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傳浩
華傳浩
華傳浩(1912--1975),原名福麟,字湘卿。崑劇演員。江蘇蘇州人。。1921年入蘇州崑劇傳習所習藝。工丑。曾在上海等地演出。1940年在上海、香港任教。建國后,歷任上海歌劇院、上海徠市戲曲學校教員。表演格調高雅,動作敏捷輕巧,嗓音嘹亮,唱腔華麗,善於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擅演劇目有《醉皂》、《下山》等。著有《我演昆丑》。
華傳浩
行當與家門
行當、家門是代表戲曲人物的性格特點。但是,僅僅理解到這一點,還不夠。我們知道,生、旦、凈、丑等戲曲行當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它的形成,除了根據性別、年齡、外形等生理上的特點以及性格、品質上的差別之外,還與戲曲人物的社會地位有關。比如同是成年男性,就分生、凈、丑三行,但戲曲中茶博士就沒有用生角來扮的;同是中年、青年女性,就分正旦、閨門旦、刺殺旦、貼旦等等,其中當然有性格上的差別,也有社會地位的因素。不過,行當畢竟只是一個行當,它基本上代表一個籠統的人物類型,而不能包辦具體的人物性格。同一個行當、家門,決不是就只有一種人物--比如某一行當、家門中只有好人,另一行當、家門中只有壞人。每個行當、家門中都有好人、壞人,不是只有一種人的。因此說,行當、家門僅僅基本上代表一種人物類型。就具體的戲曲人物來看,雖然同是一個行當、家門,同是好人或壞人,但它們之間還有具體性格的差別。演員必須根據劇情需要,表現活生生的具體人物的性格,創造生動鮮明的形象,行當是無法包辦代替的。我們怎能把諸葛亮演成岳飛一樣,把張飛與李逵混淆不分,或者曹操與嚴嵩做成一個模子?如果大白臉都是一樣的精神面貌,或者小花臉扮的書童都是一道湯,就犯了臉譜化的毛病了。歸根到底,在於演員對行當、家門怎樣理解和怎樣運用。
丑、副兩角
華傳浩
根據前面談到的行當、家門基本上代表一種人物類型這一說法,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簡單說來,崑劇中丑角應行的,基本上是好人;副角應行的,基本上是壞人。或者說,丑角演的好人多,副角演的壞人多。
試舉幾個例子:《鮫綃記》里的賈主文,是個老奸巨猾的惡訟師,專門舞弄刀筆,危害人民,表面上念佛修行,骨子裡毒比蛇蠍。《水滸記》里的張文遠,性好漁色,與閻婆惜勾勾搭搭,偷偷摸摸。《大名府》里的李固,忘了盧俊義救命之恩,與主母通姦,甚至恩將仇報,反口噬人。其餘象《浣紗記》里的伯嚭,《鳴鳳記》里的趙文華、《綉襦記》里的樂道德、《西樓記》里的趙不將等等,都是些奸臣、蠹吏、訟師、幫閑、篾片。這些人物的性格與行為,不外是陰險毒辣,刁鑽古怪,貪財好色,損人利己。崑劇中一概歸副角應行。
丑角演的人物就不同了。《東窗事犯》里的瘋僧,當著秦檜面前,揭破他的心底秘密,斥罵其通敵叛國、殺害岳家父子的滔天罪行。《尋親記》里的茶博士,仗義執言,控訴惡霸張敏危害良民的不法行為。這些都表現了充分的正義感,反映了強烈的人民性。還有《漁家樂》里的萬家春和《艷雲亭》里的諸葛暗,激於義憤,搭救善良,而且有過人的智慧和風趣的性格。又象《下山》里的小和尚,背叛佛門戒律,追求幸福生活,性格非常鮮明可愛。這些人物的身份,不外乎相士、卜者、茶博士、小和尚,加上丑角應行較多的書童、酒保等等,都是舊社會中所謂"小人物";但是從他們的思想感情以至行動來看,不少"小人物"卻干出了大事情來。相反地,副角應行的那些人物,不少是封建官僚、大地主,或者所謂"斯文中人",其語言行動十足道地代表了反動、封建的思想意識。
崑劇中丑、副兩角在同齣戲中出現的情況很多。照演出腳本規定,也總是丑演好人的多,副演壞人的多。這也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漁家樂》丑演萬家春,是仗義救人的相士;副演趙大,是調戲婦女的酒店老闆。《大名府》丑演時遷,是智勇兼備的梁山好漢;副演李固,是忘恩負義的反覆小人。《西樓記》丑演文豹,是個純樸書童;副演趙不將,是個無行文人。《義俠記》丑先演武大郎,后演鄆哥兒;副演西門慶,善惡對比,更為明顯了。
是否崑劇的副角就絕不扮演善良人物,或是丑角絕不扮演奸惡人物了呢?那也不然。比如《八義記》里的靈輒,在《翳桑》里是個"孝子",《嚇痴》里是個"義士"(這些孝義的評價,當然還是根據舊道德觀點而定的);《蝴蝶夢·說親、回話》里的老蝴蝶,為田氏做媒,形象很風趣;這兩個人物都歸副角應行。而《荊釵記》里的張姑娘,屢次為孫汝權奔走,謀娶自己侄女錢玉蓮,歸丑角應行。《十五貫》里的婁阿鼠,謀財害命,誣陷別人,更是壞蛋的典型之一,也歸丑角應行。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所以我前面說過:丑角應行的基本上是好人,副角應行的基本上是壞人。崑劇在早期也是副、丑不分的。由於長期的演出實踐,巡迴在江湖村鎮,藝人們逐漸體會到下層人民絕大多數是善良的,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斯文人,往往陰險毒辣,卑鄙無恥。於是在十門腳色中分別建立了副、丑兩門腳色。
丑、副造型
丑、副都勾白鼻子。副角白粉勾過眼梢,僅僅兩腮幫間不勾白粉,次於白面,所以叫二面。丑角臉勾得更小,不過眼梢,所以叫小面。副的服裝,官衣、褶子是基本的。穿官衣的象《浣紗記》伯嚭、《連環記》曹操、《燕子箋》鮮於佶、《鳴鳳記》趙文華、《一捧雪》湯勤等。穿褶子的象《水滸記》張文遠、《義俠記》西門慶等等,更是數不勝數。因此,他們可以端端架子,耍耍水袖。丑角沒有漂亮衣服,無架子可端,有的人物甚至連水袖也沒有。僅僅《琵琶記·墜馬》里的常白相(人名)穿過官衣,還要調侃他跌下馬來。《蓮花寶筏·北餞》里的程咬金穿袍帶,但非主角。更突出的,崑劇丑角從不戴翎子;副角雖很少戴翎子,總算還有《青冢記·和番》里的王龍,翎子之外,還戴駙馬套。
身段動作方面,丑、副都有比較繁重的戲。分別在於尺寸不同,副角較丑角開闊些。正因為副角扮演那些面孔偽善、心腸狠毒的人物,要突出他們肚子里用功夫,所以動作表示,一般較少。副角表演不怕瘟,有些人物,越冷越好,昆班稱為"冷水二面",要在一些微細的動作中,刻劃他們的性格。比如《寫狀》賈主文,看人不正視,而用禿灰蛇眼睛橫瞟著;《借茶》張文遠和《挑簾、裁衣》西門慶,背著人牽動兩頰肌肉,以及雙肩上下聳動和前後牽動等等,都是副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丑角就不用這一套。演勞動人民,爽朗樸素,心直口快;演年輕孩子,伶俐活潑,指手畫腳;演江湖義俠,躥來蹦去,靈活矯健。總之,性格比較明朗,動作舞蹈性較強。
《我演昆丑》戲曲表演理論專著。華傳浩演述,陸兼之記錄整理,1961年7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是著名昆丑華傳浩多年演劇經驗的總結。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泛談昆丑的藝術特色,演述者從實踐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談崑劇丑、副兩角的區別”,“談昆丑的唱念做”等三篇文章。第二部分詳談《相梁·刺梁》、《蘆林》、《茶訪》、《盜甲》等七齣戲的表演藝術,介紹了丑戲中怎樣運用戲曲表現手法和程式為內容及人物性格服務,以及程式及各種表現手法在實際使用上的靈活性等。最後還附帶談到了配角戲。該書還以配合文字說明,有基本動作類照片“蹲腳”、“耽步”、“矮步”、“打窮結”、“磨袖”、“甩袖”等二十七幅,劇目類演出照及動作示範三十八幅。書前附有演述者與蕭長華合影一張。
崑曲的演員主要來自:民間戲班職業藝人、士大夫蓄養的家班和業餘的“串客”三個方面。萬曆時期,就有了著名演員蔣六、宇四等,著名的崑曲戲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養的家班有申時行、張岱等。明末清初,士大夫蓄養家班成風,著名的有阮大鋮家班、長洲尤桐家班等。著名戲班有北京的聚和、三也、可娛,南京的興化。蘇州的寒香、凝碧等。道咸以來,著名的昆班有大章、大雅、全福、鴻福等。著名演員有周鳳林、姜善珍等。本世紀初,堅持演出崑曲的有梅蘭芳、韓世昌、俞振飛等人。1921年創辦的崑劇傳習所培養了施傳鎮、顧傳介、周傳瑛、朱傳茗、沈傳芷、王傳淞、華傳浩等一批名演員。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成長起了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著名演員,如小生蔡正仁、岳美緹,旦角華文漪、梁谷音、張靜嫻,老生計鎮華,武旦王芝泉,丑角劉異龍、張銘榮等。1992年、1994年,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崑劇音樂班、演員班畢業,上海崑劇後繼有人。
曲社是業餘從事清唱和彩串的主要組織形式。清道光時,上海已出現近代最早的曲社賡揚集、姜局。百餘年間共有大、小曲社數十家。其中賡春社、平聲社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清末松江清曲家俞粟廬被奉為度曲的典範。20年代初起,俞粟廬、徐凌雲、穆藕初主持的崑劇保存社,做了許多扶植崑劇的工作。解放后成立的上海崑曲研習社,成員最多時達188人。曲社成員還陸續出版了關於表演、音樂、劇目方面的專著。80年代起,上海崑劇團開展“每周一曲”免費教唱活動,堅持數年,擴大了崑劇影響。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上海崑劇聯誼會,積極促進大、中、小學成立業餘演唱組織。大學開設崑劇課,聘請演員執教,崑劇步入高等院校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