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紅橙

廉江市種植的紅江橙

廉江紅橙是指在廉江市種植的紅江橙(改良橙),以個大皮薄、汁多渣化、口味極佳而著稱,富含糖分、檸檬酸和各種維生素,擁有“橙中之王”、“橙子皇后”的美譽,被列為國宴佳果,享譽海內外。

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來訪問我國,首相品嘗后連聲稱好,並要求帶一些回去,國家派專機來湛江取了10箱廉江紅橙送給中曾根。美國總統里根來訪,國家領導人仍以廉江紅橙招待,同樣得到好評。1976年開始試銷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深受歡迎,其中1985年出口14450噸。2003年“廉江紅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和廣東省名牌產品,當年赴京參加首屆中國農產品交易會,備受國內外客商讚賞。

2004年09月2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廉江紅橙”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20年5月20日,入選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簡介


植物信息

【基源】為芸香科植物香橙Citrus aurantium的果實。
【別名】橙,黃橙,金環、黃果,金球,金橙,鵠殼,甜橙,血橙臍橙糖橙酸橙
【性味】涼。甘、酸。
【功用】生津止渴,和胃健脾。
【成分】可食用部分74%。每100g中含熱量197kJ,水分87.4g,蛋白質0.8g、脂肪0.2g,膳食纖維0.6g,碳水化合物10.5g、胡蘿蔔素160μg、視黃醇當量27μg,硫胺素0.05mg、核黃素0.04mg、尼克酸0.3mg;維生素C33mg、維生家E 0.56mg;鉀159mg、鈉1.2mg,鈣20mg,鎂14mg、鐵0.4mg,錳0.05mg、鋅0.14mg,銅0.03mg,磷22mg、硒0.31μg,尚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機酸。

概述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母株發現於廉江市內的國營紅江農場,1960年種植的新會橙園中,七十年代初期由農
技人員選育推廣。1986年江西南昌召開的全國優質柑橙補評會定名廉江紅橙,並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1992年,廉江市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為“廉江紅”註冊商標。
廉江紅橙由於其品質優良、深受顧客歡迎,因而種植迅猛發展,高峰期面積達17萬畝,後由於種種原因減少。為了恢複發展廉江紅橙,在廣東省、湛江市的支持下,廉江市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恢復廉江紅橙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做好協調工作;拔出專款60萬元,建立紅橙苗繁育中心,建立200畝紅橙生產基地;規劃青平、高橋、雅塘、石頸、長山、塘蓬石嶺7個鎮為恢復、發展紅橙重點鎮,要求每鎮2000年底發展紅橙5000畝,完成任務的每鎮獎勵1.1萬元;全市到2000年將發展到5萬畝,2010年15萬畝。

種植歷史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於1972年開始種植,原由廉江市內的紅江農場培育成功,七十年代初期由農技人員選育推廣,於1986年獲
農牧漁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特點是果大、皮薄、肉色橙紅、鮮艷、內質柔嫩、化渣多汁、酸甜適度。現全市普遍種植,到1991年種植面積18萬畝,年產量達7.8噸,產品銷往海內及香港、東南亞等地,在國內外頗負盛名,被列為國宴佳果,有“果王”之稱。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1年連續四屆獲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2001年獲中國綠色食品A級認證(證號LB-07-0101197331)。2003年廉江紅橙使用的“廉江紅橙”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2003年獲首屆廣東省名牌產品獎。2004年被授予原產地產品保護和原產地標識保護。

產地環境


廉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的北緣,地越東經109°45′-110°30′,北緯21°25′-21°55′,這裡有著最能表達紅橙優良品質特性的氣候、土壤。在廉江西南部一帶,花崗岩成土母質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使紅橙的品質最優。

品質特點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具有果大型靚,皮薄光滑、肉紅色艷、汁多化渣、味純清香、甜酸適中、風味獨特等特點,成熟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單果重165克,可食部分佔百份之七十七,可溶性固形物佔12-15%,果汁占果重
的59.6%果汁中含全糖11.3%,檸檬酸0.85%,糖酸比14:1,每百克果汁含維生素0.3-0.45毫克。
廉江紅橙主要有廉江紅及紅江橙兩個註冊商標,該兩個品牌的廉江紅橙皆經營廉江正宗紅橙,由於廉江紅橙的出名,造成市面上出現大量假冒的產品,請大家在購買時候注意挑選。
挑選廉江紅橙的方法,你首先要看看你所買的橙的外皮,正宗的廉江紅橙的果皮是很光滑的,細紋比較漂亮。如果外邊較粗慥,那就有可能是濫竽充數的廣西橙或者電白橙,第二,如果要挑選皮薄多汁的廉江紅橙,那就要選擇橙臍比較小的橙了,因為大的,大部分都是雜交花粉后產生的半白橙半紅橙。

生產情況


1985年,廉江紅橙出口14450噸。
1991年,廉江紅橙種植面積18萬畝,年產量達7.8噸,產品銷往海內及香港、東南亞等地。
2013年,廉江紅橙種植面積約3萬畝,總產量約1.7萬噸。
2018年12月,廉江紅橙種植面積達8萬畝,年產量約7萬噸,產值達到2億多元。

質量技術要求


苗木繁育

使用江西紅桔、紅檸檬實生苗作砧木;選擇無病、生長健壯的廉江紅橙枝條作接穗,嫁接繁殖苗木。

栽培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
選擇坡度在20度以下,土層深厚,土壤酸鹼度在5.5至6.5之間的土地建園。通過合理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綜
合防治,培養早結豐產樹冠,促發花芽分化,適度保花保果,防止采前裂果。

採收及采后管理

採收時間在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貯藏果可在果皮轉黃2/3時採收。採收後進行清洗、分級、包裝貯藏。

質量特色

果實形狀呈球形,大小均勻,果面潔凈,果皮呈橙黃色,果肉橙紅色,汁多化渣,甜酸適中。
可溶性固形物≥12%,檸檬酸含量<1.0g/100ml;維生素C≥30mg/100ml,固酸比≥12:1,果汁率≥45%,可食部分≥65%,果實橫徑≥55mm。

專用標誌使用

在廉江紅橙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需要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的,應向廉江紅橙原產地域保護的申報機構—當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申請,經審查合格批准后,方可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旅遊文化節


廉江紅橙旅遊文化節(Lianjiang Red Orange & Tourism Cultural Festival)
時間:每年11月15日-20日
Date: Nov.15-20
地點:廉江市
廉江紅橙旅遊文化節
廉江紅橙旅遊文化節
Venue: Lianjiang City
該活動是融旅遊、娛樂、展覽於一體的紅橙之鄉文化盛會。主要內容包括紅橙生態休閑時尚博覽園和塘山嶺休閑生態風情園展示、家電工業園投融資峰會、廉江(全國)休閑時尚用品博覽會及中國紅橙之鄉國際狂歡節、煙花盛會等。
廣東廉江市的三個寶之一是紅橙,2006年11月19日在廉江舉行紅橙節。通過舉辦2006廉江紅橙·旅遊文化節,進一步整合和優化廉江的投資環境,精心打造“中國紅橙之鄉”、“中國電飯煲之鄉”和“紅楊桃”三大品牌,充分展示廉江撤縣設市十多年來的輝煌成就,全面推介廉江和宣傳廉江,讓廉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城市,力爭各地各類人才和科技含量較高的投資項目來廉江投資置業,加快廉江經濟發展速度,促進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推進廉江“工業強市,農業穩市,商貿活市,旅遊旺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誠信立市”發展戰略的實施,不斷發展和壯大廉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

栽培技術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
廉江紅橙是世界著名的柑桔良種,橙中之王。經鑒定:廉江紅橙種植后第二年開始掛果,株平18kg,最高株產21.5kg,平均單果重320g,果皮厚4.5mm,果形指數1.18,可溶性固形物11.6%,高的達13.5%,可食率75%,囊瓣數10左右,果實鵝蛋形,閉臍或開臍,果色橙紅,果肉橙黃色,汁多,無核,皮薄,肉質脆嫩,化渣,清甜,芳香味較濃,實現早結、豐產和達到了該品種的優良特點。主要栽培技術為:
1、選取無病健壯的苗木,大穴厚肥高標準種植。開挖長、寬、深各1m的定植穴,每穴分3—4層埋入雜草100kg,腐熟豬糞100kg,豆麩10kg,鈣鎂磷肥5kg,石灰1kg作基肥。每畝定植50—60株。
2、改良土壤。種后逐年擴穴埋肥改土,3—4年全園深翻改土完畢。達到肥沃、疏鬆、深厚、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創造根系的良好生長條件和抗逆環境。
3、重施有機質肥。主要圍繞促壯春、夏、秋梢肥和基肥等土壤施肥進行,促梢肥重於壯梢肥。重點在發梢前7天和新梢頂芽自剪后各施一次肥。每年每畝施肥量:基肥(冬季結合深翻改土施入綠肥、腐熟麩肥和豬糞等有機肥)3000kg,鈣鎂磷肥125kg;追肥(以人畜糞尿、沼液為主)2500kg,加適量複合肥、尿素150kg。
4、科學用水。生長季節保持園內濕潤,抽梢期保證水分充足,秋、冬季要適當控水,雨季要儘快排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久旱后一次灌水不能過濕,以免乾濕失調造成裂果。
5、培育早結豐產樹形。廉江紅橙苗定植后,全年放春梢、夏梢、早秋梢、遲秋梢共4次梢,第一次於春梢萌芽前放春梢,第二次於春梢老熟后(5月中下旬)放夏梢,第三次於7月上中旬夏剪攻秋梢,最後一次攻梢時間在8月中旬,最遲在8月下旬前完成;第二年及進入掛果期的橙園全年放春、夏、秋三次梢。在整形過程中,對樹冠歪斜、主枝方向不當的,可採用撐、拉、吊等輔助措施,培育成早結豐產樹冠。
6、保花保果技術。花期噴0.1kg硼砂 0.3kg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一次。花量多的樹在謝花期每隔3天搖花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控制氮肥施用,及時抹除夏梢。開花、幼果期注意乾旱時及時灌水和雨天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日灼,高溫期可噴2%--3%石灰水加少許食鹽或果實向陽面貼報紙。第二次生理落果后預防臍黃,可用0.005%赤霉素 多菌靈500倍液塗果實臍部.
7、預防裂果。加強土壤管理,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注意灌水和儘可能避免土壤水分出現急劇變化。適當增施鉀肥,幼果期噴0.2%磷酸二氫鉀,壯果期用2%--3%草木灰浸提液 0.2%尿素 0.1%硼砂作根外追肥2—3次。及時防治病蟲害,減少病菌從臍部侵入,6—7月噴一次波美0.3度石硫合劑殺菌防病。
8、主要病蟲害防治。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主要做法:重施有機肥,不偏施N肥,注意水分排灌和做好冬季清園工作,減少病蟲源,勤查准治,合理輪換使用無公害或生物農藥防治。廉江紅橙主要病害為:潰瘍、炭疸等;蟲害為潛葉蛾、紅蜘蛛等,各果園在做好調查的基礎上,及時對症用藥。

病蟲害


炭疽病

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發期和果實成熟前,可選用代森錳鋅、松枝酸銅、代森鋅百菌清等噴布樹冠,15天左右噴一次,連續3-4次。

國際護照


廉江水果企業集團公司申報國家級原產地標記註冊保護的廉江紅橙,經國家質監和省有關部門的專家組一致審核,認為其果色澤金黃、果皮光滑、果肉紅嫩、汁多渣少、味純清香、甜酸適中等獨特品質,與廉江市獨特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及歷史淵源、人文背景有密切聯繫,具有明顯的地理特徵,符合國家《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同意推薦註冊保護,保護產品僅限於廉江市的高橋、青平、車板、營仔、石嶺、雅塘、石頸、長山等8個鎮。據稱,這是廣東省水果申報註冊原產地標記保護的第二宗產品,是湛江市首宗產品。國家有關部門將於2012年11月紅橙成熟前夕向全世界公布30天,然後頒發證書,屆時廉江紅橙將領到了“國際護照”。
培育出“國宴佳果”
廉江紅橙是湛江農墾紅江農場於上世紀70年代選種培育的柑橙優質水果。據國家、省有關專家鑒定,廉江紅橙的品種來源是羅江柳甜橙和江西紅桔嫁接產生的嵌合(扇型)變異體,在廉江特定地域的土壤、氣候條件和栽培技術作用下,才表現出其特別的優良性狀和品質。它色香味兼優,馳名中外,榮獲全國優質水果稱號,被定為“國宴佳果”,廉江市也因此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紅橙之鄉”。
從1976年到1991年,廉江紅橙曾發展到13.6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橙生產基地。但從1993年起,由於對柑橙“癌症”黃龍病缺乏足夠認識,忽視監管,加上病劣種苗大量流入,後續資金不足,管理技術跟不上等原因,致使廉江紅橙品質嚴重下降,生產也大面積滑坡,由鼎盛時期的13.6萬畝減至1998年的不足1.5萬畝。廉江紅橙陷入了低谷。
重樹品牌再度崛起
當廉江紅橙陷入低谷時,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抓好紅橙的搶救恢復工作,把廉江紅橙作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拳頭產品來抓,重樹紅橙品牌。該市先後邀請組織有關科研單位的專家教授對紅橙進行了黃龍
病脫毒攻關,並投資近200萬元建立無病橙苗示範基地,抓好無病橙苗繁育和種苗提純,加強橙園管理和品質改良,強化紅橙的標準化生產,生產出小核或無核的新一代紅橙。從1998年起,廉江紅橙又重新煥發出昔日的光彩,終於走出了低谷。廉江紅橙全市種植面積達到了8萬畝,預計今年產量可達2.5萬噸。
廉江紅橙從輝煌到蒙垢跌入低谷,到重煥光彩再創輝煌,使廉江市委、市政府進一步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因此,更重視品牌的塑造和保護。該市為紅橙註冊了商標“廉江紅”,並對紅橙進行了精心包裝,使其進入市場高檔水果行列。為提高其市場知名度,還大力進行了宣傳推介。2001年,廉江紅橙榮獲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書和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優產品獎,使其身價驟升,受到眾多客商的青睞;2003年“廉江紅”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和廣東省名牌產品,當年赴京參加首屆中國農產品交易會,備受國內外客商讚賞。
中國品牌叫板洋水果
當廉江紅橙再度崛起再創輝煌時,市場上又出現假冒偽劣的“廉江紅橙”坑害消費者,同時也損害廉江紅橙的聲譽。針對這一情況,廉江市每年都安排資金,組織隊伍開展打假活動。同時,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設廉江紅橙專賣店,並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申報廉江紅橙原產地標記保護。這一申請已獲國家和省專家組一致審核通過,待領到證書後,該市將發揮原產地品牌效應,形成區域優勢,全力打造中國紅橙品牌,到國際市場與洋水果競爭。
為此,廉江市正大力推進紅橙水果產業化生產進程,實行標準化種植,規範化管理,實行“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采果時間、統一采后處理、統一收購價格、統一包裝、統一使用註冊商標和綠色食品及名牌產品標誌”;大力開拓國外市場,與洋水果競爭抗衡。廉江紅橙在國內外市場的身價越來越高,每年出口量已超1000噸。泰國商人在中泰兩國實行水果進出口零關稅後,要求增加廉江紅橙對泰國的出口量。

黃龍病及防治


部分主產區發病率達40%種植面積銳減,廉江正採取措施杜絕其蔓延。作為國內外獨一無二的特產,廉江市的紅橙種植面積如今發展到近八萬畝。然而,令當地果農至今仍心有餘悸的“黃龍病”捲土重來。據了解,紅橙果園的發病率達10%-20%,其中部分果園發病率達30%-40%,對紅橙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廉江市正迅速採取措施,杜絕“黃龍病”的蔓延。
黃龍病肆虐紅橙受打擊
廉江紅橙的發展,有著一段曲折的過程。上世紀90年代初,正當廉江紅橙聲譽響遍中外時,一場大規範蔓延的“黃龍病”,使廉江紅橙生產遭受極大打擊,全市只剩紅橙1.1萬畝。新世紀伊始,廉江市經過多年努力,使紅橙迅速發展起來,重新打響紅橙品牌,紅橙面積發展到近八萬畝,年產量五萬多噸。然而,從2005年開始,一些地方種植的紅橙陸續出現“黃龍病”。
廉江市紅橙主產區在青平、高橋、雅塘、石頸、長山等鎮。連日來,記者深入到橙農家採訪,耳聞目睹,令人深感不安。
萬畝橙園遭病害
高橋鎮與廣西相鄰,2005年是高橋鎮紅橙發展的高峰期,種植面積達一萬畝,同年這裡的橙園卻開始發現“黃龍病”,由於當時發病的面積小,沒有及時引起橙農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到了2011年,“黃龍病”迅速在橙園裡蔓延,大批橙樹黃化死亡或被挖掉,種植面積僅存6000多畝。2014年來“黃龍病”繼續蔓延,高橋鎮紅橙面積只剩下大約2000畝。有關人士指出,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並選擇合適的地區擴大紅橙的種植面積,到了2013年高橋鎮的紅橙可能就所剩無幾了。
雅塘、石頸、長山等鎮的紅橙產區,也面臨與高橋鎮類似的情況。例如石頸鎮,2005年種植紅橙近兩萬畝,只剩下7000多畝了。
損失重大
如果發現橙園出現“黃龍病”癥狀,就必須果斷採取措施將患病橙樹連根挖掉,並將其迅速清理用火燒掉,然後還要用石灰對病橙樹穴進行消毒,否則病毒就會蔓延。
青平鎮陳生的橙園裡,記者看到原本長勢茂盛的橙園有部分橙樹已被挖掉。陳生非常後悔地說:“去年底,我的橙園只有幾棵橙樹出現黃化,當時看到其長勢仍好,又正好進入豐產期,不捨得將其挖掉,沒想到還不到一年,整個橙園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橙樹都黃化了。如果當初及時採取措施,就不至於損失那麼大。”
“黃龍病”對高橋鎮的陳老闆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幾年前,他回到鄉下承包土地種植30多畝紅橙,進入豐產期3年,剛好賺回本。從2005年起,由於對“黃龍病”認識不足,防治不力,導致紅橙幾乎全軍復沒,他只好改種桉樹,另謀出路。據了解,在高橋鎮像陳老闆這樣挖掉病橙樹,改種其他作物的群眾不少。
三大原因致染病
“黃龍病”在紅橙中蔓延的情況引起了廉江領導的重視。由廉江市人大常委會牽頭,組織政協、科協、科技、農業等有關人員和紅橙主產區負責人召開關於發展紅橙生產的座談會,進一步加強紅橙管理,同時組織廉江市紅橙學會、科協和農科專家深入果園調查研究,探討當地
“黃龍病”病因。
據了解,木虱是傳播“黃龍病”的主要禍首之一。而大多數橙農每戶種植紅橙只有幾畝地,屬分散性管理,對撲滅木虱非常不利。例如,橙農在噴葯撲滅木虱時,幾乎都是各做各的。往往張三噴葯時,李四沒有行動,張三噴葯后一些木虱飛到李四的橙園裡,等到李四噴葯時,木虱又飛到另一家橙農的果園,這樣一來,不但沒有把害蟲全部殺死,反而造成新的傳播。
據介紹,導致“黃龍病”在廉江紅橙中蔓延的途徑主要有三個:
一是種苗帶病。廉江果苗生產沒有實施准許制度,外地大量未經檢疫的果苗流入該市。
二是栽培技術差,管理投入低,加上田間交叉感染。一些橙農購買種苗時不懂選擇無病毒的種苗,一旦發生“黃龍病”又沒有及時挖除病株和撲殺木虱。
三是果園沒有輪作。舊的橙園應輪作其他作物后再種紅橙,新的橙園與原有或其他橙園要有一定隔離距離。
為此,廉江市結合當地實際,擬定“四條處方”治療“黃龍病”,如嚴把種苗質量關,建設高標準的無病苗繁育基地等。
規範管理
“黃龍病”曾被人稱為柑桔類作物的癌症。但廉江市展宏紅橙合作社副理事長關錫運說:“只要管理措施到位,‘黃龍病’也並不是那麼可怕。”
關錫運說,展宏紅橙合作社有67戶種植戶,由於他們實行統一技術指導,規範化管理,認真落實“黃龍病”的防治措施,紅橙發病率很低。尤其是他自己經營的60多畝紅橙,儘管已種植9年,投產了8年,但仍長勢喜人,連續多年畝產超萬斤。他的經驗是,在管理上首先要有充足的有機肥,保證橙樹有豐富的營養,使其身體健壯,有足夠的抵抗和防疫能力;其次是發現病樹決不手軟,及時將病樹連根挖掉,並做好消毒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