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吸引術

人工流產術

人工流產術是用手術終止妊娠的方法。

負壓吸引術適用於孕10周以內者,可用吸管伸入宮腔,以負壓將胚胎組織吸出而終止妊娠。

適應症


1.妊娠在10周以內,要求終止妊娠而無禁忌證者。
2.因某種疾病不宜繼續妊娠者。
[禁忌症]
1.生殖器官急性炎症,如盆腔炎滴蟲性陰道炎真菌性陰道炎、宮頸急性炎症(治療後方可手術)。
2.各期急性傳染病或慢性傳染病急性發作期,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血液病等(需治療好轉后住院手術)。
3.妊娠劇吐酸中毒需治療後手術。
4.術前相隔4h兩次體溫在37.5t以上者。

術前檢查

1.病史詢問:包括停經、早孕反應及既往月經史、婚育史及避孕措施,過去疾病史及目前健康狀況等。
2.一般體檢及婦科檢查:白帶常規化驗,尿妊娠試驗,測血壓及體溫,B超檢查子宮及孕囊大小。必要時作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胸片及心電圖檢查。

操作


[子宮吸引術操作法]
1.病人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
2.按術前外陰及陰道消毒常規消毒。
3.用宮頸鉗夾住前唇中央處,用左手將宮頸鉗向外牽引和固定子宮。
4.右手執毛筆式持子宮探針,順著子宮方向漸漸進入宮腔,探測方向及測量宮腔術前深度,? (注意:與陰道雙合診檢查是否一致,如有疑問,應再次重複雙合診,考慮有否生殖道畸形或合併卵巢腫瘤可能等)。
5.右手執毛筆式持子宮頸擴張器順著子宮探入方向白4 l/2號,逐漸擴張至6號、7號或8號。
6.用吸頭接上橡皮管,其橡皮管之另一端接上負壓吸引器。將吸頭輕輕地進入宮腔直至宮底,然後把吸頭退出少許,用腳踏吸引器開關,負壓表的吸力在400―500mm心,吸頭即在宮腔內轉動尋找孕卵著床部位,一般孕卵著床多於宮底之前、後壁。找到孕卵時,即在該處輕輕轉動,及上下抽動,吸盡組織,再向宮腔四周轉動吸引一次,可感覺宮腔逐漸縮小,宮壁緊貼吸頭,表示胎盤組織已經吸凈,此時,先捏緊橡皮管后再取出吸頭,注意不要帶負壓進、出頸管。
7.抽出吸管時如有胚胎組織卡在吸管口時,可用卵圓鉗將組織取出。
8.用刮匙刮宮壁一周,檢查是否乾淨,如已凈,則感官壁四周毛糙。若感官壁某處滑溜溜,表示未凈,則再將吸頭進入宮腔吸凈該處之組織。
9.再次測量宮腔深度,取出宮頸鉗,用紗布鉗擦凈宮頸及陰道血液,若有活動性出血,可用紗布壓迫止血,取出陰道擴張器,吸出之組織用過濾器過濾后,測量流血量及組織物量,並仔細檢查組織物中是否有絨毛、及絨毛之多少。如組織不新鮮伴有陳舊血塊者,則給抗生素預防感染。如發現異常及未見絨毛,組織物全部應送病理檢查。

注意事項


[手術時注意事項]
1.如用電吸引器作人工流產術,在吸引術前要檢查機器功能正常,肯定是負壓吸力,方可應用。
2.吸引時負壓最高不能超過500mmHg,以後隨宮腔內組織減少而降低負壓。
3.探針進入宮腔遇有阻力,勿用暴力,以免方向不對造成子宮穿孔。任何器械每次進腔時都應輕柔,以免損傷。
4.吸宮時動作要輕巧,尤以宮角處及宮底部更要注意,以防漏吸及殘留。
5.進宮腔器械之上端不可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能接觸陰道壁,以免污染。
6.哺乳期行吸宮術時,因子宮較軟,術前先用子宮收縮劑,吸宮時吸頭先距宮底lcm處吸引,待子宮收縮后再將吸頭進入宮底部輕輕吸引,以防子宮穿孔。
7.雙子宮吸宮術H才,兩個宮腔均要吸宮,以防組織殘留。
8.有剖宮產史者,有時宮頸管較長,或宮頸與宮體間形成不規則或成角通道,吸宮時要注意疤痕組織處,以防穿孔。
9.前屈或后屈子宮妊娠,用宮頸鉗夾住宮頸前唇,向外向下牽拉,盡量使子宮位置變成中位,這樣便於手術操作,又可防止殘留和穿孔。
10.子宮肌瘤合併妊娠,由於肌瘤使宮腔形態變形,宮腔變大,所以要測准宮腔長度,吸引時要注意宮腔形態,細心操作,防止漏吸或殘留。子宮肌瘤合併妊娠吸宮時一般出血量偏多,吸前及術中均可用子宮收縮藥物。
11.短期內兩次人流者,子宮尚未完全復舊又懷孕,子宮較軟,易發生損傷。擴張宮口后,酌用子宮收縮劑,以防子宮穿孔。
[術后注意事項]
1.術后在觀察室休息1-2h,如注意陰道流血等情況,無異常可以返家。
2.兩周內或陰道流血未凈前禁止盆浴,避免性生活1個月。以防生殖器官感染。
3.對有嚴重宮頸糜爛或有感染可能者,應給抗生素預防感染。
4.術后休息兩周,1個月後應隨訪一次。如有異常(流血多、發熱、腹痛等)可隨時就診治療。
5.子宮吸引術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者,必須在下次月經乾淨後來門診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