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論

歐洲人本主義哲學的開創性流派

唯意志論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的開創性流派。它產生於19世紀20年代的德國,流行於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的德、法、英和北歐等國。主要代表是叔本華尼采。叔本華的生存意志和悲觀主義迎合德國1848年革命失敗后的悲觀、懊惱情緒,為意志主義哲學奠定了理論基調;尼採的權力意志論和超人哲學反映了19世紀下半葉德國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強暴、堅忍、狂妄的特徵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基本介紹


產生作為非理性主義思潮最初的理論形態,意志主義將非理性的主觀意志和情感誇大為宇宙的本原和萬物的本質。它把意志提到精神的首位,並視之為存在的最高原則。意志論的因素在西哲史上早有端倪,奧古斯丁司各特的哲學中就有意志論的傾向,康德的“自由意志”學說則屬於現代意志主義的理論前提。叔本華1819年出版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標誌著意志主義哲學的產生。

簡介

又稱“唯意志主義”。片面地誇大意志的作用,把意志看成是世界萬物的本質和基礎的哲學學說。唯意志論作為一種哲學傾向,在中世紀哲學家鄧斯·司各脫那裡就已經出現了。但作為一種系統的哲學理論,則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叔本華、尼采。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完全敵視客觀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即一種“盲目的、不可遏止的衝動”。他把這種意志說成是世界的基礎、本源,是“世界的內在內容和本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這個意志的表現、客觀化,世界只是這個意志的一面鏡子”。尼采繼承了叔本華的理論,把論證社會的“強者”的權力意志當作他的哲學的根本目標,以致把整個世界都看作是權力意志的體現,建立了“權力意志論”。唯意志論在德國影響最大,在法、英和北歐一些國家也有流行。由於這些國家的具體歷史條件不同,唯意志論在理論形式上也存在某些差異,但他們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他們都把情感意志的性質加以歪曲,將其作用無限誇大,根本否認客觀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實在性,主張意志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體,是一切事物產生和變化的決定力量。它公開站在反對唯物主義、反對進步的方面,是一種反理性主義的、具有直覺主義特徵的唯心主義哲學。作為有重大思想影響的哲學流派,它是隨著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後出現的,被資產階級當作對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的思想工具之一,也是法西斯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

流行和發展

唯意志論
唯意志論
意志主義哲學的流行和發展是德國轉變和演化的理論表現。叔本華的學說在1848年革命前始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其原因是,在1848年以前,雖然德國比其他國家落後,德國具有較大的妥協性和怯懦性,但是它畢竟還是一個要革命的國家,叔本華的悲觀哲學並不適應這時的口吻。1848年革命失敗之後,喪失了在政治上前進的信心。1851年叔本華又發表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的《附加和補充》,許多人覺得叔本華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又讀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們恍然大悟,這才意識到叔本華在30多年前就說出了他們要說的話。顯然,1848年革命失敗后既不敢去推翻容克地主階級政權,又沒有勇氣和勞動人民結成聯盟。他們心胸狹窄、瞻前顧後,既害怕封建統治,又害怕“共產主義幽靈”。為此,他們在思想意識領域內就放棄了黑格爾哲學,放棄了理性主義,轉向了非理性的、悲觀厭世的叔本華哲學。

理論貢獻

意志主義哲學作為唯心主義的一種形態在許多方面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意志主義在很多方面還是做出過很大貢獻的。叔本華的反理性,讓人們開始更深刻地認識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潛意識。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就是在他這方面的影響下寫下心理學的奠基作《夢的解析》的。之後的存在主義也在一些方面吸取了叔本華的理論。尼采發現“上帝死了”,便提出強力意志希望給人以新的信仰。事實上,強力意志也的確激勵了很多人。當20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全球範圍舉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網上評選,尼采就名列前十。

客觀依據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后,普魯士取得了勝利,德意志民族完成了統一大業,德國人要求突破常規迅速發展。德國開始走向擴張的道路,資產階級由消極頹廢轉為野心勃勃,自由、民主、平等、和平都不再適應壟斷階層的口吻。他們需要強調強壯、勇敢、堅忍、權力、爭鬥的哲學,這就是尼采權力意志主義和超人哲學的客觀根據。

理論形態

意志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各有差異,但其基本觀點大體一致,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體和萬物的根源,世界是意志的創造品。意志主義者把意志看作脫離物質世界而真實存在的精神性的東西,認為世界就是我的意志;同時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質,用意志去解釋自然、社會和人類精神的各種現象的存在和變化。第二,把意志看作理性的主宰,貶低理性的作用,貶低邏輯和科學的價值。認為意志是人的實體,是人的真實本質,是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宣稱意志支配理性,理性屈從意志,理性是意志的工具;只有本能和直覺才把握實在。第三,叔本華極力宣揚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否定人生的意義,厭惡人類的存在;他認為由於人的慾壑難填,所以人生充滿痛苦,人生不過是一場悲劇。主張用禁慾主義來解脫人生的苦難。第四,尼采提出重估人類一切價值,要反善為惡、以惡代善;主張超人主宰世界、決定歷史發展;蔑視群眾,咒罵群眾,認為人民群眾只配作超人的奴隸,超人魚肉群眾是天然合理的,最後人類要過渡到超人類。

結論

總之,意志主義的產生,標誌著資產階級哲學從理性主義轉向非理性主義,從以上帝為中心轉向以個人為中心。意志主義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非理性主義、個人主義的哲學。

創始人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

核心思想


意志也是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腸胃、利爪、肌肉、性器官都是意志促使生物發展出來的。理性是意志的奴僕和工具,如沒有理性的動物照樣生存得很好,人之初並無理性可言,只是後來需要體現意志時意志才造出了理性。但理性是不可能認識到世界的本質的,直覺才是認識世界的途徑。
叔本華研究過印度哲學,受印度佛學影響較大,認為科學和哲學在意志領域達到了極限,只有依靠神秘的洞察力才能領悟到意志的本性。因此人的最高目的是以禁慾為起點,爾後忘我,最後忘掉一切,進入到空幻境界,這樣才能超脫生存意志及其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