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東人

通東人

通東人,指江蘇通州東部(即通東地區)操吳語通東話者。通東話,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擁有29個韻母以及50個聲母。受到南通話的影響,吸收了了不少的南通話的辭彙,但固有辭彙仍然是以吳語詞為主。

分佈


南通語言分布圖
南通語言分布圖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的包場、東灶港余東、正余、四甲鎮貨隆鎮、王浩鎮、劉浩鎮樹勛鎮、江心沙、大東農場、海門鹽場的絕大部分以及常樂鎮、萬年鎮、德勝鎮的一部分,啟東呂四、天汾,通州的二甲鎮三餘鎮東社鎮、五甲鎮等。

人口


約70萬。

文化


通東號子

通東地區人民在勞動中隨著;勞動節奏自編自唱形成口頭音樂。凡集體性的勞作,如車水、打麥、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采耥等,都有與之配合的號子。
通東號子一般為一唱一和的對歌號子,還有一些較長敘事號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數十句,如蒔秧和利市歌。
通東號子調式多樣,曲式多樣,有的抒情優美,節奏自由,如車水號子;有的雄渾開闊,高亢有力,如挑泥號子;有 的起伏和緩,節奉規整,如拉船號子;有的節奉規整和自由相間,如挑糞號子等。
建國后,有專人對通東號子進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門民歌選》中收錄各類通東號子21首,其中拉船號子、拔錨號子和挑糞號子被選編進《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1984年,號子獨唱《新嫂嫂領了獨生證》在上海電視台播放。

藍印花布

元末明初,余西場先民為避兵火,攜家譜、典籍舉族自江南群體遷來,夾雄厚財力,同時,也將藍印花布傳統工藝帶來南通。城南染坊園藍印花布染坊最多。
解放后,余西鎮區,主要藍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標染坊,季長春染坊,馮家染坊,衙門口染坊。公私合營時,季長春染坊合營至南通城;馮家染坊合紅營至余西區二甲鎮,該企業體制幾度變遷延續至今,藍印花布工藝也從余西古鎮傳至余西區二甲鎮,最終成為南通頗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和工藝,再在南通市名揚海內外。

歷史與來源


一般人認為,通東人是唐代以前古常州人的後代,儘管後來因為土地坍塌,海水倒涌,兵亂等原因古通東人人口曾經一度下降很多,最少時僅數千人,但不斷從湖州、常州方向沿著長江下游過來的移民其實一直在補充著通東人的構成成分,安徽、山東等地移民亦是通東人一個不小的組成部分。
六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六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古東布洲時期

唐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唐朝時期的古東布洲
大約公元7世紀初,胡逗洲(壺豆洲)以東和東南長江口黃海上相繼出現了南布洲、布洲、東洲等幾個較大的沙洲。其中南布洲約當今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以東至通州區忠義鄉一帶;布洲則約當今啟東市北部呂四港以南一帶;東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沒,約當今海門市東南部和啟東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紀後期,布洲與東洲漲接,始稱東布洲。唐末,東布洲為東洲鎮遏使姚存制割據。五代屬吳,姚氏家族繼續統治著長江口上諸島。由於軍事地位的重要,東布洲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吳和吳越兩國交戰,吳越攻佔常州東洲鎮。不久,吳軍救東洲,大破吳越軍,收復了東洲。南唐代吳,海門島成為南唐地。公元956年,後周與南唐交戰,周兵大破唐兵於東布洲,這一帶成了後周地。顯德五年(958年),周師克淮南,據南唐長江以北地,始置海門縣,治東洲鎮,改隸通州。從《太平寰宇記》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鹽為業”和《輿地記勝》謂宋初海門島仍為人犯煎鹽苦役之所的記載推測,東布洲當亦為犯人流放之地。由於東布洲的形成與開發較晚,它一開始即屬江南常州管轄,因此,最初的流人當主要來源於古代常州一帶。最初的東布洲方言基本上是一種古吳方言,與融合古吳方言和古江淮方言而形成的胡逗洲方言當具有一定的差異。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靜海島)與大陸漲接,不久改屬海陵郡(治今泰州市)管轄,靜海人與江南人的交往日減,而與江北海陵,尤其是與其毗連的如皋縣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漸頻繁,最終導致了靜海方言由吳語向江淮話的轉化。而東布洲(海門島)直至公元1041-1048年間始與通州東南境漲接,在古代交通相對閉塞的情況下,島上居民與島外來往比較地少,因而方言並未受到江淮方言的直接影響,始終保持了吳方言的特色。
常熟地圖
常熟地圖

白茆抽丁與洪武趕散

公元14世紀中葉,海門曾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壯縣。公元14-15世紀間,由於地球氣候一度轉暖,海面上升,長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1350年)左右,海門縣開始坍削,縣治地遷禮安鄉。明洪武八年(13??年),大潮泛濫,呂四場被淹,三萬餘鹽丁淹死,鹽灶被迫停火,國庫收入減少,於是明太祖便將一部分擁戴過張士誠的江南士民強遷至海門呂四,杜、盧、季、周、毛、彭七姓,連同祖宗枯骨,舉家遷往呂四,並於常熟白茆集結,渡江。這就是民間所說的“白茆抽丁”,同一時期,江南大量移民被遷入江北淮河流域,史稱“洪武趕散”。這些江南移民帶來了江南地區的方言,使古老的海門方言有了新的發展。明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海潮泛濫,溺死千餘人。是年,縣治地被迫遷通州餘中場(今海門市四甲鎮余中村)。以後連年海潮侵襲、土地坍塌,死亡人數以萬計。清朝年間流傳的民謠有“九尺皇岸三尺蒿,蒿枝頭上浪滔滔”,即潮高一丈五以上。今天看來,或許是海嘯,史書上稱“海溢”,老百姓叫洪潮。到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人口只剩下不到5000人。是年八月,縣治地不得不西遷至今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進鮮港村西,借通州部分地與海門坍剩的地,重新建縣。以後又連年受災,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門縣大半坍入江中,人口僅剩下2200人,不得不裁縣歸併通州,成為通州的一個鄉,稱為海門鄉。后又改稱靜海鄉。古海門縣廢置併入通州后,一直為通州和後來的南通縣轄地,直至抗日戰爭時期民主政權始析其地分歸啟東、海門、南通三縣管轄。因此,古海門方言一直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響,越往西受到的影響越大,最終導致了方言的分化:隨縣治地西遷和被迫逃亡至金沙場的海門人,因世代與說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當地人相處交往,方言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較大的影響,最終形成了以金沙鎮為分佈中心的金沙方言(金沙話);而居住故土的海門人,因距通州城較遠,方言受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響相對地比較小,最終發展成為今天的通東方言。

古代名人


曹頂

曹頂(1514-1557),通州余西場(今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余西古鎮)人。
史載:余西場亭戶曹大賓莊客,生兒發旋三頂,遂名“頂”,亦名“鼎”。及長,強悍豪爽,多膂力。受顧鹽販,駕舶往來江海。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犯太倉。總督張經徵兵於通州。曹頂應募,隸千戶姜旦。江中戰倭,頂以長叉刺其操舟者墮水,躍登其舟,沉其鐵纜,焚其舟。倭亂,江南兵乘勢奮擊,賊大敗去。由此,頂望著,統哨船30艘,卒500名,駐江南剿倭。
每戰,頂親冒箭矢,率部擊寇。戰酣,寇眾,擊落頂盾,長槍刺來;從卒未及呼喊,頂右腋夾定賊槍,左手飛拾盾,擋賊槍,奮進,寇遁。又,頂入賊陣,救回部卒,且俘一寇。曹頂率軍,倭寇喪膽。
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倭船百艘,自狼山江面乘潮而來,寇3000餘登岸,燒殺擄掠,屠戮老幼數千人,通州遭空前慘禍。
賊鋒銳,攻計百出。頂率水兵五百壁於城外江面,伺間疊出撓倭。相持兩旬余,賊惡其逼,退至狼山。又4日,徐、宿、邳援兵至,合兵擊賊。寇乘舟敗走。通州城圍始解。
鼎身被數十創,殺倭百餘,辭賞,解甲還鄉,操業刀切面。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倭寇自掘港登陸,再犯通州。頂偕官軍,自辰至午,激戰寇於通州城北50里,冒雨追寇於單家店(平潮),馬蹶壕塹。鼎壯烈殉國,時年44歲。噩耗傳出,天地同悲,萬民敬仰!
尤可貴者,曹頂身為一個燒鹽工的兒子,隨父生長於主人家,依主人之姓為姓;入伍后每論戰功,多讓同輩,每得賞賜,轉酬昔日的主家,從不求利祿,他的醫生血染聲光彩,更有泥土般的質樸。舊通州諸志為曹頂立傳於“忠義”類,傳稱:“州人稱頂為長城,聞其死無不痛泣者。”清人朱瑋有《曹頂將軍歌》“將軍歿今三日載,英氣稜稜至今在”,毫無誇張地稱頌了曹頂,他留給後人的影響是久遠的。

崔桐

崔桐,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余東人。
他字來鳳,號東洲,南直隸海門(今江蘇省海門市)人,生於明成化十五年。直隸鄉試第一,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中進士,為第一甲第三名,授編修。正德十四年,明武宗南巡江南,崔桐與同榜狀元舒芬等上疏力諫,被廷杖,奪俸,遂名聞天下。嘉靖十年,以翰林侍讀出為湖廣布政使右參議,提調武當山,累提升為國子監祭酒,終禮部右侍郎。
崔桐著有《東洲集》二十卷,《東洲續集》十卷,(《四庫總目》、《明史藝文志》作東洲集四十卷,無續集)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