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朗
蓬朗
蓬閬徠鎮屬於昆東重鎮,具有八百多年歷史。崑山市20個鄉鎮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前,蓬閬鎮一直以歷史上的“閬”字沿襲使用,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人們才逐漸使用現在的“朗”字。
2003年12月20日撤銷蓬朗鎮,崑山市蓬朗街道辦事處於2004年3月10日正式掛牌成立,為崑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崑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蓬朗街道位於崑山市東部邊緣,與太倉市南郊鎮和上海市嘉定區的外崗鎮三鎮交界。
蓬朗
街道辦事處下設黨政辦公室、經濟管理辦公室、社會事業管理辦公室、綜合管理辦公室、農村管理辦公室,共5個科室。主要負責轄區內集體資產、第三產業的管理和服務,側重文化、衛生、民政、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及轄區內的黨建、群團、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穩定工作。轄區內各類公共設施齊全,有1所中學、2所小學、3所公辦幼兒園、1個敬老院、1個老年活動室、1家社區醫院以及4個集貿市場和多家大型連鎖超市,另有派出所、供電站、工商組、城管辦、環衛所等部門。街道成立以來,立足實際,以開拓創新、團結拼搏的精神,積極營造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環境優美、人際關係和諧的文明社區,開創了街道發展的新篇章!
2016年崑山市啟動蓬朗老鎮綜合改造,致力於打造文化遺存新名片。以蓬朗老鎮改造性保護為中心依託,將蓬朗老鎮地區打造為以居住為主,集商業、娛樂、休閑,辦公於一體,融合水鄉古韻與現代化休閑風情為一身的居住社區。
最新的規劃方案將規劃區域確定為:北起前進路,南到昆嘉路,東起沿滬大道,西至蓬溪路,總規劃面積3.59平方公里。規劃充分保留了蓬朗老街的水網河道,老街古橋等生態肌理,保留改造現存文保單位,挖潛、放大蓬朗老鎮文化,提升老街水鄉環境。對於老北街,西街和南街,將針對建築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評估,相應進行修復性的改造,提升原有街巷河道的水鄉面貌。而對老街的周邊區域總體規劃,合理控制,將棧涇河、瓦浦河做為規劃的景觀生態主軸,梳理建設用地,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完善功能配套。
蓬朗老鎮區改造效果圖
蓬曦園A1、A3、A5、C1、C5-1
位於崑山開發區東部,隸屬蓬朗街道。轄區東起同春路,西至富春江路,南起昆嘉路,北至棧涇河。
成立時間2008年6月,區域總面積48萬平方米
下轄5個動遷安置小區,138幢住宅樓,4450套住房,入住居民3580戶,總人口約1.2萬人,其中一半為新崑山人。
界新園、蓬萊花園、建新園、玉龍園、銀龍園、金龍園、
建通家園、界東家園
於2008年6月成立,由原建通、界東、蓬北、蓬南等八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合併而成。居民總人數5629人,常住戶1854戶,戶籍人口1.19萬人,外來人口1.72萬人,轄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
轄區範圍內有7個居民小區,分別是界新園,蓬萊花園,建新園,玉龍園,銀龍園、四季陽光和金龍園;散區7個,分別是建通家園,文化樓,蓬溪公寓,界東家園,蓬萊苑,蓬萊家園和萬源樓。周邊配套設施齊全,有農貿市場、商業街、醫療服務中心、小學等單位。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內設警務室、電子閱覽、放映、健身房、排練、居民學校等功能室。室外廣場上還建有10餘米長的宣傳畫廊、閱報欄。村現有黨員323個,工作人員17人,其中書記1名,主任1名,副書記3名,居民委員6名。物管人員22人,隊長和居民小組長共29人,社區有老年鶴逸太極園文藝隊伍1支。
蓬曦園C2、C3、C5、C6
蓬苑社區居委會成立於2009年2月,地處崑山市開發區東部,轄區總面積約0.67平方公里,包括蓬曦園C2區、C3區、C5區、C6區,社區工作人員11名,社區黨員89名。社區中心辦公樓1700平方米,設有社區黨建、計劃生育、公共衛生、綜合治理、人民調解、社會保障等服務平台,對居民進行一站式服務。社區設有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排練廳、放映室、人民調解室、黨員之家、民兵之家等一系列服務設施。
蓬苑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均圍繞不斷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根本,以民族團結為基礎,提高居民的生活、居住環境來展開的。社區居委會積極組織居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力爭使社區真正成為居民自己的家。
蓬苑社區居委會堅持“開拓、創新”的原則,進一步提高社區的整體管理水平,將“富民、便民、利民”的活動作為落實“-”的重要思想來抓,尋找新思路、新方法,為努力構建和諧社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蓬曦園C7、C8
蓬晨社區地處崑山開發區東部,於2009年12月成立,由原大通、北庄、新星、增輝四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合併而成。常住人口8557人,其中本人人口1275人,外來人口7282人,其中已有2397人遷入集中居住小區,轄區總面積9.1平方公里。
轄區範圍內有2個居民小區,分別是蓬曦園C7區,蓬曦園C8區;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內設警務室、電子閱覽、放映、健身房、排練、居民學校等功能室。室外廣場上還建有16米長的宣傳畫廊、閱報欄。社區現有黨員125個,工作人員10人,其中書記1名,主任1名,副書記4名,居民委員4名。物管人員25人,隊長和居民小組長共42人。
蓬曦園A4、B1、B3、B5
社區居委會於2008年6月成立,地處崑山開發區東部,區域範圍:東至蓬溪路,南至昆嘉路,西至順陳路,北至前進路,區域面積50萬平方米,現有住宅小區4個,總人口13604人,暫住人口8000人。與社區配套的有幼兒園1所,中學1所,農貿市場1個及各類商業店面房26804平方米。
社區居委會由11人組成,其中社區總支書記1人,社區主任1人,副書記1人,社長1人,會計1人,婦女主任1人,民兵營長暫由主任兼任,團書記1人,會計助理1人,社區工作人員3人。設立黨總支部1個,書記1人,委員3人。社區服務中心包括:“一站方式”服務大廳、衛生服務站、便民服務站、老人活動中心、健身房、圖書室、放映廳及各類宣傳教育基地。
棧涇蘭苑、棧涇梅苑、棧涇竹苑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將蓬朗定位為“未來作為崑山東部生活和產業服務的重要節點,城市重要的產業升級與空間拓展基地”。
宋
嘉定十年(1217年)
本境屬崑山縣惠安鄉第十三保。
明
洪武年間(1368-1396年)
相傳瓦浦河上漂來一塊土神廟神主牌擱淺在本鎮,鄉民以示吉祥,遂將鎮名取牌落鎮。
弘治元年--十八年(1488-1505年)
崑山知縣楊子器因“牌落”有犯“敗落”之諱,故改“牌落”為“蓬閬”。
弘治十年(1497年)
划崑山縣的湖川、新安兩鄉和惠安之半置入太倉州,蓬閬仍屬惠安鄉。
萬曆三十年(1601年)
鎮北瓦浦河上建太平橋。
清
雍正二年(1724年)
分崑山地置新陽縣,集鎮以北街楊家弄為界,北屬新陽縣,南屬崑山縣。
光緒三年(1877年)
崑山縣知事金吳瀾撥公廟田27畝,辦蓬閬鎮義塾。
光緒六年(1880年)
太倉朱壽臣在蓬閬開設萬源壽醬酒坊。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蓬閬鎮人李文彩(字仲霞)、周星伯等籌米、豬、茶捐五百餘千文,並請撥福年庵廟田八十餘畝,在昆境重區二圖金粟庵舊址創辦蓬溪公立兩小學堂。
宣統二年(1910年)
崑山、新安兩縣廢7鄉15保16都,劃為1市17鄉72區373圖,蓬閬始建鄉制,轄8區25圖。(丁虛村屬海16圖)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
崑山、新陽兩縣合併為崑山縣,蓬閬仍為鄉制。
民國十八年(1929年)
蓬閬與夏駕橋鄉合併為崑山縣第二區,區公所高在蓬閬鎮,下轄雙林、丁墟、天福庵、包家橋、沙葛、蓬閬、夏駕橋7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
11月,崑山實行保甲制,蓬閬設13個保。
是年,太安輪(太倉—安亭)開航,蓬閬為停靠站之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安岳航班(安亭—太倉縣岳王)開通,蓬閬屬停靠站之一。
民國26年(1937年)
農曆十月初九上午八時多,侵華日機3架投彈3枚,炸死居民8人,傷1人。
是年,由崑山guang子通電蓬閬鎮,鎮上開始用電照明。
民國34年(1945年)
9徠月,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河蟹)黨當局調整和政區劃,蓬閬由五區改為二區,轄5鄉、58保、716甲。
民國36年(1947年)
2月,雙林鄉併入蓬閬鎮,為縣屬鎮,年底改稱蓬閬鄉。
春,已故詩人胡石予的棺木由外地移抵家鄉,安葬在祖塋旁。
11月7月,蓬閬鄉鄉長張持中辭職,縣政(河蟹)府派副鄉長王雨谷充任。
民國38年(1949年)
5月13日,蓬閬解放,同月,建立中(河蟹)共蓬閬區委員會,唐文章任區委書記,孫貫三任區長。
7月,蓬閬初級中學建立,高兩班補習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
11月,崑山縣由6區改劃為10區27鄉(鎮)。蓬閬區轄:蓬閬、夏溪、茜步3鄉。
1950年
1月,廢保甲制,建立鄉村人民政權。蓬閬區轄:蓬閬鎮、香堂鄉、夏駕鄉、兵希鄉、盛庄鄉、茜步鄉、沙葛鄉、同春鄉、雙林鄉、大通鄉、白楊鄉、包橋鄉,計12個鄉,116個行政村
太平橋,俗稱環龍橋,
位於蘇州崑山市開發區蓬朗街道老街北市梢,跨瓦浦河,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2月建。此為單孔卷形石拱橋,青石質,上端刻有“太平橋”字樣。
橋高4.5米,橋頂寬3.5米,橋全長25米,堍台寬4米,東西各有台階20級,凡鄉人捐助的在拱橋青石板上刻有姓名。2009年9月,太平橋被市政府列為第四批崑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該橋是崑山蓬朗境內唯一現存的古老橋樑,為蘇州地區古橋樑的典型例證。2010年崑山開發區對太平橋進行維修,歷時五十天,使歷經蒼桑的太平橋重新煥發了青春,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胡石予故居
蓬朗鎮棧涇東路1號,1937年11月蓬閬淪陷后,故居遭蹂躪,藏書損失殆盡。建國后,故居被征作公房,租給幹部居住和鄉人武部等單位使用。1989年底,容膝軒(平房四間)拆除。1991年7月27日故居被崑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至9月政府撥款修復故居現存建築。
胡石予(1868~1938),名蘊,字介生,別署瘦鶴,半蘭舊廬,崑山蓬朗鎮人。早期任教於蘇州草橋中學,即以校為家。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學識淵博,術業精深,能詩擅文,其詩清淡閑適,神似陸放翁。1912年(45歲)入南社,被尊為南社詩翁之一,柳亞子訝其詩才敏捷,以“八叉七步”稱譽之。金松岑評其詩為:詩骨清而不染時習。又工丹青,尤擅畫梅,喜作大幅、喜繪墨梅。因取材於生活,不落範本舊窠,故下筆自然,幅幅相異,虯枝縱橫,大氣磅礴,借物寄懷言志,氣韻高雅飄逸。畫梅畫葉,畫梅畫梅實,畫繁枝不補一花一蕊,是其作畫之創格。曾云:“少時屋后荒籬之南,有梅一樹,多年不著一花,乃戲為《催花曲》,而所畫僅作繁枝,亦紀實也。”一生畫梅五十年,聲譽雀起,求畫者接踵而至,名滿江左。其作畫必自撰詩句,詩畫雙絕,珠聯璧合。如《畫梅贈亞子》一絕云:“莽莽蒼蒼,寒星之芒,孤潤有光,滿光流芳”配以一手精妙楷書,越見精神,可稱三絕。晚年他仍篤學不綴,撰文吟詩,臨池揮毫,還每日於大青磚上練習擘窠大字。抗戰時因患丹毒,復染細菌性痢疾,醫治無效,病故於安徽銅陵章村。其一生著作浩瀚,有《半蘭舊廬文集》、《半蘭舊廬詩集》、《半蘭舊廬詩話》、《梅花百絕》、《后梅花百絕》、《畫梅贅語》、《胡氏家訓》、《蓬閬詩存》、《章村詩存》等數十種。
方還 (1867~1932),原名張方中,字惟一,晚號螾庵。新陽(清代割崑山西北境置,民國元年復併入崑山)蓬閬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與同仁創辦邑內第一所新式學校——樾閣學堂於半繭園,同年又發起創建亭林學會於亭林祠(大致在今培本小學內)。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昆新教育會和商會成立,即分別被推選為會長。光緒末和宣統年間又當選為江蘇省諮議局議員和清政府資政院(相當於國會)民選議員,積極參與政事。辛亥革命爆發后,與同盟會會員一起投身崑山光復活動,勝利后被公推為崑山民政分府民政長(相當於縣長),當時百廢待舉,乃竭盡全力悉心處理政務,頗多政績。民國后歷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校長、上海招商局公學校長、南通女子師範學校校長等職,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在韓國鈞任江蘇省長和王伯群任國民政府交通部長時,還出任他們的秘書,執掌重要文字的撰寫等工作。方還博學多才,古文詩詞,無一不工,尤精翰墨,名噪江南,堪稱詩、文、書“三絕”。時有“南北兩方”(南方為方還,北方方地山)之譽。方還的書法作品不論大字小楷,均雍容大度,瀟灑飄逸,極富書卷氣。1932年4月方還病逝於南京,故鄉人士特地將他的靈柩掛上專列運回崑山,公葬於亭林公園馬鞍山東南麓東齋荷花池畔,並建一“方還亭”,以紀念這位為故鄉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崑山名士。
余天遂(1882—1930年),原名壽臣,字祝蔭,號蔭閣,別署三郎、仇僧、疚儂、大顛、顛公、效鶴。崑山玉山鎮人。幼承父教,舉家遷至蓬閬鎮,師從胡蘊(石予)。性格孤僻,雖多才藝,終不顯於時。光緒30年(1904年)執教於蘇州蘇蘇女校。越年,女校停辦,遂毀家興學,自辦弘志女學。他由柳亞子介紹參加南社,以詩聞名於時,其作多慷慨激昂,愛國奮發之詞,為南社同人中所罕見。后又掌教於草橋中學。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延之為大總統府秘書。是年,姚雨平、宋教仁等創《太平洋報》,余任該報主筆,主編新聞欄。民國2年,孫中山發動討袁(世凱)“二次革命”時,他參粵軍北伐軍總司令姚雨平戎幕,直驅徐州。民國五年,應聘於上海澄衷中學。工書畫擅治印,頗通醫學,為人治病,有奇效。民國19年5月病逝於滬。南社著名社友胡奇塵哭天遂詩云:“這個窮書生,本是革命黨。民國二三年,奮筆誅操莽。此後十餘載,匿跡絕聲響。願作老教員,餘生足自養,豈知今年夏,一病竟長往。”
張庸(1869—1938年),字景雲,一字敬雲。崑山蓬閬人。學識淵博,文才橫溢,尤以詩見長,連清末狀元張謇亦自嘆“詩不若張景雲”,曾延之教其子孝若。待孝若學成出遊,又聘其任南通圖書館館長兼師範學校國文教員。他卒后葬於劍山之麓。張謇為之立碑雲“崑山詩人張景雲之墓”。同鄉胡石予有哭景雲詩云“南通張季直(謇),生死不忘君。賓館十年席,劍山三尺墳。此才真磊落,作鬼亦芬芳。他日渡江去,悲歌表墓文。
錢復(1902—1940年),字淵禮。崑山蓬閬人。世代業醫,薄有田產。幼從父習中醫內科,稍長在蓬閬鎮開設中藥店。為人忠厚淳樸,有正義感。素以地方公益為重,發起修建橋樑,興築水閘。鑒於鄉里文盲眾多,創識字班和農民夜校,親自教授,循循善誘,成績斐然。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家鄉淪陷。錢目睹民眾遭受日偽的殺戮。姦淫,激於愛國心和民族正義感,於民國27年春揭竿而起,獨自成立一支50餘人的游擊隊。不惜變賣祖傳珍玩和田產作為部隊經費,進行抗日救亡活動。並受太倉國民黨組織委任為區長。活躍在楊林、七丫口等地,與日偽軍作戰,使敵聞風喪膽。還針對日偽政權的奴化教育,秘密在各鄉先後創立24所小學和1所中學。對青少年、兒童灌輸抗日思想,使數千莘莘學子回到祖國懷抱。民國29年2月23日潛回家,擬與共產黨領導的陶一球部隊取得聯繫,共商抗日大計。因敵特發現而被日軍逮捕。酷刑逼供,堅強不屈,痛斥日軍的侵略暴行,直言不諱地申明抗日立場。3月9日,被押赴太倉小西門外,途中昂首闊步,慷慨激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英勇就義。觀者莫不為之肅然起敬。
胡叔異(1899—1972年),名昌才,字叔異,乳名壽暄。崑山蓬閬人。石予三子。早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教育學院專業,畢業后在該校附屬小學任教。不久,赴滬商務印書館所屬尚公小學校長。是時,開始在《東方雜誌》等報刊上發表教育論文。旋應商務印書館聘,任該館小學教課書編輯主任。民國16年,(1927年)任蘇州中學師範科主任,而調任江蘇省立第一師範附屬小學校長。民國20年後,先後任上海教育局第三科科長、專員,暨南大學教育學教授等職。其時,曾奉上海教育局之命,率一代表團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后著有《東瀛考察記》、《論英美德日兒童教育》兩書。嗣後,從事報紙編輯工作,曾任上海新聞報教育欄、申報教育欄編輯,兒童晨報、商務印書館小學教課書編輯主任等職,並為葉聖陶主持的開明書店撰寫了《學生生活》一書。民國24年創辦私立國華中學,任董事長。抗日戰爭爆發,上海淪陷后,離滬經香港從越南到昆明,應雲南省教育廳聘任省立昆華實驗小學校長。民國29年,任教育部兒童教育科科長。民國34年,任教育部歐美教育考察團團員赴美考察併入哥倫比亞大學功讀教育學,獲碩士學位。民國36年歸國,任上海教育局簡任專門委員會委員。翌年,調任上海新陸師範學校校長。解放后,在上海敬業中學任教一年即調入上海師範學院,從事教育實驗工作至退休。叔異為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高足,終身從事兒童教育研究,尤長於小學教育的研究,在國內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邵汝干(1891—1982年),字季真,號可羨。崑山蓬閬人。早年受胡石予親炙達七年。宣統元年(1909年)考入上海龍門師範。其間,參加上海少年社,投身辛亥革命活動。民國5年(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體育專修科。修業兩年半后,任教於江蘇省立第一農業學校、江蘇省立第一師範。民國10年創辦南京體育師範,自任校長,歷時7年,培養學生500餘人。民國16年8月任崑山縣教育局局長。他在任內擴充縣中,創辦昆嘉青三縣師範學校,設立農民教育館,擴大民眾教育館,推行中心小學區制和民眾識字學校,擴充圖書館和體育場,和上海中華職業教育會合辦徐公橋教育實驗區。民國18年10月,任南京教育局社教科民眾體育股主任,后改任文化技術股主任。民國2年5月到上海,先後任上海市教育局視察員、體育督學,上海市體育場場長,上海市體育館館長,國民體育委員會委員等職,並在上海東亞體專、大廈大學任教。1949年後,繼續從事體育工作。
胡思旅(1926—1986年),小名儉和,筆名胡謝。崑山蓬閬人。叔異長子。民國36年(1947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1949年上海解放后,赴北京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結業后,先後任職於中共中央華北局宣傳部,通俗出版社,中國人民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隨以金仲華為團長的中國人民藝術家代表團訪問西歐六國。思旅一生主要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文化大革命”後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外國文學研究部主任,主編雙月刊《世界電影動態》。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外國電影協會常務理事。1986年1月患突發性腦溢血逝於北京,骨灰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與人合作譯著《尼克松傳》、《阿明》、《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