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創傷外科學
實用創傷外科學
《實用創傷外科學》主要內容包括創傷外科基礎,創傷急救,顱腦創傷,頜面頸部創傷,胸部創傷,腹部創傷,泌尿及生殖系創傷,四肢創傷,脊柱、脊髓和骨盆創傷,多發傷與損傷控制,交通傷,特殊原因創傷,創傷併發症,創傷修復與組織工程,創傷康復等內容。《實用創傷外科學》較充分反映當前創傷外科臨床實踐的新進展,對救治創傷病人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
王正國院士,我國衝擊傷、創傷彈道學、交通醫學研究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國家重點學科——野戰外科學學術帶頭人,該學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致力於戰創傷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五十餘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發表論文220餘篇,先後主編出版專著28部,培養博士后11名,博士研究生60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1990年被原國家人事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被科技部聘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嚴重創傷早期全身性損害與組織修復的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醫學科學技術獎(1997);美國聯合保健勤務大學Michael DeBakey(迪貝克)國際軍醫獎(1998);陳嘉庚醫學科學獎(2000);國際交通醫學重大成就獎(2000);第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2002)。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臨床醫學)召集人;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國際交通醫學會副主席、西亞地區主席;亞洲創傷學會主席;《Traffic Iniiry Prevention》雜誌副主編;《中華創傷雜誌(中、英文版)》總編輯等職。曾先後被南斯拉夫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內清華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山東大學醫學院、暨南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等聘為客座教授或高級學術顧問。
第一章 創傷外科基礎
第一節 創傷分類
一、按傷口是否開放分類
二、按致傷部位分類
三、按致傷因子分類
第二節 創傷評分
一、生理學評分
二、解剖學評分
三、生理學和解剖學複合評分
第三節 創傷診治新技術
一、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二、多層螺旋CT
三、磁共振成像
四、胸腔鏡
五、腹腔鏡
六、關節鏡
第四節 創傷后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
一、體液代謝失衡
二、酸鹼平衡失調
第五節 創傷后輸血
一、適用範圍
二、常用血液成分
三、輸血不良反應
第六節 創傷病人的營養支持
一、創傷病人營養狀態的評估
二、創傷病人的能量需求及營養成分的選擇
三、創傷病人營養支持的途徑及時間
第七節 創傷后應激障礙
一、流行病學概況
二、病因與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五、治療
第二章 創傷急救
第三章 顱腦創傷
第四章 頜面頸部創傷
第五章 胸部創傷
第六章 腹部創傷
第七章 泌尿及生殖系創傷
第八章 四肢創傷
第九章 脊柱、脊髓和骨盆創傷
第十章 多發傷與損害控制外科
第十一章 特殊原因創傷
第十二章 創傷併發症
第十三章 創傷修復與組織工程
第十四章 創傷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