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廟
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浣紗溪(絕非浦陽江)東的薴蘿山,主峰海拔127米,系會稽山余脈,乃越地之正宗。蒼翠挺拔,別具風姿。山上有紅粉石,據說手在石上一抹,會抹下些許紅粉來。在薴蘿山下,浣紗溪西岸,有西施廟,此廟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為西子祠。鄉人祀西施為四十八村之土穀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廟”。廟坐西朝東,面對薴蘿山,建築規模現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廟前有薴蘿亭,臨溪。亭前有小橋,具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浣紗溪畔還有范蠡庵、起步廟。范蠡庵鄉人稱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訪得西施,有功于越,鄉人思之,故名。今祠之後殿及戲甘猶存。起步廟又稱后江廟,相傳越滅吳后,西施與范蠡歸越隱居,在此棄舟上岸,故稱起埠廟。薴蘿村附近還有施家渡。施家渡相傳是當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處。現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疑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後裔。
這不僅僅是傳說,蕭山臨浦的西施古迹,至今猶存。據明·嘉靖《蕭山縣誌》(寧波天一閣藏本)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蕭山就有薴蘿鄉西施里的建制。該志所附的《縣境之圖》,明白地標繪了薴蘿山在蕭山臨浦施家渡。歷史眾多典籍記載蕭山臨浦是之西施故里。
北宋會稽志(紹興官方文獻,但是蕭山屬會稽)蕭山有薴蘿鄉西施里,據說有西施廟,施姓族裔后稱“西施娘娘廟,”七名百姓客也來朝拜,一度香火旺盛。娘娘廟,意即祖母廟,至今本土人士仍叫祖母為娘娘。夫差所寵的妃子娘娘,就是蕭山施族泛稱的祖母。南宋淳熙中被皇帝封為蕭山薴蘿鄉48村土穀神,意謂當地的神,以至明朝在迎神賽會中,總要找秀麗的女子扮西施,並列與鄉賢名流替身一起,人山人海,沒有現今的媒體,都有如此盛大的宣傳聲勢。
關於西施出蕭山(臨浦),最早見於《後漢書》。《後漢書·郡國志》載:“余暨,西施之所出。”南朝梁劉昭注《後漢書》:“越絕曰:會稽郡。余稽,西施之所出。”漢代稱蕭山為余暨,後漢書說蕭山是西施的故鄉。北宋歐陽忞《輿地廣記》也說:“蕭山本余稽縣……越人西施出於此縣。”南宋嘉泰《會稽志》在蕭山縣條下有“諺云:牛頭、薴蘿,一日三過。”明確指出西施出身地為薴蘿鄉,在縣城東南二十里。明代學者來斯行在《槎庵小乘》中說:“西施實生於吾蕭。今蕭山有薴蘿鄉。《後漢書》會稽余暨即蕭山,注西施之所出,以為諸暨者誤。”清代乾隆抄本《越中雜識》云:“西施宅,在蕭山東南薴蘿山,山下即西施宅,有紅粉石。”大量古籍資料表明,西施是蕭山人,薴蘿山就在臨浦,臨浦是西施的故鄉。今臨浦鎮通二村一帶,古稱薴蘿鄉,相傳即為西施故里,現存西施古迹群14處,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14處西施古迹群主要是:薴蘿山和紅粉石、浣沙溪、薴蘿湖、田螺山和河蚌山、西施坂、洗腳潭、西施里、西施廟、薴蘿亭、范蠡廟、后江廟、浴美施閘和西施亭等。
(臨浦薴蘿)
薴蘿山和紅粉石
西施廟
薴蘿湖
又叫西施湖,在薴蘿山西麓。宋后,逐漸淤積成田。
田螺山和河蚌山
在西施廟東面。相傳西施在薴蘿湖中摸到一顆田螺和一個河蚌,在水缸中養起來,沼吳時將其丟還湖中,化成兩座小山,形似田螺河蚌,故名。另說田螺山是西施與東村青年田和青梅竹馬定情的地方,為了越國的復興,西施別離情郎去吳宮,而田和則投奔越王,戰死疆場。西施完成復越大業回到故鄉,將情郎葬於薴蘿村旁的小山上,後人稱其為田螺(和)山。這兩座小山高不過十餘米,面積百餘平方。2000年因建造高速公路大部被平毀。
西施坂
西施廟
洗腳潭
相傳西施入吳前,勞動之餘常在此潭洗腳,故名,舊址在薴蘿山下優羅灣底,今淤塞難尋。
西施里
即薴蘿村,今通二村、施家渡村,舊稱東薴蘿村、西薴蘿村。宋太平興國三年(978)設薴蘿鄉西施里,為西施出身地。今施家渡村施氏聚族而居,相傳系西施族裔。清乾隆朝進士、中書侍讀徐國楠說:“余邑南鄉有薴蘿村……維岳降神,篤生西子,沼吳存越,忠義榮萬古焉。”
薴蘿亭
在西施廟門口,東瀕浣沙溪。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現為清代遺存,經近年修葺。南北兩端洞門原接臨浦至所前的石板大道,亭梁有“清嘉慶二十三年五月”、“三泉王子彰房重建”等字樣。
范蠡廟
在施家渡柴灣,浣沙溪畔,為紀念越國大夫范蠡於薴蘿村訪得西施,鄉人思念他的功績,建廟祀奉范蠡,故名范蠡廟,又叫日思庵。坐北朝南,三楹二進,前殿設演台。附近原有古渡口,為西施當年下船赴越都處。后江廟,因濱后江,故名。相傳越滅吳后,西施與范蠡歸越隱居,在此上岸起埠,故又叫起埠廟。“還顧舊時伴,布裙相晤語”,明來集之《題薴蘿西子祠》即詠此。
浴美施閘和西施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