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2條詞條名為城關鎮的結果 展開

城關鎮

陝西省禮泉縣城關鎮

徠禮泉縣城關鎮,轄30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33公頃,總人口73490人。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完成11.6億元,鄉鎮企業產值7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0元

簡介


禮泉縣城關鎮,位於禮泉縣城。

歷史沿革


民國22年(1933)全縣設6區,每區分置鄉鎮,城關鎮駐第一區縣城正街。
民國30年(1941),又將原來10個聯保、5個鎮合併為4鎮、3鄉:城關鎮駐縣城內,轄7保。
1949年5月18日禮泉解放,保甲制隨之廢除。全縣共設6個區,63個鄉人民政府。第1區,城關。區政府設在縣城內,管16鄉。
1956年元月,城關鎮,原皇甫、薛家、城關鄉合併,管18個行政村。
1961年,城關公社。
1984年底,改人民公社為鄉、鎮人民政府。1987年,全縣行政區劃為5鎮:城關鎮。
1990至今,城關鎮

行政區域


城關鎮下轄以下地區:
鑽井工程公司物業管理部禮泉社區、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處社區、北街社區、朝陽社區、長富路社區、東關村、西關村、柴市村、北關村、北堡村、金家溝村、段家村、黃甫村、火燒寨村、南關村、裴寨村、石坡扶村、杜家咀村、楊莊子村、凹底村、鈔里村、張里村、永平村、康村、徐家村、志泉村、小陳北村、王見村、西皋村、白鴿村、東黃村、新時村、坡上村、大寒村、王官村、王尚村、帝堯村、張則村、西黃村、興合村、張神村、胡王村、東南村、朱頁村、大張寨村、小寒村、北庄頭村、西庄頭村、張旗寨村、花廟寨村、西雒村、雒村、藥王洞村、井泉村、茨林村、北晏村、南晏村、魯店村、三聯村、鄧家村、寨子村、王家村、扶南村、儀門村、張家村、朱羅村

經濟建設


產業結構調整:一是積極實施優果工程。完成果樹大改形333公頃,果品紙套袋率達到70%以上,全鎮優果率達到60%以上。二是積極落實“雙百雙萬”工程。全鎮新增設施農業大棚50餘座,初步形成黃甫村、鈔里村、張家村等幾個養牛基地,發展奶牛350頭,肉牛400頭。三是非公有制經濟和二、三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全鎮從事餐飲、服務、商貿流通等二、三產業的人數達到4600人,以食品和果品包裝材料為主的非公有制企業發展迅猛,各類紙箱廠發展到150家,各種餐飲娛樂攤點210家。
重點工程建設:全鎮重點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先後完成投資200餘萬元的紅星副食廠宿辦樓開發工程。投資500餘萬元的湯房村大型建材市場工程及投資260萬元的城關鎮企業辦綜合樓開發工程。投資160萬元的西徐水站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投資120萬元的裴寨第三產業商業街改造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文化生活


秦腔自樂班

一群活躍在大街小巷的秦腔愛好者自發形成的民間藝術團體。
禮泉秦腔自樂班
禮泉秦腔自樂班

社火

城關鎮[陝西省禮泉縣城關鎮]
城關鎮[陝西省禮泉縣城關鎮]
每年正月十五所舉行的民俗活動。

城內古物


文廟

城關鎮[陝西省禮泉縣城關鎮]
城關鎮[陝西省禮泉縣城關鎮]
禮泉文廟縣城內中山街禮泉二中隔壁,坐北向南。始建於明洪武二年( 1369 ),清康熙、雍正、嘉慶、咸豐年間徠均進行過修葺或擴建。廟址全長 128 · 8 米,寬 11 · 1 米,面積 2717 · 6 平方米。原廟大門欞星門為三樓四柱歇山頂木構建築。門內有一磚砌半月形泮池,池後有硬山頂出單昂三間戟 門一座。戟 門北有面闊各七間東西廡房。兩廡北為“大成至聖先師”孔丘的正殿,坐北向南,兩側有踏步,中為青石高浮雕蟠龍“世面”。殿為硬山頂,屋正脊兩端有鴟尾,中有“高明”。屋面、脊獸等覆以青色琉璃瓦,殿前兩面有叢牆。大成殿東掖門內北面為崇聖祠。 2003 年文廟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槐

千年古槐
千年古槐
位於禮泉二中往南與豐收路交叉口。
南關村古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