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燒臘的結果 展開
- 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
- 中國粵菜中的一種燒烤食品
燒臘
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
燒臘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它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滷水菜式。燒臘其實分為“燒”和“臘”兩種,但是現在人們總是將“燒臘”連在一起叫,都不太在乎種類了。燒臘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是老廣記憶深處的美食。
但在重慶四川等地燒臘為五香味的,多用豬肉製成,包括豬頭肉、豬耳朵、豬鼻子(拱嘴)、豬肥腸、豬尾巴等,切薄片加上調料做成一道美味冷盤,香脆可口,深受人們喜愛。
燒臘其實分為“燒”和“臘”兩種。
![燒臘](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7/md7caac7ad58523b984245fb9467c42a6.jpg)
燒臘
腊味品種分別有:臘腸、臘肉、肉脯、美極鳳餅、蛋黃鳳凰盞、醬封肉、晾肉、金錢片、臘豬心、臘豬俐、豉鴨、臘乳鴿、臘雞腿、臘乳豬、臘大魚柳等。
採用先進的太陽能(無污染)乾燥技術,使生產出來的腊味具有天然生曬、衣脆肉嫩、色澤鮮明、甘香可口、口感獨特的特點。
![燒臘](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b/m8bc29f92de183cbad3e4325b8c4c1233.jpg)
燒臘
2.煮腊味飯要注意米湯,尚未燒乾,而飯面上滾起水泡發現小洞時,即可於此時放入腊味。
4.立刻蓋緊鍋蓋,飯熟后,留些小火力,稍燜片刻,惟切勿揭開鍋蓋,以防香味外泄,如此飯熟腊味亦熟。
5.揭開鍋蓋,將熟腊味取出,切成片狀,盛在碟中,即可供食。
6.腊味飯香味既好,油色又足,而以腊味為佐餐佳肴,此為最完美之食法。
7.如不及與米同煮,可將原條或整塊之腊味,盛於盆中,放在鍋內竹格上或蒸籠內離水蒸之亦可,若取快捷,用油炸之,味道亦甚鮮美,但切勿用水煮,因用水煮則味淡。
![燒臘](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4/m5432270ddeae53ba6434719571b463a8.jpg)
燒臘
3在腩肉肉的一面擦均勻調味料,豬皮只要用手剩餘的調味料抹一下就可以,腌它大半天
4豬皮大滾水淋熟,肉輕輕淋下變白就可以。(可放進平底的鍋子裡面加水煮)之後吊起吹乾水份(特別系豬皮可以用風扇重點吹乾至有點干硬,才可以正式燒焗)
5不夠兩吋厚的肉,應該180度焗35分鐘.,看皮的情況,用掃掃上生油,隔一段時間再掃(掃油可以另皮的溫度上升,因而爆裂,如果起大泡泡像起瘤,就是用長針“吉”穿,用小刀按平,得小不要讓油彈到,後段時間焗皮時不夠火再加火,用多20分鐘就應該可以做好。
![燒臘](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2/me29396e4e1a99a69630435652e276bdb.jpg)
燒臘
粵式腊味的製造屬於無煙工業,故味道較淡,湖南人吃起來可能感覺它“半生不熟”。正因如此,粵式腊味不宜獨食。如在秋、冬季節應市的煲仔飯,便最能體現粵式腊味的魅力。爐火在煲底不緊不慢地燒著,而在煲內,米飯是主體,臘肉是陪襯,當那些覆蓋在表面的臘肉、臘鴨、臘腸的肉汁全面地滲透了滿煲的米飯,揭開煲蓋,澆上醬油,米香肉香撲面而來,再佐以廣東特有的陰濕寒風,端的是意奪神駭,讓吃客感動得落淚。因此,廣東人不大說“臘肉”,而是取代以“腊味”一詞。
![熏醬鹵燒臘](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b/m8b9a30ead36454ca06a4515de2ed3264.jpg)
熏醬鹵燒臘
1) 有沒有吹乾表面。沒有吹乾又怎能烤乾呢,不烤乾又怎會脆呢;
2) 是烤得夠不夠深。不夠深或許會脆,但很快變軟,內里水份會升上來,就變軟了,所以有時在外面買的燒肉,過兩個小時就不脆,有些可以脆一日。
淋滾水亦有兩樣意義
1) 可以清除污物;
2) 令皮烤出來更松化;
烘爐小效果是會差一點,焗時在皮上掃一掃生油會容易令溫度升高爆皮。