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景山鎮,原名九隴鎮,因九隴山而名,即關口到唐昌的橫山子。
《
太平寰宇記》說:“九隴山至
永昌連亘至縣界,曲曲而九折也。”古老的
湔江滾滾南流,蜿蜒如帶;巍然屹立的壽陽山、牛心山,夾江對峙。九隴鎮坐落在
彭州市北面,13公里的湔江出山口,雄居湔江分流之堰首,扼山區七場之門戶,早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地形非常險要,故人們又稱她“關口”。
九隴歷史悠久。傳,千,蜀族興邑,墾創農業。九隴古繁、郫、瞿區
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古天府之國農業經濟的搖籃。在
南北朝至
宋朝的幾百年間,曾在這裡設九隴郡、縣治所。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裡成了附近區、鄉、鎮交流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的中心,越來越引人矚目。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於1987年1月8日正式成立了九隴鎮。由於九隴自唐朝以來,廣種牡丹至今,詩人
陸遊在牡丹譜中說:“牡丹在中州
洛陽第一,在蜀天彭第一。”因此九隴又稱牡丹之鄉。
丹景鎮轄村(社區),鎮幅積.,川省批百鎮試鎮,川省疏散基。
代碼 | 名稱 | 城鄉分類 |
001 | 關口場社區 | 鎮中心區 |
002 | 石洞埝社區 | 鎮鄉結合區 |
003 | 東前社區 | 鎮鄉結合區 |
004 | 石牛社區 | 鎮中心區 |
005 | 白塔社區 | 鎮鄉結合區 |
201 | 前方村 | 村莊 |
203 | 杉柏村 | 村莊 |
205 | 東方村 | 村莊 |
220 | 新春村 | 村莊 |
221 | 五柏村 | 村莊 |
222 | 武備村 | 村莊 |
丹景山鎮
該地區主要種植水稻、大蒜、玉米、小麥、蔬菜等農作物,並以國家推廣的“兩高一優”農作物為主。林地主要種植松、青杠、千丈、
榿木、
樺樹及經濟林木,其中果樹(桃、李、梨、棗、彭州柚等),被彭州市列為乾果生產基地。現有水庫,主要養殖
鯉魚、鰱魚、鯽魚、草魚等,並在不同水域開展養鴨、鵝及旅遊等項目。
丹景山鎮
該地區境內宗教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佛教勝跡有
金華寺、凈水寺,佛山古寺、法藏寺、天池寺、聖跡寺、白衣庵(尼)、上
三昧、中三昧、下三昧;
道教審魂殿、真武宮;
天主教馬桑經堂。特別是新建的佛山古寺,佔地40餘畝,大雄寶殿尺寸較一般的大殿大,所供菩薩上百尊,皆為
漢白玉所雕刻,最重的達10餘噸重,堪稱中華一絕。 丹景山為
蜀中佛教名山,傳說人死後有魂靈必須來此經十殿閻君評判,懲惡揚善,輪迴轉世,故丹景山有“川西豐都”、“冥山鬼府“之稱。古代吳懷氏封禪泰山,古人將丹景山比之泰山,故有“丹岳岱宗”之稱,歷代蜀王都在此祭拜天地,祭祀先祖。 金華寺位於丹景山巔,為蜀中著名佛教活動勝地。金華寺四周峰巒起伏,地勢險峻,居高臨下,形如座椅。歷史上有不少統治者在此風水寶地營造行宮,也是佛道兩家必爭之地。該寺始建於漢代,唐代金華公主在此改建行宮為金華宮,后金頭陀禪師在此廣植牡丹,以花祈福更名為金華寺。宋時為“永寧院”、明清時為“東嶽廟”。世事無常,金華寺屢遭劫難。改革開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當代高僧清陽禪師、濟尖大和尚、智信法師帶領四眾弟子努力修繕,現建成天王殿、
藥師殿、大雄寶殿、
地藏殿、東嶽殿、放生池及住房百餘間。
丹景山鎮
丹景山鎮
一條長1400米的南安大道將於年底在彭州市丹景山鎮建成。 該道路將按城市二級道路標準建設,抗震設防烈度7度,路寬16米。工程設計方案已通過會審,相關技術人員和工程隊已進駐丹景山鎮,開始放樣等工作。彭州市丹景山鎮區已有道路大多是原有碎石路,路網分佈零落,且路幅較窄,無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屬於混行交通,路況較差。鑒於交通狀況已不能滿足過渡安置區災區群眾及經濟發展的需求,為改善彭州市丹景山鎮災區群眾道路相對滯后的狀況,使之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經規劃,決定在過渡安置區域修建交通幹道網。
對口支援丹景山鎮的泉州市南安工作隊隊長戴景勝介紹,該大道的實施將緩解丹景山鎮中心區及其周邊的交通壓力,拉動經濟,對丹景山鎮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丹景山鎮現有省級風景旅遊區丹景山,主要以牡丹文化、佛教、道教文化,休閑娛樂為主。著名景點有金華寺、凈水寺、審魂殿、聖跡寺、牡丹園、杜鵑園、丹霞園等18處。每年
春節廟會和4月中旬牡丹花會期間,遊人如潮,各種歌會、舞會、擂台賽更吸引人,年遊客達萬人次。
金華寺大雄寶殿
金華寺大雄寶殿仿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築,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彰顯皇家宮闕之氣派。大殿前的
華表,是明代
隆慶元年建造的,高5.4米,八角形,石紋流雲,是皇家權威的象徵,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對古華表之一(北京天安門的華表為陽,金華寺的華表屬陰),此處建有作為皇權象徵的華表,可見丹景山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而也佐證了金華寺曾是“陰朝地府”的中央機構)。華表左後方又明崇禎四年所立雙贔屓座碑,高6米、寬2米,碑文記載明代藩王捐資擴建金華寺史事。此雙
贔屓座石碑在我過絕無僅有,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華表前的
石麒麟,也是石刻藝術中的珍品。金華寺大殿前有“血河池”,傳說惡人死後靈魂會被牛頭馬面抓到這裡受審用刑。金華寺的寺名是已故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趙朴初大德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一氓同志親筆題寫的。
丹景山鎮
在福建泉州的大力援助下,《彭州市丹景山旅遊小鎮總體規劃》已通過有關方面評審。按照《規劃》,到2010年,彭州丹景山鎮旅遊業的綜合收入將恢復到災前水平,通過5—15年的不懈努力,丹景山鎮將建設成為成都市乃至西部地區具有一定影響的特色旅遊目的地和四川省優秀旅遊小鎮。 “以前,丹景山鎮通常是被當為龍門山旅遊區的中轉站,但通過重建,丹景山鎮將不再是‘旅遊中轉站’的角色,而是要真正成為特色旅遊目的地!”彭州市旅遊局副局長祝立躍介紹說,“規劃一舉確立了‘丹景山旅遊小鎮’的發展定位。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牡丹文化和宗教文化為靈魂,以丹景山風景區為品牌,將丹景山鎮打造成以觀光遊覽、休閑度假、中轉接待服務為主,以牡丹文化旅遊、宗教文化旅遊為亮點的西部知名的特色旅遊目的地。”
丹景山鎮
在災后重建中,
彭州的未來發展方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二是重點打造“山地旅遊”。因此,丹景山鎮旅遊資源開發也將突出“鄉村旅遊、山地旅遊”等資源優勢,抓好“牡丹之鄉、宗教文化、地質奇觀、
古蜀文化”等資源特色,立足成都的基礎客源市場,發展渝、德、綿等周邊城市市場,以“觀光、度假、養生、科考、探險、運動”為主題,抓住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兩條主脈,深度挖掘旅遊資源的內涵,豐富旅遊產品的內容。 “二塊”為丹景山旅遊板塊和牌坊溝旅遊板塊。其中,丹景山旅遊板塊包括丹景山前山、後山、金華寺、三昧水、壽陽山、川西第一米棗林。因該板塊在此次地震中受到的破壞較小,是近期重點開發的景區之一。有名的
天彭牡丹主要集中在前山,所以前山的開發主要將依託牡丹資源,打造山地牡丹觀光和節慶活動,進一步提高丹景山鎮旅遊的知名度。牌坊溝旅遊板塊包括牌坊溝水庫、東河水庫、法藏寺、
獼猴桃種植基地。在牌坊溝水庫、東河水庫,將主要開展水上休閑娛樂度假活動,同時結合當地的
冷水魚養殖發展特色餐飲;獼猴桃種植基地位於牌坊溝水庫與東河水庫之間,基地的開發將依託自身獼猴桃與棚口茶的種植,發展山地
觀光農業,與相鄰的水上休閑度假區形成優勢互補。在牌坊溝旅遊板塊,將利用當地鄉村田園景觀資源,以特色種植與養殖為依託,挖掘當地文化民俗,充分發揮水景效果,全新打造和建立具有川西鄉土特色的生態農業觀光體驗區。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235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