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酵母菌感染的結果 展開

酵母菌感染

真菌感染的一種

酵徠母菌感染,是真菌感染的一種。主要是因為病人免疫力低下,導致體內菌群失衡引起的。其癥狀是瘙癢、灼痛及分泌物增多等。可以用克霉唑、咪康唑等抗菌藥物對症治療。

簡介


酵母菌是某些種類的真菌(真菌自然地存在於身體之內)。然而體內真菌過多也會造成問題。事實上,有害細菌會控制大局,把有益細菌排擠出去。這會改變身體的環境(或生態),在有害細菌入侵的地方造成感染。
酵母菌感染可能會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生對象不論性別。16-35歲之間的女性更容易出現陰道酵母菌感染,但它也可能發生在10歲左右的女孩或年紀大於35歲的婦女身上。陰道酵母菌感染不一定是由性行為引起的。

癥狀


陰道酵母菌感染的主要癥狀就是下體痛癢。其他癥狀包括陰道分泌一種白色無味的黏液,多伴有外陰唇灼熱疼痛,特別是在排尿時。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會出現上述癥狀,但大體來說,如果不出現痛癢,那麼就不太可能是酵母菌感染。有些女性在月經期會出現分泌物,通常這並不暗示她出現了酵母菌感染現象,尤其是在沒有出現痛癢癥狀的情況下。
儘管痛癢是酵母菌感染的主要癥狀,但如果之前從未出現過感染,你可能很難弄清楚是什麼引起了你的不適。這就需要醫生的診斷。以後,如果再出現類似的癥狀,你就能弄清問題的所在,或者至少能區別酵母菌感染和其他病症。

病因


假絲酵母型酵母菌感染最主要的起因是:身體疲勞、休息不足或生病引起的身體免疫能力下降。複發性酵母菌感染可能是由糖尿病等疾病或者身體、精神上的壓力造成的。除此之外,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包括避孕藥)、營養不良和食物的變化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在一些罕見的病例中,複發性酵母菌感染是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徵兆。如果經過適當的治療,還不能痊癒,那可能性就更大(在下一節的療法中我們將繼續討論這個話題)。
有些女性在月經期末尾會出現輕微的酵母菌感染現象,這可能是由身體荷爾蒙和pH值變化引起的。這種感染通常無需治療,它會在月經期結束后自動消失。孕婦更易出現酵母菌感染。
天氣狀況也會影響酵母菌感染的幾率。炎熱潮濕的天氣中,更容易感染。在冬季,衣服過厚或室內溫度過高都會增加患酵母菌感染的可能性。

預防


酵母菌感染也可以通過性行為傳播。男性不太容易發現自己患有酵母菌感染,因為他們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癥狀。如果男性確實出現了感染癥狀,那麼癥狀可能包括:生殖器上出現潮濕且不斷脫落的白色皮疹,同時包皮下紅腫痛癢。然而,同女性一樣,免疫力下降才是引起男性酵母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性行為。
避免酵母菌感染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性行為。如果無法避免,避孕套可以為你提供最好的保護,避免酵母菌感染以及其他通過性行為傳播的疾病,包括HlV病毒。沒有單一性對象的人,在發生性行為時一定要使用避孕套,即使用其他方法避孕也一樣。如果一方被確診酵母菌感染,另一方也應接受治療。

藥物療法弊端


治療酵母菌感染的非處方葯含有以下四種活性成分之一:
(1)布康唑(硝酸布康唑3);
徠(2)克霉唑(Gyne一Lotrimin等);
(3)咪康唑(雙氯苯咪康唑7);
(4)噻康唑(Vagistat)。
這些藥物都屬於同一個抗菌家族,作用原理也相同——打破假絲酵母菌的細胞膜,直到細胞最終被分解。美國藥品與食品管理局於1996年12月和1997年2月分別批准把硝酸布康唑3和Vagistat從處方葯變成非處方葯。其他藥物則很早就被列為非處方葯了。
儘管這些藥物都有效,但治療后感染的複發率卻很高,約有一半病人在治癒后4周內就複發了。而且,這些藥物還有各種副作用。常見但不太嚴重的副作用有頭疼、陰道灼熱、感染、痛癢、發炎。而不太常見的副作用有皮疹、喉嚨痛、腹痛、鼻炎、尿痛、夜尿頻多、外陰腫脹陰道乾澀、發炎、疼痛以及性行為時出現疼痛。
想到有這麼多後遺症,你也許會質疑這些抗菌藥物。如果一種藥物的副作用和病症本身一樣可怕,或者更加可怕,一個快速的成本/收益分析絕對會給出明確的答案:這不值得。

益生菌療法


科學研究已確認,酵母菌感染中出現的微生物不平衡現象是感染的病原因素之一。而且,人們也認識到是微生物不平衡引起了酵母菌感染,而不是酵母菌感染引起了微生物不平衡。解決這種不平衡的唯一辦法是調節泌尿生殖系統(UGS)中益生菌的數量。這可以通過幾種方法實現。
首先,泌尿生殖系統里的益生菌通常的作用是控制有害微生物。它們在身體其他部位所做的工作也差不多:生成一些複合物,其中有些是保留那些益生菌而直接攻擊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質。
其次,益生菌也會降低泌尿生殖系統的pH值。這很重要,因為致病(有害)微生物不像益生菌那樣喜歡pH值低的環境。益生菌自動生成乳酸等酸性物質,所以又被稱為乳酸菌。它們的存在本身就可以抑制病原物的生成。事實上,有害細菌將會發覺自己被酸性物質包圍,失去了保護,它們最終將死去。
再次,益生菌還會生成過氧化氫。在泌尿生殖系統中,過氧化氫會起到清潔作用。病原細菌非常脆弱,而益生菌卻有更強的抵抗力。正如在前面所論述的那樣,這是場數量之爭。哪種細菌的數量更多,它就能獲勝。這就是要補充益生菌,使它們的數量超過敵人——有害細菌的原因。
有以上的作用,益生菌就能被成功運用於治療酵母菌感染。補充益生菌的方法之一就是食用含有活性微生物的酸奶。一直以來,這都是一種傳統療法,在後面我們會詳細討論。酸奶還可以作為栓劑來使用。事實上,在歐洲就可以買到含有低壓凍乾的嗜酸乳酸桿菌的酸奶栓劑。通過低壓凍干技術把大量乳酸菌裝入膠囊,然後放入目標位置(如陰道),在那裡膠囊會分解掉並釋放出益生菌。於是,益生菌就在身體里不斷生長。
這就是健康人體內的自然狀態。益生菌在陰道或其他泌尿生殖系統部位生長,抵禦有害微生物。我們體內的黏膜上都有益生菌,它們聚集在身體的管道或腔室里,直接接觸空氣(如陰道里的益生菌)或我們所吃的食物(如結腸里的益生菌)。身體平衡由於某種原因而被打破后,益生菌的數量減少,從而造成pH值上升、細胞里的附著點打開,致病微生物開始附著生長。
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是最普遍的酵母菌感染現象,現在讓我們來專門討論一下它。大家都知道乳酸能抑制白色念珠茵的生長,但是具體過程卻無人知曉。似乎是三個遊戲者——乳酸菌、白色念珠菌和碳水化合物之間正在進行某種平衡活動。我們己經討論了前面兩個,那麼碳水化合物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呢?
碳水化合物有不同的形式,但是它們的基本化學構成是相同的。它們的樣子並不重要,但為了使講解簡單,我們假設它們都是糖。糖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葡萄糖果糖。葡萄糖通常稱為血糖。大多數糖都能被分解或轉化成葡萄糖,然後被有效利用。對身體細胞、細菌細胞和酵母菌細胞來說都是如此。幾乎所有的生命體都喜歡糖。糖的組成越簡單,就越容易分解,也就越快被吞食和利用。
身體的某個部分在什麼時間有多少糖是受到嚴格控制的,因為微生物很可能將大量糖分濫用於促進自身生長。這就是造成酵母菌感染的原因。在實驗室培育酵母菌或益生菌時,常常會加入糖分來加速細菌的生長。向細菌中直接加入純葡萄糖時,它們就像置身於天堂一樣。然而加入益生菌時,益生菌中的糖分(被稱為益生元)不會促進致病微生物的生長。而葡萄糖不是益生元,所以即使是有害細菌也可以利用它。
有幾種原因會造成體內的糖分過多,從而容易使人體患上酵母菌感染。例如,含大量糖或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促進酵母菌和類似微生物的生長。某些讓人無法充分利用體內糖分的病症(如糖尿病),可以造成體內糖含量嚴重超標。糖尿病患者通常會隨尿液排出大量糖。這又給細菌和酵母菌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即溫暖、潮濕、多糖的環境。
上面己經提到,酸奶被用來治療酵母菌感染己經有很多年歷史了。臨床結果卻很複雜:時好時壞。調查證實使用酸奶的問題之一是:並不是所有的奶製品都含有乳酸桿菌這種治療酵母菌感染最關鍵的微生物,而且那些含有乳酸桿菌的商品所含的活性益生菌可能很少。要使酸奶療法成功,找到一家聲譽良好並且知道如何銷售和處理這些產品的廠商是十分重要的。具體來說,就是廠商要知道怎樣不去破壞活性微生物。
對益生菌的處理過程叫做"發酵"。它甚至比培育益生菌本身更為重要。益生菌很容易受到一系列可變因素的影響:溫度、水分、食物等。如果發酵過程中這些可變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益生菌的性質會發生很大變化,而且通常是向不好的方向變化。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使益生菌的生長環境達到最佳也是至關重要的。
再次強調,最重要的是益生菌中要含有乳桿菌雙歧桿菌,因為酸奶中兩種主要微生物——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是短暫有機物。也就是說,它們不會植入胃腸道。要有效地治療酵母菌感染,就必須不斷地大量將之和LA-5等雙歧桿菌一起輸入胃腸道。
體內致病細菌過多時,你就要快速清除它們。服用含益生菌的補給品,大量的益生菌就能被直接輸送到感染部位。即使和其他有助於對抗有害細菌的食物一同使用,補給品也一樣有效。曼越桔產品經常被用於治療尿路(UTIs)感染,不論是細菌感染還是酵母菌感染。
胃腸道是一個活躍的系統,裡面的東西始終在變化。其中一種變化就是,裡面的細菌——有益細菌和有害細菌——在不斷地附著和分離。如果有害細菌的數量超過有益細菌,結果就是疾病或感染。因為有益細菌——益生菌——無法搶佔陣地,從而使體內平衡朝對它們有利的方向發展。
曼越桔有一種抗凝結的作用,能抑制細菌的附著。如果把它加入益生菌,它就能幫助益生菌搶佔陣地。曼越桔能夠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從而促進大量有害細菌的分離。這就在腸道表面給有益細菌騰出了空間,使它們能夠開始工作。
當然,曼越桔同樣有可能使一些有益細菌發生分離。然而,這並沒有被證實。還記得嗎,大多數情況下,有多少有益細菌能通過補給品進入胃腸道——數百億。補充如此之多的微生物有機體能讓身體平衡朝有利於有益細菌的方向轉變。而且,曼越桔並不是百分之百地發揮效用。它不會令所有的細菌分離,而只是在結腸上清出空間,讓有益細菌能夠附著。有了這些好處,一些複合產品,如益生菌和曼越桔混合物,很可能成為將來益生菌產品的發展方向。
隨著研究者對如何使用益生菌治療酵母菌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關於這個領域的新知識會被挖掘出來。事實上,益生菌不僅安全有效,而且不像其他非處方葯一樣有許多副作用。在歐洲和日本,益生菌被用於對酵母菌感染的治療中已經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和其他國家早晚也會出現同樣的趨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驗證明了益生菌對酵母菌感染的治療作用。
2001年《感染疾病》期刊中有研究報道了益生菌(乳桿菌)的療效。該文指出,益生菌使病原體的生長被抑制了50%-74%。所以,患者可以嘗試口服某種經臨床證實的益生菌補充劑和使用含特定乳桿菌的酸奶在睡前灌洗陰道的辦法,來改善和防治酵母菌感染形成的陰道炎。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以及加拿大益生菌研究中心的里德博士和安德魯·布魯斯等科學家對若干不同的孔桿菌進行了20多年的臨床研究,證實了某幾種益生菌株對尿道感染和減少尿道病原細菌有效。
在一項專門針對32位患細菌性陰道炎的女性進行的研究中,一部分人每天服用1-2片某種益生菌(嗜酸乳桿菌)片劑,而另外一些人則接受安慰劑治療。兩周后,使用該片劑的人約有77%被治癒,而使用安慰劑的人只有25%被治癒。
在另外一項實驗中,給其中28位女性病患者服用某種益生菌劑,而另外29位則服用安慰劑。一周後進行檢查,發現16位益生菌使用者已經痊癒,而另一組中治癒的人數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