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

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

《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是一首宋代的五言律詩,由作者梅堯臣創作

作品賞析


1051年(皇祐三年),詩人在宣城服父喪期滿,又到汴京,為生計奔波:“近因喪已除,偶得存餘生。強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依韻和達觀禪師贈別》)年屆半百的詩人,已倦於宦遊。這種心情,就隱隱表現在這首月夜懷人之作中。裴如晦(裴煜)和宋中道皆為梅堯臣好友。同一時期有《貸米於如晦》之作,可知他們過從甚密,有通財之誼。詩人和裴、宋二位的知己之情是十分深厚的。此詩前四句從月色寫起。漢代長安城有八街九陌(見《三輔黃圖》),這裡借“九陌”指汴京街道。玉井,星座名。這時是夜深人定,月光如水,天宇澄澈,景象很美,對月懷人,詩人常事,此詩亦然。但別緻的是,詩人並不即寫懷人,而寫月下所見庭中馬匹垂首帖耳之態與僕人酣睡之狀。馬一般是站立著睡覺的。而“我馬卧我庭,帖帖(熨貼的樣子)垂頸耳”,可見此馬不是瘦弱就是太老。“霜花滿黑盤”,並不一定真是盤毛花白,而只是月光反射所致的錯覺。然而它容易使人聯想到馬的衰老。這馬當年可能很神駿,但後來既成伏櫪的老驥,即便有千里之志,也不可能得以實現了。詩人睹物思己,心情十分愴然。詩人再看僕人,就在馬廄中睡熟了。他們(應是兩個人)“相背”而卧,酷似黻形花紋(據《古文尚書·益稷》偽《孔傳》,這種花紋如兩個“巳”字相背)。其中有人夢魘驚叫,如同中了冷箭。這裡,詩人決非隨意描寫,而是有感而發的。夢魘,心境不安定時容易產生。詩以僕人的困頓和馬的羸老,間接反映出他們主人的形象,即這位主人也是久經風霜的了。而從這裡,就隱隱流露出詩人對仕宦的厭倦感,大有屈原“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離騷》)的意味。其筆法看來自然,卻頗費安排。以上可視為懷思情緒的醞釀。“寒月”、“霜花”,使環境更見清冷,詩人更感孤寂。於是興起了懷人之想:“是時興我懷,顧影行月底。”以下反覆就“月”、“影”生髮,是受到李白月下獨酌》一詩的影響。由於孤寂,詩人就把月和影拉來,湊成“三人”。“唯影與月光,舉止無猜毀”,言外之意是,茫茫人海,處處爾虞我詐。詩人從而又起懷念友人之情,覺得裴、宋二人與自己情投意合,可比月與影。“語默”出自《易經》:“君子之道,或默或語。”詩人又想到,平素彼此語默相同,對俗子幾乎是不屑一顧的,思念之情於是更切。所以陳衍評價說:“末由太白對月意,翻進兩層。”(《宋詩精華錄》)這首詩表面上僅就月下之景、事、情作平直鋪敘。實際上,詩人寫月夜的景色,寫仆馬之情事,都是為寫懷人而作的必要鋪墊。這是很有特色的,是從《離騷》化來。末段點化唐人詩,善於出新。以月、影擬人,為李白詩原有;然而以友人比月、影,則全出自梅堯臣新意。這也體現了宋詩善於翻新的特點。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
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
嘉祐五年(1060年),梅堯臣去世,年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