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匡

承匡

承匡,又名匡城,古地名,女媧傳說在這裡誕生,也是春秋戰國城址之一,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城西15公里匡城村西北。“臨危不懼”的典故源於此,古有“匡城八景”。

據《左傳》《戰國策》記載,春秋時,承匡為宋國西部邊境要地。

春秋戰國時期,在匡城發生兩個大事件:一是“承匡之會”,一是“承匡之役”。匡城的匡桑曾是“絲綢之路”的基本保障。戰國時期“犀首以梁與齊戰於承匡”;文韻厚重,至今仍有狼煙洞、關帝廟烽火台、撫琴台、戰國古城牆等景觀。

歷史文化


女媧誕生地---承匡古城
女媧誕生地---承匡古城
遠古時期,匡城一帶是“三皇”文化的發祥地。古時,豫東一帶多堌堆,承匡之地為高崗之地,故稱承筐之山。因此,女媧“鍊石補天、摶土造人、制笙造簧、置婚立儀”等創世業績就發生在這裡。
在匡城北,距其不遠的周龍崗文化遺址曾出土遠古人類活動所用骨鏃、蚌刀、陶器、石器等,被認定為龍山文化時期遺物;此地還採集到比龍山文化更早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兩片彩陶。這說明至少5000年,這一帶即有人類活動。
商丘一帶流傳有古儺,《儺公儺婆》表演風趣幽默。儺公和儺婆,是儺俗信仰中至高無上、最具威望的儺神。而儺公儺婆的原型就是伏羲女媧,這在商丘當地漢畫像石及附近一帶民風遺俗中都有體現。
商丘睢縣匡城遺址
商丘睢縣匡城遺址
在距商丘不遠的周口市淮陽,有太昊陵、伏羲廟,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二,有盛大的廟會儺俗娛樂。在周口市西華縣,有女媧城,稱女媧之都。在商丘市睢縣匡城,當地群眾稱是女媧誕生地。
在睢縣匡城寺,正對大門立有一通“女媧誕生地”石碑。在烽火台西北角的高岡上,建有女媧殿,供奉著女媧娘娘像。當地人稱烽火台為“女媧補天台”,稱狼煙洞為“女媧洞”,古匡城是女媧出生地。至今匡城流傳“南有太昊陵,北有蘇家嶺”的傳說。
商丘市博物館內的一塊畫像石上還刻有伏羲和女媧蛇尾交纏的圖像,這個圖形,在儺舞中也有著類似的情節:人們裝扮成龍身蛇軀,跳著舞蹈,模仿交尾動作,祝福著後代更加興旺。民俗專家認為,伏羲和女媧蛇尾交纏,產生了人類社會。在永城市酇城出土的漢墓中也有女媧捧月的神話畫像石。這樣的神話從遠古流傳到漢代,漢代的人們又把他們刻在墓室中,與儺公儺婆繁衍人類的傳說一脈相承。
商丘睢縣承匡古城
商丘睢縣承匡古城

歷史沿革


春秋時,承匡為宋國西部邊境要地。
戰國初期,此地入於魏,為魏國屬地。
秦滅魏后,於此地設承匡縣,承匡城為縣治所在。不久因城內低洼積水,乃東移縣治所於襄陵(約在今睢縣城湖西1公里範圍內宋襄公墓附近),名為襄邑。承匡城遂廢。
漢代以後,匡城作為一個重要集鎮而存在。
明代,在匡城置匡牆裡,屬錦翠鄉。
清咸豐三年(1853年),置匡牆社。民國時,屬四區(長崗)。解放初,屬八區(尚屯)。
1977年在此建匡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鄉至今,為鄉政府所在地。
1981年,睢縣人民政府將該遺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商丘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承匡城在睢州(今商丘睢縣)西三十里(今匡城鄉),為女媧的出生地。

女媧故里


女媧
女媧
關於女媧生於匡城,《路史》的記載為重要文獻資料依據之一。除此之外,商至秦漢時期的作品,甲骨文、金文及《商書》《周易》《淮南子》《山海經》及地方志書《秦州直隸州新志》等均有“女媧生承匡”的記載與其在此活動的業績。
第一,《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意思是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那麼,“栗”在何處?商代甲骨文中已有“栗”國,《殷墟卜辭綜述》考證為即今商丘夏邑。上古時期,栗部落在此一帶棲息生存。由此可見,女媧腸子化生的10個神祇,當生活在商丘一帶。而女媧當距此不遠,從側面佐證了女媧生於匡城的事實。
第二,從字形字義上考據,“承”“匡”二字,是表示女媧造人補天的會意象形字。“承”,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像跽跪著的人,下面像兩隻手。合起來表示人被雙手捧著或接著。本義,捧著。“匡”,形聲字,通“筐”,從竹,匡聲。本義,筐子,盛東西的方形竹器。
第三,族遷名隨,“女媧起於承匡之山(今睢縣匡城),都於中皇之山(今西華女媧城),葬於風陵則此”。女媧部族雖多處遷徙,遺跡眾多,但其生於承匡當為可信。
第四,匡城現存有大量女媧活動遺址,如女媧補天台、女媧洞、女媧古城址等。千百年來,這裡香火鼎盛,農曆每月初一、十五,人們都要來進香,虔誠地紀念“女媧娘娘”。
第五,睢縣匡城一帶,至今流傳有女媧造人、女媧造城和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神話傳說故事。而女媧傳說總是和人祖伏羲相依相伴,如淮陽的太昊陵和西華的女媧城。而匡城一帶人祖伏羲的歷史遺存,也與當地女媧傳說相印證。
遠古時期,中華人文始祖多在中原一帶棲息生存,如燧人(商丘)、伏羲(淮陽)、朱襄(柘城)、葛天(寧陵)等。在承匡當地,有“南有太昊陵,北有蘇家嶺”的民間傳說。
匡城城牆北端有個村莊叫蘇嶺村,因該村原始就坐落在古城牆上,故稱蘇家嶺。蘇家嶺在方圓百里很有知名度,它曾和淮陽的太昊陵齊名,皆因兩地各有人祖廟一座。而且,當時廟宇的香火盛況又是前所未有的。
蘇家嶺人祖廟坐落在村西北角。廟宇坐北朝南,山門高大壯觀。拾級而上,前、中、后大殿在一條中軸線上,三大殿依次相高。丈二圍牆高不可攀。廟宇建造用磚是純手工製作,用大豆秸燒就而成的清一色“豆青磚”。三排大殿樣式風格均是歇山轉角琉璃瓦,八檁九搭椽,明三暗五,五五廿五間;大殿兩側蓋有相對稱的配殿,建築群體龐大,氣勢宏偉;院內合圍古柏參天,奇藤攀牆,在藍天白雲下,這青磚黃瓦的廟院,凝重威嚴,巍蔚壯觀。它與蘇家嶺村南的匡城寺內“女媧殿”拱村相望,遙相呼應。

文獻記載


《水經注》:“谷水首受渙水於襄邑縣東,東逕承匡城東。”
漢書·地理志》顏師古註:“圈稱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鄉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秦始皇以承匡卑濕,故徙縣於襄陵,謂之襄邑,縣西三十里有承匡城。”
《路史卷十一后紀二禪通紀女皇氏》載:女皇氏媧,雲姓,一曰女希。虵身牛首,宣發。太昊氏之女弟。出於承匡,生而神靈,亡景亡,少佐太昊,禱於神祗,而為女婦,正姓氏、職昏因、通行媒,以重萬民之判,是曰神媒。
太昊氏衰,共工為始作亂,振滔洪水,以禍天下:隳天綱、絕地紀、覆中冀。人不堪命,於是女皇氏役其神力,以與共工氏較。滅共工氏,而遷之。然後四極正,冀州寧,地平天成,萬民復生。媧氏乃立,號曰『女皇氏』。
《左傳》文十一年,叔仲、惠伯會晉缺於承匡。《戰國策》:犀首以梁與齊戰於承匡。秦為承匡縣,后以承匡之地卑濕,徙縣於襄陵,城遂廢。亦曰匡城。
《路史·太昊紀》:“女媧起於承匡之山(今睢縣匡城),都於中皇之山(今周口西華女媧城),葬於風陵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