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碩士
學位術語
林業碩士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10年批准新增設的碩士專業學位,林業碩士將緊密圍繞我國林業和生態建設需要,培養熟練運用現代林業技術手段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截止2019年6月,全國共有林業碩士招生單位33所,其中,2所為985工程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除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外,另有9所為211工程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貴州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1所為科研院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林業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名稱是“Master of Forestry”,英文縮寫為MF。
為適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發展對林業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林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林業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林業人才培養質量,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會議審議通過了林業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第一單元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第二單元科目
▲201-英語一或▲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其它語種由招生單位設置自命題科目(100分)
第三單元科目
★345-林業基礎知識綜合(150分)
第四單元科目
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允許設考試時間為三小時以上六小時以下考試科目)(150分)
備註
1.加“▲”者為全國統考或全國聯考科目。加“★”者為全國統一規定代碼的招生單位聯合命題或自命題科目。
2.第二單元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代碼使用240-289。
3.第三單元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代碼使用6××或7××(其中,601-609僅供招生單位自命題理學數學使用,其它自命題科目不得使用)。
4.第四單元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的科目代碼使用8××或9××、考試時間為三小時以上六小時以下的科目代碼使用5××。
5.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均可選用相應單元、相同分值的統考科目試題。
6.括弧內所注分值為該欄考試科目的滿分值。
相關學科體系完整
林業碩士相關學科體系完整、培養力量雄厚。
相關學科研究領域廣闊、深入
林業相關學科研究領域廣闊、深入。
如林木遺傳育種學科涉及森林遺傳學、林業生物技術、良種選育等方向;森林培育學科涉及林木種子經營的理論和技術、苗木培育的理論和技術、森林營造(恢復)的理論和技術;森林經理學有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與技術的研究、森林調查、區劃、規劃、監測與評價技術的研究、林業3S技術、林業信息管理等方向,等等。
多方向多領域研究為林業碩士培養打造堅實的學科基礎。
培養特色
林業碩士教學內容將充分反映林業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採用“案例式”、“互動式”、“專題講座式”等多樣式教學方式。
林業碩士將聘任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的專任教師,同時吸收林業實踐領域專業人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構建“雙師型”的師資結構。林業碩士的培養過程將重點突出實踐導向,實踐教學時間不少於半年。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系統的林業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練運用現代林業技術,適應林業及生態建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林業專門人才。
林業碩士專業學位的教學內容要充分反映林業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課程體系體現整體性、綜合、應用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式採用“案例式”、“互動式”、“專題講座式”等多種形式。
林業碩士的培養過程須突出林業實踐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時間不少於半年。
林業碩士專任教師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重視吸收來自林業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構建“雙師型”的師資結構。
學位論文的選題須緊密聯繫林業和生態建設,體現學生運用林業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林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類型可以是技術研發論文、管理策劃、項目規劃與設計等,論文內容體現綜合運用專業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林業和生態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答辯形式可多種多樣,答辯成員中須有林業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培養方式多樣
林業碩士可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類型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採取在校脫產學習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採取“進校不離崗”的學習方式,應屆生、在職人員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報考。林業碩士學制一般2-3年。畢業可獲得林業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全日制研究生同時可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全日制培養
教育部決定從2009年開始,除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的項目管理方向、公共衛生碩士、體育碩士的競賽組織方向等管理類專業和少數目前不適宜應屆畢業生就讀的專業學位外,其他專業學位均面嚮應屆畢業生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全日制培養。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將逐漸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實現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和戰略性調整。
全日制林業碩士可以同時獲得研究生學歷證和學位證。全日制林業碩士主要吸引包括應屆畢業生在內的考生,參加碩士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採取全日制學習方式,培養實踐部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面向廣大在職人員,參加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採取非全日制學習方式,實現在職人員在職深造、終身學習的目的和願望。
一、培養目標及基本要求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系統的林業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練運用現代林業技術,適應林業及生態建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林業專門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具有奉獻林業及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精神。
2、掌握現代林業基礎理論,具有創業創新意識和林業技術應用、管理和研發的能力。
3、具備林業行業和生態建設領域的基本執業能力。
4、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外文專業文獻。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培養方式與年限
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非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於1年。
四、課程設置
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低於28學分。
(一)公共課(10學分)
政治理論課 2學分
專業外語 3學分
森林生態系統理論與應用 2學分
森林資源與林業可持續發展 2學分
科技創新方法1學分
(二)專業課(6學分)
根據需要,從以下幾類課程中選擇性設置2~3門課程。
現代森林培育理論與技術 2~3學分
森林災害防控技術及應用 2~3學分
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 2~3學分
森林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 2~3學分
林木遺傳改良與良種工程 2~3學分
現代林業信息技術 2~3學分
(三)選修課
培養單位可根據培養目標、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學校辦學特色從以下幾類課程中選擇設置。其中全日制研究生不低於8學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低於12學分。
1、經濟政策與項目管理類
2、生態環境工程技術類
3、資源監測與評價類
4、資源保護、開發與利用類
5、林業裝備與信息技術類
6、技術推廣與傳播類
(四)專業實踐(4學分)
全日制林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從事不少於6個月的林業生產實踐,並結合實踐進行論文研究工作。專業實踐結束后需撰寫實踐報告,考核通過者取得學分。
五、學位論文
(一)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聯繫林業和生態建設,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研究生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林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論文形式可以是技術研發論文、管理策劃、項目規劃與設計等。
(三)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審應著重考察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林業和生態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查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學位論文應至少由2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評閱。答辯委員會應由3~5位專家組成。論文答辯形式可多種多樣,答辯成員中須有林業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六、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實習實踐等培養環節,取得規定學分,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林業碩士專業學位。
林業學術型畢業研究生在林業生產、森林經營等工作領域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和二次學習,導致林業人才轉型、流失,急需具有從業背景和高水平專業知識的應用型人才。林業碩士以林業技術實踐為導向,重視林業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與發達國家林業建設的各個領域和服務層面相比,我國在林業與生態建設結合培養人才方面長期空缺,林業碩士解決了中國林業建設和生態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
林業碩士未來將與林業從業資格認證相銜接,同時將延伸到水利、水保及環保等領域,成為林業和生態建設領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源頭,就業前景廣闊。
一、修滿規定學分、完成林業專業實習並通過論文答辯者,授予林業碩士專業學位。
二、積極推進林業碩士專業學位與林業類職業資格考試的有效銜接。
三、林業碩士專業學位由經國家批准的林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授予。
四、林業碩士專業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
註:南京林業大學2010屆林業專業授予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從2011屆開始均授予林業碩士專業學位,不在授予農業推廣碩士學位。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的區別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
學術型學位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
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型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在培養目標上各自有明確的定位,因此,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授予學位的標準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
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提升研究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重要舉措。2011年八月八日,教育部發文,要求各招生單位要在專業學位教指委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性質、特點、培養目標、培養方式等方面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方式、在校管理與待遇、獎助制度以及未來職業發展方面等考生最關心的問題的宣傳,幫助考生充分了解專業學位,吸引優秀生源報考。
從世界研究生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現實出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大力扶持和積極引導的發展重點。目前,隨著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建立健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必然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春天,也必然會在全面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
隨著國家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將逐漸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實現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和戰略性調整。十年內,專碩與學碩比例7:3。
林業碩士從2010年秋季開始招生,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大部分實行公費錄取,其中南京林業大學林業碩士全部實行公費錄取,享受和學術型碩士一樣的補貼。
根據《2012年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及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其它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從2010年,林業碩士招生的第一年開始,南京林業大學林業碩士專業就開始接受保送研究生。包括一位來自211重點高校“西南大學”的總共五位成績優異的同學被保送到林業碩士專業。 2011年,又有三位成績優異的同學被保送為2012級林業碩士研究生。
大部分高校的博士招生簡章中規定,已獲得碩士學位人員及應屆碩士畢業生(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就可以報考該校的學術型博士研究生。通過一些高校研招辦電話查詢得知,大部分高校規定,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即兩年制專業碩士的第二學年,就可以報名參加博士生錄取考試。
林業碩士培養院校 | |||
---|---|---|---|
單位名稱 | 主管部門 | 設置時間 | 備註 |
北京林業大學 | 教育部 | 2010年 | |
河北農業大學 | 河北省教育廳 | 2010年 |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 2010年 | |
東北林業大學 | 教育部 | 2010年 | |
南京林業大學 | 江蘇省教育廳 | 2010年 | |
安徽農業大學 | 安徽省教育廳 | 2010年 | |
福建農林大學 | 福建省教育廳 | 2010年 | |
江西農業大學 | 江西省教育廳 | 2010年 | |
山東農業大學 | 山東省教育廳 | 2010年 | |
河南農業大學 | 河南省教育廳 | 2010年 | |
華中農業大學 | 教育部 | 2010年 |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湖南省教育廳 | 2010年 | |
四川農業大學 | 四川省教育廳 | 2010年 | |
西南林業大學 | 雲南省教育廳 | 2010年 |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2010年 | |
四川大學 | 教育部 | 2014年 | |
甘肅農業大學 | 甘肅省教育廳 | 2014年 | |
新疆農業大學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 | 2014年 | |
西南大學 | 教育部 | 2010年 | 2014年學位點動態調整,取消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