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泉
傳說楊延昭用槍扎出來的泉水
一據《畿輔通志》載:“一畝泉”皆發源於易水嶺之渝河,地下伏流而來”。一畝泉池就在今一畝泉村,當年這裡到處呈現泉水噴射,溪流回潺的優美景色。據《滿城縣誌略》記載了一畝泉村,古稱藻西庄,昔日建道觀、書齋、樓閣、涼亭、曲徑、迴廊,靠泉池正北是宏偉的龍母宮,宮前是沛然亭,池南側是清康熙年建的宸翰亭。“傍池浚濠,濠環四周。遍濠栽荷,依堤植柳。築石為池,架板為橋。前通於池,后流於宮。繞宮細流,涓涓不絕。”別具一派江南風貌。宋代大儒程頤、程灝,號稱顏、柳、歐、趙我國古代四大著名書法家的趙孟頫,元代學者劉因等,都曾在這裡逸居。清康熙、乾隆二帝也曾多次來游。至今,一畝泉村還保留著當年趙孟頫的詩碑,碑文是“星斗流明禁漏殘,紫泥封后獨憑闌。露和玉屑金盤口,月射珠光貝闕寒。天襯樓台籠苑外,風吹歌管下雲端。”
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給一畝泉一帶的養魚、種稻,帶來了良好條件。據《宋史。渠志》載:自保州西合雞距泉、尚泉 ( 一畝泉〉為稻田,橫廣十里,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元代名人劉因賦《一畝泉》詩:“此日西塘路,乘閑作勝游。深深柳成巷,脈脈稻分溝。白石常函雨,黃花不受秋。移居新有意,試作野人謀。”另一首《西塘觀稻》古詩:“藻西庄喜晚來過,有岸無沙雞水河。柳繞幾灣白鷺下,稻連千頃綠雲多。花香散落農家艇,芒刺橫牽漁夫蓑。”這一幅幅魚米之鄉的美景,怎不讓眾多文人墨客妙筆生花呢 ? 說到一畝泉的水質、水量,明代王溥的《一畝泉》詩:“千古連泉與惠泉,一茶風味世爭傳。何如一畝涵天澤,灌足花封萬頃田。”則更是繪聲繪色。
滔滔雞水自西北向東南,環繞保定古城,構成“上谷八景”之一的“雞水環清”。秦始皇分封全國三十六郡時,保定地屬上谷郡,古代文人謳歌“上谷八景”的詩、詞、文作很多,唯“雞水環清”既有自然景觀的特點,又有人文景觀的風貌,有更多的詩人為之揮毫,也就不奇怪了。清代尚書郭棻是順治九年進士,他“工詩善書,為文華瞻。”與當時名家沈荃齊名,有南沈北郭之說。當年郭棻曾在月下,登保定古城眺望“雞水環清”有感賦詩:“城下珠泉泉外城,激湍凝沫若相傾,穿田鵝柵金沙細,近水人家石磴精,葦墅牽麻波上過,漁船載網月中行。兩三閘向城隅轉 , 遙見東皋種馬綏。”清康熙年清苑知縣時來敏有《雞水環清》詩:“雞距泉流繞郡城,瀠洄合抱又東傾。涌珠泣學鮫人淚,澈鑒魂消牛渚精。鷺影翩躚雲里泛,櫓聲斂乃鏡中行。漁歌互答多幽興,且對滄浪濯我纓。”兩詩都描述了一畝泉、雞水泉水環繞當時的保定府城也是清苑郡城的美景,即看到用蘆葦和麻搭起的漁家“別墅”,在月中載網波上行的清貧和勤勞的場景,又可聽到漁歌互答的幽興。尤其天空中在雲里飛來飛去的鷺鳥的影子,當聽不到護城河行船的櫓聲的時候,讓人們看到的是鷺影和船影恰似行進在明鏡里。這是多麼美妙的寫照。
保定古城近山傍水,地勢高亢,地形平坦,是一片西北有淶(水)易(水)巨浸、東有大面積河、湖、淀、泊的脊地,是由京都去南方各省的必由之路,地處“北控三關 , 南通九省”的重要位置,古有“北四水環,南五水繞”的記載。北四水指雹(瀑)河、徐河、漕河、平河,南五水即一畝泉河、方順河、唐河、沙河、滋河。白洋淀為“九河下梢”。保定古城不僅西距二十里有西塘泊,北距十里還有廣三十里、縱十里、深五尺的沈苑泊 ( 今沈庄一 帶 )。東距四十里則是蓮花淀、牛橫淀、康池淀、白洋淀。這些河、湖、淀、泊不僅為保定古城一帶發展漁業、農業提供了水利條件,還發展了這裡的桑麻紡織業。《大明一統志》對保定民俗有“質樸勁勇,不以浮華為習,而以耕織為生”的評價。時來敏在他的《東皋春雨》賦中對當時保定古城近郊繁茂的桑麻,有這樣的描述:“冒雨尋芳問落花,郊行東望盡桑麻。”郭棻也有“郡南百里時而春,攜筐結伴採桑也。” “春郊好雨浴桃花,新水無波偃篳麻。”的佳句,這裡的“郡”是指歷史上保定曾是清苑郡城。古代保定一帶養蠶織絲,種麻事業相當發達,直至明代中葉,開始引種棉花,才逐步用棉織品代替絲織、麻織品。而這裡的絲織、麻織工藝為發展棉織工業,無疑是打了良好基礎。據《宋史·何承矩屯田水利疏》載:引雹河、漕河、徐河、雞距泉水注溝中,地高糾用水車吸引。天禧末年,諸州屯田總四千二百餘頃,河北歲收兩萬九千四百餘石,而保州最多,逾其半焉。清代進士張燧的《藻西庄訪友》詩:“薄海雨露均,比年慶大有。香秔徧藻西,縱橫萬千畝。或或燦雲霞,芃芃絕糧莠。柳校時啼禽,荷葉露珠走。青菰長短浮,紫燕差池偶,野老興能多,乘閑訪故友。食我脫粟飯,飲我梨花酒。酩酊扶月歸,樂哉羲皇叟。”是一首對當年保定一畝泉一帶豐收大有年的絕好稱讚詩。
由於一畝泉河、方順河在保定古城匯流,當年,這裡的水上交通也相當發達。方便的水、陸交通帶來商業貿易的繁榮。明代保定知府查志隆在《修保定西北二橋記》中有在保定“鬧市商賈肩相摩,車轍馬蹄日夜不絕”的記載。清代直隸總督李鴻章在《奏修治府河摺》中寫道:“府河來源,常年暢旺,天津及南、北運河,米、鹽、百貨檣集省城。”
千百年來,一畝泉水源一直是保定古城建設和發展的命脈。這裡的噴泉溪流、水上古亭及池畔碑文,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仍歷歷在目。歷史賦予保定古城“燕地天府”、“燕南都會”、“京畿重鎮”、“京師門戶”等美譽,一畝泉水源自然功不可沒。
《一畝泉賦》
上谷名郡,堯帝故鄉。山雄水秀,物阜民康。京畿重地,名列神州榜首;燕趙故府,雄冠中州沃壤。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公生明”坊彰鏡鑒;真覺禪寺,高閣凌虛,清明上河說熙攘。保定軍校,將星雲集,功績赫赫彪史冊;蓮池書院,鴻儒薈萃,辭藻斐斐耀天光。悠悠兮,歷史如江河之浩蕩;燦燦兮,文化如星辰之輝煌。
鍾靈毓秀之地,人傑地靈之鄉。一畝泉水,源遠流長。六郎掘地泉涌,一畝泉水汪泱。福澤古城百姓,潤養天下膏粱。浩浩一泓碧水,悠悠千古名揚。荷花田田爭艷,稻花簇簇飄香。古剎聆聽梵音,曲水接連畫廊。舉棹漁歌唱晚;凌波搖蕩畫舫。碧水天光共色,落霞翠鳥齊翔。徜徉北國勝地,勝似江南水鄉。帝王為之陶醉,黎庶為之歡暢。宋太祖賜“神泉”,“二程”居灤西庄,康乾帝盛讚小江南,方觀承真跡大名揚。噫嘻!一畝泉水,下合酒泉地理,順乎民心民意;一畝泉酒,上應酒旗天經,發乎天理天綱。乾坤爍爍,日月朗朗。公元一九五九,一畝泉酒名彰。汲天地之神韻,釀經典之瓊漿。古方繼往,藝承北派小窖古法;新法醞釀,匠融於橋大師新方。選料精細,制曲精良,小窖精釀,酒海精藏。細調慢品千百度,釀成熠熠琥珀光。酒體豐滿醇厚兮溢彩流光;酒香馥郁優雅兮雲飛風揚;入口綿柔醇和兮一縷馨香;落喉舒適甜爽兮三日繞樑。腹內血脈通暢兮蕩氣迴腸;胸中波瀾起伏兮雄風浩蕩。煊煊一壇美酒,悠悠千古流芳。
嗟夫!昔日“隔壁千家醉”,今朝“開壇十里香”。一壺保定陳釀,千載風韻悠長。惠澤桑梓黎庶,仁承神泉榮昌。義秉軍校武魂,禮遵蓮池書香。智融衙署邃重,信達五湖三江。抿一口,保定人,地地道道兮情深意重;來一拇,家鄉情,濃濃洌洌兮地久天長。去浮躁,守淡定,小窖兼香更綿柔;濾浮華,留醇粹,盛世興業酒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