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凱旋門

中國凱旋門

中國凱旋門芷江受降坊位處芷江城外的七里橋,恰為舞水青碧的河身映襯。牌坊取沅州石,築成血字形。旁附數棟黑色木質平房,為受降堂,仍是舊日的樣子。抗戰時,中國陸軍第四方面軍司令部即設於此,亦為湘西會戰間日軍攻略的目標。馳名中外的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坊就座落在這個原本並不顯眼的小地方。

建築簡介


中國凱旋門
中國凱旋門
中國凱旋門坐落在舞水岸邊的芷江七里橋,距縣城七里,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園建於此處。古樸典雅的石拱門,是受降園的正門--中國凱旋門。這座中國凱旋門,是唯一標誌二戰勝利最有意義的紀念性建築物。

建築詳解


中國凱旋門(芷江機場)位於芷江縣城東南一公里處,佔地面積約2000畝,始建於1936年10月。芷江機場建成后,成了國民黨重要的後方空軍基地之一。空軍系統各重要機關、空軍部隊紛紛遷到茫江。1938年l0月,武漢航空第九總站及南昌飛機修理廠第二廠相繼遷來芷江,國民黨空軍第二大隊和蘇聯志願軍空軍大隊第一中隊的部分飛機也進駐芷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99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湖南省最佳旅遊景點”。 1985年,芷江縣人民政府報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復開放。

建築設施


設施有跑道、停機坪、排水道、機窩、隱蔽彈藥庫、導航台、指揮塔、掩體、疏散道。

建築擴建


1937年12月,國民黨航空委員會徵調11縣的民工共計55000人,對茫江機場擴修,由於國民黨所撥經費不足,各縣實行以原代工,實際參加擴修機場的大約有19000餘人。
1938年10月完成了全部工程,修建了一條長1600米、寬50米、厚0.3米的卵石墊底的跑道一條。1940年,對該機場進行加固擴修,又修築了一條長1180米、寬15米、厚0.3米的卵石墊底的副跑道,並相繼修建了導航、信號、掩體、疏散道等設施。
1947年2月,建“受降紀念坊”一座。1995年擴建、新建紀念抗戰勝利展覽館。

空軍基地


隨著國民黨軍隊在豫湘掛戰役中的慘敗,大批空軍基地、飛機場相繼丟失,中美空軍紛紛前來芷江安家。1944年,國民黨空軍第一大隊、第四大隊、第五大隊進駐芷江飛機場,並設立空軍第一路軍司令部於芷江。同年夏,援華美軍大量來芷,在芷江七里橋、竹坪鋪、飛機坪等處分設“美國駐中國空軍司令部”,“美國駐中國後勤司令部”、“美國駐芷江空軍司令部”等機構,並修有倉庫、營房、俱樂部。

常德之戰


l943年11月,飛虎隊與中國空軍轟炸機編成聯合大隊前往常德支援作戰。中美空軍先後出動飛機l500餘架次,對湘北日軍兵站基地進行連續轟炸,給日軍水陸交通運輸造成極大障礙。一個月內三次奇襲日軍設在湘北監利,擊毀日機160餘架,奪取了中南地區的制空權。
7月19日,第五大隊何漢鴻率三個編隊的戰鬥機轟炸汨羅日軍兵站,並擊落攔截的日機6架。7月25日,第5大隊轟炸岳陽,擊落攔截的日機4架。8月25日,擊毀大型日軍鐵甲船一股,斃敵干余名。8月30日,在岳陽投放汽油彈,炸毀日軍上千艘大小運輸船。

機場之戰


1945年1月,美第14航空隊戰鬥機隊攻擊B軍漢口機場,擊毀日機49架。3月29日,空軍第五大隊出動l7架野馬式戰鬥機遠襲南京,完成了對明故宮機場、教場機場及新倍的運俯機場的攻擊,摧毀了機場的各種設施,擊毀日機15架。4月9日,美空軍在江西九江碼頭炸毀日軍汽船10艘、擊毀九江機場日機7架。6月6日,空軍第5大隊襲擊廣東曲江,炸毀日軍倉庫二座、運輸木船70餘艘、卡車l7輛。6月7日,在九江炸毀日軍大汽船一艘。

芷江受降


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副總參謀長一行,奉侵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茨之命令,由南京飛抵芷江進行乞降會談,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接受了令其陸、海、空三軍繳械投降命令備忘錄。“芷江受降”宣告了侵華日軍的徹底失敗,寫下了我國近代史上抵禦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光輝一頁。

歷史見證


機場邊沿,一長溜放著16個人夯壓力石滾。這些用洋灰夾碎石澆凝而成的堅實大石滾,每個重30噸至40噸。修機場時,由100多勞力拉動一個,在皮鞭和刺刀的驅趕下,一寸寸滾壓機坪。
機場建築面積為775500平方米,需要反覆碾壓的面積為545000平方米,就靠人力石滾一寸一寸碾壓。數萬民工,擠在周邊的村落里,一夜之間霍亂流行,一天死30多人。

芷江保衛戰


1938年8月下旬,機場駐紮的軍事單位多達220個,戰鬥人員多達6000多人,最多時停飛機500多架。抗戰初期不足2萬人的芷江城,人口急增到10萬。當地老百姓稱之為“美國街”。
機場集中了世界最先進的各式軍用飛機,蘇制短劍式驅逐機,美製野馬式戰鬥機,“空中保壘”超重轟炸機,裝有紅外線夜視儀的“黑寡婦”偵察機……最使日本鬼子膽寒的是鯊魚式戰鬥機,機體成紡錐形,機頭繪成齜牙咧嘴的鯊魚頭狀,空戰時如鯊魚兇狠,敵機望風而逃。

湘西大會戰


1945年1月,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調動主力8萬人,分三路進犯芷江。中方以何應欽為總指揮,調集20萬人馬布防雪峰山脈,雙方展開慘烈的拉鋸戰,史稱“湘西大會戰”。
陳納德將軍指揮中美混合大隊、美國十四航空隊,很快奪取制空權,對侵略者實施“一星期連番轟炸”,“地毯式轟炸”,將各種重磅炸彈,燃燒彈、固體汽油彈……下雨一般傾瀉於敵陣。
芷江保衛戰,歷時42天,中美空軍共出動戰機2500架次,日軍拋屍遍野,慘敗而告終。

中國第一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大門門額上,有大理石刻“凱旋門”三個隸書大字,大門兩邊有四個象徵勝利的V字。走進大門,迎面聳立著一座大理石雕砌的受降紀念坊。坊高8.5米,為四柱三拱門“血”字型碑坊。坊上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等人題的楹聯,有王東原于右任孫科、居正、王雲五等人的題額。這是華夏大地唯一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的標誌性建築,被世界稱為“中國凱旋門”,或“中國第一血”。

受降紀念坊


建於1946年2月,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標誌,是中華民族偉大不朽的歷史豐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是全球六座凱旋門(羅馬、柏林、米蘭、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坊上嵌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孫科、王東原、居正、王雲五等軍政要人的題詞額和《芷江受降坊記》206字銘文。坊上銘文的文采、對仗、用典有著耐人尋味的賞析價值。

受降舊址


建於1938年,由受降會場、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何應欽辦公室三棟魚鱗板雙層木結構平房組成。
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應欽在這裡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禮,簽發了載有投降詳細規定命令備忘錄24份,部署了全國十六受降區102處繳械點的受降工作;收受處理了與蔣介石、岡村寧茨、冷欣等人來往電函40餘份;確定了日本投降各項具體條款,受降簽字時間、地點,完成了接收日軍投降全部實質性工作。室內陳列的桌、椅、沙發等均屬原物。

勝利展覽館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而建於1995年。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館內設“八年抗戰”、“中國受降”、“毋忘歷史”三展廳。展出二戰文物214件,照片、圖表、電文291幅,中、美、英、蘇、德、捷、法、日等八國二戰時期的兵器一批。陳列文物這珍貴,資料之齊全,內函之獨特,堪稱國內“抗日歷史博覽館”。

資料展覽室


共陳列圖片98幅,展示了半個世紀來慶典、瞻仰、建設、評價芷江受降等活動內容,融紀實性、史料性、觀賞性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