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精華錄

宋詩精華錄

《宋詩精華錄》為宋詩總集。近人陳衍(1856~1937)編選。陳衍論詩,不爭“唐宋之正閏”,認為宋詩、唐詩有著相似的重要地位。《宋詩精華錄》共選詩近700首,入選作者120餘人。入選之詩達20首以上的作者,有梅堯臣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楊萬里陸遊劉克莊等9人。入選一首詩的作者共56人。入選之詩,雖未必盡精,但有很多是眾口傳誦、風格不同的佳作。

書籍簡介


宋詩總集。近人陳衍(1856~1937)編選。陳衍論詩,不爭“唐宋之正閏”,認為宋詩、唐詩有著相似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陳氏認為宋詩和唐詩的發展過程也很相似。唐詩分初、盛、中、晚,陳氏編選此書,則按初宋、盛宋、中宋、晚宋分為四卷,以元豐、元以前西諸人及蘇(舜欽)梅、歐陽為初宋,錄39家;由元豐、元盡北宋王、蘇、黃、陳、秦、晁、張為盛宋,錄18家;南渡曾、陳與義、尤、蕭、范、陸、楊為中宋錄32家;四靈以後及謝翱鄭所南為晚宋,錄40家。這種劃分,雖不無牽強,但也有助於對宋詩發展過程的理解。陳氏選詩,力圖反映宋詩各種風格,既有“絲竹金革”的“悠揚鏗鏘”,又有“土木之音”的“沉鬱頓挫”,以達到“八音克諧”(自序)。
此書共選詩近700首,入選作者120餘人。入選之詩達20首以上的作者,有梅堯臣、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楊萬里、陸遊、劉克莊等 9人。入選一首詩的作者共56人。入選之詩,雖未必盡精,但有很多是眾口傳誦、風格不同的佳作。
此書有“句”一欄,摘選作者名句,在選本中實屬獨創。其利在不漏菁華,弊在未免割裂。
有1937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8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庫》有曹旭點校本。

作者簡介


陳衍(1856~1937) 近代詩人。字叔伊,號石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台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后,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後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後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書籍目錄


導讀
卷一
帝隰(沒有阝,讀音xiǎn)
在燕京作
徐鉉
送王四十五歸東都
錢惟演
對竹思鶴
楊徽之
寒食寄鄭起侍郎
闕題
李防
禁林春直
寇準
春日登樓懷歸
晏殊
示張寺丞王校勘
寓意
王禹傅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
村行
魏野
書友人屋壁
登原州城呈張貴從事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林逋
梅花
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
楊朴
莎衣
范仲淹
野色
韓琦
九日水閣
北塘避暑
發白有感
蔡襄
上元應制
夢中作
張詠
新市驛別郭同年
晚泊長台驛
趙抃
次韻孔憲蓬萊閣
和宿峽石寺下
答贛縣錢(剴頁)著作移花
程師孟
游玉尺山寺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
張先
題西溪無相院
司馬池
行色
呂夷簡
天花寺
石延年
金鄉張氏園亭
穆修
魯從事清暉閣
貴侯園
獨游
歐陽修
禮部貢院閱進士試
夢中作
滄浪亭
豐樂亭小飲
戲答元珍
豐樂亭游春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
別滁
招許主客
宿雲夢館
蘇舜欽
哭曼卿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
靜勝堂夏日呈王尉
過蘇州
和淮上遇便風
淮中晚泊犢頭
梅堯臣
和才叔岸旁廟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送何遁山人歸蜀
醉中留別永叔子履
送潘供奉承勛
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
悼亡三首
書哀
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
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
東城送運判馬察院
許生南歸
吳沖卿出古飲鼎
寄滁州歐陽永叔
……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錄

圖書全譯本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平裝: 10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21083937
條形碼: 9787221083937
商品尺寸: 22.6 x 15.6 x 6.2 cm
商品重量: 1.3 Kg
品牌: 貴州人民出版社圖書發行公司
ASIN: B001UIY9MQ
內容簡介
《宋詩精華錄全譯(上下)(修訂版)》包括《宋詩精華錄全譯(上)》和《宋詩精華錄全譯(下)》。《宋詩精華錄》共選宋129家詩685首,另附100條摘句,分列四卷之中。四卷之分“亦略如唐詩,分初、盛、中、晚”。他說:“天道無數十年不變,凡事隨之。盛極而衰,衰極而漸盛,往往然也。今略區元豐、元祐以前為初宋;由二元盡北宋為盛宋,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秦(觀)、晁(補之)、張(耒)具在焉,唐之李(白)、杜(甫)、岑(參)、高(適)、龍標(王昌齡)、右丞(王維)也;南渡,茶山(曾幾)、簡齋(陳與義)、尤(袤)、蕭(德藻)、范(成大)、陸(游)、楊(萬里)為中宋,唐之韓(愈)、柳(宗元)、白(居易)也;四靈(徐璣、徐照、翁卷、趙師秀)以後為晚宋,謝皋羽(翱)、鄭所南(思肖)輩,則如唐之有韓偓、司空圖焉。”(第一卷所加總案)四宋之分,雖學自四唐,但大體上是符合宋詩發展的實際的。其中,初宋39人117首、盛宋18人234首(佔34%)、中宋32人212首(佔31%)、晚宋40人122首。選詩十首以上者僅13人(梅堯臣24、司馬光11、王安石34、蘇軾88、黃庭堅39、陳師道26、陳與義21、范成大12、朱熹11、楊萬里55、陸遊54、戴復古11、劉克莊27),而所選詩達415首,佔全書60%強,除少數因個人好惡略有加減外,真可謂輕重得所。另外,從他所選錄的作品看,多數是比較好的,是能夠代表所屬作家的思想、風格的,也符合他所強調的詩要“性情”與“學力”相結合,要“有真實懷抱、真實道理、真實本領”的原則。
陳衍對所選錄的詩都加了圈點,其中部分詩還寫了評語,這些圈點和評語時有畫龍點睛之妙。然而鑒於我們這部書的性質和讀者對象——我們主要是借《精華錄》向一般讀者介紹宋詩而不是,至少不主要是為了介紹陳衍的詩學理論和他對宋詩的評析——同時也考慮到印刷的困難,我們略去了所有的圈點,評語也只是有選擇地採用到我們的賞析(題解)之中。
編輯推薦
《宋詩精華錄全譯(上下)(修訂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規劃重點項目,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目錄
前言
卷一
帝霖一首
在燕京作
徐鉉一首
送王四十五歸東都
錢惟演一首
對竹思鶴
楊徽之一首
寒食寄鄭起侍郎
鄭文寶一首
闕題
李昉一首
禁林春直
寇準一首
春日登樓懷歸
晏殊二首
示張寺丞王校勘
寓意
王禹傅三首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
村行
魏野三首
書友人屋壁
登原州城呈張貴從事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林逋三首
梅花二首
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
楊朴一首
莎衣
范仲淹一首
野色
韓琦三首
九日水閣
北塘避暑
發白有感
蔡襄二首
上元應制
夢中作
張詠二首
新市驛別郭同年
晚泊長台驛
趙抃三首
次韻孔憲蓬萊閣
和宿峽石寺下
答贛縣錢*著作移花
程師孟一首
游玉尺山寺
曾公亮一首
宿甘露僧舍
張先一首
題西溪無相院
司馬池一首
行色
呂夷簡一首
天花寺
石延年一首
金鄉張氏園亭
穆修三首
魯從事清暉閣
貴侯園
獨游
歐陽修十首
禮部貢院閱進士試
夢中作
滄浪亭
豐樂亭小飲
戲答元珍
豐樂亭游春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
別滁
招許主客
宿雲夢館
蘇舜欽六首
哭曼卿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
靜勝堂夏日呈王尉
過蘇州
和淮上遇便風
淮中晚泊犢頭
梅堯臣二十四首
和才叔岸旁廟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送何遁山人歸蜀
醉中留別永叔、子履
送潘供奉承勛
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
悼亡三首
書哀
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
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
東城送運判馬察院
許生南歸
吳沖卿出古飲鼎
寄滁州歐陽永叔
對雪憶往歲錢塘西湖訪林逋(三首其一)
小村
夢后寄歐陽永叔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錄二)
東溪
覽顯忠上人詩
缺月
宋祁二首
落花
九日置酒
文彥博四首
登平嵩閣右嵩亭作
雪中樞密蔡諫議借示範寬雪景圖
招仲通司封府園避暑
清明后同秦帥端明會飲李氏園池
黃庶五首
探春
望春偶書
飲張承製園亭
怪石
元伯示清水泊之什因和酬
司馬光十三首
和邵堯夫安樂窩中職事吟
和君貺題潞公東庄
閑居(故人通貴絕相過)
野軒
閑居(閑居雖懶放)
別長安
暮春同劉伯壽、史誠之飲宋叔達園
久雨效樂天體
南園飲罷,留宿詰朝,呈鮮於子駿、范堯夫彝叟兄弟
和邵堯夫年老逢春
華嚴真師以詩見貺,聊成二章紀其趣尚(二首)
客中初夏
句(三條)
劉敞二首
短槐
微雨登城
楊傑二首
勿去草
和穆父待制竹堂
石介一首
乙亥冬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韓維二首
答師厚夜歸客舍見詒
酴醵
邵雍二首
安樂窩
插花吟
句(一條)
蔡確一首
夏日登車蓋亭
杜常一首
題華清宮
王令三首
原蝗
暑旱苦熱
春遊
卷二
王安石三十四首
元豐行示德逢
后元豐行
純甫出惠崇畫要予作詩
寄吳氏女子
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曲(二首其二)
書任村馬鋪
葛蘊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哭梅聖俞
半山春晚即事
定林
壬辰寒食
送程公辟得謝歸姑蘇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歌元豐(五首其五)
……
卷三
卷四
附錄
序言
《宋詩精華錄》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學者陳衍選編的宋詩選集,1937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出版,六十年來,在中國詩界、學界都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跟唐代一樣,宋代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黃金時代,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科學都有著突出的業績。其中文學園地更呈現著百花齊放的盛況——詞、文、詩、小說、戲曲、文論都成績斐然,尤以詞與文的成就最為突出。
詞從本質上說,其實就是詩的一體,然而詞在宋代的突出表現卻掩蓋了題材與存世數量遠超過它的一般詩歌的光芒,使人們一提到“宋”便想到“詞”,以至稱詞為有宋“一代之文學”(王國維),而很少把視線投向宋詩。
宋詞固然是“後世難以繼焉者”(王國維),其實宋詩的成績也是不小的。
中國詩歌有廣義的和狹義的理解,廣義地說,從《詩》《騷》到詞、曲都是詩,狹義地說詩指的只是“四”、“五”、“七”、“雜”言的古近體詩。中國狹義詩歌的歷史有兩個高峰期:漢末至兩晉,盛唐至兩宋,前者是樂詩的極至,後者是徒詩的頂巔。
雖然從總體上看,宋詩沒有唐詩那樣眾星璀璨、生機盎然,但必須承認無論在題材內容和藝術手法的開拓上,宋詩都盡了自己的努力,顯示了自己的特色,古近體詩的藝術張力至宋才庶幾挖盡,南宋以後詩便真的步人老境,再難有回春之力丫。宋詩是唐詩的繼續和發展,在當代這已經成為多數學者的共識,然而在幾十年前揚唐抑宋還是普遍的現象。揚唐抑宋由來久遠,南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嚴羽(《滄浪詩話》)已開其端,至明前後七子達於頂點,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叫人“勿讀唐以後書”,以至於當時人竟有“苟稱其人之詩為宋詩,則無異於唾罵”的說法。
文摘
卷一
在燕京作
帝*
【作者簡介】
帝*(公元1271-1323年),即宋恭帝趙*,度宗子.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封嘉國公,時元兵已破湘、鄂。次年,度宗死,即位,年僅四歲。理宗后即太皇太后謝氏臨朝聽政。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相伯顏率兵駐於臨安城外皋亭山,南宋奉表降元。三月,亡宋三宮被執離杭赴大都,帝*降封為瀛國公。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奉命往吐蕃學佛法,僧號木波(一說當為本波)講師。長期居住於西藏薩迦大寺(在今日喀則市西南薩迦縣),曾任總持,更名合尊法寶,從事佛經翻譯,有《因明入正理論》《百法明門論》等譯作傳世。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被賜死於河西
【題解】
孔凡禮輯校《增訂湖山類稿》附錄雲,元陶宗儀輟耕錄》首載此詩稱:“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王堯引《山庵雜錄》云:“瀛國公為僧后,至英宗朝,適興吟詩,云:‘寄語……’諜者以其意在諷動江南人心,聞之於上,收斬之。”明瞿佑《歸田詩話》及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皆謂此詩系送汪元量南歸之作。然孔凡禮謂后說不足據,並說所謂“適興吟詩”,乃吟其舊作。按汪元量南歸時,趙*已往吐蕃,不可能贈詩送行。汪元量《瀛國公入西域為僧號木波講師》詩有“生前從此別,生后不相聞”之句,可證。本詩前二句化用王維《雜詩》三首其二詩意,寫出對故國山川風物的深深眷念。后二旬對身為降王客居燕地不得返回故鄉的悲劇命運,寄無限哀感。陶宗儀評曰:“始終二十字,含蓄無限凄戚意思,讀之而不興感者幾希!”這首小詩竟招致殺身慘禍,更令人嘆惋不已。
【原詩】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①?黃金台下客②,應是不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