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志

廈門市志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傳承廈門的歷史文脈,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決定舉全市之力編修廈門市志。

內容信息


《廈門市志》門類之齊全、內容之豐富、采編之審慎,文字之凝練,堪稱“一方百科全書”,它濃縮了廈門從海島漁村到通商口岸,從海防前線到經濟特區的滄桑歲月和歷史跨越,是各級領導幹部了解市情、科學決策的歷史借鑒,是社會各界人士研究地方歷史,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參考材料和鄉土教材。同時,《廈門市志》還可以作為置業嚮導、投資指南、旅遊手冊和城市便覽,為廣大的海內外朋友在較短的時間裡全面、系統地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和現狀提供一條捷徑。

創作背景


地方志具有存史、資治的功能,是了解一方自然風貌、經濟發展、政治嬗變以及民情風俗的重要參考資料。廈門歷史上曾多次修志,保存下來的有乾隆鷺江志》、道光廈門志》以及民國《廈門市志》(未刊稿)。1983年6月,正式成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動員全市各部門、各單位廣泛搜集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先後完成了一批專業志、部門志及專題資料彙編,為市志的編纂奠定了基礎。從1997年起,廈門市根據全國地方志第二次工作會議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對修志工作的領導,加快市志編纂進度,全體編纂人員夜以繼日,辛勤筆耕,字斟句酌,數易其稿,終於成此六百餘萬言之洋洋巨帙。

地方歷史發展


廈門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據考古資料顯示,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廈門島上就有早期人類生活的遺跡。唐代中葉,中原漢族輾轉遷來廈門,在島上拓荒墾殖、繁衍生息。宋元時期中央政府開始在廈門駐軍設防。明朝初年為防禦倭寇侵犯,在廈門設置永寧衛中、左二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在此興建城堡,命名為廈門城。從此,“廈門”的名字正式出現在祖國的版圖上。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廈門安營紮寨,操練水師,並以此為基地跨海東征,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寶島台灣,維護了祖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廈門也因此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在長達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廈門人民為爭取生存的權利和捍衛民族的尊嚴,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爭,甚至不惜流血和犧牲。1949年10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揮戈渡海,浴血奮戰,將紅旗插上了廈門島,飽經苦難的廈門人民終於翻身做了主人。從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裡,因兩岸對峙,台灣海峽戰雲密布,廈門成了海防前線。在隆隆的炮火聲中,廈門軍民用鮮血和忠誠,為年輕的共和國換來了相對安寧的和平建設環境,廈門也因此被譽為英雄之城。
廈門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還是一座充滿創造力的城市。在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中,廈門人民曾以“移山填海”的精神修建了高集海堤集杏海堤鷹廈鐵路,建成了后江埭工業區、杏林工業區。經濟特區的建立更給廈門插上騰飛的翅膀。特區建設20多年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五,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高居全國第一,躋身全國首批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和世界集裝箱大港30強行列。20多年來,廈門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環境保護、城市建設與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同步提高,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被廣大的海內外朋友譽為“最溫馨的城市”和“中國最適宜投資和居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