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后鄉

石后鄉

位於東經119°22′30″~119°27′54″,北緯26°39′29″~26°46′35″之間,居市境西部,距市區公路里程21公里。1958年8月設石後人民公社、1961年8月改為石後區、1966年7月復稱石後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銷石後人民公社,成立石后鄉,下轄14個行政村,113個自然村,總面積61.318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石厝村。

2017年,石后鄉行政區域面積5910公頃。截至2020年11月1日,石后鄉常住人口為3927人。

鄉鎮概況


石后鄉是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轄鄉。位於蕉城區中部,距市區11千米。轄14個行政村。省道下(塘)天(湖)段過境。農業主產水稻、薯類,兼產菌類。
取石厝村和后壠村首字得名。今石后鄉地域古時大部屬青田鄉二十三都,部分屬二十二都、六都,解放初期隸屬洋中鄉。1958年設石后鄉,1959年改稱人民公社,1961年改設石後區,1962年併入洋中區管轄,1966年7月成立石後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為石后鄉。
位於市境西部,馬頭山東南麓。東接七都、金涵,西靠洋中,北連九都。鄉駐地石厝村。全鄉國土面積61.318平方公里。屬山丘地,境內有石磨岡山、大崗山、石牛山、三峰山、桐峰頂山及與洋中交界的石虎頭山等山峰20餘座,上竹洋村附近的石磨岡山海拔935米,為境內最高山峰。石后境內諸山是七都溪與大金溪分水嶺的構成部分,境內溪流分別注入上述兩河。主要河流有大澤溪,為七都溪中游段。芹坂頭溪,源於桐峰頂山西南麓,溪水向西,經石厝納新橋頭溪、又經芹坂頭、陳坂,於洋中陳洋村匯入大澤溪。彭溪,源自石磨岡山南麓,經竹洋、墓前,向東北經七都小溪村,長約8公里,注入七都溪。里占溪,源自安仁寺後山,向南注入金涵水庫。嶺尾溪,源自洋中起頭峰東坡,流經小嶺村,納小嶺溪,向東注入金涵水庫。定洋溪,源自三峰山北,經定洋、大坪,向西北在洋中上坎村注入溪源溪。石后鄉屬亞熱帶氣候,年均降水1800毫米,年均溫度15.8度。
全鄉有14個行政村,設145個村民小組,118個自然村(其中已基本無人居住的自然村有43個)。全鄉3206戶,交通便利,省道寧古公路橫跨全境,長13公里,村級水泥路硬化35.5公里,是蕉城區最早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鄉鎮。鎮區面積約為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0人。其他較大的人口集中地為當洋村,1300多人。
石后鄉總耕地面積為16777畝,其中水田12271畝,旱地4506畝。林地57361畝。水稻、甘薯為主要糧食作物。年平均年產量為4600噸。經濟作物有茶葉、柑桔、林業、香菇、蘑菇、反季節蔬菜等。年銷售反季節蔬菜8000多噸,產值480多萬元。年均農業產值4500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19.6萬元。年約有3600名勞動力在外務工、經商,主要從事石材、養殖、運輸、服務、商貿展覽、建築、茶葉貿易、廢舊物資回收等行業。鄉域內有大澤溪水電站、大港水電站,年發電量分別為6354萬度、5113萬度。有農業產品生產加工企業5家,石材開採企業2家,塑料加工廠1家,工業總產值5076萬元。全鄉設立衛生所站14個,其中中心衛生所1所,從醫人員28人。有中學1所,區第十三中學(班級8個,學生420人,教師37人),小學6所(班級30個,學生380人,教師75人)。現已知石后鄉籍博士有6人。
石后鄉名勝古迹眾多。安仁寺,建於唐大中元年(874年);瑞林寺,建於唐龍德年間(927年);太后亭,建於1368年;還有明洪武年間文殊書院、清朝鼎峰學堂遺址等。鄉駐地周圍有“鑒水清暉”、“文峰聳筆”等天然景觀。境內分佈著野生紅豆杉水松、羅漢松等國家保護植物和野豬、羚羊、金錢豹、麂、穿山甲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石后鄉各村情況系統介紹:
石厝村
歷史沿革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石厝、光沃、室頭、新橋頭、南洋、光沃新村等6個自然村,設16個村民小組。482戶,1770人,常住人口1035人。大地總面積3.838平方公里,耕地1857畝,林地3008畝,森林覆蓋率達51.6%。糧食作物有稻穀、甘薯。稻穀年產量742.8噸,甘薯年產量163噸。以農業為主,部分外出經商務工。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74.94萬元。有區第十三中學、中心小學各1所、初級小學2所、衛生院1所、門診樓1幢、郵電局1所、供電所1所、教堂1座。古建築有石氏宗祠祖廳,始建於1279年,重建於民國三十二年,建築面積625平方米;順水宮,紀念林九娘為民除害,始建於1341年,1977年重建;招福崇,即教堂,始建於1877年;太后亭,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有古羅漢松1株。百年榕樹1株,在小學旁。有大學文化以上85人,其中博士1人,石珏,美國愛達荷大學博士生。歷史名人有石磊,1893年出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畢業,民國36年(1947年)任福建省財政廳廳長。石增華,任民國第八戰區司令部上校,民國38年(1949年)任羅源縣長。
石厝村傳舊時村後有一石洞,洞前建村蓋房,故名。在市區西北,直距11公里,寧古公路北側,海拔380米。村委會駐地。234戶,1095人,常住人口835人,大學文化以上53人。1223年建村,石姓,傳由南京鳳陽府八角井遷來。房屋約200幢。耕地721畝,林地1328畝。第十三中學設此,中心小學、供電所、郵電局和衛生院各1所。通電、電話、電視、自來水、水泥路。
光沃村傳原名扛告,意為扛著跛子告狀,後方言衍為光沃。舊志作“江嶴”。在石厝村南偏東,路程0.9公里,寧古公路東南側。110戶,425人,常住人口228人,張姓,傳由寧德城關狀元里遷來。房屋105幢。耕地391畝,林地604畝。有水松1株,胸徑80公分以上,在水尾廟前。通電、電話、電視、水泥路。
室頭村原名錫頭,後方言衍為今名。在石厝村東1.2公里,金雞岡山西北側。聚落呈梯形,房屋110幢,116戶,512人,常住人口353人。彭姓,由古田縣杉洋鎮遷來。耕地506畝,林地701畝。有1株百年以上羅漢松,胸圍135厘米。村裡有傳統制鼓工藝。通電、電話、電視、簡易路。
金雞岡山,在鄉政府駐地東南方向,主峰海拔598米,山形似雞而得名。
光沃新村因為地質災害的原因,光沃村計有四十餘戶搬遷至此,於1989年建村,故名。在石厝村東南,路程300米。45戶,170人,常住人口105人,張姓。房屋43幢。耕地151畝,林地243畝。通電、水泥路、自來水、電話、電視。
南洋村村南有一大片水田,故名。在石厝村東南,路程1.3公里。11戶,86人,常住52人,彭姓,1985年建村。房屋10幢。耕地86畝,林地132畝。通電、電視、簡易路。
1958年設石后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1.1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石厝、芹后、光榮、當洋、大嶺、小嶺、定洋、上竹洋、小漈、下竹洋、大墓前、三望、林下洋、陳坂14個村委會。
芹后村行政村
988年12月成立村委會。轄芹后、大坪等2個自然村,設村民小組5個。193戶,987人,常住人口760人。耕地623畝,林地1778畝。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33.49萬元。經濟作物有稻穀、甘薯、茶葉等。稻穀年產量298.8噸,甘薯年產量63.3噸,茶葉年產量37.5噸,年收入30萬元。兼營商貿運輸採礦業,擁有20部機動車從事運輸業。日用商店5間,平均年銷售額約8萬元。有村委樓、祖廳、會場、小學校舍、醫療站各1幢。古建築有祠堂2座。古寺廟瑞林寺,始建於五代後梁龍德二年(公元921年),重建於1991年,重檐式磚木結構。村邊有一古路亭。五十年代初,曾有金錢豹入村。本村籍大學文化以上50人,其中博士3人。游芳憫,美國普林頓大學哲學教授,現居美國。游天童,加拿大多倫多皇后大學博士生。
芹后村因以前村裡野芹菜遍地,遷居時祖廳建在野芹菜地的後面,而得名。在鄉駐地西南1.4公里,寧古公路南側,海拔400米,村委會駐地。清初建村,游姓,傳由羅源縣遷來。共有168戶,人口842人,常住人口680人。耕地502畝,林業1478畝。部分村民外出從事石材開採、加工業。本村籍大學以上文化45人。村落沿溪而建,共有房屋138幢(新建60幢)。新村條狀排列,舊村房舍集中,呈圓形,三面環山。1971年修建一條引水隧洞,長180米。通電、電話、電視、自來水、水泥路。
大坪村房子建在一個大坪上,故名。在芹后村南1.1公里,坪肩山東南側。25戶,145人,常住人口80人,大學文化以上5人,游姓,傳於1907年建村,由芹后村遷此。部分村民外出從事加工玻璃業。村旁有小型水庫。房屋10幢,耕地121畝,林地300畝,通路、通電、電話、水泥路。
坪肩山,主峰海拔655米,在金雞岡山西南側
光榮行政村
光坂和安仁寺,取光字和仁字,后雅化為"光榮",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成立村委會。轄后壠、胡里、院后、上片山、周坑、光坂、東湖隘、后前埂、石鐘下、田頭樓、蛇樓等11個自然村,設10個村民小組。194戶,887人,常住645人,外來人口35人。大學以上文化16人。大地總面積3.845平方公里,耕地747畝,林地3801畝。以農業為主,主產稻穀、甘薯、茶葉。稻穀年產量299噸,甘薯年產量150噸。茶葉年產量50噸,年收入80萬。水果以雪柑蘆柑、橙為主。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93.87萬元。商店4間,年銷售額約4萬元。小學1所,醫療站1所,古建築有祠堂2座、祖廳2座。有古寺廟安仁寺,始建於唐大中元年(847年),經過宋朝、元朝至清康熙(1689年)重建。寺廟以石木結構為主,建築面積410平方。寺內的大雄寶殿重檐歇頂式、抬梁穿廳式混合結構,還保存著唐宋間的蓮花石柱磐、舍利塔、“金鋼石琢”等文物,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后壠村村后一壠田,故名。在鄉駐地北偏東1公里,寧古公路北側,石磨岡山西南麓。海拔430米。村會駐地。103戶,490人,常住人口315人,大學文化以上人口10人,張姓為主,1316年建村。耕地294畝,林地1968畝。村落沿山腳而環列,中有水池。房屋69幢,其中新建10餘幢。有小學、醫療站、老人會各1幢(所)。古建築有祠堂、祖廳各1座。通電、自來水、電視、電話、水泥路。
院后村村在安仁寺后,方言稱寺為院,故名。在後壠村東北,路程2.0公里。26戶,121人,現常住人口82人。房屋17幢,石姓為主。耕地73畝,林地275畝。通簡易路、自來水、電話、電、電視。
周坑村周姓居住,村在山澗旁,故名。在後壠村東偏北1.7公里。12戶,53人,石姓為主。房屋13幢。耕地24畝,林地171畝。通電、自來水、電視、簡易路。
陳坂行政村
以駐地村為名,1988年12月成立村委會。轄陳坂、四保、芹坂頭、伏亭下4個自然村,設村民小組9個。287戶,1194人,常住人口1094人,本村籍大學文化以上32人。陳官梅烈士,曾於三十年代參加紅軍,1938年北上抗日。1988年前,與芹后村合為一村,兩村大地總面積共計4.61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154畝,林地2002畝。以農為主,部分村民外出經商務工。農作物有稻穀、甘薯、茶。稻穀年產量462噸,茶100多畝,年收入10萬。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57.95萬元。村委樓1幢,小學1所,醫療站1所,小水電站1座(年發電量10萬度)。古建築有祠堂1座、寺廟1座、祖廳1座。
陳坂村古時野藤遍地,村處溪坂,古稱藤洋坂,後方言衍為今名。在鄉駐地西0.9公里,寧古公路西北側。海拔390米,村委會駐地。194戶,782人,部分村民外出務工經商。大學文化以上26人,陳姓,傳於唐末時建村。村落沿溪而建,成帶狀。房屋130幢(新建62幢)。耕地861.5畝,以農業為主。經濟林主要種植馬尾松、杉木、毛竹。村委樓1幢、小學1所、醫療站1所、小水電站1座。古建築有祠堂1座、寺廟1座(觀音亭)、祖廳1座。陳坂村祖廳始建於宋太宗年間,重建於乾隆五十一年七月(1786年);祠堂始建於宋咸淳三年(1267年);福興宮始建於宋咸淳元年(1265年),重建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有古羅漢松1株,300年樹齡,在陳坂村觀音亭。通電、電話、自來水、電視、水泥路。
芹坂頭村在芹后村和陳坂村的前頭,取兩村名中一字,故名。在陳坂村南偏東0.9公里,寧古公路南側。62戶,254人,常住人口238人,周姓為主,房屋54幢(新建24幢),傳於清朝初年建村。耕地173畝,林地626畝。村邊有紅豆杉1株,百年以上樹齡,胸圍1.5米,在芹坂頭溪邊。通電、自來水、電話、電視、簡易路。
四保村古保甲制時,屬第4保,故名。在陳坂村南偏西1.0公里,寧古公路西南側。戶籍43戶,158人,傳於1607年建村,林姓。房屋28幢(其中磚房6幢)。耕地120.5畝,林地265畝。通電、自來水、電視、電話,簡易路。
當洋村行政村
1958年至1965年稱為當洋鄉,轄大嶺、小嶺、定洋、當洋,屬洋中區。1966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陳厝、林厝、沙坪、貝林、庵里、前門樓、小灣里7個自然村,設16個村民小組。281戶,1337人,常住人口920人,本村籍大學文化18人,外來人口12人。關春夢烈士,1937年參加閩東紅軍,1938年隨隊北上抗日,1940年犧牲。大地總面積3.248平方公里,耕地1520畝,林地3620畝。以農業為主,產稻穀、甘薯、香菇、茶葉等。稻穀年產量608噸,甘薯年產量91噸。茶葉年產量37.5噸,年收入30多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05.02萬元。有村委會1幢、學校1幢、醫療站2所、私營茶場1個、祠堂8座。石牛山風景秀麗,從山頂遠眺,可將蕉城區及附近海面盡收眼底。有礦產資源石板材。
石牛山,山上有石似水牛,故名。在石后鄉境南部。東西走向,主峰海拔848米。
陳厝村因陳姓居多,故名。在鄉駐地東南2.4公里,金雞崗山南麓。村莊海拔450米,村委會駐地。陳姓,118戶,580人,常住人口458人。陳成燦,教授,福建師範大學任教。房屋86幢,1494年建村。耕地586畝,林地2233畝。通電、自來水、電話,水泥路。
林厝村因林姓居多,故名。在陳厝村西,已與陳厝連成一片。林姓,85戶,407人,常住人口358人。房屋50幢,三分之一為新建,傳於1607年建村。耕地378畝,林地534畝。通電、自來水、電話、水泥路。林厝與陳厝原隔一池塘,此地原張姓居多,故名“張洋”,后衍為當洋。
沙坪村因地較平,下雨時坪上積沙多,故而得名。在陳厝村北偏東0.5公里,金雞崗山南麓。關姓,78戶,350人,常住人口298人。關華德,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立大學博士生。房屋31幢,傳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村。有古建築祖廳1座、關帝廟1座。耕地400畝,林地476畝。通電、自來水、電話、路。
浿林村因村前有水渠,渠旁有茂密樹林,故名。在陳厝村東南,路程1.5公里,石牛山西麓。陳姓,19戶,50人,常住人口2人,房屋7幢。耕地150畝,林地113畝。
庵里村古時有尼姑庵,村位於庵邊而得名。在陳厝村南,路程2.0公里,陳姓,原有4戶12人。耕地16畝,林地42畝,現已遷至陳厝。此村與浿林村合稱“布袋林”村。
前門樓村聚落房屋而稱樓,因村在前面故而得名。在陳厝村東南1公里,林姓,原有5戶24人。耕地100畝,林地71畝,現已遷至林厝。
小灣里村因建在小山灣裡邊而得名。在陳厝村北0.8公里,關姓,原有5戶23人。耕地23畝,林地51畝,現已遷至沙坪
定洋行政村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定洋、溪頭、三峰山等3個自然村,設14個村民小組。218戶,923人,常住人口350人,本村籍大學文化以上10人。大地總面積2.741平方公里,耕地973畝,林地2218畝。以農業為主,產稻穀、甘薯、茶葉。稻穀年產量365噸,甘薯年產量60噸。茶葉年產量11萬斤,年收入10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8.45萬元。有村委樓1幢、小學1所、醫療站1所、會場1座。古建築有祖廳1座、祠堂3座。村邊有南方紅豆杉1株,700年樹齡,胸圍3.3米;羅漢松3株,胸圍2米左右,在定洋學校邊。還有古樟1株,胸圍1.82米,青鉤栗1株,胸圍4.1米,楠木1株,均於定洋宮邊。
定洋村四面環山,山下一片田洋,故名。又說,村名始於宋初,原稱“鄭洋”,后衍為今名。在鄉駐地南偏東2.6公里,坪岡山東側。村莊海拔500米,村委會駐地。林姓,145戶,681人,常住人口300人,大學文化以上5人。房屋84幢(新建15幢),村莊背山面溪,房舍集中。耕地610畝,林地1531畝。村內有機動車2台。日用商店6間,平均年銷售額約12萬元。有村委樓、會場、學校、醫療站各一幢(所)。古建築有祠堂2座、祖廳1座。通水泥路、電、電話、自來水。
坪岡山,主峰海拔577米,因山岡地勢較平而得名。在石牛山西南側。
溪頭村村在定洋村溪前頭,故名。曾名半溪頭。在定洋村東南0.5公里。8戶,40人,常住人口5人,詹姓為主,有陳、林、胡、馮、徐姓,房屋5幢。耕地104畝,林地170畝。通電、電話、簡易路。
三峰山村村後有3個山峰相連,故名。在定洋村東南,路程1.5公里,坪岡山西南麓。馬姓,40戶,203人,常住人口7人,房屋21幢。耕地209畝,林地517畝。古建築有祠堂1座,通電、電話、簡易路。
小嶺行政村
寧德城區舊時西向大路在西壁嶺分為兩道,此亦稱“嶺頭”,為與另一嶺頭村區別,鄉人習稱此為“小嶺”,彼為“大嶺”。小嶺為里店、外店兩村合稱。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設村委會。轄里店、外店、善母里、羅漢袋4個自然村,設6個小組。聚落沿山嶺而列,成長條形。177戶,778人,常住人口112人,本村籍大學文化有11人。大地總面積6.181平方公里,耕地782畝,林地8226畝。以農業為主,主要有稻穀、甘薯、茶葉、蘑菇等農產品。稻穀年產量273噸,甘薯年產量200噸。茶葉年產量6.2噸,年收入5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7.45萬元。有村委樓1幢、學校1所、醫療站1所。日用商店3間,平均年銷售額9萬元。上個世紀60年代公路修通之前,為交通要道,商業較繁榮,曾有制土紙、油料加工等傳統手工業。古建築有祠堂3座、祖廳2座。
里店村舊時大路由西壁嶺登嶺而來,此村距嶺遠,故稱“里店”。在鄉駐地東南方3.9公里,位於石牛山南麓,海拔560米,村委會駐地。張姓,128戶,589人。房屋73幢(新建5幢),村落集中。傳於1405年建村。耕地580畝,林地6680畝。有村委樓1幢、醫療站1所、學校1所。通水泥路、電、自來水、電話。古建築有祠堂2座,宋進士鄭士懿修路石碑。有柳杉7棵,胸圍2米左右,在里店村尾。村前有溪,向東流入金涵水庫。
外店村村離西壁嶺更近,故名。在里店村東偏北,路程0.4公里,石牛山南麓。49戶,189人,常住人口29人,郭姓和林姓。房屋28幢。耕地175畝,林地1343畝。通水泥路、電、自來水、電話。
善母里村因兩山相對如妯娌,村在其中,故名嬸母里。後方言衍為今名。在里店村東南,路程1.6公里。張姓,原有2戶9人,耕地13畝,林地93畝。現村已廢,遷至小嶺。
羅漢袋村形似羅漢袋而得名。在里店村東,路程2.1公里。余姓,原有2戶11人。耕地14畝,林地113畝。現村已廢,遷至小嶺。
大嶺行政村
村在大嶺附近,故名,曾名嶺頭村。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嶺頭厝、新坪、嶺頭店、陳家山、烏鴉頭、周當灣、瓮里、曲嶺、洋厝坪、山頭、桐門樓、桔坑村、嶺尾、田頭樓、上東湖、下東湖等16個自然村,設21個村民小組。270戶,1077人,常駐人口574人。黃昭效烈士,1934年參加革命,1938年北上抗日,同年犧牲於安徽某地。本村籍大學文化12人。大地總面積5.447平方公里,耕地1406畝,林地5666畝。以農為主,產稻穀,茶葉、香菇。稻穀年產量達562噸。茶園佔地面積300畝,年產量達37.5噸,年收入達到30萬元。食用菌年產量達39噸,年收入18萬元。水果主要有柑桔,佔地130畝,年產量達65噸,年收入13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02.04萬元。日用商店5間,年銷售額約14萬。有醫療站2所,小學1所,有紅豆杉1株,傳有400年樹齡,位於嶺厝村和嶺店之間。古建築有岳飛帥宮,座落於嶺頭厝村水尾,始建於1652年;黃隱公祠堂,座落於嶺頭厝村尾,始建於1210年,於1997年重修。大嶺村黃氏祖廳在嶺頭厝村,始建於1740年。
石壁嶺又稱大嶺,古時是寧古屏三縣交通要道,全長4千米,上下垂直落差500米,修於峽谷西北側,高聳險峻。道旁有摩崖石刻、泉水。清代時寧德人王天行曾於道邊栽樹,今嶺頭余有1棵柳杉,樹齡在300年以上。道路傳開通於宋代,清朝康熙丙戌(1706)年,辟成坦道,近年部分路段荒蕪。
嶺頭厝村因村在大嶺附近,故名。在鄉駐地東南3公里,距寧古公路1.8公里,金雞崗山東南麓,海拔560米,村委會駐地。125戶,507人,常住人口350人,大學文化6人。黃姓,傳唐朝末建村。村落沿著小溪而建,成帶狀,房屋64幢(其中新建30幢)。學校1所,醫療站2所。古建築有祠堂、祖廳、宮廟各1幢。耕地579畝,林地2256畝。通電、電話、自來水、水泥路。
新坪村因與芹后村的大坪村重名,后改為新坪。在嶺頭厝村西北,路程1.5公里。2戶,7人,常住人口1人,房屋2幢,黃姓。耕地8畝,林地90畝,柑桔80畝。通電、路。
嶺頭店村因古道由此經過,嶺頭厝人到此經營店鋪、客棧后發展成村落,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南,路程0.6公里。黃姓,39戶,135人,常住人口93人。房屋25幢,於1791建村。耕地185畝、林地678畝。通水泥路、電、電話。
陳家山村古時陳姓遷居,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南1.0公里。8戶,30人,常住人口20人。房屋5幢,陳姓。耕地59畝、林地151畝。通電、電話、簡易路。
烏鴉頭村山似烏鴉,村在烏鴉頭部,故名。曾稱烏鴉頭。在嶺頭厝村東南,路程1.9公里。16戶,30人,常住人口1人。房屋4幢,陳姓。耕地47畝,山林169畝。通電。
周當灣村古時野蕉多,村在山灣中,故名蕉中灣,後方言衍為今名。在嶺頭厝村南偏東1.6公里。38戶、106人,常住人口35人。房屋11幢,多為石姓。耕地150畝,林地532畝。通簡易路、電、電話。
瓮里村村邊有一塊石頭似瓮,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南,古道旁,路程3.2公里。黃姓,39戶,123人,常駐人口1人。房屋12幢,傳於1760年建村。耕地120畝,山林717畝,柑桔50畝。村中有一巨石,中有泉水湧出,水質清洌,為一奇觀
曲嶺村出嶺彎曲,故名。在嶺頭厝村西南,路程2.0公里,石牛山東北側。房屋5幢,5戶,21人,常住人口7人,黃姓。耕地24畝,林地155畝。
洋厝坪村原系楊姓居住,村旁有坪地稱楊厝坪,後方言衍為今名。在嶺頭厝村北偏東,路程0.5公里。7戶,24人,常住人口4人。房屋2幢,黃姓。耕地25畝,林地129畝。通路、電。此村與山頭、桐門樓、吉坑等四村曾合稱“嶺頭”村。
山頭村村落建在兩個峰頂之間,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北,路程1.7公里。8戶,28人,常住人口1人,陳姓。房屋1幢。耕地34畝,因野豬侵襲,現已拋荒。林地182畝。
嶺尾村在大嶺盡尾處,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南,路程5.6公里,海拔約200米。21戶,66人,常住人口20人,陳姓。房屋8幢。耕地120畝,柑桔50畝,林地361畝。為西壁嶺舊道登嶺之始,至嶺頭店約為十里山路,曾有商鋪。村頭舊有一木廊橋,六十年代易為石橋,木橋毀,廊屋尚存。通路、自來水、電。
田頭樓村村在水田前頭,故名。在嶺頭厝村北,路程2.0公里。2戶,10人,常住人口4人,黃姓。房屋1幢。通電、簡易路。
上東湖村據傳說該村之東有湖,村在湖上方,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北1.6公里。原6戶,35人,黃姓。房屋2幢。耕地32畝,林地13畝,通簡易路、電話、電。
下東湖村在上東湖村之下,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北1公里。21戶,135人,黃姓。房屋10幢。通簡易路、電話、電。
桐門樓村古時村裡梧桐樹多,故名。在嶺頭厝村東,路程1.8公里。原8戶34人,房屋2幢。耕地47畝,林地170畝。現村廢,遷至嶺頭厝村。
吉坑村村在坑邊,山上長有金桔樹,故名。在嶺頭厝村東南,路程2.1公里。原3戶17人,房屋1幢。耕地8畝,林地85畝,現村已廢,遷至嶺頭厝。
林下洋行政村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林下洋、前村、千地坪、半嶺、邊守崗、企岡、牛溷頭等7個自然村,設9個村民小組。143戶,588人,常住人口475人,外來人口20人,本村籍大學文化以上14人。大地總面積2.577平方公里,耕地498畝,林地2884畝。以農業為主,產稻穀、甘薯。茶。稻穀年產量199噸,甘薯年產量37噸。茶園面積1100畝,年產量137噸,年收入300萬元。村民多外出務工經商,從事商貿展覽業共25戶,年收入達150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9.33萬元。商店5間,年銷售額達11萬元。醫療站1所,學校1所,村委樓1幢,祠堂1座,祖廳2座。村域內有電信機房1座。有散光青石礦。有栲樹1株,胸圍2.1米,在林下洋後門山。大胸徑紅豆杉8株,分佈林下洋村和千地坪村。板栗1株,胸圍2.1米,在林下洋村水尾。
林下洋村村上有片森林,林下有洋,村在洋里,故名。在鄉駐地東北5.2公里,台洋山東南麓,海拔570米,村委會駐地。60戶,244人,常住人口205人,外來人口20人。出過大學文化以上12人。諶姓為主,1685年建村。房屋42幢,新建房屋16幢,沿山腳而建。耕地165畝,林地1398畝。商店5間。有村委樓1幢,學校1所,醫療站1所。古建築有祖廳2幢,古池塘一方。村后小山頂有一片平地,面積數畝,現墾為茶園。通水泥路、自來水、電、電話。
台洋山,因山頂平展如台而得名。主峰海拔639米。其西北為海拔781米的茶洋岡山。
前村村村在三望村前,故名。在林下洋村東北,路程3.0公里,寧古公路西北側。20戶,83人,現常住人口50人。耕地72畝,林地299畝,房屋15幢。湯姓為主。通簡易公路、自來水、電話。
千地坪村一塊地坪,能種千株甘薯,故名。在林下洋村東偏北,路程2.5公里。村後山岡,可眺望三都澳。28戶,114人,常住人口95人,周姓為主。房屋11幢。耕地91畝,林地485畝。烏龍茶基地一片,屬有機名優茶,年產10噸。通簡易路、電、電話、自來水。
半嶺村金涵里占村至三望村有條嶺,村在嶺上頭,稱上半嶺村,村在嶺半腰,稱下半嶺村,合稱半嶺村。在林下洋村東南,路程3.7公里,寧古路南側。23戶,113人,常住人口41人,房屋13幢,余姓為主。耕地99畝,林地201畝。系區級地質災害整治重點村。通電、電話。
邊守崗村古時三望村到城關有山崗嶺一條,嶺兩邊有許多樹木,曾稱邊木臭崗,后衍為此名。在林下洋村東南,路程4.0公里。12戶,51人,陳姓為主,常住人口31人。房屋5幢。耕地40畝,林地251畝。通電、通路。
企岡村此地很陡(方言“陡”音"企"),村在山上,故名。在林下洋村東偏北,路程2.8公里。2戶,9人,房屋1幢,耕地7畝,林地124畝。通電。
牛溷頭村據傳有一大石似牛,在溷里洗澡,村在前頭,故名。在林下洋村東偏東,路程3.2公里。原有2戶3人,耕地34畝,林地126畝。現村廢,遷至瓊堂。
三望行政村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曾設三望鄉。1951年成立鄉,1962年改立小公社,1967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三望、安仁山、茶洋、蘭頭洋、牛石欄、簍岡、橫山路、岔下、蛤蟆頂村、上面樓、里樓、炭林、猴頭灣、猴頭岡等14個自然村,設12個村民小組。254戶,1008人,常住人口654人,本村籍大學文化以上6人。曾於三十年代參加紅軍,后北上抗日的已知有湯鍚魯、湯先養、湯緒添等烈士。大地總面積7.816平方公里,耕地904畝,林地9767畝。以農業為主,產稻穀、甘薯、茶葉,兼手工業制籃、製作豆腐乾等較為出名。稻穀年產量360噸,甘薯年產量44噸。茶葉年產量15萬斤,年收入12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2.26萬元。日用商店5間,年銷售額約6萬元。古建築有寺廟3座,祖廳2幢。三寶堂,始建於1705年;靈山寺,始建於1852年;五穀仙宮,始建於1799年。有300年柳杉1株,胸圍4.1米,在三望村口。
三望村村在高山,路遠坡陡,望家心切,故名。原有外厝、里厝,現已合成一片。在鄉駐地東北4.9公里,台洋山西南麓,海拔580米,村委會駐地。湯姓,167戶,713人,常住人口516人,大學文化以上3人。1647年建村。耕地507畝,林地5987畝。房屋80幢(新建40幢)。有村委樓1幢、學校1所、醫療站2所。古建築寺廟1座、祖廳2座。通電、電話、自來水、水泥路。
蛤蟆頂村山形似蛤蟆,村在頂上,故名。曾稱蛤貓頂。在三望村西偏北,路程4.0公里,茶洋岡西南麓。湯姓,18戶,60人,常住人口23人,房屋12幢。耕地89畝,林地683畝。通電、電話、簡易路。
里樓村在大山嶺裡面,故名。在三望村東偏南,路程4.3公里,石磨岡東南麓。38戶,136人,常住人口65人,房屋26幢,周姓為主。耕地83畝,林地1175畝。通電、電話、簡易路。
蘭頭洋村村建在蘭頭洋上故名。在三望村西南,路程2.0公里。1976年建村,湯姓,5戶,25人,房屋5幢,通電。
牛石欄村村似石牛欄,故名。在三望村西南,路程4.0公里。張姓,6戶,18人。耕地21畝,林地257畝。通電、電話、簡易路。
猴頭灣村山似猴形,村在灣中,故名。曾稱狗頭灣。在三望村西南,路程4.0公里,猴頭岡山西北麓。20戶,67人,常住人口18人,房屋14幢,張姓。耕地61畝,林地584畝。
安仁山村山有安仁寺,村以寺為名。在三望村南偏西1.2公里。原有5戶22人。耕地6畝,林地63畝,現已遷至瓊堂。
茶洋村山地較平似田洋,種茶樹,故名。在三望村西北,路程1.5公里。原有1戶8人,湯姓。耕地12畝,林地70畝。現村已廢,遷至里厝。
橫山路村村在半山腰,故名。在三望村北,路程5.0公里,茶洋山岡東北麓。原有8戶44人,阮姓為主。房屋8幢。耕地41畝,林地385畝。現已遷至蕉城。
岔下村村在山岔下面,故名。曾稱下下。在三望村東北,路程5.2公里。原有3戶12人,楊姓。房屋3幢。耕地12畝,林地115畝。現村已廢,遷至瓊堂。
上面樓村村在里樓上面,故名。在三望村西北,路程4.5公里。原有5戶28人,周姓為主,房屋6幢。耕地23畝,林地245畝。現已遷至里樓村。
簍岡村山岡形似魚簍,故名。曾稱壘崗。在三望村東北1.5公里。張姓,原有2戶10人。房屋2幢。耕地34畝,林地97畝。現村已廢,遷至外厝。
炭林村古時村裡人砍樹燒炭,故名。曾稱炭籃。在三望村西南,路程4.4里。原有2戶8人,房屋2幢,張姓。耕地4畝,林地54畝,現村已廢,遷至里樓村。
猴頭岡村山岡形似猴,村在猴頭邊,故名。在三望村西南,路程4.2公里。石姓,5戶14人,房屋2幢。耕地11畝。林地112畝,現村已廢,遷至瓊堂。
堂下溪村古時溪山上有一齋堂,故名。在三望村東北,路程2.0公里,台洋山東麓。因地方偏僻,1947年拆遷至三望村居住。現村己廢。
上竹洋行政村
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設為村委會。轄上竹洋、五斗崗、瓮尾、坑裡、前頭坑、旗岡、坪路、牛路、嶺下等9個自然村。130戶,534人,常住人口491人。曾於三十年代參加革命,1938年隨隊北上抗日的人物,已知有黃其祥、黃第三烈士。房屋80幢(新建23幢),較集中。大地總面積2.90平方公里,耕地550畝,林地3741畝。農作物有水稻、反季節蔬菜、茶葉等。水稻年產量193噸,甘薯年產量2噸。茶葉年產量1.5噸。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達1100多畝,年產量4400噸,年收入264萬元,遠銷溫州、廈門等地。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5.70萬元。有會場、學校、醫療所各1所(座)。上洋村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古建築有祠堂1座、祖廳2座。有古南方紅豆杉2棵,胸圍2.72米,在小學校邊。柳杉9棵,均高15米,胸圍2米左右,最大一株胸圍達3.60米。分佈在學校邊、水尾橋頭邊。
上竹洋村竹洋山為一方圓十幾公里的巨大山體,四周陡峻,相對高差400米以上。山頭為凹陷平地,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近1公里,村居其間。因其地勢高居,俗語亦稱“蓋上”,因舊時山上毛竹甚多,亦稱“蓋竹洋”。分為東西兩片,上洋村在西,地勢略高,故名。村處石后鄉北偏東,直距2.4公里,大岡山南麓。村莊海拔860米。村委會駐地。楊姓,117戶,474人。房屋73幢(其中新建的23幢),1239年建村。耕地441畝,林地3022畝。有會場、學校、醫療所各1座(所)。古建築有祠堂1座、祖廳2座。通電、電話、自來水、水泥路。
大岡山,為上洋村最大一個山岡而得名,曾名“橋中灣”,海拔910米。山勢較緩,多闢為農地。
坑裡村因村在山澗上面,故而得名。在上竹洋村北,路程0.3公里,大岡山南麓。楊姓,9戶,40人,常住人口35人,房屋8幢。耕地40畝,林地267畝。通電,簡易路。
五斗岡村古時山岡上有田5斗(斗是古時田的計算單位),故名。在上竹洋村西1.0公里。7戶,20人,常住人口16人。楊姓。房屋10幢。耕地30畝,林地155畝。通電、電話、簡易路。
瓮尾村村在田洋末端,故名洋尾,後方言衍為今名。在上竹洋村南偏西0.7公里。原5戶14人,陳姓為主。耕地5畝,林地107畝。現村已遷至上洋。
前頭坑村村後面有一山澗,村在澗前,故名。曾稱前坪頭。在上竹洋村西北,路程0.6公里。楊姓,原有5戶20人。耕地23畝,林地152畝。1987年拆遷上竹洋、坑裡村居住,現村廢。
坪路村村落建在坪上,旁有條路,故名。在上竹洋村西北,路程0.5公里。原2戶5人,楊姓。耕地11畝,林地38畝。1987年拆遷上竹洋居住,村廢。
牛路村牛群出入必經之路,故名。在上竹洋村西北0.7公里。楊姓。原14戶,60人。房屋7幢。耕地61畝。1997年遷至上洋村、坑裡村,現村已廢。
棋岡村村建在棋崗山上,故名.在上竹洋村南偏東0.7公里。張姓,原4戶17人。房屋2幢。1988年遷至上洋村及蕉城城區,村廢。
嶺下村村落在嶺尾下,故名。上竹洋村西北方,路程0.6公里,大昌岡山南麓,村廢。
下竹洋行政村
1958年成立大隊,1961年成立小公社,當時轄上、下竹洋、小漈、墓前4個大隊。1966年曾由下竹洋大隊(包括今下洋、墓前)和上竹洋大隊合成竹洋大隊。1979年重分下洋大隊、墓前大隊。1984年下洋大隊改為現今的下竹洋村委會。轄下竹洋村、橫路下、上坂園、洋尾堂等4個自然村,143戶,557人,常住人口439人。大地總面積2.47平方公里,耕地633畝,林地3892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年產量237噸。經濟作物以反季節蔬菜為主,種植面積600畝,年產量2400噸,年收入144萬。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9.55萬元。毛竹資源豐富,因而俗稱為“蓋竹洋”。引進有台灣雪蓮果40畝。村域內引進一家台資農業開發公司,有茶園、果園、人工湖。礦產資源有葉臘石礦。1所醫療站、1所小學。2004年路面全面實現硬化,屬4級公路,距寧古公路5公里。古建築有清初時修建的石廊橋一座,稱“水尾觀音亭”,橋廊24柱,長約30米。橋下蓄水成湖。有古柳杉1株,樹齡160年,胸圍2.55米,在下洋後門山。已知曾參加閩東紅軍,1938年北上抗日的有石德良、陳鄭安、陳其祥、黃步信。其中陳其祥1952年回鄉,黃步信1982年離休。中專學歷23人,以師範生居多。大學以上文化佔22人,其中博士生2人。陳起萱,香港大學博士。陳作松,華東師範大學博士。
下竹洋村村在竹洋山頭兩片平洋的下一方平洋上,故名。曾稱下洋。在鄉駐地北,直距2.6公里,石磨岡山東南麓。村委會駐地,海拔840米。老區村。141戶,550人,常住人口437人,大學文化以上22人,其中博士2人。房屋100幢,其中新建37幢。陳姓為主,
於1407年建村。耕地576畝,林地3542畝。有1所醫療站、1所小學。通電、電話、自來水、水泥路。
上坂園村村座落在一片坂園,故名為上坂園村。在下竹洋村東偏南,路程2.0公里。2戶、7人,常住人口2人,楊姓。房屋1幢。耕地9畝,林地50畝,通簡易路。
橫路下村因村上有條路橫過,故名橫路下村。在下竹洋村北,路程1.5公里,大昌崗東南麓。原有12戶,43人,房屋8幢,以楊姓為主。耕地56畝,林地300畝。現已村廢,遷至下竹洋村。
洋尾堂村村處田洋尾,有一觀音堂,故名。在下竹洋村東南,路程0.3公里。下洋村民在堂內辦了1個茶場。村廢
大墓前行政村
以駐地村為名。1958年成立大隊,1962年與下洋大隊合併,稱下竹洋大隊,1979年重設大墓前大隊,1984年改為大墓前村委會。轄大墓前、紙坪、小村、下石后、三層漈、石排岡、小登廣、水仔坑、瓮潭頭、彭溪、龍潭頭、苦竹灣、定廣村、田頭崗等14個自然村,設7個村民小組。91戶,338人,常住人口180人。本村籍大學文化6人。陳其國,三十年代參加紅軍,1938年北上抗日,曾任連長,解放後轉業。大地總面積7.508平方公里,耕地394畝,林地9690畝。以農業為主,產稻穀、甘薯、茶葉等。水稻產量148噸,甘薯年產量10噸。茶葉年產量5噸,年收入4萬元。經濟林以毛竹為主,年採伐量30噸左右,年收入72萬元。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5.09萬元。村委樓1幢、村級醫療所1所。
大墓前村舊名叫茶梨灣,此地盛產葉形似茶葉,果子象黃梨,可煉植物油的梨樹而得名。后因村落旁修有陳姓祖宗古墓,而得名。在鄉駐地東北4.1公里,石排岡西南麓,海拔660米。老區村。村委會駐地。15戶,70人,常住人口50人,大學文化3人,陳姓居多。
石排岡山,因其山頂危石成排,故名。在石后鄉境北部。主峰海拔825米。其東側有海拔855米的大昌崗山,東北方向有海拔683米的赤牛岡山。
紙坪村村舍建在一大坪上,此坪早時是用來造紙的,故名,亦名“早坪”。在墓前村南,路程1.5公里。老區村。余姓,3戶,18人,常住人口3人。房屋3幢。耕地24畝,林地516畝。通電、簡易路。
下石后村原名下底村,因房前有一大石,房屋建在大石後面,故名。在墓前村北偏東,路程2.0公里。陳姓,5戶,22人,常住人口5人。房屋3幢。耕地20畝。林地631畝。
三層漈村山坑流水,形成3層頭,故名。在墓前村北偏東,路程2.5公里,石排岡山北麓。老區基點村。彭姓,7戶,27人,現常住人口7人。房屋5幢。耕地33畝,林地774畝。通自來水、簡易路。
小登廣村原名小登基,傳說劉秀第一次在此登基,故名。在墓前村東北,路程3.2公里,赤牛岡東南麓。老區村。黃姓,9戶,36人,常住人口10人。房屋8幢。耕地45畝,林地1032畝。通自來水。
龍潭頭村村在龍潭前頭,故名。在墓前村東北,路程3.5公里。老區村。陳姓,11戶,45人,常住人口4人。房屋4幢。耕地52畝,林地1291畝。通自來水。
定廣村村建在下廣溪頭,故名。在墓前村西北,路程1.0公里。陳姓,2戶,12人,常住人口4人。
田頭崗村村建在山崗上的水田頭,故名。在墓前村西北,路程0.5公里。陳姓,1戶,4人。
彭溪村古時彭姓居住,村有一溪,故名。在墓前村東,路程4.0公里,石排岡東南麓。老區村。陳姓,9戶,41人,常住人口9人,房屋5幢。耕地41畝,林地1175畝。通自來水,交通不便。
水仔坑村山坑水少,用竹引水,故名。在墓前村東北,路程3.7公里。老區村。原有5戶21人,陳姓。耕地31畝,林地602畝。現已搬遷至金涵鄉。
石排崗村山岡上花崗岩石多成排,故名。在墓前村東北,路程2.0公里。老區村。陳姓,原有3戶13人。耕地22畝,林地372畝。現村已廢,遷至七都鎮小溪村。
瓮潭頭村一深水潭似瓮,村在潭頭,故名。在墓前村東,路程4.0公里。老區村,陳姓。原有1戶3人。耕地12畝,林地86畝。現村已廢,遷至下洋村。
苦竹灣村山灣里長一片苦竹,村在灣中,故名。在墓前村北,路程1.0公里,石排岡西南麓。陳姓,原3戶14人。耕地13畝。現村已廢,遷至墓前村。
小村村村落小,故名。在墓前村北,路程1.5公里處。楊姓,10戶,34人。耕地43畝,林地974畝。現村已廢,搬遷至上洋、下洋新村。
小漈行政村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轄三斗丘、大澤溪、龍岡、大石坪、豬糟潭、橋頭、小漈、上小漈、下坂、上里園、下里園、林仔后、石珠坑、竹林邊、六扇厝、水尾樓、麒麟頭等17個自然村,散佈於深澗崇山之間。設6個村民小組。86戶,278人,常住人口150人,大學文化以上2人。大地總面積8.148平方公里,耕地230畝,林地10327畝。有草場約800畝。農業為主,產稻穀、甘薯、茶葉。盛產毛竹,年採伐量43噸,年收入105多萬元。村域內有大澤溪、大港電站,平均年發電量分別為6354萬度、5113萬度。其中大澤溪電站建成於1974年1月,其水庫在電站上游8公里處林坂村域內。壩高26米,蓄水60萬方,為日調節水庫。有村委樓1幢。有野生南方紅豆杉3株,胸圍均2.8米,在小漈下坂厝邊。閩楠1株,在小漈村大澤溪厝邊,胸圍2.56米。榕樹1株,樹齡700年,高15米、胸圍5.8米。桫欏樹50多棵,均高3米,胸徑15公分左右。大港水電站水庫面積200畝,其中養糠魚38畝,年產量達15噸。
小漈村村邊有一小瀑布,方言稱為“漈”,故名小漈。在鄉駐地北5公里,鶴鼻頭山西南麓。海拔500米。村委會駐地。10戶,40人,常住人口25人。出過大學生2人。胡姓,由洋中林坂村遷此。房屋10幢(新建2幢),靠崖臨淵,沿大澤溪電站公路而建。耕地27畝,林地1151畝,已硬化公路11.3公里,通電。此村與上小漈村、下坂合稱“小漈”村。
鶴鼻頭山,西南陡峭,東北較緩,海拔866米。其東北有麒麟山。麒麟山,海拔508米。
大澤溪村以溪取名,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4.0公里,鶴鼻頭山南麓。24戶,106人,常住人口50人。房屋15幢。耕地50畝,林地3049畝。劉姓,浙江慶華遷移到大澤溪村。通路、電。
上小漈村有一小瀑布,村落在瀑布上,故名。在小漈村東北0.5公里。6戶,20人,常住人口15人。房屋5幢。耕地13.5畝,林地431畝。通電。
下坂村村在下小漈下方,有一塊田坂地,故名。在小漈村東北0.4公里。黃姓,5戶,25人,常住人口10人。房屋5幢。耕地21.5畝,林地718畝。通電、簡易路。
上里園村裡園有兩個小村,村在上方,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2.5公里。4戶,10人,常住人口6人,張姓。房屋2幢。耕地6畝,林地287畝。通電、自來水、簡易路。
下里園村裡園有兩個小村,村在下方,故名。在小漈村東南北,路程2.5公里。8戶,32人,常住人口6人,張姓。房屋6幢。耕地24畝,林地919畝。上下里園張姓由本鄉后壠村遷入。通路、自來水、電。此村與上里園村及林仔后村合稱“里園”村。
竹林邊村村落在竹林邊,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7.0公里。8戶,20人,常住人口10人。房屋4幢。耕地16畝,林地575畝,陳姓,由洋中井坪遷入。通電、簡易路。
六扇厝村村有一座六扇大屋,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7.5公里,麒麟山南麓。胡姓,由洋中林坂遷入。4戶,20人,常住人口13人。房屋1幢。耕地11畝,林地373畝。通電、簡易路。
水尾樓村村建在大澤溪水尾,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7.8公里。馮姓,5戶,26人,房屋3幢,多數人口已遷往九都及洋中上坎村。
麒麟頭村山似麒麟,村在頭方,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8.5公里,麒麟山北麓。胡姓,2戶,8人,現常住人口2人。房屋1幢。耕地3畝,林地24畝。通電、簡易路。
龍岡村地形似龍,村在山岡上,故名。在小漈村東,路程5.5公里。3戶,13人,常住人口2人,陳姓,房屋1幢。耕地6畝,林地381畝。
三斗丘村丘田3斗(古時計算田的面積)故名,在小漈村東南1.0公里,大昌岡山北麓。陳姓,原有2戶10人。耕地5畝,林地293畝。現村已廢,搬遷至金涵鄉。
大石坪村村邊有一塊大石,房屋建在坪上,故名。曾稱大擇坪。在小漈村東南1.2公里。黃姓,原2戶10人。房屋1幢。耕地17畝,林地288畝。現村已廢,遷洋中溪富村。
豬糟潭村村下有個潭似豬糟,故名。曾稱豬刀潭。在小漈村南偏西,路程1.5公里。林姓,原3戶10人。耕地6畝,林地292畝。現村已廢,搬遷至洋中溪富村。
橋頭村村在橋的頭端,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4.5公里,鶴鼻頭山南麓。劉姓,原6戶18人,房屋3幢。耕地11畝,林地517畝。建大港電站時,被淹沒。遷至金涵鄉。
林仔后村村在一片森林的後面,故名。在小漈村東北,路程2.7公里。張姓,原有2戶8人,房屋1幢。耕地2畝,林地237畝。現村已廢,搬遷至本鄉后壠村。
石珠坑村村旁有水坑,坑裡一塊似珠的石,故名。小漈村東北,路程7.0公里。原7戶20人,馮姓為主,房屋5幢。耕地14畝,林地586畝。建大港電站時被淹沒,搬遷至洋中鎮井坪村。此村曾與麒麟頭、水尾樓、六扇厝、竹林邊等村合稱“麒麟頭”村。
石后鄉一角示意圖
石后鄉一角示意圖

行政區劃


350902202:~201陳坂村~202大嶺村~203當洋村~204定洋村~205光榮村~206林下洋村~207大墓前村~208芹后村~209三望村~210上竹洋村~211石厝村~212下竹洋村~213小際村~214小嶺村
石厝村 轄自然村石厝、光澳、室頭。
陳坂村 轄自然村陳坂、四保、芹坂頭。
芹后村 轄自然村芹后、大坪。
定洋村 轄自然村定洋、溪頭、三峰山。
當洋村 轄自然村陳厝、沙坪、小灣里、當洋、庵里、浿林、前門樓。
小嶺村 轄自然村小嶺、羅漢袋、小嶺外店、善母里。
林下洋村 轄自然村林下洋、前村、企岡、千地坪、牛溷頭、邊樹岡、上半嶺、半嶺。
三望村 轄自然村外厝、里厝、茶洋、安仁山、牛石欄、簍岡、橫山路、岔下、蛤蟆頂、上面樓、里樓、炭林、猴頭灣、猴頭岡。
大墓前村 轄自然村大墓前、早坪、彭溪、下石后、石排岡、龍潭頭、小登廣、三層漈、小村、苦竹灣、瓮潭頭、水仔坑、下廣。
小漈村 轄自然村下小漈、上小漈、三斗丘、大澤溪、龍岡、大石坪、豬糟潭、橋頭、下坂、里園、上里園、下里園、林仔后、麒麟山、石珠坑、竹林邊、六扇厝、水尾樓、麒麟頭。
大嶺村 轄自然村嶺頭厝、嶺頭店、陳家山、烏鴉頭、桐門樓、吉坑、新坪、嶺尾、周當灣、瓮里、曲嶺、嶺頭、洋厝坪、山頭。
光榮村 轄自然村光坂、后壠、胡里、院后、周坑、東湖隘、蛇樓、上爿山、石鐘下、田頭樓、上東胡、下東胡。
上竹洋村 轄自然村上竹洋、牛路、五斗岡、瓮尾、其岡。
下竹洋村 轄自然村下竹洋、橫路下、坑裡、嶺下、上坂園、洋尾堂。
交通情況:
新建寧古線穿過石后鄉,緩解了多年的老路的交通壓力,目前基本上村村的公路硬化已經基本完成。

人口數據


2021年7月12日,蕉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后鄉常住人口為3927人。

旅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第一旗山

峰頂上立碑,上面刻著“寧德第一旗山”。第一旗峰,海拔1497米。第一旗山脈,系展旗峰山脈,清代版《寧德縣誌》上記載,展旗峰自屏南,歷天湖、鍾洋突出高峰,其形如旗旗山”頂峰是一塊開闊地,站在這裡,放眼四望,遠處層巒疊蟑,千峰竟秀,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美麗壯觀的圖景,整個“旗山”就象是一座頂天立地的巨大山水盆景,叫人新奇振奮,使人有下視天地小,乾坤盡在手中之感

支提山

共分4個遊覽區,即:支提勝場、瀛洲擊水、霍童洞天和那羅延窟。支提寺建於宋開寶四年(971年),歷代重修,歷朝帝王敕賜寺名,5次欽差太監賜物修寺。現存有御賜文物如“千聖天冠”鐵佛、“鎏金大毗盧”銅佛以及佛教經書等。1983年4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支提寺所處的支提山,海拔800多米,周圍聳立99峰,全山有700多個景點,被列為“支提勝場”一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