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故里

歷史名人故里

岐伯故里,是指中醫鼻祖岐伯的故鄉。由於岐伯是上古人物,他的故鄉現址至今已有多種說法,主要的有三說:陝西寶雞岐山縣,甘肅慶陽慶城縣,四川綿陽鹽亭縣。

文化活動


岐伯其人

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載:“(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視今傳《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學修養。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
從各種典籍看,有說岐伯是黃帝之師的,有說岐伯是黃帝之友的,也有說岐伯是黃帝之臣的。由此可見問題的複雜性。所以岐伯故里的說法存在多種說法,也就不足為奇。

岐伯故里說法一

岐伯故里
岐伯故里
黃帝曾於小崆峒(今岐山“孔頭”,為“崆峒”的方言轉音)問道,遂在岐地尋訪有道之人。《路史》中追述:“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黃帝至岐見岐伯,引載而歸,訪於治道。”《通志》記載:“岐氏,周故都也,今鳳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至文王始遷於豐,其支庶留岐,故為岐氏。又古有岐伯,為黃帝師。”以上史料說明至先周時期,岐氏仍在岐山。
有古史學家指出:“岐伯族地在岐,為戎所侵,勢弱不能抵禦,一些耕地被戎人變為牧場,故古公滅岐伯族國而遷入時,才那麼荒涼不堪。岐族亡國后,自然成為周人的一部分。”這是對岐伯族的歷史地理學定位。因而中外有不少學者對此種觀點持比較肯定的意見。2002年4月26日,世界傳統醫學聯盟主席吳奇來岐山考察之後,認定岐山就是“岐伯故里”,並揮毫寫下了這四個大字,刻於石碑。根據調研史證,2007年9月,陝西學者正式註冊了“岐伯故里”域名。
通過以上的考察與考釋,可把岐伯的故里圈定在岐下南至岐水源頭、北至山跟、西至石溝河、東至小石溝這一地區之內。而西杜城在岐下三龍之陽(即岐山之南為陽),岐水之陽(即岐水之北亦為陽),且魂來溝一線貫南北,作為岐山與岐水的紐帶。杜城村與岐山壑口正對,自古以來也是出入岐山故道必經之地,在隋開皇十六年(579)以前這裡一直是岐山的文化中心。所以把岐伯的籍里圈定在西杜城是比較貼近實際的。

岐伯故里說法二

而新近有資料表明,岐伯為甘肅省慶陽縣人。如清·乾隆年間《慶陽縣誌·人物》記載:“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醫術脈理,黃帝以師事之,著《內經》行於世,為醫書之祖。”岐伯從小善於思考,有遠大的志向,喜歡觀察日月星辰、風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還懂音樂,會做樂器,測量日影,多才多藝,才智過人。后見許多百姓死於疾病,便立志學醫,四處尋訪良師益友,精於醫術脈理,遂成為名震一時的醫生。黃帝為療救民疾,尊他為老師,一起研討醫學問題《黃帝內經》多數內容即以他與黃帝答問的體裁寫成。所以,記載“岐伯”的最早的文獻是《黃帝內經》。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所做的貢獻,專門修建了岐伯廟。如《慶陽縣誌·壇廟》載:“岐伯廟,在縣城南。”據《辭海》說:北地,郡名,戰國秦置。治所在義渠,西漢移治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岐伯又尊稱為岐天師,意為懂得修養天真的先知先覺。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一:“天師,尊稱岐伯也。天者,謂能修其天真。師乃先知先覺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貴,師所以傳道而設教,故稱伯曰天師。”
另一論據是岐伯之“岐”不是岐山之“岐”。考古“岐”字,當是“歧”字之借字。據當代著名學者、湖北中醫學院李今庸研究認為,《內帝內經》中的“岐伯”之“岐”字,當從“止”旁作“歧”,《素問》《靈樞》二書凡稱“岐伯”者皆然。古本《素問》《靈樞》均作“歧伯”。只是到了晉代皇甫謐編著《針灸甲乙經》時,才將“歧伯”之“歧”假借為“岐”;唐代楊上善撰注《黃帝內經太素》時,亦借用為“岐”字。故後世學者均多從“山”旁作“岐”字,我們在進行該研究時亦從之。在古漢語中,岐與歧通用,如戰國列禦寇《列子·說符》中有“歧路亡羊”之典故,明代馬中錫中山狼傳》中有“然嘗聞之,大道以多岐亡羊”的記載。雖然後者之“岐”借代了前者之“歧”,但二者所指之意相同,其文義亦通,同時亦說明後世多以“岐”借代“歧”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邑部》、南朝·顧野玉《玉篇·邑部》都載明兩字形異而義同。後世也多以“岐”借代“歧”字。岐伯,為古代人稱,相傳為黃帝臣,乃古代醫學家僦貸季之傳人。當代學者、慶城縣“岐伯聖景”總設計師左思科亦尊是說。
考古北地郡,即今甘肅慶陽市及寧夏南部。而當時的慶陽府現在即慶城縣。這裡距陝西省岐山縣200餘公里,物產豐富。其中野生中藥材種類尤多,質量優良,共有370個種屬,被譽為“天然葯庫”。如《資治通鑒·卷三百六十》“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八月紀事目條”所云:“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

岐伯故里說法三

2001年12月,四川省旅遊規劃設計所編製完成的《鹽亭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該規劃認為,鹽亭是嫘祖故里,也是岐伯的故鄉。嫘祖發明、傳播了養蠶、繅絲技術,被譽為“中華絲綢文化創始人”、“中華人文女祖”;嫘祖的舅父岐伯,從蠶醫到人醫,著《黃帝內經》,被譽為“華夏中醫始祖”。
據巴蜀文化研究通訊載文報道(1),岐伯為岐舌國人,而岐舌國在以今鹽亭為中心一帶地區。其主要依據為,岐為古姓,又作歧。歧姓之人,史籍少有記載,而岐伯為最早見諸史乘之岐姓人。《山海經·海外南經》稱“有岐舌之國”,“岐舌國在其東,一曰不死民東”。據蒙文通先生考證,《海外南經》為蜀人所作。郭璞注云:“岐舌國,其人舌皆岐,或雲支舌也。”《山海經》又云:“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百穀自生,冬夏播琴(種),鸞鳥自歌,鳳鳥自舞。”明楊慎認為此“都廣之野”即今成都平原。據此,作者們認為,岐舌國當在今成都平原以東,為人數不多的岐姓人所組成的部落。而岐伯姓岐,有姓,則應為此部落的貴族甚至首領。稱伯,是指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岐伯,用俗語來說,就是“岐老大”。
此外,《抱朴子》述岐伯曾去過縉雲山,而縉雲山即在成都平原以東的區域內,而他行跡所至的青城山、峨眉山均距此不遠,岐舌國也應在這一區域。
很長時間以來,鹽亭流行尊崇岐伯的風俗習慣和有關岐伯的傳說、民謠。當瘟疫流行時,人們即於高處樹榦上點“天燈”以驅瘟除疫,據說此俗源於岐伯在螺祖故里鹽亭高燈鎮點天燈驅鼠護蠶之法。若瘟疫實在嚴重,點天燈尚無明顯效果,就讓人裝扮成岐伯,著甲胄,執金鞭,戴螃蟹眼目,坐方椅上,使人抬著巡遊瘟區,掃蕩瘟疫。舊俗,凡家有病人,則請儺神扮作岐伯,讓病人坐堂中,岐伯著甲胄,執寶劍,唱驅病之詞,繞病人舞引;再入病人居室,手舉火把,將炒乾的鋸木粉撒於火把之上,立即燃為火團,此叫“撒粉火”。鹽亭縣茶亭鄉龍潭廟中現在還保存有驅病儺神的木像。鹽亭縣北部舊俗,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必從桂香殿中抬出岐伯木像,遍遊街巷田疇,表示岐伯掃除瘟疫,為民祛病,保一方安康。鹽亭古傳的治病偏方很多,而僅見於鹽亭的有:以香茅草治病,以岐柏樹果、枝、葉以水煎服能治病,尤以岐陽壩的“歧柏樹”療效最好。
鹽亭岐陽壩,古稱“岐伯壩”。該壩背依高山,三面環水,壩邊彌江岸上有一株一干十七枝的千年古柏,歷稱“歧柏樹”。樹下有一小巧的石廟,內塑岐伯神像。此樹對岸一華里的回龍山上,明代時曾建有岐伯廟。此外,在鹽亭柏梓、安家和里坪一帶,人們歷來喜愛種一種分杈柏樹。此種柏樹的虯枝似龍、蛇,恐與氐羌人以龍(蛇)圖騰崇拜有關。至今,這一帶仍生長著許多的“歧”形多杈柏樹,有雙杈、五杈、七杈柏,數量達1000多株,此種柏樹,又被稱作“歧柏”。
在距鹽亭縣城49公里的鹽亭縣茶亭古鎮西街口回龍山,現存有“黃帝元妃嫘祖故里”岐伯宮,以及岐伯殿、嫘祖殿、岐伯史績館、岐伯壩、岐伯樹、岐伯橋、岐伯亭、岐伯墓、岐伯洞、岐伯坡、石葯槽、木雕歧伯神像、出土岐伯樹頭等豐富多彩的岐伯遺跡。2005年4月,鹽亭縣茶亭鄉黨委政府還舉辦了一次岐伯文化藝術節,當地300多名幹部群眾參加了活動。據說,當地人們為了紀念岐伯給人類創造的財富與安定團結,特將農曆2月21作為“岐伯節”,5000多年來,鹽亭民間一直沿續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