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二戰後,以全球貿易的新態勢為契機,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從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技術進步等角度解釋了新的貿易現象。
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則以專業化分工來解釋貿易,力圖將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內。
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產生於18世紀中葉,是在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古典貿易理論從勞動生產率的角度說明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結構和利益分配。
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出現了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國際貿易觀點,也稱 貿易差額論(晚期重商主義),其核心是追求貿易順差,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托馬斯·孟(Thomas Mun)。重商主義認為,財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銀,金銀的多少是衡量一國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獲得金銀的主要渠道就是國際貿易。通過獎出限入求得順差,使金銀流入,國家就會富裕。
17世紀下半期,在法國出現了反對重商主義,主張經濟自由和重視農業的思想,形成了重農學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創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農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張自由經濟,包括自由貿易,他們認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貿易)是保證市場均衡和物價穩定的重要機制。
18世紀末,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受到古典經濟學派的挑戰,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生產分工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國際貿易的絕對優勢理論。
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中,斯密指出國際貿易的基礎,在於各國商品之間存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而這種差異來源於自然稟賦和後天的生產條件。
亞當·斯密認為在國際分工中,每個國家應該專門生產自己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並用其中一部分交換其具有絕對劣勢的產品,這樣就會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進分工和交換,使每個國家都獲得最大利益。
鑒於絕對優勢理論的局限性,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繼承和發展了斯密的理論。
李嘉圖認為國際貿易分工的基礎不限於絕對成本差異,即使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中勞動生產率都處於全面優勢或全面劣勢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該國就可以通過生產勞動生產率差異較小的產品參加國際貿易,從而獲得比較利益。
比較優勢理論遵循“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認為國家間技術水平的相對差異產生了比較成本的差異,構成國際貿易的原因,並決定著國際貿易的模式。
1841年,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提出基於國家主義的貿易保護政策理論,指出保護制度要與國家工業的發展程度相適應,又稱 幼稚產業保護論。
與重商主義不同的是,他從保護生產力的高度把貿易和國家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以國家主義為基調的貿易保護理論,在實施貿易保護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觀實際。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只論證了建立在各國專業化生產前提下的互利貿易基礎和利益所在,沒有說明總的貿易利益如何在貿易雙方進行分配。
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從相互需求角度出發,確定了國際間商品交換的價格問題,以解釋兩國間貿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相互需求理論實質上是指由供求關係決定商品價值的理論,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完善和補充。
該理論用兩國商品交換比例的上下限解釋雙方獲利的範圍;用貿易條件說明在利益的分配中雙方各占的比例;用相互需求強度來解釋貿易條件的變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古典經濟學逐漸形成,在新古典經濟學框架下對國際貿易進行分析的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隨之產生。
1919年,瑞典經濟學家埃利·赫克歇爾(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的基本觀點,指出產生比較優勢差異必備的兩個條件。
1930年代,這一論點被他的學生伯爾蒂爾·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實論證,其代表作《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因而這一理論又稱為H-O理論。
與古典貿易模型的單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較優勢為貿易基礎並有所發展,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產要素框架下分析產品的生產成本,用總體均衡的方法探討國際貿易與要素變動的相互影響。
其核心內容為:在兩國技術水平相等的前提下,產生比較成本的差異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國間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產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並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以換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這樣的貿易模式使參與國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紀40年代,保羅·薩繆爾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數學方式演繹了H-O模型,指出國際貿易對各國收入差距的影響,將必然使不同國家間生產要素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均等化,這也稱為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謝爾—俄林—薩繆爾森模型)。
這一定理潛在地認為,在沒有要素跨國流動的條件下,僅通過商品的自由貿易也能實現世界範圍內生產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和這一理論相關的還有另外兩個基本定理。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的長期影響,由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歸納為: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充裕要素)的報酬提高;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稀缺要素)的報酬降低;不論這些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
羅勃津斯基定理認為,在兩種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對價格固定不變,一種生產要素增長會減少另一種商品產量。表明要素稟賦的變化決定著資源配置的變化。
這些定理均對H-O理論進行了重要拓展。
按照H-O理論,美國是一個資本豐裕而勞動力相對稀缺的國家,其對外貿易結構應該是出口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20世紀50年代初,美籍蘇聯經濟學家裡昂惕夫(Leontief)根據H-O理論,用美國1947年200個行業的統計數據對其進出口貿易結構進行驗證時,結果卻得出了與H-O理論完全相反的結論,這一難題稱為里昂惕夫悖論。
里昂惕夫悖論雖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觀點,但它對原有國際分工和貿易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引發了對國際貿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動了二戰後新的國際貿易理論的誕生。
二戰後,國際貿易的產品結構和地理結構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
同類產品之間以及發達工業國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領先地位不斷轉移,跨國公司內部化和對外直接投資興起,這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認為的貿易只會發生在勞動生產率或資源稟賦不同的國家間的經典理論是相悖的。
古典與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都假定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與當代國際貿易的現實也不相吻合,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
新生產要素理論
新生產要素理論賦予了生產要素除了土地、勞動和資本以外更豐富的內涵,認為它還包括自然資源、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管理等新型生產要素,從新要素的角度說明國際貿易的基礎和貿易格局的變化。
1、自然資源理論
1959年,美國學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資源的稀缺解釋里昂惕夫悖論的觀點,認為美國進口自然資源的開發或提煉是耗費大量資本的,會使進口替代產品中的資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資源的影響,美國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就會小於其出口。
2、人力資本理論
人力資本理論以基辛(D. B. Keesing)、凱南(P. B. Kenen)、舒爾茨(T. W. Schultz)為代表,對H-O理論作了進一步擴展,將人力資本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引入。
通過對勞動力進行投資,提高其素質和技能,進而提升勞動生產率。
人力資本充裕的國家在貿易結構和流向上,往往趨於出口人力資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的產品。
3、研究與開發學說
格魯伯(W. Gruber)、維農(R. Vernon)認為研究與開發也是一種生產要素,一個國家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和該種產品中的研究與開發要素密集度之間存在著很高的正相關關係。
各國研究與開發能力的大小,可以改變它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進而改變國際貿易格局。
4、信息要素
信息雖然是一種無形資源,但它能夠創造價值。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強,對信息的利用狀況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從而改變一國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地位。
偏好相似理論
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論貿易和轉變》一書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第一次從需求方面尋找貿易的原因。
他認為,要素稟賦學說只適用於解釋初級產品貿易,工業品雙向貿易的發生是由相互重疊的需求決定的。
偏好相似理論的基本觀點有:
產品出口的可能性決定於它的國內需求;兩國的貿易流向、流量取決於兩國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結構越相似則貿易量越大;平均收入水平是影響需求結構的最主要因素。
動態貿易理論
動態貿易理論主要從動態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產生與發展的原因。
1、技術差距理論
技術差距理論又稱 創新與模仿理論,M·V·波斯納(Michael V. Posner)和胡弗鮑爾(G. G. Hufbauer)將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要素,側重從技術進步、創新、傳播的角度分析國際分工的基礎,擴展了資源稟賦論中要素的範圍。
技術差距指一國以技術創新和控制技術外流而形成的一種動態貿易格局,會對各國要素稟賦的比率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貿易格局的變動。
2、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雷蒙德·弗農(Raymond Vernon)將市場營銷學中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與技術進步結合起來闡述國際貿易的形成和發展。1966年他在《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一文中指出,美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與產品生命周期有密切關係。
這一產品生產的國家轉移理論,假設國家間信息傳遞受到一定的限制、生產函數可變以及各國的消費結構不同,指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生產要素的需要是不同的,而不同國家具有的生產要素富饒程度決定了該國的產品生產階段和出口狀況。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將比較優勢論與資源稟賦論動態化,很好地解釋了戰後一些國家從某些產品的出口國變為進口國的現象。
3、“技術外溢”與“干中學”學說
這種觀點將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羅默提出的“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中獲得的,即從貿易或其他經濟行為中自然輸入了技術。
經克魯格曼(Krugman)論證,若引進國將外溢國的技術用於比較優勢產業,則對兩國均有利;反之對兩國均不利。
假設國內技術外溢的速度高於國際技術外溢,國家原先的領先產業有加速發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較優勢會增強。技術的傳播使各國的差異不斷擴大,強調了技術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動態影響。
4、動態比較優勢理論
林毅夫等提出,一個國家的產業和技術結構從根本上取決於國內要素稟賦,其升級是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
資本存量的變化對一國要素稟賦的影響最大。
資本存量的增加來自於積累,積累取決於儲蓄傾向和經濟剩餘的規模。
制度性決定的儲蓄傾向是固定的,因而影響資本存量的關鍵是經濟剩餘的規模。
如果一國的產業和技術結構能夠充分利用其資源稟賦的優勢,則其生產成本就較低,競爭能力就較強,進而創造更多的經濟剩餘,積累量也就越大。
因此,通過發揮比較優勢能夠較快地實現資源結構的升級,從而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內貿易理論
產業內貿易理論又稱 差異化產品理論,以不完全競爭市場和規模經濟為前提,從動態角度出發考慮需求情況,更符合實際。由於產業內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80年代以來許多經濟學家陸續建立模型對這一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探討。
1、新張伯倫模型
在產業內貿易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克魯格曼(Krugman)的模型具有開創性作用,他將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的將差異產品和內部規模經濟考慮在內的壟斷競爭模型推廣到開放條件下,創立了“新張伯倫模型”。
模型證明了當市場結構從完全競爭變為不完全競爭,達到規模報酬遞增階段的時候,即使兩國間沒有技術和要素稟賦差異,產品水平差異性和規模經濟也可推動國際貿易,增加兩國的福利。
2、蘭卡斯特模型
這一基於簡單的水平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模型,以產品特性和消費者偏好的唯一佔優選擇性為基礎解釋兩國貿易。
蘭卡斯特(Lancaster)認為,在具有相同特點的經濟體之間,如果不存在貿易壁壘和運輸成本,在規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費偏好差異的影響下,兩個經濟體間仍能進行產業內分工和貿易。
3、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基於垂直產品差異,弗爾維(Falvey)等人通過對H-O模型假設前提的調整,將產品差異與勞動和資本等要素的不同組合之間建立一種聯繫,但仍用要素稟賦來預測貿易,因而又稱為“新要素比例學說”。
這一理論認為,資本相對充裕的國家出口同種產品中資本密集的高質量品種,勞動力相對充裕的國家則出口勞動密集的低質量品種,由此形成的產業內貿易實質上還是垂直分工的結果,在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最小偏離下,同時解釋了產業間和產業內的貿易模式。
4、布蘭德—克魯格曼模型
為解釋標準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現象,布蘭德(Brander)和克魯格曼構造了一個“相互傾銷模型”(差別壟斷模型)。
模型指出各國開展貿易的原因只在於壟斷或寡頭壟斷企業的市場銷售戰略,國際貿易的結構既不受要素稟賦、產品成本差別的限制,也不受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差異產品追求的限制。
此模型表明,貿易是擴大競爭的一種方式,不完全競爭的企業可以通過貿易向別國的國內市場傾銷以擴大銷售,即使存在運輸成本,也會存在雙向貿易,並由兩國間需求彈性的預期差異決定貿易量。
這就為兩國相互傾銷的行為提供了解釋途徑。
5、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模型
與新H-O模型所不同的是,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模型以寡頭壟斷市場假定為前提。弗爾維研究認為,一個產業包括依質量高低排列的一個“產品鏈”,即垂直差異性產品。
弗爾維(Falvey)和凱克斯基(H. Kierzkowski)建立的F-K模型表明,在完全的垂直型產業內貿易與完全沒有這類貿易之間有許多過渡類型,垂直型產業內貿易的程度與特性依賴於要素稟賦、技術和收入分配情況對不同國家的相對影響。
費萊姆(Flamand)和赫爾普曼(Helpman)建立的費—赫模型提出了另一種觀點。假設有兩國均生產某種產品,生產效率不同,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國際分工以產品差異性的形式體現,一國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具有比較優勢,另一國相反,決定產品質量的是勞動投入,這裡指“人力資本”。如果兩國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不吻合,就可能發生產業內貿易。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這一理論,從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這一微觀角度解釋國際貿易,彌補了比較優勢理論在有關問題論述中的不足。
波特認為,一國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與行業的競爭優勢,一國興衰的根本原因在於它能否在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而競爭優勢的形成有賴於主導產業具有優勢,關鍵在於能否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源泉就是國家是否具有適宜的創新機制和充分的創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四基本因素、兩輔助因素模型”中,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政府、機遇都是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
波特根據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鑽石模型,說明了各個因素間如何相互促進或阻礙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
從發展階段來看,一個國家優勢產業的發展可分為四個不同階段,即生產要素推動階段、投資推動階段、創新推動階段,財富推動階段。
該理論對當今世界的經濟和貿易格局進行了理論上的歸納總結。
新興古典經濟學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興的經濟學流派。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依託新興古典經濟學的新框架,將貿易的起因歸結為分工帶來的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兩難衝突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而對貿易的原因給出了新的解釋思路,使貿易理論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規模報酬遞增,是一種內生動態優勢模型,是貿易理論和貿易政策統一的模型,是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統一的模型,能夠整合各種貿易理論,是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楊小凱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用超邊際分析法將古典經濟學中關於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思想形式化,將消費者和生產者合二為一,發展成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該理論使研究對象由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轉向技術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關係及其演進過程,力圖將外生的比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於規模報酬遞增的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貿易理論模型中,把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框架之內。
此理論的內生分工和專業化新興古典貿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隨著交易效率從一個很低的水平增加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均衡的國際和國內分工水平從兩國都完全自給自足增加到兩國均完全分工,在轉型階段,兩種類型的二元結構可能出現。
經濟發展、貿易和市場結構變化等現象都是勞動分工演進過程的不同側面,貿易在交易效率的改進過程中產生並從國內貿易發展到國際貿易,兩者之間有一個內在一致的核心。
當代國際貿易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迅速增長。所謂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iry trade)是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解釋的產業間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相對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同一產業內的產品之間的貿易,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既進口又出口同一類產品。
這些現象的出現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提出了挑戰。佔世界貿易額相當大比重的一部分貿易並不是因為比較成本的差異或者資源稟賦的差異而發生的。為了解釋這些國際貿易的新現象,以克魯格曼、雷蒙德·弗農等為代表的大批經濟學家提出了各種新的學說。這些學說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我們把這些學說稱為新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036887
出版日期:2004
頁數:390
定價:20元
該書依據歷史發展順序,系統地梳理了西方國際貿易的古典理論、貿易保護主義理論、戰後國際貿易新理論,以及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進展等,對國際貿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進行了探討。是國內比較系統分析、研究西方國際貿易理論歷史、現狀及發展的著作之一。
目錄
第一章 早期的國際貿易學說
第一節 前資本主義的貿易學說
第二節 重商主義的貿易學說
第三節 對重商主義貿易學說的批判
第二章 國際貿易的古典理論
第一節 亞當・斯密的對外貿易理論
第二節 大衛・李嘉圖的對外貿易理論
第三節 相互需求方程式
第三章 貿易保護主義理論
第一節 漢密爾頓的貿易保護主義
第二節 李斯特的關稅保護理論
第四章 國際貿易的新古典理論
第一節 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第二節 無差異曲線與國際貿易均衡
第三節 貿易利益分析
第四節 提供曲線
第五章 資源賦予理論
第一節 資源賦予理論
第二節 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第六章 里昂惕夫之迷
第一節 里昂惕夫之迷
第二節 對謎的各種解釋
第七章 戰後國際貿易新理論
第一節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第二節 規模經濟理論
第三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
第四節 需求偏好理論
第五節 多國多商品貿易模型
第八章 國際貿易的動態理論
第一節 經濟增長和貿易變動
第二節 貿易增長與經濟發展
第九章 生產要素移動理論
第一節 生產要素國際移動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移民:勞動力要素的跨國流動
第三節 技術的國際間移動
第四節 資本要素移動理論
第十章 宏觀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理論
第二節 國際收支差額調節的乘數理論
第三節 國際收支差額調節的吸收理論
第四節 國際收支差額調節的貨幣理論
第五節 國際收支差額調節的其他理論
第十一章 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批判
第一節 普萊維什的“中心―外圍”論
第二節 伊曼紐爾的不平等交換學說
第三節 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的爭論
第十二章 國際貿易政策理論
第一節 關稅實證理論
第二節 關稅規範理論
第三節 非關稅政策理論
第十三章 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進展
第一節 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
第二節 楊小凱的國際貿易理論
第三節 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主要參考文獻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屬於經濟學學科範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託,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但是在學習這些經濟學之前,要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比如,會計學原理、統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經濟法、國際商法、證券投資、財務管理、管理學原理等課程。在學習完上述課程之後,就要接觸到國際貿易最核心的知識了,就是國際貿易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即:國際貿易理論、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結算、外貿英語函電、外貿口語、外貿寫作、外貿談判技巧、國際經濟合作、跨國公司理論與實務等,當然最重要的課程為——國際貿易實務,也稱作進出口貿易實務,或對外貿易實務。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既然是經濟學類的,自然離不開對數學的學習了,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必須要有比較紮實的數學基礎。從事國際貿易,英語應當是相當好的,不僅僅是書面英語,比如外貿英語函電,口語也是相當重要。
學習完上述全部內容之後,還要學習譬如工科類的知識,即行業知識,作為對專業知識的補充,為日後進入工作崗位提供便利。雖然各行各業有各自的專業知識,但掌握了國際貿易理論知識之後,就可以比較方便的學習行業知識了,從事專職工作也得心應手。
綜上所述,想要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較好的成績和長遠發展,必須學好英語和經濟學知識,了解國內外相應的法律法規。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代號:A020109 ;專業名稱:國際貿易(專科)* | ||||||||
註:“標準號”為2002年以前使用 | ||||||||
序號 | 類型序號 | 課程代碼 | 標準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方向或備註 |
1 | 001 | 03706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2 | 必考 | 筆試 | ||
2 | 002 | 03707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4 | 必考 | 筆試 | ||
3 | 003 | 04729 | 大學語文 | 4 | 必考 | 筆試 | ||
4 | 004 | 00020 | 3007 | 高等數學(一) | 6 | 必考 | 筆試 | |
5 | 005 | 00009 | 3005 |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 6 | 必考 | 筆試 | |
6 | 006 | 00088 | 3025 | 基礎英語 | 12 | 必考 | 筆試 | |
7 | 007 | 00094 | 3842 | 外貿函電 | 4 | 必考 | 筆試 | |
8 | 008 | 00092 | 3384 | 中國對外貿易 | 4 | 必考 | 筆試 | |
9 | 009 | 00089 | 3027 | 國際貿易 | 4 | 必考 | 筆試 | |
10 | 010 | 00090 | 3028 | 國際貿易實務(一) | 6 | 必考 | 筆試 | |
11 | 011 | 00076 | 3062 | 國際金融 | 6 | 必考 | 筆試 | |
12 | 012 | 00041 | 3069 | 基礎會計學 | 5 | 必考 | 筆試 | |
13 | 013 | 00058 | 3032 | 市場營銷學 | 5 | 必考 | 筆試 | |
14 | 014 | 00091 | 3385 | 國際商法 | 4 | 必考 | 筆試 | |
15 | 015 | 00018 | 3015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2 | 必考 | 筆試 | |
16 | 015 | 00019 | 3016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2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7 | 231 | 05679 | 憲法學 | 4 | 加考 | 筆試 |
相關說明 | |
開考方式 | 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
報名 | 網上在線報名 |
報考範圍 | 全省及港澳地區 |
課程設置 | 必考課程15門,共76學分;選考課程0門,共0學分;加考課程1門,共4學分; |
備註 | 根據粵考委[2006]8號文件《轉發全國考辦關於調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課程設置有關事項的通知》,本專業從2007年4月開始調整考試計劃 |
專業代號:B020110 ;專業名稱:國際貿易(獨立本科段)* | ||||||||
註:“標準號”為2002年以前使用 | ||||||||
序號 | 類型序號 | 課程代碼 | 標準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方向或備註 |
1 | 001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必考 | 筆試 | ||
2 | 002 | 05844 | 國際商務英語 | 6 | 必考 | 筆試 | ||
3 | 003 | 04183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 5 | 必考 | 筆試 | ||
4 | 004 | 04184 | 線性代數(經管類) | 4 | 必考 | 筆試 | ||
5 | 005 | 00097 | 3479 | 外貿英語寫作 | 8 | 必考 | 筆試 | |
6 | 006 | 00096 | 3298 | 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 6 | 必考 | 筆試 | |
7 | 007 | 00099 | 3820 | 涉外經濟法 | 4 | 必考 | 筆試 | |
8 | 008 | 00055 | 3073 | 企業會計學 | 6 | 必考 | 筆試 | |
9 | 009 | 00045 | 3534 | 企業經濟統計學 | 6 | 必考 | 筆試 | |
10 | 010 | 00100 | 國際運輸與保險 | 6 | 必考 | 筆試 | ||
11 | 011 | 00051 |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 3 | 必考 | 筆試 | ||
12 | 011 | 00052 |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 1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3 | 012 | 00098 | 3473 | 國際市場營銷學 | 5 | 必考 | 筆試 | |
14 | 013 | 00101 | 外經貿經營與管理 | 4 | 必考 | 筆試 | ||
15 | 014 | 00102 | 3293 | 世界市場行情 | 4 | 必考 | 筆試 | |
16 | 015 | 06999 | 畢業論文 | 不計學分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7 | 201 | 00009 | 3005 |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 6 | 加考 | 筆試 | |
18 | 202 | 00089 | 3027 | 國際貿易 | 4 | 加考 | 筆試 | |
19 | 203 | 00090 | 3028 | 國際貿易實務(一) | 6 | 加考 | 筆試 | |
20 | 204 | 00076 | 3062 | 國際金融 | 6 | 加考 | 筆試 | |
21 | 205 | 00091 | 3385 | 國際商法 | 4 | 加考 | 筆試 | |
22 | 231 | 00024 | 3021 | 普通邏輯 | 4 | 加考 | 筆試 |
相關說明 | |
開考方式 | 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
報名 | 網上在線報名 |
報考範圍 | 全省及港澳地區 |
課程設置 | 必考課程15門,共72學分;選考課程0門,共0學分;加考課程6門,共30學分; |
備註 | 根據粵考委[2006]17號文件《轉發全國考辦關於調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高等數學》課程設置有關事項的通知,本專業從2007年4月開始調整考試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