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年夜飯的結果 展開

年夜飯

年尾除夕的聚餐

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

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寓意。

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在外工作的人也要趕回來過新年、吃年夜飯。一年一次的年夜飯,是全家都要動員的大餐,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平日里捨不得吃的,或是寓意吉祥的菜品,這也是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許。年夜飯,吃的是喜悅,品的是親情,縷縷飯香中聞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習俗意義


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甚多,而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來表達感激之情。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古老的傳統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眾多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過年不回家這也使年夜飯成為了空談。
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后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蚝豉(寓意好市)、髮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生蒜(寓意會計算)、臘腸(寓意長長久久)、年糕(寓意年高)等以求吉利。各個地方根據不同的習俗,有不同的菜品和寓意。

常規食譜


綜述

年夜飯
年夜飯
年尾除夕,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在河南人的新年裡,“餃子”絕對是重頭戲,沒有餃子的春節是難以想象的。
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中國南方地區的年夜飯有兩樣菜不可少,一是有條頭尾完整的魚,象徵年年有餘;二是丸子,南方俗稱圓子,象徵著團團圓圓。

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年夜飯
年夜飯

餃子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原名“嬌耳”,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除夕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
傳說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其實,餃子古代稱“角子”)。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世代流傳。
年夜飯
年夜飯

長面

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麵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麵、葷面、挂面……

湯圓

又名湯糰、浮元子,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裡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里煮食,寓意團團圓圓。湯圓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采。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當然,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擺上了餐桌。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中國各地的年夜飯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糰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閩粵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廣東潮州人初一吃當地特有的“腐圓”;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麵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
年夜飯
年夜飯

年糕

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據說,最早時年糕是為午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吃魚

春節吃魚可是有講究的,預示著年年有餘,所以春節吃魚是國內常見的一項習俗。除夕吃頓團圓飯,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魚“余”同音,年年有“余”,圖個吉祥,圖個喜慶。

特色菜譜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年夜飯菜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其宗旨就是飯菜要代表吉祥,象徵著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要萬事順利。年夜飯菜譜講究名稱吉祥如意,菜做出來要色香味俱全,下邊是幾個年夜飯做法。

五福臨門

1.
準備食材:杏鮑菇、火腿腸、玉米、胡蘿蔔、青瓜等。
年夜飯
年夜飯
2.
所有食材洗凈,玉米掰成粒,杏鮑菇、火腿、胡蘿蔔、青瓜切成玉米大小粒;
年夜飯
年夜飯
3.
熱鍋,倒入橄欖油,放杏鮑菇煸香;
年夜飯
年夜飯
4.
放入火腿腸,繼續編炒;
年夜飯
年夜飯
5.
加入胡蘿蔔粒、玉米粒;
年夜飯
年夜飯
6.
改為大火加入青瓜粒;
年夜飯
年夜飯
7.
放六月鮮醬油,
年夜飯
年夜飯
8.
放鹽、香蔥炒均即可。
年夜飯
年夜飯
五福臨門成品圖
年夜飯
年夜飯

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
麵粉➕水➕酵母混合均勻,揉成光滑的麵糰,醒發至1.5倍大,取發好的麵糰50克,揉成饅頭形狀
● ● 發好的麵糰加適量的可可粉調成棕色麵糰捏出羊的犄角,用白麵糰捏出羊的頭,把羊頭和犄角沾點水粘在羊的身體上。
年夜飯
年夜飯
● ● 用葡萄籽給羊安上眼睛,用牙籤扎出羊的鼻孔,用棕色麵糰做出裝飾粘在羊頭上,漂亮的羊就做好了。涼水上鍋,醒發20分鐘,開火,水開後計時15分鐘,關火,3分鐘后揭鍋蓋,小羊就蒸熟了。
年夜飯
年夜飯

團團圓圓

團團圓圓
團團圓圓
1.材料圖一:牛肉泥和生薑
2.
材料圖二:煮好的肘子湯,第二日就結成了肉湯凍。
年夜飯
年夜飯
3.
肉泥中加入老抽15克、生抽30克、蚝油20克、胡椒粉1克、鹽4克、糖5克、米酒50克、生薑末15克調拌均勻。註:這兒鹽少放點,因後面還要調味。
年夜飯
年夜飯
4.
取“3”調了味的肉泥150克加入肉湯凍120克、濃湯寶15克、米酒15克和澱粉2克徹底攪拌均勻。註:根據實際需要或許要加少量的鹽和糖調味。
年夜飯
年夜飯
5.
最後加入蔥油1湯匙調拌勻,這就是包心丸子的餡心。
年夜飯
年夜飯
6.
調好的餡心放入冰箱冷藏室讓其凝固,方便包餡。或者用虎口擠出一個個的小丸子,放入冷凍層略凍20分鐘。
年夜飯
年夜飯
7.
將“3”調了味的餘下的肉泥加十三香1克、麵粉25克,清水50克充分攪拌均勻。
年夜飯
年夜飯
8.
這就是包心丸子的外層餡。牛肉泥要多摔打幾次,使其完全上勁,這樣外皮才會筋道彈牙。
年夜飯
年夜飯
9.
9.取“8”包心丸子的外層餡一小坨攤開,放一個“6”包心丸子的餡心小丸子在中間。
年夜飯
年夜飯
10.
用虎口包擠出大丸子。
年夜飯
年夜飯
11.
動作快的可以邊包邊下入水中,手慢的就全部做好再下丸子。
12.
水燒到冒小泡,將丸子全部下入鍋中,待到再開,漂浮起來丸子基本上就熟了。
年夜飯
年夜飯
13.
撈出泡在冰水裡,待涼透收入冰箱冷凍室保存,隨吃隨取。
年夜飯
年夜飯
團團圓圓成品圖
年夜飯
年夜飯

歡樂今宵

歡樂今宵
歡樂今宵
【材料】
豬裡脊肉200克、雞蛋2個、木耳(泡發)80克、黃瓜和冬筍各40克、生抽2茶匙、薑末4克、油1湯匙、鹽、生粉各1茶匙
【做法】
1.豬裡脊肉洗凈切成片,用生粉拌勻腌片刻。雞蛋磕入碗中打散,黃瓜洗凈切片,冬筍剝殼洗凈,切片后焯水瀝干。
歡樂今宵做法
歡樂今宵做法
2.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時倒入蛋液,待其凝固時用鍋鏟攪碎,盛出待用。
歡樂今宵做法
歡樂今宵做法
3.鍋中留熱油,爆香薑末後放入裡脊肉片迅速翻炒至熟,再依次放入木耳、黃瓜、筍片炒2分鐘,倒入生抽並加鹽翻炒1分鐘後放雞蛋碎炒勻即可。

年年有餘

年年有餘
年年有餘
【材料】
鱸魚1條、黃豆醬1湯匙、香蔥和薑片各8克、青和紅椒各3克、鹽適量、料酒2茶匙、油1湯匙
【做法】
1.鱸魚去內臟和鰓、刮魚鱗(可讓魚販代勞)后,在魚背淺割一刀,用鹽、料酒塗抹魚身腌5分鐘左右,在魚肚內塞香蔥、薑片,放入盤中后塗上黃豆醬。
年年有餘做法
年年有餘做法
2.鍋內放水燒開,放上魚盤,加蓋大火蒸10分鐘。利用蒸魚時間將青、紅椒切絲備用。
年年有餘做法
年年有餘做法
3.將油燒至六成熱后淋在蒸好的鱸魚表面,再放上青紅椒絲做裝飾即可。
年年有餘做法
年年有餘做法

蚝運當頭

蚝運當頭
蚝運當頭
【材料】
牛肉350克、青椒30克、蚝油2茶匙、白糖和鹽各1茶匙、生粉1茶匙、薑末3克、料酒1茶匙、油2茶匙
【做法】
1.牛肉洗凈切成丁,放入生粉、料酒、1/2茶匙鹽拌勻腌片刻。青椒洗凈去蒂,用刀背輕輕拍扁后橫切成小塊,姜洗凈切末備用。
蚝運當頭做法
蚝運當頭做法
2.鍋中放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薑末中火爆香,放入牛肉丁炒至變色。
蚝運當頭做法
蚝運當頭做法
3.依次放入蚝油、白糖和剩餘的鹽炒勻後放入青椒,炒至青椒斷生時即可盛出。
蚝運當頭做法
蚝運當頭做法

紅火大年

紅火大年
紅火大年
【材料】
排骨800克、薑片5克、老抽2湯匙、油和花雕酒各1湯匙、桂皮和八角各3克、鹽1/2茶匙、白糖1茶匙
【做法】
1.排骨洗凈后斬成長短相似的段,放入清水中燒開氽燙至出血水,撈起瀝水備用。
紅火大年做法
紅火大年做法
2.炒鍋內放油,燒至六成熱時爆香薑片,放入排骨煸炒到金黃微焦。
年夜飯[年尾除夕的聚餐]
年夜飯[年尾除夕的聚餐]
3.依次放入花雕酒、老抽、白糖和鹽炒勻,放八角、桂皮后倒入沒過排骨的開水,調中火燜12分鐘左右後開大火至湯汁將收干時出鍋,擺盤時可將排骨在盤中擺成一圈似盛開的玫瑰花。
紅火大年做法
紅火大年做法

南北差異


年夜飯
年夜飯
南方北方春節飲食風俗的差異。雖然中國早就大一統,飲食風俗,還是有地域性的。正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餅”、“南甜北咸”之類演繹。年夜飯有南北的地域差異,南方除了菜肴外還有年糕,而北方一般吃餃子。
除夕吃頓團圓飯,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魚“余”同音,年年有“余”,圖個吉祥,圖個喜慶。我國南北各地的魚餚甚多,如蘇菜中的“荷包鯽魚”、烏蘇里的“油炸鰉魚塊”、川菜中的“瓣鯽魚”、粵菜中的“香滑鱸魚球”、湘菜中的“祁陽筆魚”、京菜中的“醋椒魚”、津菜中的“高麗銀魚”、東北菜中的“白松大馬哈魚”等等,都是名響一地的魚餚。
冷知識「你知道南北方年夜飯的差異嗎?」
年夜飯
年夜飯
對北方人而言,除了雞鴨魚豬肉牛羊肉等葷菜之外,餃子是餐桌上的重頭戲,有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也有招財進寶的說法。在包餃子時,還會放入幾枚硬幣,預示來年財運滾滾,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福。
而南方人的餐桌上一定會有湯圓和一條頭尾完整的魚,寓意著團團圓圓、年年有餘。其他多半是清蒸、湯水類清淡菜品。

各地特色


各地年夜飯

上海人過春節較注重的有兩個舊俗,一是吃年夜飯;二是逛城隍廟。廣東人十分注重除夕的“團年飯”,除合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趕回來過新年。福建福州有句老話:“好囝不賺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賺大年三十晚上的錢)”。即使遠行經商、打工的福州人,在除夕前一定會返家過年,合家團圓,吃頓團圓飯。湖北人吃年夜飯講究“三全”、“三糕”、“三丸”。四川除夕時,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在河南人的新年裡,“餃子”絕對是重頭戲,沒有餃子的春節是難以想象的。每到大年三十,從上午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剁餡、擀皮忙活起來。根據家裡的人數,這一天包的餃子不光是當天要吃,還包括了初一早上,甚至有些地方還包括了初五早上。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山東人過年,餐桌上也更加豐富起來,油潑鮮魷、油潑扇貝、辣炒蟶子、香芹蜇頭等各式海鮮也繽紛上桌。此外,還有將紅棗蒸入饅頭中做成的棗餑餑也是山東人過年必吃的點心。

關東年夜飯

保留古風俗,年夜飯在除夕的夜晚又稱“團年”或“合家歡”,因為這頓飯以後就要告別舊歲迎來新歲了,所以又稱“分歲”。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年夜飯通常是舊時關東農家中一年內最豐盛的一頓飯,必須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滿桌的酒菜中必須要有魚,表示新的一年有餘錢、餘糧,一切都很寬裕。還必須有一碗紅燒丸子,表示闔家團圓。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關東老百姓始終有“窮過年,富過年,不吃餃子沒過年”的說法。餃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圍繞餃子的起源,民間產生過不同的傳說和故事,但關東人一直崇尚春節的第一頓餃子在除夕夜子時(零點)吃,此風俗遍布關東城鄉,並世代相傳。
如今在東北的許多農家,年夜飯依然保持著古時的許多風俗,如吃飯前祭祖,放鞭炮,吃餃子等。但由於年夜飯的吃喝已不重要了,年夜飯早已超出了‘吃’的範圍,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它溫暖在一家人的問候和溫情中。既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有希望之意。

土家年夜飯

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各個村的農家就忙開了。為了準備好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土家人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以前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肉,糯米也是稀罕東西,因此家家都把這兩道菜當作年夜飯展示手藝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犒勞辛勞了一年的家人。除此之外,海帶還曾一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因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區吃鹽巴都困難,醫療條件也差,經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飯上一道海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人來說,真可謂“山珍海味”,經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飯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年夜飯的“舞台”。
土家人吃過年夜飯後,各家都會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台灣地區

台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台灣人過年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元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一個月。 “尾牙”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台灣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祭拜土地公,各商家行號也要在那天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送完神后,家家戶戶就開始“清屯”,舉行大掃除。除夕,也叫大年三十,出外謀生的家人,都要趕回老家來團聚;如無法趕回,家人就要空出一個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團聚。全家一起圍著桌子吃一年之中最豐盛的菜肴,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爐,爐邊置一些銅錢,以示溫暖如春,財氣旺盛。
吃完之後,年長者要給年少者“壓歲錢”,然後全家圍坐在爐邊,說說笑笑,通宵不眠,叫“守歲”。初一這一天,信徒們除祭拜自家的祖宗神仙之外,還要到廟裡燒金、焚香、上供品祭拜。全家人著新裝出遊,稱作“出行”或“行春”,取越走越能存錢的意思。

風俗演變


家庭DIY模式

傳統自製年夜飯,依舊是中國多數家庭的選擇。2013年12月中國吃網發起網路調查《除夕不放假,你的年夜飯在哪裡吃?》結果顯示,87.39%的投票者選擇在家裡吃,排在第一位。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製作美食,享受天倫之樂才能體驗地道年味兒。

酒店定製模式

隨著網路經濟的發展,酒店定製年夜飯早已倍受人們青睞。傳統酒店年夜飯多以套餐的形式出現,而“私家訂製”成為2014年年夜飯主流。以首都北京為例,北京年夜飯酒店選擇分為兩批:一批是市區的酒店年夜飯消費,該類消費主要以吃特色美食為主;另一批為郊區年夜飯消費,此類年夜飯消費是集美食、娛樂、休閑、度假於一體,度假的同時,享受春節的味道。

網購半成品

隨著酒店預訂年夜飯的火熱,桌位緊俏、酒店爆滿等問題迎面而來,市民另闢蹊徑,網購年夜飯半成品成為新寵,讓網商們的生意火爆無比。
雖然網上年夜飯有諸多好處,但是購買者還是以20歲—40歲左右的接受新生事物快、熱愛網購的中青年為主,普通市民們對這種新生事物還普遍持有謹慎態度。
如:
1.詢問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綜合考慮賣家發貨地的遠近,以減少食物運送時間;
2.收貨時應拆開包裝檢查產品,注意保存發票、收據等消費憑證,以便產品出現問題時進行維權。
3.要盡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稱、內容、規格和價格。
4.最好能以書面形式約定,仔細核對清單,做到定位、定時又定價,注意保留預訂單據、發票等證據,以便在權益受損時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