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節氣

四季之一。從節氣意義上講,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的春分開始,到夏至結束。在愛爾蘭,2月~4月被定為春季。氣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種盡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劃分標準,以5天平均氣溫為標準,把冬季以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開始進入春季,當溫度高於22℃時意味著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簡介


四季之一。從節氣意義上講,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的春分開始,到夏至結束。在愛爾蘭,2月~4月被定為春季。
氣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種盡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劃分標準,以5天平均氣溫為標準,把冬季以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開始進入春季,當溫度高於22℃時意味著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氣候


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開始傾向太陽,受到越來越多的太陽光直射,因而氣溫開始升高。隨著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漲。春季植物開始發芽生長,許多鮮花開放。冬眠的動物蘇醒,許多以卵過冬的動物孵化,鳥類開始遷徙,離開越冬地向繁殖地進發。許多動物在這段時間裡發情,因此中國也將春季稱為“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季氣溫和生物界的變化對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響。
春季是一年的第一個季節,有很多劃分四季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把立春節氣的到來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學角度來劃定的。氣象部門一般以陽曆劃分四季,3-5月為春季。但這樣的劃分方法都有個弊端,按這樣的方法3月份我國都屬於春季,這時候長江流域固然桃紅柳綠,一派春光,可是黑龍江省卻依然寒風刺骨冰天雪地,而海南島則已經有夏日的氣息了。
因此,氣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種盡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劃分標準,以5天平均氣溫為標準,把冬季以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開始進入春季,當溫度高於22℃時意味著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農業影響


農作物生長

對農民來說,春季是播種農作物的季節。這也是“春雨貴於油”發揮作用的季節春雨也對農作物有著影響,這對果實、生長還有著極大的影響。在春季我們要及時清理田地中的雜草,不然雜草會吸收農作物養分使其乾枯使農作物死亡。

耕種

在春天不僅重視生長還要重視耕種的方法。

節氣


24節氣
24節氣
立春太陽位於黃經315°,2月2-5日交節。
雨水太陽位於黃經330°,2月18-20日交節。
驚蟄太陽位於黃經345°,3月5-7日交節。
春分太陽位於黃經0°,3月20-22日交節。
清明太陽位於黃經15°,4月4-6日交節。
穀雨太陽位於黃經30°,4月19-21日交節。

氣象


呼倫貝爾的春季
呼倫貝爾的春季
由於熱空氣開始北移,而冷空氣還往往依然徘徊,此外土地、水域與空氣溫度上升的速度不同,春季在地球上許多地方是最多雨的季節。在中國江南地區有著名的黃梅天氣,在歐洲時常有很強的風暴,在北美洲往往出現龍捲風,而北方多數會出現大風天氣。

天文


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赤道與其公轉軌道交角是四季更迭的根本原因。春季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逐漸北移,春分之後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北半球。在春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近漸遠。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距離太陽最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寶瓶座、雙魚座、白羊座的背景上。

農諺


立春落雨至清明:
1.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後,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後,氣候會陰晴冷暖無常。
5.春曝死鬼,夏霧做大水: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6、立春趕春氣:立春之後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6.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
7.雨澆上元燈,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8.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內謂之早春,若播種莫過早也不過遲,按季節行事。
9.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10.立春晴,雨水均。
11.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12.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13.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14.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15.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16.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17.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18.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雙春好種田。
雨水
1.雨水連綿是豐年,農民不用力耕田。
2.雨水日下雨,預兆成豐收。
3.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氣溫低則多雨,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
4.驚蟄聞雷米似泥: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
5.二月二打雷,稻米較重捶: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當天,如果春雷乍響,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1.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
2.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這是台灣北部的農業現象,南部則比較早。
3.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芍藥夏日開花,春分種太慢了。
4.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則病人少。
清明
1.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愛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單衣,常被突如其來的寒冷凍壞。
2.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氣寒冷,那麼整個春季的氣候就不會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麼春季的雨量就會少。
3.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於寒冬與盛夏之交,這時南方氣候開始暖和,而北方還在寒冷中,南北溫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此時,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匯衝突,發生了氣旋,天氣便轉為陰雨。氣旋過後,天又轉晴,這好像小孩子破涕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千古名句細緻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節氣變化特點,生動形象地勾出廣幅江南早春的秀麗景色。

諺語

有關天氣
1、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春雨貴如油。
3、春天孩兒面,一日三變臉。
4、春無三日晴。
5、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
6、立春趕春氣。
7、早春晚播田。
8、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有關雨水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後,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後,氣候會陰晴冷暖無常。
5、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
6、立春趕春氣:立春之後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
8、雨澆上元燈,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內謂之早春,若播種莫過早也不過遲,按季節行事。
10、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14、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16、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17、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18、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19、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雙春好種田。
20、雨水連綿是豐年,農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預兆成豐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氣溫低則多雨,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
23、驚蟄聞雷米似泥: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較重捶: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當天,如果春雷乍響,這一年收成很好。
有關春分
1、春分時節,日暝封分: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
2、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這是台灣北部的農業現象,南部則比較早。
3、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芍藥夏日開花,春分種太晚了。
4、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則病人少。
有關清明
1、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愛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單衣,常被突如其來的寒冷凍壞。
2、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氣寒冷,那麼整個春季的氣候就不會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麼春季的雨量就會少。
3、春天孩子面:氣旋過後,天又轉晴,這好像小孩子破涕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4、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保健養生


春天的天氣變化最為反覆無常,使人出現種種不適癥狀,患上種種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應注意保健養生。春季雖是肝病高發季節,但也是所有生物推陳出新,生氣盎然的季節,人的肝氣也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是調肝養肝的好時機。故,中醫有“春宜養肝”之說。春季開啟了一年生命活動周期的序幕,養生應以養肝護肝為先。

多補充水

春季風大,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飲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保護護膚

溫暖的春天,春季是護膚[4]的關鍵季節,因為春季氣溫忽高忽低,皮脂的分泌時多時少,而且,隨著氣溫的轉暖,人們外出的機會也增多了,受外界污染的機會也多了。做好日常護膚工作,讓肌膚也迎來春天。春天,不但是一年的開始,也是新年護膚計劃的開始。[4]

飲食平衡

春季天氣逐漸變暖,此時陽氣升發,飲食要以清淡平和,營養豐富為宜,同時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避免多吃油膩、辛辣、油炸食物,這些食物難消化,會加重胃和肝臟的負擔。此外多食新鮮時令水果。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氣更加旺盛,導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夠增強脾胃之氣,有益健康。因此,春季飲食要增甘減酸,甜味食品中,大棗是不錯的選擇。

堅持鍛煉

春天,萬木吐翠,空氣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動”為養陽最重要一環。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風景區去春遊。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強體防病。

注意養肝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鬱。所以,養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志。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

順應氣候

春季美景
春季美景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穿著冬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體溫。如果衣著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鍛煉不宜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許多年輕人喜歡鍛煉的季節,但春季鍛煉要注意以下六點:
1.鍛煉不宜驟然進行:
鍛煉前應先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以防韌帶和肌肉扭傷。
2.霧天不宜進行鍛煉:
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於呼吸量增加,肺內勢必會吸進更多的有害物質。
3.鍛煉時不宜用嘴呼吸:
鍛煉應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濾清空氣,使氣管和肺部不受塵埃、病菌的侵害。
4.鍛煉時不宜忽視保暖:
開始鍛煉時不應立即脫掉外衣,等身體微熱后再逐漸減衣,鍛煉結束時,應擦凈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5.不宜空腹進行鍛煉:
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體血液粘滯,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等因素,若空腹鍛煉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臟疾病而猝死。
6.不宜早起外出鍛煉:
清晨空氣並不新鮮,只有下午4時左右的空氣才富含氧氣負離子,那種聞雞起舞的觀念應予更新。

開放的花


水仙、迎春花報春花瑞香、白玉蘭、紫玉蘭鳶尾馬蹄蓮金盞菊文殊蘭百枝蓮四季海棠、吊鐘海棠、竹節海棠天竺葵、瓜葉菊、虞美人、金魚草、美女櫻、矮牽牛、桃花、李花、梨花、百合花、海棠、海角菊、金盞花、葵花、西洋鵑、山茶、瓊花、君子蘭、芍藥、丁香、杜鵑、西洋杜鵑、櫻花、含笑、玫瑰花、紫荊、棣棠、錦帶花、連翹、雲南黃馨、金雀花、仙客來、石斛、風信子、鬱金香。

成語


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華秋實、春蘭秋菊、春暖花開、春山如笑、春風和氣、春暉寸草、春色撩人、春色滿園、春深似海、春生秋殺、春蛙秋蟬、春意闌珊、紅情綠意、花紅柳綠、花香鳥語(亦作“鳥語花香”)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滿園春色、柳綠花紅、雙柑斗酒、雨絲風片、鶯歌燕舞、雨後春筍、有腳陽春、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春意盎然、四季回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