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納豆的結果 展開
- 健康食品
- 西班牙職業網球運動員
- 中國台灣藝人
納豆
健康食品
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自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來開始製作,由黃豆通過納豆菌(枯草桿菌)發酵製成豆製品,具有黏性,氣味較臭,味道微甜,不僅保有黃豆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K2、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發酵過程產生了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
富徠含多種營養素,常吃可以預防便秘、腹瀉等腸道疾病,提高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還可以雙向調節血壓,溶解陳舊血栓斑塊,調節血脂,能消除疲勞,綜合提高人體免疫力。
日本古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納豆自秦漢以來開始製作。’始於中國的豆豉,日本也曾稱納豆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中也有“豉”字。由於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納所製造後放入瓮桶貯藏,後由禪僧從秦漢傳播到日本寺廟,所以納豆首先在寺廟得到發展,是以亦稱“唐納豆”或“咸納豆”。隨後依當地環境發展出納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醬,或用醬油不用豉汁。在日本更基於各地區特色,傳承出諸如大龍寺納豆、大德寺納豆、一休納豆、大福寺的濱名納豆、悟真寺的八橋納豆等等地方特產。
納豆
二十世紀後期高品質稻草取得不易,多已改用保麗龍或紙制容器盛裝販售。因此現代的製作方式,是利用蒸過的黃豆加上人工培養出的納豆菌混合后,直接放在容器中使之發酵,黃豆以外之某些食品亦能製成納豆。
納豆
納豆菌屬於弱酸性,會阻礙乳酸菌製造的乳酸。在技術上已經開發出氣味較弱的納豆,但由於使用了活發性較低的納豆菌種,容易造成其他細菌的增殖空間。此外,納豆菌的天敵是會寄生在細菌上的噬菌體病毒,在噬菌體開始作用後會降低納豆菌的活動力,並可能造成其他細菌開始繁殖,因此應避免食用超過保存期限的納豆。
傳統上先將納豆加上醬油或日式芥末(一般在百貨所賣的盒裝納豆,使用的是日式淡醬油還有黃芥末),攪拌至絲狀物出現,置於白飯上食用,是為納豆飯。也有人將納豆和生雞蛋、蔥、茗荷、蘿蔔、柴魚等各種食材一起混合。在北海道、東北地方有時也將納豆和砂糖混合。亦有加上蛋黃醬的創意吃法。若未經攪拌便加入醬料會使水分過多,粘性也會有所消減,蔥和芥末則能抑制“納豆氨”刺鼻的氣味。不習慣吃納豆者則以為是腐壞的水煮黃豆。
經日本的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后,變得可溶併產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於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植物性食品,它的粗蛋白、脂肪最豐富。納豆系高蛋白滋養食品,納豆中含有的酶,食用后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
黃豆與黑豆在營養成分上有所不同 , 所以被納豆菌利用情況也就不同。用黃豆生產納豆 , 豆粒金黃、完整、較軟, 產黏液多、氨基酸含量高, 同時苦味重、氣味濃 , 這與氨基酸含量高是相關的, 且活菌數遠多於黑豆。黑豆生產的納豆為黑色 , 帶金屬光澤 , 豆粒完整且較硬, 黏液少、氨基酸含量低 ,所含活菌數也較少。黃豆與黑豆比例為 8 ∶2時 , 共同發酵生產的納豆的氨基酸含量和菌數均介於原料為全黃豆和全黑豆之間。從混合發酵的豆粒來看, 明顯易分辨 , 黃豆粒金黃, 有金屬光澤 , 表面黏液含量多 , 粒完整較軟 , 而黑豆粒有光澤 , 表面覆蓋的黏液少 , 粒完整較硬。黃豆容易被納豆菌利用, 生產的納豆優於黑豆。
日本:
有日本機構研究出納豆中產生粘的成份可以製成出納豆粉末。
來自日本傳統食品的水質凈化劑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等發揮了顯著功效。
1987年日本富崎醫科大學須見洋行等首先發現納豆激酶 (nattokinase, NK), 隨之將提取出的納豆激酶應用於狗的血栓作用 , 證明是一種有纖溶活性的酶製劑, 所以定名為納豆激酶。 NK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 , 能顯著溶解體內外血栓 ,明顯縮短優球蛋白的溶解時間 (ELT), 並能刺激靜脈內皮細胞產生纖溶酶原激活劑 (t-PA), 從而更有效地發揮溶栓效果。納豆激酶做溶血栓藥物具有以下優點 :
a.納豆菌被 FDA認證為食品工業的安全性細菌;
b.納豆激酶分子量小, 更易為人體吸收;
c.可以有消化道吸收 , 因此可以成為第一個口服性溶血栓藥物;
d.直接作用於纖維蛋白 , 且作用迅速 ;
e.可以利用細菌發酵生產, 因此造價低廉 ,有望開發為一種安全的食用血栓預防劑
納豆中含有染料木素和染料木甙, 類似枯草溶血素的脂肽, 還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和一種叫 infrabin的類黃酮色素形成成分, 這些物質有強烈的裂解功能, 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1967年金澤大學藥學院的龜田教授發表了有名的納豆抗癌動物試驗, 他將 Ehrlich肉瘤移植到鼠的皮下 ,2 ~ 3天後, 比較了右足部注入納豆菌和沒有注入納豆菌的鼠的癌細胞生長情況。納豆菌對動物的生長是無害的 , 但抑制了癌細胞的生長 , 龜田教授將有這種抗癌效果的納豆菌命名為 KMD1126。據報道, 日本每人每天攝入的染料木素和染料木甙為 1.5 ~ 4.1mg和 6.3 ~ 8.3mg, 其中染料木素是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 ;而歐美國家每人每天攝入的黃酮總量僅為幾毫克。調查表明 , 日本人乳腺癌、腸癌的發病率遠遠低於歐美國家 , 因此認為常食用含染料木素高的納豆, 可有效降低癌症發病率。
納豆周圍的黏性物質中有血管緊張肽轉化酶抑製劑 (ACEinhibitor), 這種抑製劑分為水溶性和醇溶性兩種, 其中水溶性抑製劑為高分子量的蛋白質, IC50為 12mg/mL;醇溶性抑製劑為低分子量物質, 具有兩種形態, 抑制作用強於水溶性抑製劑,IC50分別為 0.53mg/mL和 0.95mg/mL, 其 pH和溫度穩定性都很好。
這徠兩種形態的醇溶性抑製劑的抑制模型是不同的, 一種是競爭性抑制, 一種是非競爭性抑制。 1977年預防高血壓帝國女子大學營養學教授林右市的研究小組在 20年前就進行了納豆預防高血壓的實驗, 他們使有遺傳性高血壓老鼠攝入納豆, 與攝入等量大豆的老鼠作為對照。其結果是, 食用大豆的鼠血壓逐漸升高, 4個月內平均波動達到 0.033MPa;而食用納豆的鼠血壓 4個月內波動最高值達到 0.027MPa。
納豆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 , 如卵磷脂、異黃酮、 α-生育酚 (即 V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其中卵磷脂經常食用可有效降低血脂、膽固醇及清除腦組織細胞中過氧化脂質色素 , 調節皮膚細胞和皮膚表面水和納豆中含有大量的皂甙素 , 由於納豆比大豆容易消化, 所以納豆里的皂甙素比大豆里的更容易為人體吸收。皂甙素是一種遇水便溶解、遇熱便分解的物質 , 因此在豆腐、豆漿中含量很少。皂甙素不僅能夠改善便秘, 還可以減少血脂、預防大腸癌、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抑制艾滋病毒。高度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害, 納豆里所含的生育酚正好可以消除它的危害。
納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包括維生素 B2 、維生素 B6 、維生素 B12 、維生素 E以及維生素 K。在納豆中維生素 K分為維生素 K1 和維生素 K2 兩種 , 其中維生素 K1 包含在納豆本身 , 不溶於水 ;而維生素 K2 存在於納豆外面的黏性物質中 , 溶於水。納豆周圍含有許多的黏性物質, 其主要成分是 γ-PGA, 它可在維生素 K的參與下與Ca離子偶合, 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
納豆可產生許多抗菌素, 如桿菌肽、多黏菌素、 2, 6 -吡啶二羧酸 , 這些物質對痢疾桿菌、原發性大腸桿菌 O-157、 O-111、 O-144、傷寒菌、沙門氏菌等 , 都有強烈的抑制作用。
枯草桿菌不產生毒素 , 是對人體沒有致病原的安全菌株, 它能分泌很多酶類, 如澱粉酶、蛋白酶等。利用它發酵大豆不僅可保持大豆幾乎不含膽固醇、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營養平衡好的優點, 而且可使大豆的消化率提高。桿菌發酵大豆后 , 在蛋白酶的作用下, 促進了大豆組織的分解和蛋白質的水解 , 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可以從原來的 50%增加到 90%以上。有50% ~ 60%的大豆蛋白質轉化為肽和氨基酸 , 其中 10%是氨基酸 , 特別是谷氨酸較多 , 因此納豆非常鮮。
大豆中約有 28%碳水化合物, 其中 2 /3是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等食物纖維, 這些食物纖維在食用后可防止便秘、預防大腸癌和直腸癌 , 還可起到防止甘油三酯的增加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等效果。另外, 食用納豆后 , 納豆菌在腸中發芽增殖, 作為營養物質能在腸內生活幾周 , 分泌各種酶和維生素類物質可以與寡糖偶合 , 從而促進雙歧桿菌增殖, 對腸道菌群的微生態平衡起重要調節作用, 保證腸功能的正常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茶葉中的吡咯喹啉醌成分具有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功效。吡咯喹啉醌於1970年左右被人們發現,之後的研究表明,其有抗氧化和保護神經的作用,因此常被用於保健產品及化妝品。
2007年1月7日,日本關西電視台生活資訊節目《發掘!真有其事大百科Ⅱ》(発掘!あるある大事典Ⅱ)宣稱“根據美國專家的飲食研究,進食納豆可以有效減肥”。及后,該段內容被日本《周刊朝日》發現內容不實,《周刊朝日》並揭發該節目製作單位“日本Telework股份有限公司”(日本テレワーク株式會社,Japan Television Workshop Co., Ltd.)捏造研究數據。2007年1月21日,關西電視台社長千草宗一郎為此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