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西南大學二級學院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西南大學下屬的30餘個二級學院之一,為西部地區較早開展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起源於1986開辦的西南師範大學物理系應用物理專業。1996年10月成立西南師範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與物理學系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行機制。2003年6月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05年7月更名為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12年12月18日,學院正式獨立建制。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開辦有4個本科專業,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有教職工60人,全日制本科、碩士、博士生近1000人。

歷史沿革


1940年,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成立,設置理化學系,建立電磁學及無線電學課程組,開設《電磁學及無線電學》課程。
1946年,國立女子師範學院課程調整,將《電磁學及無線電學》分拆,單獨開設《無線電學》課程。
1950年8月,西南師範學院成立,設理化系物理組,中國著名的電子學家、教育家、中國雷達研製的先行者謝立惠教授由重慶大學調入並負責籌建工作,並擔任首任院長。
1952年11月12日,學校成立物理學系設無線電課程組。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
1953年8月,四川、貴州、雲南三省的三所師範院校 物理學系合併到西南師範學院物理學系。
1960年,學校成物理學系設立無線電教研室。
1960年-1961年,學校成物理學系開辦無線電物理專業。
1966-1973年,因“文革”停止招生7年。
1984年,學校成開辦夜大學,招收電子技術專業三年制專科生。
1987年,學校成招收首屆應用物理本科學生。
1993年,學校成應用物理專業更名為信息工程專業。
1994年,學校成信息工程專業招收首屆本科學生。
1996年10月,學校成成立電子信息工程系,與物理學系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運行。信息工程專業更名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2003年6月,學校撤銷原物理學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建制,成立物理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9月,學院獲准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學位授權點,申報獲准開辦通信工程專業,並於2004年招生。
2005年7月,西南大學組建后,物理學院更名為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更名為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兩院仍然合署運行。
2006年,西南大學進行組建后的首次專業調整,開辦於2002年的原西南農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專業教師併入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10年9月,學院成功申報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點。
2012年9月,學校決定獨立設置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同時決定將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2012年創辦的信息工程專業(原專業名稱為信息科學技術專業,2012年9月教育部新頒布的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將原信息工程、信息科學技術、信息物理工程三個專業合併為信息工程專業)和工程技術學院2004年創辦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划入。學院於2012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10月,學院獲准計算智能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3年3月,學院正式搬進新址辦公,全新獨立運行。
2014年5月,西南大學智能傳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掛靠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6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2人(含兼職教授2人),副高級職稱17人,專任教師博士比例超過70%;有國家專家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百千萬高層次人才計劃1人、巴渝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博士生導師7人。
傑出人才 國家專家:楊元元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廖曉峰 巴渝學者:李傳東 教育部百千萬高層次人才計劃:劉光遠 重慶市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楊元元、廖曉峰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郭松濤、段書凱

院系設置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開辦有4個本科專業。
專業設置 
專業學制授予學位
電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電子科學與技術四年工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通信工程四年工學學士
信息工程四年工學學士

教學建設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有校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項,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項;學院設電子信息教研室、通信教研室和電子信息實驗中心。
校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項目名稱項目類型項目負責人時間
電氣信息類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重點段書凱2009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雙語課程建設和改革一般張菁2011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年份項目名稱(編號)
2008非線性混沌電路及同步控制實驗箱設計(081063514)
2009智能家居系統研究與設計(091063538)
2012帶有憶阻器的智能控制系統及其應用(201210635123)
2012基於魚群演演算法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的車輛協同技術研究(201210635124)
2012人性化遠程可控自動門窗(201210635125)
2012基於LMS改進演演算法的憶阻器交叉陣列電路及其應用研究
2012物聯網網路中間件研究及應用創業實踐(201210635133)
2012低串擾硅基晶元上光互連網路的路由器關鍵技術研究(201210635127)
2013基於非小尺度衰落的log-normal通信系統性能分析(201310635044)
2013基於車輛自組織網路的道路實時檢測(201310635043)
2013無線感測器網路在中小型農業中的研究和改進(201310635042)
2014基於網路編碼的協作通信系統保密中斷性能研究(201410635005)
2014基於紅外激光的攜帶型智能甲烷氣體密度檢測系統的研究(201410635006)
2014自適應模糊PID水溫控制系統(201410635007)
2014“don't touch me”自適應距離四旋翼飛行器(201410635080)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智能與信息處理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信號與信息處理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重慶市工程實驗室1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研究所4個。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智能傳動與控制工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重慶市工程實驗室:智能傳動和控制重慶市工程實驗室
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網路與雲計算安全”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非線性電路與智能信息處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校級研究所: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計算智能與信息安全研究所、非線性電路與保密通信研究所、智能感知與無線通信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獲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0餘項,合同科研經費1000餘萬元,發表SCI論文30餘篇;智能傳動中心獲授權國際國內專利100餘項,獲專利轉讓費超億元;曾獲中國發明金杯獎,重慶市“科教興渝金橋工程”一等獎,20多次國際國內發明展覽會、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和銀獎;中心研製的《包容包絡傳動技術》項目2007年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協和中國科技館評為中國傑出創新專利。
科研項目 
類別項目名稱
教育部重大科技項目基於生理信號的人機情感交互理論模型及應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用計算智能提取情感生理信號重要特徵及其組合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演演算法魯棒性及安全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脈衝切換時滯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設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優化協作與綠色計算的無線感測網感知數據的可控移動收集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憶阻器的混沌神經網路及其在信息處理中的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STDP規則和憶阻器突觸的神經形態系統及VLSI實現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信號分析技術的低串擾晶元上光互連網路的研究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優先發展領域移動計算環境下數據收集、分發及其安全性研究

文化傳統


院徽

1、圖案以“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英文縮寫“CEIE”作為造型元素,線條 有機地變化為層疊的書頁、展翅翱翔的飛鳥、齒輪,言簡意賅的體現了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學科的特性和內涵。
2、展翅翱翔的飛鳥與層疊的書頁,兩者有機交融、相輔相成,線條舒展奔放、大氣磅礴,包含著前進的動力和氣勢,象徵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各項事業飛速發展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學子的成長成才。舞動的飄帶,是智慧與力量的凝聚,彰顯著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拼搏、團結、向上的精神,寓意全院師生滿懷激情、銳意創新、發奮圖強的精神風貌。九齒齒輪的造型,突出學院工科特色。中國傳統觀念中九為大,因而九齒代表追求無限、發展無限。
3、整體圖案呈現出奮發向上之趨勢,以其磅礴的氣勢與靈動的姿態相結合,簡潔流暢,充滿現代氣息,表現了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引領信息社會、不斷發展創新的理念。

院訓

篤信,厚工,博學,唯人
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信即“德”,德者才之帥也。篤信在八字院訓中占統帥地位,關係到培養什麼人的根本問題。篤指深厚、忠實。信有信仰、信念、信用、信心、誠信、守信、信義、忠信之意。人無信不立,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信是人最基本的品質,是一個人道德修養和不斷完善人格、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必須遵循的準則。信作為道德原則,要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個人的價值追求。做人要有信仰、講信義、誠實守信。
厚工,源於“厚積薄發,刻意求工”。厚指大量、豐富、注重、專註,工指精巧、精緻、完好,也指工作、工程、工匠精神、實踐能力。厚工指樹立工匠精神,對匠心、精品無限堅持和追求,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做的工作、實施的工程、創造的產品等精益求精、精雕細琢以達到完美的程度。
博學, 《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博:大、深、寬廣,所謂博古通今,集古今之大成。學:知識、學習、學問。博學:指學識淵博、造詣精深,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標準。要求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基礎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儲備豐厚的科學文化知識,並形成一個博專兼融、觸類旁通的T型知識結構,同時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能夠從更高層次觀察宇宙人生,全方位把握創造對象的本質特徵,引發創造思維,激勵創造實踐。
唯人,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宋·釋普濟《五燈元會》卷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亦“天地上下,唯人獨尊”。指人是萬物的主宰,災禍和幸福不是上天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只有人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故為“獨尊”。萬事皆有因果,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的結果,今天的付出決定明天的收穫。今天荒蕪了,明天只會兩手空空。也作“以人為本”,培養人格獨立而健全、個性和諧發展的人。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統戰委員畢均明
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傳東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英
副院長王麗丹解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