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于謙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與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雄”,于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台山麓。

2006年5月25日,于謙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墓址
于謙墓位置
于謙墓位置
于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台山麓。

文化活動


相關人物

于謙簡介
于謙墓
于謙墓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曾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后,升兵部尚書,擁立景帝,抗擊瓦剌南侵,捍衛京師。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複位后被害,次年(1458年)歸落於杭州三台山。成化二年(1466年)詔復原官,弘治二年(1489年)詔立祠墓側,額曰“旌功”。墓於1966年底毀,1982年重修,現存於謙祠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佔地面積4618.21平方米。墓坐西朝東,平面呈馬蹄形,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前立“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碑一方,1982年由書法家沙孟海重書。墓道長100米,墓前祭台,香爐均為明代遺物。
于謙概況
于謙是明代名臣,他和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雄”。于謙(1398—1457),明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后,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剌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次年(景泰元年),也先因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中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葬於三台山。
詳細經歷
于謙像
于謙像
于謙少年立志,十二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十二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授御史,后官至兵部侍郎。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舉侵犯邊疆,宦官王振建議英宗親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京師震動。皇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將于謙擢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向南遷都避敵,于謙挺身而出,駁斥了各種投降主義的論調,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保衛北京,繼續抗敵。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明代宗。十月,也先挾持英宗破紫荊關威脅京師,于謙分遣諸將列陣九門迎敵,並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弟孛羅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請求議和,同意歸還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當時閩浙有葉宗留、鄧茂七,廣東有黃肅養分別叛亂,湖廣、廣西、貴州等地均有少數民族作亂,都被于謙平定。
景泰八年,將軍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發兵擁立英宗復辟。英宗複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誣陷于謙製造不軌言論,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理案件,判定於謙犯謀逆罪,判處死刑。英宗以于謙對國家有功,不忍心殺他,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以“意欲”謀逆罪處死,其子于冕充軍,發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戍山海關。《明史》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沒時家無餘資。錦衣衛發現於謙的正屋大鎖牢牢鎖著,裡面放著皇帝御賜的蟒衣、劍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淚。成化年間,其子于冕獲赦,上疏為父平反,明憲宗親自審理,弘治二年(1489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肅愍”。葬於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賜祠於其墓曰“旌功”。萬曆年間,明神宗改謚號“忠肅”。留有《於忠肅集》。後世尊于謙為民族英雄。

歷史沿革


標識牌
標識牌
明成化二年(1466年),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旌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謙墓區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周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于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了于謙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于謙墓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于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后毀於1966年,今于謙墓為1982年重建。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讚頌道:“賴於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2006年05月25日,于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