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曹公橋的結果 展開
- 江西省古代建築
- 安徽省古代建築
曹公橋
安徽省古代建築
據曹公橋碑史載:“曹公橋”始建於明萬曆丁未年。古為合、巢往來通道,當時因阻於店埠河,交通不便,鎮人夏環聚集資金,準備修橋,而撮之上游為店埠、排頭鎮,木商雲集,慮撮鎮有橋,帆船、木排行駛不便,且短其生理,因而百計阻撓。夏環力請縣令曹光彥臨河察看,見來往行人,蟻附爭渡,有溺於水中。曹感於現狀,當即面諭:“如此河道,何可無橋”。此時工料夙備,應聲興工,半載而橋成。店埠木商怨夏環,伺環去店埠鎮,指使無賴之徒,毆打幾致死。人們為紀念建橋人的德政、辛勞,勒石於橋頭,曰:“曹公橋”。橋頂端北部,原豎有六角巨石,上刻有石像一尊,左右石獅各一個,兩邊題有對聯:“臨空頻對帆檣形,隔岸常聞鐘磬聲”。北面橋欄桿,用長4尺、橫2尺大方塊石砌成,每塊刻有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等圖案,在橋底中拱洞上部、橋身南北,各有石龍頭、尾各二。
自明清至民國400餘多年間,橋身毀壞3次,統由夏環後裔集資維修。在橋頭的一塊石碑上,記載著清乾隆年間,夏環後裔夏炳亮修之。同治十三年,夏氏族人再修之。民國二十年遇特大洪水,橋面東部青石滑落,夏氏宗祠撥款再次維修。1984年,撮鎮再遇罕見大水,橋西北一角被洪水沖塌,撮鎮人再次維修,以保此橋原貌。現撮鎮鎮政府撥款將倒塌橋身修復,保存“古橋”現狀,並立碑記之。
安徽省肥東縣曹公橋
其實從規模來說,它還是一個小集鎮,留有深深歷史印記的農村集鎮。老百姓口口相傳,撮鎮曾是龍虎際會、鳳凰登枝之地。安徽的兩個帝王,一代梟雄曹操,金戈鐵馬所向披靡,但與東吳水軍抗衡,水戰卻是弱項,故在這裡訓練水師;大明江山的締造者朱元璋,征戰中幾度來過這裡,招兵買馬,籌集糧秣。還有元代合肥唯一的進士、“守節”名臣余闕,他讀書的青陽山房距此不遠,他來合肥、上京城、保衛安慶,均在撮鎮停留。
鳳凰井
據當地老人講述,該井之所以叫做鳳凰井,其實還有一段傳說。相傳當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封結髮妻子馬秀英做了皇后。當年,馬皇后曾親臨撮鎮,在朝廷官員的陪同下考察撮鎮的大街小巷、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有官員進言,撮鎮老街形狀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是一塊絕好的風水寶地,將來必有淑女問世。但是,一朝怎麼能容兩位皇后呢,於是,馬皇后召集隨從議事,從中選出精通陰陽八卦、五行相術若干人,商討對策。最後議定在街道的岔路口即“鳳凰”的脖頸處鑿一口井,其意為如同用一根銀針插入,直穿鳳凰咽喉,讓其永遠飛不起來。所以就有了鳳凰井。
住在此處的人說,以前聽老人講,每逢農曆八月初一正午,人們往井裡看,就可看到一隻五彩斑斕的鳳凰浮現在水面上,大約過一小時之後,才會慢慢消失。因為八月初一這天,正是馬皇后鑿井之日,鳳凰在這一天現身,可能是表示對馬皇后的抗議吧。
橋東是廬州著名的東嶽廟,廟建於宋,屋近百間,樓宇巍然。此廟乃淮軍名將、邑人鄭國魁仿照駐防天津時的東嶽廟式樣在撮鎮所建,“泥人張”一行專來為該廟塑神像近千尊。而今,這東嶽“獨廟”早已不存,唯堅固的曹公橋上行人川流不息。它不僅是溝通東西街市的交通要道,也見證著撮鎮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