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療法
人本主義療法
人本主義療法(Humanistic Therapy) 是建立在哲學基礎之上,通過為求助者創造無條件支持與鼓勵的氛圍使患者能夠深化自我認識、發現自我潛能並且回歸本我,患者通過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識來充分發揮積極向上的、自我肯定地、無限地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潛力,以改變自我的適應不良行為,矯正自身的心理問題。
相關圖書
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1908~1970)和羅傑斯(1902~)。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人本主義理論對心理障礙成因的解釋為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不協調。一旦自我概念不是由個人有機體的評價過程來決定,而是內化了別人的價值並把別人的價值當作自己的價值的一部分,為迎合別人的需求與接受從而否定了自己的經驗,自我概念與經驗間形成衝突併產生不和諧。此時這種不和諧會使人越發感覺不能適應環境,從而出現焦慮、煩躁等異常心理狀況併產生心理障礙。
人本主義療法
此外,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人是有智慧的並且人們有能夠去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心理治療並不需要對患者進行指導與控制,只要對患者提供足夠的信任與尊重,他們便會有能力去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人本主義療法
人本主義
這是治療成功與否的基礎。設身處地的從患者角度去思考問題,真實地理解他們的想法。真實的理解會令患者感到溫暖和尊重。理解表達可以是語言或是非語言的,甚至有時沉默也表達了對患者的理解。
坦誠的交流是深入探究問題使患者自由表達感受的前提。醫患應處於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方式進行無設防的交談。
治療師對患者的關注應是無條件的。對於患者的心理問題不應以批評的態度來對待,而應表達無限的關愛與準確的共情。
人本主義療法
17世紀以來的基礎主義和19世紀末期以來的自然主義並不反對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歷史上的人本主義運動是同超自然信仰和中世紀的亞里士多德主義相對立的。撇開歷史上的人本主義不談,我們現在討論當代的人本主義。人們通常認為當代人本主義即是“主體哲學”(philosophyofthesubject)。由於哲學家對“主體”的理解並不一致,在這個意義上,“人本主義”是多義的。
如果把導源於笛卡爾的“我思”和康德的先驗自我的哲學都看作人本主義,那麼新康德主義便是人本主義的典型。我們不談個別新康德主義者是否屬於人本主義思潮中的哲學家,整個地說,新康德主義繼承康德為科學、尤其自然科學(馬堡學派)和文化科學(佛萊堡學派)奠立基礎的綱領而努力,他們由以出發的自我是一般的、非經驗的和非人格的,與人本主義者所強調的經驗自我根本不同。並且新康德主義特別重視科學的價值,這恰恰是“科學主義”的特徵,同強調個人價值的人本主義大異其趣。
其次,作為“主體哲學”或“意識哲學”的一派,胡塞爾現象學也可以被稱為人本主義。他同康德一樣以自我為出發點,力求為科學知識奠立基礎。不同的是,他求助於“本質直觀”,以描述方式進行其構成客觀性的工作。早期反心理學主義使他把邏輯結構看作“真理本身”。
胡塞爾的“我思”有別於康德,不是非人格的,但客觀性的先驗奠基所需要的不是一個主體或主體性,卻需要多元的、主體間的、原子論般的奠基。難道這樣的奠基學說是人本主義的?是的,要是我們把任何“主體哲學”當作人本主義的話。但是人本主義以人的首要性為特徵,而胡塞爾則對日常語言和日常生活中的“我”給予現象學“還原”(reduction)。他並不為人的要求作出哲學辯護,他關心的是要使哲學成為嚴格的科學。這樣看來,唯心主義現象學不屬於人本主義範疇。
人本主義療法
第三,來源於現象學的“哲學人類學”的舍勒(M.Scheler)的反形式主義價值哲學強調人格是道德行動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義一致。但人格主義並不令人成為善和惡的尺度。有的人格主義者理解人格主義是人對於被還原為觀念或事物層次作出經常性抗議並充分注視當代文化危機的哲學。人格主義旨趣的這種變化使它向人本主義方向靠近。
但人格主義者仍然不甚重視個人定立其自身的能力,而更重視個人的善於容納他人和向一個價值秩序的開放。所以人格主義還不是完全的人本主義。但流行於美國的人格主義或精神主義(spiritualism,以波士頓大學為中心)通常也被叫做人本主義。
第四,我們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義。他的著作《有和無》是把現象學、存在哲學和人本主義冶於一爐的集中體現,是人本主義充分發展的表現。存在主義者斷定:“在人的世界、人的主體性世界之外並無其他世界。”存在主義作為典型的人本主義是同自然主義不相容的
第五,狄爾泰及其後繼者的方法論解釋學強調社會、人文科學要求對文本(text)或社會歷史現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學採用一般規律來說明所研究現象顯然不同。理解和說明是兩種不同的科學方法。但自然主義則堅持科學方法的連續性,包括人在內的一切自然對象與現象都可應用一般規律給予科學說明,認為這才會獲得真正的科學知識。這樣,方法論解釋學同自然主義是對立的。解釋學在否認真理確定性這一點上也同認識論基礎主義不相容。所以在整個哲學領域內,早期解釋學可以說屬於人本主義範疇,是同科學主義對立的。
羅傑斯在很早的時候就給心理治療過程提出了12個步驟,雖然它們看似不同,但在實施過程中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來訪者主動求助。來訪者如果沒有改變自我的需要,治療很難成功;
第二治療者說明情況。治療者向來訪者介紹治療過程,強調來訪者的作用,治療者的作用只是創造有利於來訪者成長的氣氛;
第三鼓勵來訪者自由表達情感。治療者不管來訪者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均應以誠懇、友好的態度相待;
第四治療者能接受、認識、澄清對方的消極情感。治療者不只是被動接受對方提供的信息,僅僅對錶面的內容作反映,而應深入到對方內心深處,注意發現對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這是很困難且很微妙的一步;
第五促進來訪者的成長。一旦對方將消極情感表達、暴露出來,模糊的、試探性的、積極的情感便不斷萌生出來;
第六接受來訪者的積極情感。治療者只需不加評價地接受對方的積極情感,促使對方自然達到領悟與自我了解的地步;
第七來訪者開始接受真實自我。由於治療者對患者採取了接受和理解的態度,患者便有機會重新認識自我,並接受真實自我。這為對方在新的水平上達到自我整合奠定了基礎;
第八幫助來訪者採取決定。新的整合意味著新決定與新行為的產生,治療者應協助對方澄清可能做出的選擇;
第九療效的產生。來訪者通過自我領悟,達到了對問題的新的認識,某種積極、嘗試性的行動便應運而生了;
第十擴大療效。在已有嘗試的基礎上,治療者應幫助對方發展更深層的領悟,並擴大領悟範圍;
第十一來訪者的全面成長。來訪者克服了對選擇的恐懼,勇於探索自我發展的新行動。此時,雙方的關係達到頂點,來訪者會主動提出問題與治療者討論。
第十二治療結束。來訪者感到無需再尋求幫助,治療即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