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森
中國男翻譯家、教授
鄂 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別號占弓),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人。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0月21日)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聖恩洲十三圩(今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即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國際法法學教授。
鄂森先生故鄉揚州頭橋鎮原屬江都,后屬邗江,現屬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史上原名“江都縣頭橋鄉”,鄉境的“九帖洲”與“安阜洲”是組成頭橋鎮的主要大洲,這裡是鄂森先生的祖居之地,其祖輩世居揚州頭橋鄉境沙洲九帖洲(今頭橋鎮東北部地區)數百年,並在頭橋建有宗族祠堂,這座家祠是當時民國頭橋鄉境知名的建築物。頭橋鄉境在明、清、民國時均為揚州(古稱維揚、江都、邗)的行政轄區,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后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所以,鄂森先生的故鄉“頭橋鎮”在民國時屬當時“江都縣”(“民國江都縣”即今“揚州市”,“民國江都縣”的縣城位於今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一帶),便是這個原因。
故而,頭橋鄉賢鄂森先生出生的原“江都縣九帖洲聖恩洲十三圩”,即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
頭橋鄉賢鄂森珍貴手跡
1944年,鄂森先生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1945年8月,鄂森先生應聘任上海社會局第一處處長,半年後辭職。1948年2月,經人推薦,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五個月後辭職返滬任教。1949年後,擔任東吳大學法學院教務長、院務委員,同時兼任上海市麵粉工業同業公會主任秘書。1956年後,先後任上海市工商聯史料科科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生前曾翻譯《美國遠東貿易》、《拉丁美洲各共和國史》等國際著作,並將《公司法》譯成英文單行本。
頭橋鄂氏
鄂森
鄂森父親
鄂森先生的父親鄂錦波先生,本名鄂光濤,於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6月4日),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聖恩洲十三圩(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系宗族排行為“光字輩”的鄂姓傳人,頭橋鄉民親切稱呼鄂錦波為“鄂大先生”,因鄂錦波的數百弟子學生中常為書生與商民,故而,鄉境史料記載,舊時頭橋百姓民間流傳“···鄂大先生的徒弟是穿大褂子(長衫)的多···”。頭橋鄂氏一族自古便有保家愛國、抗禦外侮的優良傳統,所以,鄂錦波的愛國思想,也影響了曾在遠東國際法庭,對嚴懲日本戰犯作出貢獻的鄂森先生的整個人生。鄂錦波先生的許多學生弟子在抗日戰爭中,紛紛參加新四軍,走上打擊日寇,保家衛國的光明大道,其中一位名生劉玉生先生,參軍后在新四軍華東工委敵工部任職,解放后留在上海市公安局特高科工作。鄂錦波先生年幼時曾因家貧而上學較晚,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才進入頭橋十三圩私塾讀書,兩年後進城謀生,在揚州曾為鐘錶藝徒,學習修理手藝,同時刻苦學習文化知識,最終自學成材。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娶“陳氏孺人”為妻(鄂森先生母親)。晚清時成為響名鄉境一帶及附近諸鄉的“舌耕名士(訴訟師)”,民國初年,鄂錦波先生出任江都縣第三區新洲鄉議員、鄉議長等職(註:新洲鄉是原江都歷史上的政區名,轄區大致在今揚州市廣陵區北洲片東南部和中南部一帶,該鄉早已撤銷不存,原轄境現已分屬頭橋、李典兩鄉)。鄂錦波先生生前關心鄉里,造福人民,對故鄉頭橋貢獻很大,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江洲大水災”期間,為家鄉募款救災,鄉民感激,集體贈送萬民傘以示感恩戴德,一時傳為佳話。正因鄂錦波先生一心為民,積極救災,故而他與吳大觀先生的舅舅“王大地主”(本名王繼先,字鑒人,鄉境習慣稱謂王鑒人,王裕泰,敬稱王大地主,民國江都縣頭橋鄉鄉董,鄉議長,頭橋王裕泰醬園掌柜)等頭橋鄉賢一道,被記載於“民國二十年江洲大水災”期間,在頭橋鄉境參與組織賑災的鄉賢名單之中。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27日)因病逝世。
頭橋鄉賢鄂森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