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珠彝族鄉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轄鄉
果珠彝族鄉位於昭通市鎮雄縣城東北,距縣城38公里,東接以勒,南臨林口,西抵尖山,北連大灣。
果珠彝族鄉境內地勢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090米,最低海拔1200米,相對高差890米,平均海拔1500米。
(圖)果珠彝族鄉
全鄉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年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5℃,年平均氣溫13.4℃,日照時數為155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50毫米,無霜期230天。
1、礦產資源。果珠彝族鄉境內富含煤礦、硫鐵礦、石灰岩等礦產資源,主產煤區位於大海子煤田,煤資源儲量大,品質好,極具開發價值。
2、旅遊資源。果珠拉埃河、魚洞河經暗河相連,魚洞河兩岸氣候宜人,山川秀美,綠柳成蔭,沿河溶洞成群,洞內石鐘乳群千姿百態,蔚為壯觀,是境內潛在的旅遊開發資源。
3、果珠彝族鄉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具有投資開發的良好軟環境。
至2006年底,全鄉經濟總收入7899.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438.77萬元,林業收入52.5萬元,畜牧業收入2380萬元(其中出售畜牧產品收入1800萬元),工業收入1139萬元,其他收入360萬元;人均純收入1191元。
1、糧食生產連年豐收。通過認真落實支農信貸及良種良法等措施,全鄉糧食產量以2%左右的速度連年增長,至2006年全鄉糧食產量達1175萬公斤,其中小春產量138萬公斤,大春產量1037萬公斤。糧食產量的增長為解決了全鄉人民吃飯問題的同時,為全鄉經濟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圖)果珠彝族鄉
3、畜牧產業發展形勢喜人。2006年,全鄉大牲畜存欄1996頭(匹),出欄1775頭(匹),家禽存欄45328羽,出欄39867羽,畜牧業產值達2380萬元。全鄉畜牧業正朝著商品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4、勞動力資源開發成效顯著。按縣委政府提出的人口分布“三個三分之一”目標,黨委政府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支持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逐步規範輸出途徑,進一步轉變無序輸出為有序輸出。2006年,全鄉外出務工、經商或從事其他行業的人數達9850人,佔全鄉總人口的27.2%。勞務輸出產值達1850萬元,其中返留鄉內的1780萬元,佔全鄉經濟總收入的23.4%。勞務輸出成為繼糧、煙、畜之後成為全鄉的第四大產業。
1、烤煙產業。果珠彝族鄉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烤煙的生長。境內除拉埃、高坡兩村高二半山區外,其他地方生產的煙葉產量高、品質好。通過多年的發展,烤煙已成為該鄉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
2、畜牧業。上世紀九十年代,通過引進外地優良品種,與本地品種雜交后,果珠彝族鄉育成了“果榮”豬系列,由於“果榮”系列具有瘦肉率高、抗病力強、生長快、肉飼比高等特點而享譽川、顛、黔地區。近年來,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通過認真推廣、強化防疫等措施,使全鄉畜牧業得到發展壯大,成為繼糧食產業之後的全鄉第二大產業。
3、勞務輸出產業。果珠人民誠實正直和不怕吃苦耐勞的性格為果珠彝族鄉大力發展勞務輸出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通過當地政府部門的認真引導,該產業成為果珠繼糧、煙、畜之後的第四大產業,近兩年的產值甚至超過了傳統的烤煙產業,名列全鄉第三。
(圖)果珠彝族鄉
計劃生育政策,採取鄉村幹部包組包片負責、堅決執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度、加大醫學監護力度、認真兌現獎優免補措施、加大違法處置力度、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等措施,全鄉人口年增長率被控制在12‰以內,搶生、超生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控制。全鄉現有28016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了80%。有一個中心衛生院,在職醫務人員10人,配有B超、X光機等設備。5個村衛生室所有鄉村醫生10人,可進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
(圖)果珠彝族鄉
目前,果珠彝族鄉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建設之中,農村低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已經建成且群眾已開始受益。
果珠彝族鄉現有小學學校31所,小學在校生5845名,教職員工123名;中學1所,中學在校生2496名,教職員工55名。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教育部門的大力關心幫助下,2006年9月,果珠中學建成並投入使用,解決了全鄉歷史以來沒有中學的問題。通過全鄉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全鄉教育年年取得好成績,2007年上半年,中學實現了教育教學的“開門紅”在條件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中考成績名列全縣鄉鎮第六。
(圖)果珠彝族鄉
自1984年建鄉以來,果珠彝族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鄉的生態保護。如今的果珠處處綠水青山,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