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2005年頒發的文學類獎項

該屆茅盾文學獎共有156部作品參評,有26部作品入圍終評 。最終熊召政的《張居正》、張潔的《無字》、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柳建偉的《英雄時代》和宗璞的《東藏記》獲得該獎 。

簡介


參評作品發表出版範圍:1999~2002年
2003年10月20日初評審讀工作在北京啟動
2003年11月3日初評評出23部入圍名單
2003年11月13日新浪網披露初評評出的23部入圍名單
2005年1月25日終評名單(26部)
2005年4月10日評出5部獲獎作品(熊召政的《 張居正》 、張潔的《 無字》、徐貴祥的《 歷史的天空》、柳建偉的《 英雄時代》和 宗璞的 《 東藏記》 )
2005年4月11日公布獲獎結果和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名單
2005年7月26日在浙江烏鎮頒獎

獎項歷程


時間日程
2003年06月24日至2003年9月1日徵集參評作品 
2005年1月25日公布入圍終評名單
2005年4月11日公布獲獎名單
2005年7月26日舉行頒獎典禮

評獎條例


2003年06月24日 中國作家協會
一、指導思想
茅盾文學獎評選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導向性、公正性、群眾性,注重鼓勵關注現實生活、體現時代精神的創作,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內容和豐厚審美意蘊的長篇小說。
二、評選範圍
1、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凡評選年度內在我國大陸地區公開發表與出版的由中國籍作家創作的,能體現長篇小說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評。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也可由有關單位慎重推薦參評,通過初選審讀組篩選認同並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獲得評委會半數以上委員的贊同后,亦可列入評委會備選書目。
2、多卷本長篇小說,應在全書完成後參加評選。
3、鑒於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其它困難,凡用少數民族語言創作的長篇小說,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后參加評選。
三、評選標準
1、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統一的原則。所選作品應有利於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對於深刻反映現實生活,較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歷史發展趨勢,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的作品,尤應重點關注。要兼顧題材、主題、風格的多樣化。
2、要重視作品的藝術品位。鼓勵在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基礎上的探索和創新,鼓勵那些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佳作。
四、評選機構
1、評選工作由“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承擔。
2、聘請文學界有影響的作家、理論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出任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委員。評委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員若干名。主任、副主任人選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提名。委員人選由中國作協書記處提出候選名單后,以隨機抽取的方式,從候選名單中產生。候選名單一般應為評委人數的二倍以上。主任、副主任以及評委名單產生后,應由中國作協書記處批准,報請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3、評委會的構成,應保證京外評委不少於評委總數的1/3。
4、評獎委員會下設評獎辦公室,負責評獎活動中的具體工作。
五、評獎程序
1、參評作品徵集。徵集工作由評獎辦公室進行。辦公室應在開評前向中國作協各團體會員單位、全國各有關出版單位和大型文藝雜誌社發出作品徵集通知,請他們在規定期限內向評獎辦公室報送符合評選要求的參評作品。
2、推薦備選作品。評獎辦公室提請中國作協書記處批准,聘請熟悉長篇小說創作的若干評論家、作家和編輯家組成初選審讀組,對推薦作品在廣泛閱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篩選,提出適當數量的作品,作為提供給評委會審讀備選的書目。經由三名以上評委的聯合提名,可在初選審讀組推薦的書目以外,增添備選書目。全部備選書目應在終評前一個月在相關媒體上予以公布,以便廣泛地聽取讀者意見。
3、投票產生獲獎作品。評委會在認真閱讀全部備選作品的基礎上,參考各界反饋意見,經充分的協商與討論,最後用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獲獎作品。投票分兩輪進行:第一輪,對候選篇目進行初步篩選;第二輪投票,決定獲獎作品。作品獲得不少於評委總數的2/3的票數,方可當選。
4、獲獎作品的數量。每屆評委會根據長篇小說創作的實際狀況確定該屆評選的獲獎數量。為保證此項文學大獎的可讀性,應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獲獎作品為3-5部。
5、評獎揭曉。評選結果由中國作協統一發布,並隆重召開頒獎大會,向獲獎作品的作者頒發獎狀(證書)、獎牌和獎金。對獲獎作品的出版單位和責任編輯頒發證書。
六、評獎紀律
1、為確保評獎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群眾性,茅盾文學獎實行評委名單以及評委會評語公開制度。評委會對獲獎作品分別作出簡短的評價,評獎揭曉時公之於眾。
2、嚴禁不正之風。評委會委員、初選審讀組成員以及評獎辦公室成員,一律不得參與任何有可能影響評選結果的不正當活動,杜絕行賄受賄和人情請託等不正之風。一旦發現此種行為,有關評委或評獎工作人員的資格應予取消,有關參評者的參評資格亦應予以取消。
3、實行迴避制度。評委會成員、初選審讀組成員若有作品參評,或與參評作家作品有較為密切的關係(如系作品的責任編輯或系參評作者的親屬等),應主動迴避。或相關人士退出評委會,或作品退出備選篇目。
七、評獎經費
1、茅盾文學獎評選活動經費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負責籌措。
2、歡迎企業、團體、個人對該項評選活動予以贊助。
八、本條例經中國作協主席團通過後頒布施行。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負責解釋。

評委名單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二)
2005年04月11日15:12 中國作家網
根據《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修訂稿)》第六條第一款之規定,茅盾文學獎實行評委名單公開制度。現將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名單公布如下:
主 任:張 炯
副主任:陳建功 王巨才
委 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巨才 葉 辛 朱向前 仲呈祥 孫 郁 何開四 楊志今 吳秀明
張 帆 張 炯 張燕玲 瑪拉沁夫 陳建功 李 星 嚴家炎 洪子誠
賀紹俊 郭運德 秦 晉 曾鎮南 雷 達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
2005年4月11日

初評作品


2003年11月3日 初評評出23部入圍名單
2003年11月13日 新浪網披露初評評出的23部入圍名單原先入圍(23部)
按得票多少順序排序:
1.莫言 《檀香刑》
2.宗璞 《東藏記》
3.熊召政 《張居正》
4.賈平凹 《懷念狼》
5.張潔 《無字》
6.孫惠芬 《歇馬山莊》
7.李銳 《銀城故事》
8.紅柯 《西去的騎手》
9.徐貴祥 《歷史的天空》
10.鐵凝 《大浴女》
11.朱秀海 《音樂會》
12.成一 《白銀谷》
13.麥家 《解密》
14.張一弓 《遠去的驛站》
15.雪漠 《大漠祭》
16.懿翎 《把綿羊和山羊分開》
17.葉廣岑 《採桑子》
18.黃國榮 《鄉謠》
19.尤鳳偉 《中國1957》
20.李洱 《花腔》
21.王蒙 《活動變人形》
22.周大新 《第二十幕》

終評作品


原來初評評出的23部再加上3名或3名以上的終評委聯名推薦的7部作品,共30部。其中原先入圍的王蒙的《活動變人形》、周大新的《第二十幕》、閻連科的《日光流年》和增補(3名或3名以上的終評委聯名推薦)的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共4部,屬於非評選年度(1999-2002)作品,按規定,需評委會投票表決,獲得1/2以上評委同意,方可獲得參評資格。結果在第二次評委會會議上,經討論和投票,4部非本屆評選年度內的長篇小說均未獲得通過。最後,確定26部入圍作品。
2005年1月25日公布26部終評作品名單。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備選書目(以出版日期為序,同日期者按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書目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採桑子》 葉廣芩(滿族、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9.10
2.《歇馬山莊》 孫惠芬(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1
3.《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4
4.《懷念狼》 賈平凹 作家出版社 2000.6
5.《中國1957》 尤鳳偉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1.1
6.《大浴女》 鐵凝(女)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1.1
7.《大漠祭》 雪漠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1
※8.《英雄時代》 柳建偉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3
9.《檀香刑》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01.3
10.《東藏記》 宗璞(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4
11.《白銀谷》 成一 作家出版社 2001.9
12.《西去的騎手》 紅柯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1
13.《音樂會》 朱秀海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2.1
14.《無字》 張潔(女)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2.1
15.《花腔》 李洱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1
※16.《楚河漢界》 馬曉麗(女)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2.3
※17.《絕對權力》 周梅森 作家出版社 2002.4
※18.《抒情年代》 潘婧(女) 作家出版社 2002.4
19.《銀城故事》 李銳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2.5
20.《遠去的驛站》 張一弓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2.5
21.《把綿羊和山羊分開》懿翎(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7
※22.《大江沉重》 呂雷趙洪 作家出版社 2002.8
※23.《天高地厚》 關仁山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2.10
24.《解密》 麥家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10
25.《鄉謠》 黃國榮 作家出版社 2002.10
26.《張居正》 熊召政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2.11
(前加“※”為增補的篇目)

獲獎作品


2005年4月10日評出5部獲獎作品 2005年4月11日公布獲獎結果和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名單
2005年7月26日在浙江烏鎮頒獎
5部獲獎作品名單:
書目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張居正》熊召政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2.11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無字》 張潔(女)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2.1
《歷史的天空》徐貴祥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4
《英雄時代》 柳建偉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3
《東藏記》 宗璞(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4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獎項幕後


● 在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年度(1999至2002年)之前出版的四部作品均未進入終評名單,主要是不少評委認為評獎年度外的作品再度被遴選參評,會在實際上給評獎帶來某種混亂。 評獎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這一結果並不涉及對這四部作品的評價 。
● 讀者的意見成為該屆獎項的終評參考。讀者在入圍終評的名單發布后,可將意見郵寄至茅盾文學院評委會辦公室室,由其收集、整理后,反饋給評委會以供參考 。
● 2003年11月14日,新浪網搶先披露了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名單(23部)。2004年2月20日,《新民晚報》發文稱此前媒體披露的入圍名單是虛假新聞 。2005年01月25日,中國作家協會正式發布入圍終評名單 。
●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原計劃在2005年6月舉行,因受浙江烏鎮當地工程進度等影響,最終延至7月26日舉行

獎項評析


事先被看好的莫言的《檀香刑》名落孫山,同時落榜的還有紅柯的《西去的騎手》、李洱的《花腔》,這三部在讀者中反響很高的長篇小說均無緣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至少證明了該屆茅盾文學獎的特色:它的的確確是個專家獎,與大眾的口味無關。
從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的五部獲獎作品可以看出,當前的中國文學,正昂首闊步、整齊劃一地走在回歸中國文學傳統的康庄大道上。無論是敘述一代賢相宮廷鬥爭的歷史小說《張居正》,還是場面波瀾壯闊的《歷史的天空》,它們的共同點,一則是篇幅足夠長,二則皆是時代最強音的反映。而宗璞的《東藏記》可以說是對《紅樓夢》的惟妙惟肖的繼承與發揚。該屆茅盾文學獎大力彰顯、弘揚對中國文學傳統的回歸,對於當代的文學創作,可以起到正本清源、扶正祛邪的功效,既是一劑強心針,又是十全大補丸。(《南方都市報》評)
該屆獲獎的五部長篇小說,從內容和視角看,都比過去更為豐富和成熟。柳建偉長達50萬字的小說《英雄時代》生動描繪了各個階層和社會的各個層面,揭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過程中各種尖銳複雜的矛盾,展現了多元變化的、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的時代特點。其對正在展開的社會矛盾的捕捉、思考及概括能力令人讚歎。熊召政的歷史小說《張居正》共4部150萬字,該作品對古代官制等典章制度之熟悉,其語言功夫之純熟,筆下社會生活之波瀾壯闊,令人嘆為觀止。張潔的《無字》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蕩、大變革中各色人的坎坷人生,對20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東藏記》是女作家宗璞的長篇小說,它繼續《南渡記》的故事,又可獨立成篇。小說描明倫侖大學南遷昆明之後孟弗之一家和師生們在國破家亡、居無定所的情況下的生活,表現了當時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