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體
修辭手法
舊體詩修辭手法之一,謂一聯上下兩句文意互相映襯補充。互體是上文的話里含有下文說出的詞在內,下文的話里含有上文說出的詞在內。
互文和互體相類似而稍有不同。互體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體同樣可以解釋,如說風中翠竹美好潔凈。互文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時就不好解釋,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為什麼明月屬秦關屬漢,不好講。
杜甫《狂夫》詩:“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一句寫微風中的綠竹,一句寫細雨中的紅荷花,句里點明風和雨。說風的句里也含有雨意,在細雨中綠竹更顯得潔凈美好,所以說“娟娟凈”。說雨的句里含有風意,所以聞到紅荷花的冉冉香氣。
楊萬里的詩:“綠光風動麥,白碎日翻池。”一句說風中的麥子在搖動,一句說日光照在池子的水波上。說風的句里也含有日光,所以說“綠光”;說日光的句里也有風,所以水上有波浪把日光翻動搗碎。江浩然《杜詩集說》引羅大經話,說道:“但杜本無心,楊則有意矣。”
杜甫的一聯寫得自然,他看到風中翠竹的美好潔凈,聞到雨里紅蓮的冉冉清香,不是有意要在風中見雨,在雨中見風,所以說“杜本無心”。楊萬里的詩“白碎日翻池”,就顯得費力,不自然,看出有意做作的痕迹,所以說“楊則有意”。這裡表示楊不如杜。
互文是兩個詞(比方“秦漢”)本來要合在一起說的,如“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可是為了音節和字數的限制,要省去一個,於是前面省去個“漢”字,後面省去個“秦”字,解釋時要把兩個詞合起來講。
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是詩中的一種特殊結構,實際是說,月是古時的月,關是古時的關,用秦漢指古,即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是互文見義。詩中有此用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說牽牛星遙遠,織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牽牛星,皎皎迢迢河漢女。再像《木蘭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撲朔狀跳躍,迷離狀眼睛眨動,也是互文,即雄兔腳撲朔眼迷離,雌兔眼迷離腳撲朔,所以兩兔在地上跑時,很難分別誰雌誰雄。
不光詩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龍·神思》:“子建援牘(拿起紙)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曹植拿起紙來寫像口裡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筆來寫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紙或光拿筆都不能寫作,所以這裡實際是“子建援牘舉筆”,“仲宣舉筆援牘”,也是互文。
互文和互體相類似而稍有不同。互體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體同樣可以解釋,如說風中翠竹美好潔凈。互文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時就不好解釋,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為什麼明月屬秦關屬漢,不好講。“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既然雄兔和雌兔這樣不同,那末只要看它們的腳和眼就可分出雌雄來,為什麼說分不出雌雄呢?不作互文,就不好講了。
《易》卦上下兩體相互交錯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觀》為《坤》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則為《坤》,三至五爻則為《艮》。
資料:《日知錄集釋》東吳顧炎武之卷一:互體
凡卦爻二至四、三至五,兩體交互,各成一卦,先儒謂之互體。其說已見於《左氏》庄公二十二年,陳侯筮遇觀之否,日"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為山"是也。然夫子未嘗及之,後人以雜物撰德之語當之,非也。其所論二與四、三與五同功而異位,特就兩爻相較言之,初何嘗有互體之說?《晉書》苟凱嘗難鍾會,《易》無互體見稱於世,其文不傳。新安王炎晦叔嘗問張南軒日:伊川令學者先看王輔嗣、胡翼之、王介甫固三家《易》,何也?南軒日:三家不論互體故爾。
《朱子本義》不取互體之說,惟《大壯》六五爐雲卦體似兌有羊象焉,不言互而言似。似者,合兩爻為一爻則似之也。然此又創先儒所未有,不如言互體矣。大壯自三至五成兌,兌為羊,故爻辭並言羊。
《易傳》中言位者有二義,列貴賤者存乎位,五為君位,二三四為臣位,故皆日同功而異位。而初上為無位之爻,譬之於人,初為未仕之人,上則隱淪之士,皆不為臣也。故乾之上日貴而無位,需①之上曰不當位。若以一卦之體言之,則皆謂之位。故日六位時成日《易》,六位而成章。是則卦爻之位非取象於人之位矣。此意已見於王弼略例,但必強彼合此,而謂初上地陰陽定位,則不可通矣。《記》②曰:"夫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也。"
說到“互體之象”,學過梅花易的朋友肯定不會陌生,因為“互體之象”其實就是“互卦”,而這個“互卦”是在預測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互體之象”又叫做“互象”、“互體”、“互卦”。不同的書有不同的稱法,但指的都是卦中的這種結構規律。傳統易學界對“互卦”的定義是:一個六爻的卦體中,二、三、四爻與三、四、五爻又構成的連體卦形,叫“互體之象”,又名“互卦”、“互象”。即是將一個六爻卦的初爻和上爻去掉,剩下的四個爻構成的聯合卦體,就是“互卦”,它是由相鄰的兩個三爻卦連體構成的。
那麼這個互體之象呢,互體有連互,就更複雜了。連互是怎麼樣呢?還是用這個水雷屯卦來做例子,它把第一爻至第五爻連到一塊,然後重複中間的一個爻,就出現了頤卦,就是剛才咱看到的那個頤卦,這又出來了一個,是別卦,不是八卦了,剛才因為那種互體出來的是經卦,"經卦皆八,別卦六十有四",六十四卦叫別卦,經卦是三個畫在一塊兒的,那是八卦之象。再如把第二爻至上爻連在一塊兒,也重複中間的一爻,又出來個水地比卦。咱們再繼續看,把第一爻至第四爻連在一塊兒,重複中間的兩爻,出來地雷復卦,把第二爻和第五爻,重複中間的兩卦,出來個山地剝卦,然後把第三爻至最上一爻連在一塊兒,也重複中間兩爻,又出來一個別卦的卦體。這樣的話,別卦就可以出來五個卦,第一爻到第五爻、第二爻到最上爻出兩卦,第一爻到第四爻、第二爻到第五爻、第三爻到上爻,又出來三卦,共出來五個卦,這樣卦象就變得非常複雜了。中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為什麼叫象形,八卦的卦形就是文字。比方說坎卦,把它豎起來不就是篆寫的那個水字旁嘛。今文寫的這個"水",也無非是把兩邊這一個這樣著了。古時候民間又叫測字,測字就是以八卦之形為文字,它利用《易經》的道理,來看字的組合,然後談你要測的這個事情。比如說,有人來測字,那你說個字吧,我給你測一測,實際上呢,他就是用的卦象。
講一個小故事,過去一個老太太不認字,她一個小丫鬟跑了,好幾天沒回來了,人說你寫個字吧,這個老太太不認字啊,邊兒上一個人在那兒記賬,測字的就說從賬本子上你指個字吧。她就一指指到一個大寫的"三十"上,兩個字都指上了,啪,指到"三十"兩個字當中。這個就說跑了,你這個小丫鬟,不要找了,她不會回來了,跑了。說怎麼跑了呢?你看一個"大三十"嘛,"大三十"不是個"奔"嗎?"奔"字上面是"大",中間是"十",底下是個"廿",加起來不就是"大三十"嗎?說跑哪去了?你再指個字吧。啪,又一指,又指到個大"六十"上,他就說你這附近是不是有叫太平村、太平鎮的啊?她說有個太平鎮。說你上太平鎮找去。你看,他就用上剛才咱講的互體了,你看這是個"大",這是個"六",他把這個互體,連到一塊兒了,"大六十","太平",出來了,他說去太平鎮找找去,看看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