌
1879D小調弦樂四重奏1889西班牙歌曲集
合唱米開朗其羅詩歌3首
1881六首愛興多夫合唱情人在旁
1886聖誕夜相會
1888火騎兵祈禱
1888祖國相思
歌曲告別
187712首青年時代歌曲孤獨的少女
他較為重要的音樂作品多為藝術歌曲,他的每首藝術歌曲所凝聚的性格刻畫是無與倫比的。要求表演者心理里上、生理上和樂器技巧上都有極高的藝術才能。他所選用的歌詞文學卻比以前的德國作曲家更挑剔,很少用民歌式的旋律,也很少用勃拉姆斯的分節歌結構。而是有區別的採用瓦格納的方法,使他的聲樂作品無論是人聲還是樂器都互相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