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舌尖上的新年的結果 展開

舌尖上的新年

2016年上映的紀錄電影

《舌尖上的新年》是由陳曉卿擔任藝術指導,陳磊、鄧潔、李勇聯合執導,李立宏解說的一部關於部分地區中國新年的美食紀錄電影。

影片於2016年01月07日在中國大陸以2D格式上映。該片講述了在新年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關於美食的習俗。

劇情簡介


安徽炒米
安徽炒米
這是一部關於“重回時間”、“尋找年味兒”的電影,將透過中國廣袤大地上奇絕的年貨食物,串接一個個新年故事,展示東方的文化習俗,用鮮活的鏡頭語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檔案,帶觀眾重尋舊日的習俗和年味兒。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李立宏解說

職員表


出品人倪政偉、曹文華、方軍、李岩松、於曉楠 
總導演陳磊、鄧潔、李勇
製作人胡震鵬、楊向華
監製胡震鵬、楊向華、霍汶希、宋佳、楊麗、陳傑
藝術指導陳曉卿
發行南飛
編劇陳磊
攝影趙禮威
配樂阿鯤

幕後製作


創作過程

從海風肆虐的溫嶺石塘,到微風嫻靜的蘇州園林;從崇山峻岭中的重慶酉陽,到祭神傳統深厚的閩南;從黃土高原上的古老城牆,到香港最後的村莊元朗。為了找到最誘人的新年美食。
2016年9月4日,央視美食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導演陳磊率團隊來安慶,拍攝當地美食“雞湯泡炒米”。9月5日全天,攝製組圍繞炒米、雞湯泡炒米的製作進行精心拍攝。
《舌尖上的新年》劇組2016年過年時去到了酉陽縣蒼嶺鎮石泉苗寨尋找素材,劇組一共去了近10人,在石泉古苗寨待了一周,大年三十都在石泉苗寨。劇組每天早上5點就起來工作,一直拍攝到晚上十一二點左右,非常辛苦。

音樂選擇

該影片使用了大大七和旋,音色上回收了雙簧管,讓人聽起來會有流口水的感受。

花絮

• 導演陳磊介紹,製作團隊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進行考察拍攝,輾轉了35個地方,去尋找不同的食物,希望給大家呈現一個春節大餐。他曾表示,走了這麼多地方,拍了這麼多美食,見過這麼多把食物做的很好吃的人,發現他們都特別特愛生活,特別認真地對待生活。
• 影片中酉陽縣蒼嶺鎮古石泉苗寨中的兩位老人已經70多歲了,平時做飯非常好吃,當地人人都知道。劇組拍攝時,老人的子女們也正好都回來過年了,劇組就拍攝了老人家把對兒女的牽掛,化為春節美食,全家一起吃年夜飯的故事。

播出信息


前期宣傳

《舌尖上的新年》新聞發布會
《舌尖上的新年》新聞發布會
2015年11月19日,《舌尖上的新年》在北京九朝會舉行發布會,宣布電影將於2016年1月7日全國院線公映。
2015年12月30日,《舌尖上的新年》在北京舉行首映禮,藝術總監陳曉卿,導演陳磊、鄧潔,解說李立宏,作曲阿鯤等主創齊齊亮相,與觀眾分享美食電影創作的獨家幕後。

製片信息

出品公司
1.北京東海麒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東海電影集團
3.浙江視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4.英皇(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
5.愛奇藝影業(北京)有限公司
6.杭州新鼎明影視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承製單位北京東海麒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在宥文化傳播工作室
發行公司
1.愛奇藝影業
2.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China2016年01月07日
上映信息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美食
美食
該片獲得了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觀影現場的觀眾頻頻發出咂嘴的和驚嘆的聲音。現場觀眾也評論看了電影後有種想立刻游遍全中國,吃遍片中美食的衝動。《舌尖上的新年》打動觀眾的除了美食的誘惑,還有食物背後的人情,有觀眾表示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網易娛樂評)
《舌尖上的新年》是真正適合也只能是在大銀幕上觀看的美食。影片的全部鏡頭都採用最新的電影器材拍攝,4K電影級的畫質,超高清解析度,觀眾可以身臨其境看清食材的每一個細節;高速攝影和顯微鏡攝影,則刻畫出肉眼看不到的美食瞬間的形態變化;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美食電影,滿足所有吃貨對食物的最終視覺想象。(鳳凰網評)
美食家沈宏非也曾調侃,該影片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像UFO那麼大的一坨米飯,整個人都會嗨起來。有的觀眾也表示,不在影院看《舌尖上的新年》,是無法感受到這滿屏油汁濺起的壯美。仰望大屏幕,第一次覺得食物也會如此震撼。(中國日報中文網評)
該影片作為一部商業紀錄片,在電影市場卻顯得較為另類,讓觀眾看完之後是回味的,那這就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電影。(騰訊娛樂評)電影評價

精彩影評

《舌尖上的新年》:在吃上很精細其實沒大意思
《舌尖上的新年》:在吃上很精細其實沒大意思文/馬慶雲昨天晚上跟兒子一起看電影《舌尖上的新年》,每每被鏡頭驚艷到,我便,“哇……”,他便,“我流口水了”……電影圍繞過年期間天南海北的美食展開,講製作,也將人情,可以當講食片看,也可以當風景片看。整部電影唯一一處較為噁心的地方,是植入的詠春拳武館,美食與武術的結合,太過矯情。這也不能怪主創,武館花錢植入,也都是為了經濟考量。我2014年給《商周刊》寫過一篇詳實的文章,闡述我對《舌尖上的中國》兩部專題片的看法。這篇文章,在百度裡邊檢索我名字加專題片名字,還能讀到。在那文裡邊,我認為,第一部,是從美食製作悄無聲息地上升到人文,第二部,則是從故事出發,美食不足,故事補齊。在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中,也更偏重於後者,故事性略大於美食性,悄無聲息的對人文情懷的代入感,少了一些。舌尖二字,極為有趣。舌尖者,必是精細者也。提到精細,中國人從來不缺這個。歷來文人筆記,對吃食茶飲的記錄,都極盡精細之能事。找文人筆記去讀,可能費勁,但只要略讀一下《紅樓夢》,便能發現大量的美食製作方法,用心挑剔之處,也沒誰了。中國美食,若是仔細研究進去,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精細之處。這種精細,有的,是食材的選取,有的,是火候的掌控,有的,則是大廚自身的氣質。聽懂行地說,老北京有幾個館子,是大廚成就了飯館兒,而不是飯館兒養活大廚。中國古人,在吃喝玩樂上,都極盡精細。這是一個會生活享樂的民族,雖然這個民族多災多難。在我們的文化傳統裡邊,精細的生活方式,是貴族的象徵。所以,但凡文人雅士,或者裝文人雅士,都要學這種生活方式。兩宋時期,在文人筆記中,也有其它精細的記載。《天工開物》裡邊便是很多。國人在吃喝玩樂之外,對其他生產工具的精細改良,也多有趣且有用。我們儼然是一個追求卓越的民族。但到了明清,好像就很換了氣象。我們只追求吃喝玩樂上的精細了。《紅樓夢》吃喝上的精細,都快到了矯情的程度上。國人對生產資料精細的追求,彷彿有斷層。乃至於,到了現代科技到來之後,我們在精細程度上的追求,遠不及西方國家。在機械錶這樣的小件兒上,我們離德國、瑞士等等,都有極大的距離。我們當下,沒有將一種美食上的精細生活態度,折射到對工藝精細的追求上來。中國目前可以做宇宙飛船,卻做不了不錯的發動機。這就是我們的工藝精細追求還不夠。我們的精細生活,不能只停留在美食等的享樂上,也應該更專註在工藝創造上。這或許應該是《舌尖上的新年》帶給我們的一點篇外的東西。從我個人而言,我不太贊同,在吃喝玩樂上找精細。喝茶樹的哪部分葉子,吃炒肝的哪部分肝臟,其實,都是不必太精細的。太精細了,反而是矯情。但在工藝科技上,則應該精細,有做機械錶的精神,精細到一分一毫。如果有這種態度的話,中國的工藝科技一定會有長足的發展。我們目前在一些科技產品上得過且過,在美食上卻有過分精細,有點說不過去。其實,兩宋極其以前,中國人在生產資料的精細上,是有追求的。明清才開始放棄。這可能便是,社會專制,造成明哲保身。社會的中產階級一旦明哲保身,便只會在吃喝玩樂上追求精細了,不會繼續在生產資料的建樹上發力。看到這一點,或許對當下的中國,有巨大的啟發意義。中國工藝,應該學習中國美食,精益求精。

年夜飯不是只有餃子

說起年夜飯,估計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是餃子,不過這裡面有很多其實是因為身居北方的央視,每年春節期間都會不停地洗腦循環“過年就得吃餃子”的原因。因為很多南方人其實並不怎麼在春節期間吃餃子,而且很多南方人就算吃餃子也吃的是一種叫做“餃子”,實為餛飩的食物。所以,《舌尖上的新年》其實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其實是告訴我們:年夜飯絕不是只有餃子。《舌尖上的新年》是原《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團隊打造的電影版《舌尖》系列,包括導演陳磊、藝術總監陳曉卿和作曲阿鯤等等全部回歸,當然也少不了點睛之筆——解說李立宏渾厚的聲線。一個火熱的電視節目出了電影版,很難不被人認為是撈錢,不僅僅是因為每一個現象級的真人秀都有了根本算不上電影的“綜藝大電影”,還有一個原因是2015年的1月就已經有了一部和《舌尖上的中國》極其相似的中國美食紀錄片上映。這部名為《味道中國》的紀錄片其實跟《舌尖上的中國》除了題材相同外,幾乎沒有一丁點關係,而最終拍出來的成品也是和《舌尖上的中國1》差了1000個《舌尖上的中國2》。首先在器材方面都處處顯出超低成本的撈錢心態,航拍畫面掉幀嚴重如同外行,畫面清晰度還沒有電視台高;其次在攝影方面也是極力模仿《舌尖上的中國》,可惜基本的構圖都不會,打光是也亂七八糟;旁白方面選擇了和《舌尖上的中國》完全不同的女聲,至於配音效果大家見仁見智,但解說詞寫的實在是爛,走馬觀花又毫無頭緒;音得方面更是卑鄙無恥,直接把《舌尖上的中國》配樂拿來用,簡直是盜名欺世、沽名釣譽。不知是不是《舌尖上的中國》團隊在看到這部山寨作品后,為了“打擊盜版”,所以在2015年11月19日,《舌尖上的新年》在北京九朝會舉行了發布會,宣布電影將於2016年1月7日全國院線公映。《舌尖上的新年》與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對象依然是中國美食,而且都是“主題作文”而非“命題作文”,只要抓住“新年”這個主題電影就不會爛到哪裡去;不同的是電視版每集只有50分鐘,而電影版有89分鐘,如何用更長的時間講好更多的食物,而又不讓人覺得拼盤化、碎片化是對於主創們最大的挑戰。從海風肆虐的溫嶺石塘,到微風嫻靜的蘇州園林;從崇山峻岭中的重慶酉陽,到祭神傳統深厚的閩南;從黃土高原上的古老城牆,到香港最後的村莊元朗……為了找到最誘人的新年美食,《舌尖上的新年》劇組腳步遍布全國35個地點,尋訪到60多種美食,拍攝了10000多分鐘素材,最終85分鐘的成片中呈現出24個地點的43種美食。影片最終呈現的敘述模式還是《舌尖上的中國1》的模式,不僅僅介紹食物,還介紹做食物的人,和這些人的故事。又吸取了《舌尖上的中國Ⅱ》的失敗經驗,不刻意煽情,重心依舊在於專註拍好食物。而且在食物的選擇上也下了功夫,重慶臘肉、平樂松皮扣、浙江河豚魚鯗、台灣紅蟳米糕、魯中糖瓜、蘇州七件子、廣西釀菜、香港盆菜、廣東脆皮燒鵝……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人沒聽說過的美食,但這些食物的食材並不珍貴或稀有,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不過大多數的烹制過程卻都算得上繁瑣,蒸、炸、炒、煮、燜各種烹飪方式輪番上陣,煞是新奇有趣,好不熱鬧。單是看著食材們在加工過程中美妙精彩的七十二般變化,電影院里的觀眾們都開始不自覺地煙口水了。電影中的食物已經不僅僅是用來裝滿肚咽了,他們匯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燦爛的飲食文化。在《舌尖上的新年》里每個做食物的人,無論是大廚名師還是家庭主婦,似乎都成為了《壽司之神》里的米其林三星大廚小野二郎,甚至有了幾分小野二郎的 “日本工匠精神”。觀看影片的時候,隨著我們的口水一起湧出的還有我們對於在春節和家人一起團聚的渴望。當電影中那些歸鄉的人們投射在視網膜上,迎春的鏡頭伴著美食映入眼帘,處於胃旁邊的心臟同樣也有了種莫名的空虛。
這是一部務必在飽腹下方能一覽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以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年夜飯為展開,一道又一道帶有民族與地域色彩的美味佳肴無不令人垂涎欲滴,電影在呈現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的年文化作為底蘊依託,使人文與美食的締結,令人在光影中品嘗到了年的味道。作為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無疑繼承了昔日《舌尖上的中國》的衣缽,而這一次電影更為突顯的無疑在一個“年”上,跨越全國數十個地區的美食盛宴,在過年這個特有氛圍的承托下,由顯的更為誘人,從香港盆菜、廣西釀菜、平樂松皮扣這顯得有鮮明地域特徵的美食中,電影憑藉精緻的鏡頭語境一再刺激著觀眾的味蕾,令人所見過年並非餃子的專屬,目不暇接帶著年文化特色的美食,呈現出中國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電影中食物已經不再是飽腹的代名詞,它更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飲食美學,《舌尖上的新年》將每一個在生活中平淡無奇的人們都變成為了繪製這飲食美學的匠人,與此中這種對美食的呈現更以不僅是一種滿足人們視覺的衝擊,而更是一種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可以說這種在美食中對文化的提煉,在“舌尖”團隊手中已然遊刃有餘,使過年這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佳節,在美食之名下得以了對中國文化的深攫。《舌尖上的新年》對美食的詮釋,不僅是尋找著新年餐桌上的味道,電影所聚焦的更是那一個個能烹飪出這年味的人們,當一幕幕歸家團聚,爆竹迎春的畫面隨之美食的呈現而來,這些飲食背後包涵情感的故事,成為了這部記錄電影中最為真摯的情感奠基,它告解出一份對家難掩的鄉愁。也將中國人對過年特有的情懷淋漓盡致的呈現而出,這是電影在舌尖誘惑之下所寄予“年”真正的味道。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相信《舌尖上的新年》乍看種類繁多的新年佳肴,依舊不過是極具代表的寥寥數筆,但電影所為人垂涎的不僅是美食,更是那彌足珍貴的團圓之樂。

連味蕾都開了花

實在是太享受來自“舌尖上”系列影像的刺激,這一次又被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所“滋養”和“恩寵”,現場所帶來的觀影體驗不僅僅是肚子直響、口水直流、心跳加速、瞳孔放光,還有從影廳傳來的一陣陣吧唧嘴聲和驚呼聲。在這一刻,觀眾們共同享用到這次空前的大銀幕“年夜飯”,有饕餮神州的滿足,有思鄉歸根的期盼,也有被這久違的年的味道所帶來的無限感動,那是一種關於“吃”的神聖的儀式感。美食與風俗背後,其實是關於中華大地的“新年”精神的尋找與傳承。還記得蘇芮在1983年首唱的《一樣的月光》中的那一句么:“什麼時候蛙鳴蟬聲都成了記憶,什麼時候家鄉變得如此的擁擠?”其實這些年,我們也在日益的感受到,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生活愈加缺乏了安全的港灣與溫暖的環抱,特別是在過年這件事上,越來越沒有“年”味,年也就過得越來越無趣。年應該是什麼味道?曾經,對小朋友而言,會是好吃的、新衣服、新玩具、放鞭炮;對成年人而言,會是親人朋友兄弟姐妹歡聚一堂觥籌交錯不醉不休;對老年人而言,會是看一家老小子孫滿堂和和氣氣百業興旺……卻未料到了如今,錢掙多了,衣服玩具美食不再稀罕,人漂遠了,相聚團圓圍坐吃飯卻顯得那麼難得,當年被簡單的歸結為北餃子南年糕之後,似乎年的味道也更加單調。感謝《舌尖上的新年》的團隊,尋遍大江南北,穿越茫茫人海,帶來了各地最具風土人情的新年大餐和小宴,無論是豐盛的盆菜、七件子,還是精妙的炒米、發糕,還有驚艷了世人的紅蟳米糕、紅龜粿釀菜糖瓜,哪一種都飽含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哪一種也都刺激到眾吃貨的脆弱內心,似乎舌尖上的味蕾都開了花,好迎接這一場盛宴,那殘暴的美食造型特寫,還有對烹飪聲音的高調還原,連切一片肉都充滿了無限的誘惑,也真真是要醉倒在這溫柔的美膩鄉了。《舌尖上的新年》不僅僅是一次尋味之旅,一如這個系列的紀錄片,在美食之上,還是一個個關於回家過年、全家團聚、報春鬧春的動情故事,那一個個歸鄉的遊子,那一簇簇圍坐的鄰里,響亮的爆竹,燦爛的煙火,給本來孤寂的夜空,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在這夜空中,也彷彿漂蕩著一道道美食所帶來的別緻味感,儘管當今的電影技術並不能在影廳對味道進行還原,但戰台烽卻也發現,有些味道可以憑感覺而得到體驗,那是之於一個“頑固”的吃貨對眾多美食的深刻記憶。因此,而在這些關乎年味美食的故事之上,又是整個中華大地各個民族之於“年”這個神聖時刻的“朝拜”縮影,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有冰天雪地,也有暖如夏春,有高原嚴寒,也有海浪溫潤,由地域和特產所衍生出來的年俗,以及年俗中最重要的美食,確實令人大開眼界、垂涎三尺、味蕾盛放。

向記憶里的春節味道致意

文/魚為 《舌尖上的新年》放映前,到場的藝術總監陳曉卿告訴觀眾,他希望帶給大家一部觀影過程中,會忍不住喊到:不行了,快喂我……的電影。而銀幕中廣袤大地上奇絕的年貨食物確實誘發了每位在場觀眾的食慾,身體被基因中的食物印象打開,帶來的強烈生理反應,整個影廳自始至終充斥著吞咽口水以及“我靠,好想吃”的聲音。 聊《舌尖上的新年》必然繞不開陳曉卿。作為一個基本看著陳曉卿博客長大的粉絲讀者,對他的趣聞軼事亦不乏了解,江湖傳說更是人盡皆知——陳曉卿就是一張活的現成的京城美食地圖,他的手機里更是北京乃至全中國好幾百家餐館的資料庫,包括餐館的名稱、地址、電話,甚至羅列著各個餐館的招牌菜。在北京六環以內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時,只要把地址發給他,告訴他想吃什麼風味,他馬上就能提供最佳方案……替你撥打餐廳的訂位電話,甚至在你趕去之前,還會把菜給你點上。 《舌尖上的中國》讓吃貨看到天堂的真正模樣,也見識到地大物博對飲食文化的深切影響。當然,恐怕也只有對美食,對細節如此注重的吃貨,才能帶給觀眾看著看著便忍不住呻吟的美食作品。到《舌尖上的新年》,這一系列的作品從重尋舊日習俗的寬延到追憶年味兒的專註,美食並不簡單是精美可口的食物,以美食為引,展示的其實是東方的文化習俗,鮮活的鏡頭與挑逗味蕾的語言,包含的則是一部民族生活史與文化檔案——儘管這個民族曾一度盛行地溝油與毒奶粉,但不可否認,此地生長的人群,基因中,仍遺留著對食物的無限遐思與眷戀。 陳曉卿在《舌尖上的新年》這本同名書中寫道:現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總有一種味道,像子宮一樣,會無條件地接納你——他相信,每個人的腸胃實際上都有一扇門,而鑰匙正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因而,更是無比的喜歡這部天南海北去品嘗年味的電影。 從內蒙古布里亞特的冰天雪地到台灣、香港的物阜民豐,從蘇州山水環繞的園林景觀到陝西邊遠的農家窯洞,從江湖人的呼嘯歡聚,到尋常百姓的一粥一飯,舌尖成為舞台,食材則與情感呼應,節日在吃喝的儀式中成為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光。其實,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社會發展階段來看,春節已經無用,因而新年更需要儀式,費盡心思製作食物的過程就是儀式,千里返鄉和家人吃一碗餃子也是儀式,儀式讓人的感情產生歸屬,所以,我們今天紀念、展示中國的春節,是在向記憶里的春節味道致意。所以要感謝美食,讓思鄉有了具體的細節。

從新年大餐里看中國飲食文化

由《舌尖上的中國思想班人馬傾力打造的紀錄片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依然與我們在熒幕上所看的《舌尖上的中國》一樣好吃,甚至看起來更美。這一次,食物成為了真正的主角,超高清的畫質拍攝出食物製作的整個過程,完全想象不到的美食瞬間的形態變化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現,顛覆了吃貨們對美食的想象,看得人垂涎欲滴,同時也讓人瞠目結舌。從溫嶺石塘,到蘇州園林;從重慶酉陽,到福建閩南;從黃土高原,到香港元朗……《舌尖上的新年》劇組為了拍攝最完美的美食電影,踏遍了全國35個地點,尋訪了60多種美食,拍攝了一萬分鐘的素材,最後的成片中呈現出的是24個地點的43中美食。其中大部分都是南方的菜系,作為一個東北人看的分分鐘口水都要流下來。以前我總以為自己走南闖北是一個有見識的人,而今看得這部紀錄片,才知道,原來新年除了餃子之外,還有如此花樣繁多的美食,我也真是太沒有見識了。前幾天跟一個南方朋友吃飯,他說我想用一個字來形容你們東北的菜,問其什麼字,他說“糙”。仔細咂摸,覺得他說的不無道理。這次看了《舌尖上的新年》更是不得不服,南方的年夜飯以絕對的優說得北方打敗了。比如我看到了很多我從未見過的食物,更別說吃了,即使吃到過也從未有如此正宗吧。印象最深刻的是平樂松皮扣,那複雜的做法,適當的火候,從每一個細節都能看到我國人民的智慧,用心製作的食物,最後出鍋擺盤,口水掉下來。後頭再想一下,北方的新年,完全是以餃子為主啊。怪不得《舌尖上的新年》攝製組用了搞笑的手法拍攝東北食物——一大堆人過年嗑榛子,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東北人新年的日常,同時也顯示出了東北人的自然淳樸,其實東北還是有很多好吃的,比如做法複雜的鍋包肉,對火候很有講究,色香味俱全,希望如果拍攝《舌尖上的新年2》的話,可以再去我們東北仔細研究一下。雖然《舌尖上的新年》展示的是各地新年的大餐,然並卵,劇組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意義不在於讓大家欣賞全國各地的美食,而是通過對美食的完整記錄,展現出我國普通百姓對生活的熱愛,對食物的尊重,以及展現出普通百姓無可比擬的智慧,各個像匠人,通過勤勞的雙手,巧奪天工,讓中國美食不僅只有飽腹之用,更是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同時這部紀錄片也兼顧了地域性,在什麼地方做什麼美食,其中很多食物對地域也是有要求的,比如在天氣寒冷的內蒙,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形成怎樣好吃好做的食物。這些全都是中國百姓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