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2條詞條名為城關鎮的結果 展開

城關鎮

貴州省盤縣轄鎮

城關鎮位於貴州西部,六盤水市南部,盤縣中部,總面積21多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7多平方公里。全鎮轄九個社區、七個村,總人口6.4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2萬人,農業人口1.32萬人。流動人口2萬人,交通便捷,距320國道約5公里,有省道盤興線(盤縣至興義)、水盤線(六盤水至盤縣)交匯於城關。城關鎮明代、清代是普安衛、州、廳駐地,民國後為盤縣機關所在地。

1936年3月30日紅二方面軍領導人賀龍、任弼時、關嚮應、王震、肖克等曾在些召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盤縣會議”。1999年4月縣城遷往紅果后,城關鎮仍為全縣經濟、文化、旅遊中心和盤縣最大的物資集散地之一。

經濟


2003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801元,城鎮居民可以支配收入4150元,完成工業總產值4474萬元,農業總產值520萬元,第三產業銷售額達62577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277萬元。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轄區內有縣屬中學四所,小學兩所,鎮屬小學七所,私立小學三所。全鎮經濟活躍,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小康社會建設穩步前進。
城關鎮地處東經104°39′,北緯25°47′,與劉官鎮、西沖鎮、板橋鎮毗鄰,距鎮勝高速公路5公里。總面積21.4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為8.1平方公里,總人口87232人,其中常住人口44025人,流動人口43207人,轄九個社區、六個行政村,耕地37601畝。境內有省級示範性高中2所,普通中學2所,小學8所,有縣級醫療單位3所。2010年財政收入2000餘萬元,第三產業佔全鎮經濟收入的90%以上,是全縣的文化、旅遊大鎮、教育重鎮。鎮政府駐玉陽路。

行政區劃


大海村,豆腐坡村,斷橋村,對門山村,南門村,紅石岩村,碧雲社區,九間樓社區,玉陽社區,北門社區,南門社區,鼓樓社區,小觀音寺社區,雙鳳社區,思源社區。
名稱電話區號
大海村0858
豆腐坡村0858
斷橋村0858
對門山村0858
南門村0858
紅石岩村0858
碧雲社區0858
九間樓社區0858
玉陽社區0858
北門社區0858
南門社區0858
鼓樓社區0858
小觀音寺社區0858
雙鳳社區0858
思源社區0858

政治


辦公所在地:盤縣城關鎮玉陽路
旅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現狀
近年來,隨著城關經濟的增長,城關鎮旅遊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旅遊業成為城關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此,城關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旅遊資源的保護。配合相關部門在申報文物保護單位、旅遊設施建設、古城規劃及保護了大量的工作
1、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旅遊資源的保護
由於歷史原因,城關的許多旅遊資源都變成了居民區,為此,城關鎮通過多次協調,反覆做群眾工作,動員居民搬遷,並全程參與了文廟、城隍廟等省級文物保護點的申報工作,確保了文物申報的順利進行
2、改善旅遊基礎設施
近年來,城關鎮共投入資金200餘萬元用於古城的保護,先後建成了盤興路、民主路、人民東路等仿古石板街,修復、延伸了北門城牆垛口,並配合九間樓“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建設,擬將城關二小整體搬遷,並以此為中心,建設城關的旅客集散中心,解放南北大道人行道全部改造為仿古石板街。在城關即將完工的總體修編中,將預備一定數量的土地作為旅遊目的地的開發和利用,並劃定城關古城的範圍,以五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點,連成網狀區域,擬將北門至南門區域申報為“明清古建築街區”,在這一區域將本著仿古、修舊如舊以及恢復歷史原貌的原則實施規劃和建設。
3、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城關古城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在600年的歷史演變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民俗文化,為充分保護與弘揚這一獨特的文化,城關鎮通過開展廣泛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深入的宣傳與動員,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使這一重要的旅遊資源獲得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也使得城關的旅遊資源有了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4、積極改善城市環境
保護旅遊資源的一個基本要素是要保護古城的環境,為此,城關鎮加大了古城整臟治亂力度,實現了全天候的保潔,以“雙創雙建”為突破口,拉動實現“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一目標。

地理環境


氣候特徵

區境屬亞熱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為13.5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1.2C°,極端最低氣溫為11.2C°。最熱月7月均溫為20.2C°,最冷月1月均溫為5.1C°,最熱月與最冷月溫差15C°,年均無霜期271天,雨熱基本同季。

社會


教育

轄區內有縣屬中學四所,小學兩所,鎮屬小學七所,私立小學三所。目前,全鎮經濟活躍,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小康社會建設穩步前進。
小學
盤縣徐霞客小學
盤縣城關一五九子弟學校
盤縣城關五小
盤縣城關四小
盤縣城關三小
盤縣城關二小
盤縣城關一小
中學
盤縣第三中學
盤縣第一中學
盤縣第二中學
盤縣城關迎春書院

人口民族


人口數據
城關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4017
22163
21854
家庭戶戶數13206
家庭戶總人口(總)43383
家庭戶男21621
家庭戶女21762
0-14歲(總)11313
0-14歲男5918
0-14歲女5395
15-64歲(總)29771
15-64歲男14884
15-64歲女14887
65歲及以上(總)2933
65歲及以上男1361
65歲及以上女157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7520

文化


城關鎮是一座移民城市,多數人口為明初征南軍隊的後代,因此,城關的許多風俗有江南遺風,但又因同本地的風俗在歷史的演變中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心理、文化內涵。
歷史上,城關鎮人才輩出,1638年四月二十九日,徐霞客在盤縣考察,並在《黔中遊記》中說:“是城文遠,為貴築之首”、“非它衛可比”,明清兩代盤縣共有18名文進士、3名武進士、133名舉人,城關鎮佔了絕大多數。清代“三·一溪漁人”范興榮,的《啖影集》是貴州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任璇的《梅花緣》可與和湯顯祖的《牡丹亭》相提並論,民國時期的張道藩,集政治家、劇作家、美術家於一身,在美術與劇本寫作上極具造詣。

特產美食

文化,教育,醫療,旅遊等。名特產品:盤縣糯米雞,青豆腐,蘇家包子,童家面,火腿油辣椒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縣人民政府公布的保護名錄中,城關共有四個:1、紙紮;2、鑼;3、面製品工藝;4、“正月二十三玩水洞”。

文物古迹

文物保護單位
省級五處:1、普安州文廟;2、張道藩故居;3、北門城樓及古城亘;4、普安州城隍廟;5、九間樓
市級9處:1、碧雲洞摩崖石刻;2、范家公館;3、大威寺茶廳及泮池;4、謝家祠堂戲樓;5、水星寺;6、南極觀;7、萬壽宮女子小學;8、吳君襄墓;9、一街官井;
縣級12處:東嶽廟、白骨墳、七冤墳、南台山考棚、文筆塔、武筆塔、王專員別墅、財神廟、蔣宗魯墓、沈勖墓、鳳山書院、烈士陵園
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城關鎮又有12處新發現文物點,重點為橋樑、廟宇、古民居。

旅遊


景點

北門城鼓樓
北門樓
北門樓
盤縣北門城鼓樓,位於盤縣城關鎮,舊稱普安衛鎮遠樓,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該樓面闊五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穿斗式七架梁,底層有雙步迴廊,翼角翹高1米,青筒瓦覆頂。城樓古城垣,均為料石砌築,最高處有10餘米,寬39.6米,城牆上有城垛24處。該處為貴州省僅有的門樓俱存的古城樓。普安衛城樓,始建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十五年指揮使王威等始築土城垣,用石包砌。據明嘉靖《普安州志》載,城垣周長八里五分,高二丈三尺;設四座石拱城門:東雍熙、南廣居、西崇仁、北鎮遠。鎮遠門上建鼓樓一座;城垣因山形而築,西高東低,形如一口吊鐘。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東門改名會政。道光十一年(1831),南垣坍塌數十丈,后復修;咸豐三年(1853)補修東垣;咸豐八年城垣增高三尺。同治二年(1863)復修南門炮台。光緒二年(1876)修西門鼓樓,十二年重葺西北兩門鼓樓。
1952年前,整個城垣尚完好,以後漸遭拆毀,至1966年,毀壞過半。現僅遺存北門左右一段,長1100多米,高1.2~5米不等,厚0.6米。西門門洞猶在,“崇仁門”石匾亦存。北門完好,門洞為半圓拱,拱券縱聯分節並列砌築(亦稱聯拱法),高5.5米,拱跨5.87米,進深23.8米。入門洞2.9米處,有豎向拱槽,寬2.6米,深0.6米,為設置城門處,其木芯鐵面城門於1957年拆除。北門及左右城垣均為料石砌築,北門城台高9.9米,寬39.6米。上存城垛24個。現北門城台上的鼓樓為民國17年(1928)仿昆明“近日樓”重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穿斗式七架梁。底層有雙步迴廊,現已用土磚封檐,只敞露明間。翼角用撐拱起翹,翹高1米,出檐逾2米,小青瓦覆頂。現完好。
北門為省內明代城門中建築年代最早之城門,門、樓俱存,為省內所僅有。1981年9月23日,原盤縣特區政府將北門鼓樓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6月,六盤水市人民政府將北門鼓樓及殘存的城垣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進行維修,2002年6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間樓
九間樓位於盤縣城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長征路過盤縣時的總指揮部駐地,也是著名的“盤縣會議”會址。因上下各九間,俗稱“九間樓”。該樓始建於1928年,原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第五
師師長黃道彬的武營,樓體為二層木質穿斗式梁架,單檐歇山頂式建築。建築面積817.6平方米,因上下各九間,俗稱“九間樓”。1982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碧雲洞
碧雲公園
碧雲公園
碧雲洞一一“曲洞吞溪十里幽,一方佳麗冠南州”的碧雲洞位於城關鎮南1.5公里,系天然喀斯特溶洞。洞長6.5公里,有三條溪水匯合而入,又稱“水洞”。明《統一志》稱其為“普安第一奇觀”,在《中國名勝辭典》和《徐霞客遊記》中有碧雲洞景觀的記述。1992年加入國際洞穴協會。碧雲洞分洞景和崖景,洞號分水洞和旱洞,水洞分進口和出口,相距6.5公里,伏流貫通其中,流出風洞,泄入南扳橋河。崖景分東崖景於。西崖景,東崖景有碧雲寺、迴音亭和碑林。西崖景自下而上有岩台、曲徑、天梯、棧道、凌雲洞、真是步步登步步奇,處處有險處處歡。
碧雲洞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明清兩代碧雲洞的摩岩石刻就多達28處,有明嘉靖三年(1524年)監察御使江良才在天洞口外石壁上留下的行書石刻“水洞”二字,至今~-400}年歷史。嘉靖34年“普安第一進士盤縣人蔣虹泉(即蔣宗魯)又在崖上留下了“廊廟江湖,人間仙景”,八個楷書石刻大字,有巡按貴州監察御使陳效題的“通天一門”等摩岩石刻。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五月初三日徐霞客對碧雲洞作了認真的考察和翔實的記述,他在((遊記》中寫到:“洞門北向迎溪,前有巨石坊,題,‘碧雲洞天’始知是洞之碧雲也”,可知明朝時此洞已被取名為碧雲洞,徐霞客還提到張渙、沈思充題寫的詩碑,“詩不甚佳,而渙字極暹活可愛、足以徐霞客在《遊記》中稱其有“懸龍脊”、“十八龍田”、“蛇脫皮”踞獅等洞中四絕,而宏大的內廳則被稱之為秦朝的阿房宮和漢朝的來央宮。1984年縣政府在此修建了碧雲公園,園內仿建了古牌、樓、大門和亭閣、茶室、水池、花園、石牌坊等,屹立於園中的徐霞客塑像、身背包袱雨傘、風塵僕僕、宛如當年旅遊考察之神情,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日,有“玩水洞”的習俗,全縣各族人民前來遊覽“碧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